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123章 反击和反击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方远不是为了安慰姚珮芳才说的不怕,他是真的不怕!

  这公司,马上都九十年代了,咋还用这种招数呢?

  大人,时代变了。

  在上海,以前被视为“奇装异服”的,现在成了时髦;以前被批判为“靡靡之音”的港台歌曲,如今通过翻录的磁带广为流传,音像店门口排起长队。

  老百姓用脚投票,选择他们真正喜欢的。这种背景下,还拿着老掉牙的“帽子”来压人,在方远看来,不仅可笑,更是一种逆势而动的愚蠢。

  方远立刻行动起来,凭借星火近来积攒的声音,联系上了《文汇报》文艺版的负责人。

  我们上面有人好吧?

  哼,有多“上面”,说出来吓死你!虽然不曾接触,但是方远神交已久,而且充满敬仰。

  几天后,《文汇报》文艺版刊登了一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题为《文艺的活力在于人民认可》。

  “判断文艺作品的价值,终究要看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接受和喜欢。近日沪上某场演出,数千工人群众为甜美歌声热烈鼓掌,这掌声本身就是最真实的评价。

  回想当年,说过:‘人民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如今,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歌舞厅里青年翩翩起舞,音像店里流行歌曲磁带畅销,这都生动表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和迫切。

  我们的文艺工作,理应顺应这股潮流,创作更多为群众所欢迎的作品,而不是脱离实际,用僵化的尺子去度量生动的实践。”

  光这个反击显然还不够,方远乘胜追击,从杨玉莹那一堆信件当中,精心挑选出来几个有代表性的:偏远山区的乡村女教师、迷茫的高中生,跑船的海员.....

  几天后,《青年报》在显眼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千封来信见证“甜歌”魅力:人民需要能带来欢乐的文艺》的专题报道。

  文章图文并茂,不仅引用了那几位教师、学生的来信原话,还配发了杨玉莹在信件海洋中回信的照片。

  也就现在没有微博,不然下面不得全是:

  “5555,妹妹好美!”

  “妹妹信那么多不要一封封回了!太辛苦了!”

  其实,那是摆拍而已......

  KO!

  羊城,新时代影音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吴建邦“啪”地一声将一份《文汇报》和一份《青年报》摔在宽大的办公桌上,面色阴沉。

  “丢他老母!上海佬!反应这么快?手段这么刁钻?”

  他对着站在桌前、大气不敢出的宣传主管潘红低吼道,潘红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原以为那篇批判甜歌的文章就算不能一棍子打死星火,至少也能让他们手忙脚乱,声誉受损,方便自己后续挖人抢市场。

  没想到,对方非但没乱,反而借力打力,顺势爬竿,把一场危机变成了一场宣传!

  “他们怎么会想到去搬出这话?啊?!”

  吴建邦指着报纸上那句“你算老几”,额头直突突。

  好嘛,给他扣帽子不成就算了,结果他们反过来拿了个伟人亲手做的帽子丢他们脑门上了。

  而且,我们就算扣帽子是不是都和和气气的,没直接说什么吧?

  你这帽子怎么还自带人身攻击效果的?

  你算老几?

  这几个字扎眼,吴建邦一把扣过报纸。

  此时,他准备好的后续手段:联系几家小报继续炒作“甜歌庸俗论”,此刻显得无比愚蠢和可笑,根本不敢再用。

  潘红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吴总,还有这个……《青年报》的报道。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弄来那么多观众来信,说的还挺感人,现在舆论风向全变了,都在说他们贴近群众,我们……我们反而有点里外不是人了。”

  “观众来信?哼!”吴建邦冷笑一声,“肯定是早就准备好的!那个方远,年纪轻轻,鬼心眼倒不少!跟我们玩这套!”

  他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踱步。

  “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他突然停下,“星火文化,这是跟我们杠上了!好,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玩阴的,谁怕谁?”

  “第一,继续挖人!给我往死里挖!那个屠洪刚,还有杭天奇,去找他们!价钱翻倍!我就不信钱砸不动!杨玉莹挖不动,其他人还挖不动吗?我要让他星火变成空架子!”

  “第二,渠道!给我往死里卡!通知我们在华南、西南所有的发行网络,以后但凡是他星火文化的磁带,一律压价、延期、甚至直接拒收!我要让他们出了上海就寸步难行!我看他磁带卖不出去,还拿什么狂!”

  “第三,给他下点绊子!他们不是要开演唱会吗?不是要出唱片吗?找点人,去现场‘反应反应情况’,说他们噪音扰民、内容低俗!或者找税务,让他们去查查星火的账!就算查不出问题,也能恶心死他,拖慢他的节奏!”

  吴建邦冷笑:“哼,跟我玩?他还嫩了点!上海滩那套虚头巴脑的东西,在南方吃不开!在这里,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明白了,吴总!我马上去办!”潘红连忙点头,转身就要出去。

  “等等!”吴建邦叫住她,眼神阴鸷,“还有……那个李春波,现在怎么样了?”

  “他……他挺好的,正在按计划录制新歌。”

  “好!让他加快速度!尽快把他那首新歌推出去!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走了他李春波,我们新时代能把他捧得更红!他星火能造星,我们更能!”

  潘红领命而去。

  吴建邦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拿起那份《文汇报》,狠狠地将它揉成一团,扔进了**桶。

  “哼,就算这次我打不死你,你也非得手忙脚乱不可!”吴建邦恨恨想到。

  方远确实手忙脚乱的。

  “你停下!别!哎~停!不行!”姚珮芳推开方远,面红耳赤地整理了下领口。

  “你别转移我注意力,你给我老实交代!”

  方远纳闷:“我交代什么啊我交代,你严讯逼供之前好歹倒是问啊!”

  “哼!我早上随口夸一句‘小杨你这个造型挺好看啊!’。就不得了了,她一天都在跟我叨叨,什么‘方老板设计的’,‘我到房间里,方老板亲自给我挑的’。说!到底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