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118章 忠诚的价格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办公室里,老迟气得脸色通红:“**!羊城那边太不讲究了!明目张胆地挖墙角!方老板,咱们得想想办法啊!”

  毕小世也忧心忡忡:“是啊,老板。新时代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真要狠心砸钱,我们……我们的预算恐怕拼不过。”

  方远坐在办公桌后,沉思了会:“哎,李春波是不是没过来汇报?”

  陈晓奇有点尴尬,毕竟李春波是他推荐的。

  “嗯,春波要走不拦着,老迟,你去问一下,他要是老老实实告诉你,不管是想走还是留,我们都尊重,但是如果瞒着,观察一下,就按照张航的路子处理。”

  老迟点点头。

  “说起来,是不是就你没被联系啊?老迟。”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种玩笑啊!”老迟气不打一处来。

  “慌什么?”方远笑了笑,“市场那么大,完全容得下两家、三家乃至更多家的演艺公司。至于挖人,你没给够价钱,你没看出来新人的潜力,被别人挖走了,那是你没眼光,怨不得别人。”

  “但是试图拿公司当**的人除外。”

  “强留也没意思。心不在这儿了,人留着也是祸害。”

  “那……我们就这么看着?”老迟还是不甘心。

  “他们挖我们,我们就不能反过来挖他们吗?春波我倒是真的蛮希望他走的。好聚好散,留个人情,要求只要是以后新时代看中什么新人,告诉我们一个名字就行了。”

  李春波在家反复纠结了三天,扭扭捏捏的主动找到了老迟,老迟长舒了一口气。

  他怕张航的例子再来一次啊!

  说起来,也因为张航的例子有了一次,李春波才最终决定老实交代。

  “迟哥,说起来公司多我少我一个人根本无所谓,我在公司没啥存在感。那边......”

  迟智强拍了拍李春波的肩膀,欣慰道:“这事其实我们早知道了,公司里所有人都收到新时代的挖角了。”

  李春波一阵后怕:“啊!迟哥你也收到邀请了吗。”

  老迟脸一板,对新时代的厌恶又上了一层楼:“不该问的事情少打听!你想好了,公司不会拿合同限制你,但是咱们有个君子协定如何?”

  “什么?”

  老迟把方远的要求转述给了李春波,李春波沉思了一会,觉得这点要求根本无所谓,痛快点头答应。

  羊城,新时代影音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吴建邦看着手上潘红提交的“挖角”成果报告,脸色不太好看。

  “就一个李春波?”他不满地看向站在办公桌前的潘红,“还是那个……存在感最低的?”

  潘红有些尴尬:“吴总,星火那边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要困难很多。杨玉莹态度非常坚决,直接拒绝了。黑豹乐队那几个人集体表了态,说不走。”

  “哼!”吴建邦冷哼一声。

  “我们掌握了磁带发行的渠道,这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星火他们制作能力再强,传播的腿还是没我们长、没我们快。

  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这次挖角,虽然只成功了一个边缘角色,但也让我们看清了星火的底子。他们的团队凝聚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尤其是那个方远,不简单。”

  潘红连忙点头:“是,吴总。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加大对李春波的宣传投入?毕竟签过来了,得做出点成绩。”

  “投入是要投入,但别指望他能成什么顶梁柱。”吴建邦摆摆手,思路非常清晰。

  “《一封家书》那歌是不错,但风格太单一,后劲不足。我们要把他当成一颗棋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交手,我们必须把星火文化列为头号竞争对手!”

  “北上拓展市场,是我们既定的战略。上海,是绕不开的桥头堡。而星火,就是我们必须啃下来的第一块硬骨头!这次他们没乱,下次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艺人经纪我们要做,磁带发行我们要抓,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他们的软肋……”

  吴建邦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下次,不能再这么温和了。要打,就得打在七寸上!”

  收拾个人物品的时候,李春波心里五味杂陈。他看了一眼正在和毕小世讨论新歌编曲的杨玉莹,又看了看在角落擦拭乐器的黑豹乐队成员,默默低下了头。

  这里曾经有他的位置,但现在,是他自己选择离开的。

  这一刻,他隐隐觉得,自己可能做了一个并不那么明智的决定。

  羊城那边承诺的“力捧”,听起来美好,却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远不如在星火时,大家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来得真实和温暖。

  方老板厚道啊!

  他甚至让姚珮芳特批了一笔不算特别丰厚的饯行费,感谢他过去一年的贡献。

  但路是自己选的,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窦维有点奇怪:“那个工作人员怎么在那磨蹭那么久?还有点伤感的样子?”

  “不知道。可能嫌弃我们乐器太多,等会他办起来费力吧。”

  “谁?谁在说话?”窦维吓了一跳,转头看去。

  哦,原来是贝斯手王文杰啊。

  杨玉莹站在钢琴旁,正跟着毕小世的伴奏,练习着一首新的甜歌。她的嗓音清澈甜美,每一个转音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脸上带着专注而柔和的神情,仿佛外界的纷扰与她无关。

  忠诚?当然有。但是吧,也不是完全没有价格的。

  潘红代表新时代开出的条件确实**,那些条件在当时也让她心跳加速过。

  但冷静下来,细细思量,那份冲动就淡了。

  在这里,有最懂她声音特点、为她量身打造歌曲的毕老师;有艺术造诣深厚、能提升她舞台表现力的老师;还有那个肉眼可见才华横溢、未来注定会写出更多好歌的高枫。

  更重要的是,有方远。

  想到方远,杨玉莹的歌声不自觉地又甜了几分。

  这个年轻的男人,眼光毒辣,手段高超,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而且平时写的歌,不写则已,一出手必定不是凡品。

  瞎说啊!我考虑给你唱《学猫叫》的。

  方远如果知道杨玉莹的想法的话肯定反驳。

  是他,一手将她从南昌带到上海,送上了亿万人瞩目的春晚。

  春晚!

  那可是以前的她,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舞台!而方远,不仅让她想了,还让她真真切切地站了上去。这份知遇之恩和实实在在的成就,是羊城空口无凭的许诺能比得了的吗?

  而且,杨玉莹心里清楚,星火能给她的,不仅仅是一个方远,而是一整套围绕她运转的顶级资源。

  去了羊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新的制作人是否懂她?新的团队能否像星火这样全力为她服务?都是未知数。

  她瞥了一眼站在窗边正和老迟低声交谈的方远。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侧影。

  何况,她心里还有一个目标,一个或许比“歌后”更让她心动的目标,尚未达成呢。

  这个目标,似乎也只有留在星火,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才有可能实现。羊城再好,那里没有方远。

  杨玉莹甜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