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128章 涛声依旧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星火在全力筹备杨玉莹的《毕业季》,好在没让惴惴不安的解晓东等太久,解晓东终于迎来了为他量身定制的核武器。

  录音棚里,气氛有些不同寻常。方远、陈晓奇、毕小世,以及刚刚结束挂历拍摄的杨玉莹,都聚在了一起。

  陈晓奇手里拿着刚刚新鲜出炉的乐谱,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

  过去一段时间,他几乎被方远折磨得够呛。

  方远不断骚扰他,从广东音乐到江南小调,从古典诗词的意境到现代编曲的空灵,嘴里反复念叨着要“古今结合”、“要有画面感”、“要能让人一听就想到江南水乡、月落乌啼”。

  这种指引,玄之又玄,但孜孜不倦。

  终于,在某个深夜,一段旋律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水,猛地涌进了陈晓奇的脑海。

  他几乎是颤抖着记下了主旋律,而后填词时,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自然浮现,与旋律水**融。

  嗯,抄歌方远已经毫不介怀了,但是一个大男人,还当着人家面?

  呸!恶心!

  方远关不了灯,实在干不出NTR的事,只好不厌其烦的引导陈晓奇。

  “晓东,你来试一下。”陈晓奇将乐谱递给解晓东,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这首歌,老板给了个大方向,我琢磨了很久,感觉……应该对你路子。”

  解晓东接过乐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歌名:《涛声依旧》。

  他轻轻吸了口气,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班生,他开始在心中默谱。随着旋律在脑中回荡,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旋律,既有流行音乐的流畅上口,又蕴**一种古典诗词般的优雅与含蓄,与他过往演唱的歌曲风格截然不同。

  “这……这曲子太好了!”解晓东抬起头,难掩激动。

  方远笑着点点头:“别光看,唱出来试试。老毕,给个伴奏。”

  毕小世坐到钢琴前,弹奏起前奏。舒缓的钢琴声响起,瞬间将人带入一个月色朦胧、水波荡漾的意境。

  解晓东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口唱道: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这歌词,真的绝啊。

  方远不禁感叹。

  解晓东的声音经过谷建芬的严格训练,对气息和情感的控制极为精准。他没有用夸张的技巧,而是用一种内敛的、叙事般的口吻,将歌词中的离愁别绪、物是人非的感慨,娓娓道来。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整个录音棚都安静了下来。杨玉莹双手捂住了嘴,眼中满是惊艳。这和她唱的甜歌完全是两个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带着岁月重量和文化底蕴的美。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

  毕小世第一个拍案叫绝:“绝了!老陈,你这首歌真的绝啊!被你比下去了!”

  陈晓奇也长长舒了口气。

  方远鼓着掌,走到解晓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样?我说了,要给你一首不输《让我轻轻地告诉你》的歌,没骗你吧?”

  解晓东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重重地点头。

  他离开中央歌舞团,赌上一切来到上海,所有的忐忑和不安,在这一刻,都被这首《涛声依旧》带来的巨大信心和狂喜所取代。

  他此刻无比确信,自己来对了!

  “老板,陈老师……我,我一定唱好它!”解晓东的声音居然有些哽咽。

  “你当然能唱好。”方远肯定地说,“这首歌,不是那种一听就上头的热闹曲子,它需要细品。我们要打造的,不是一个流星,而是一个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偶像。”

  “接下来,老毕,”方远看向毕小世,“为晓东打造形象,要突出他儒雅、斯文的一面,白衬衫、毛衫是标配。宣传口径上,要强调他的科班出身和这首歌的文化底蕴。”

  “晓奇,老毕,编曲上还要再打磨一下,加入一些古筝、箫这样的民族乐器音色,但要点到为止,不能喧宾夺主,关键是烘托那种空灵、悠远的氛围。”

  “这首歌咱们先小范围演出试验一下,根据观众反馈不断调整。”

  “好的,方老板!”毕小世答应道。

  方远的策略一如既往的稳健而高效。这歌不能是那种厂庆演出了,所以他没有选择大型舞台,而是精心挑选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新歌试听会”。

  听众是音乐学院的师生、部分文艺界人士和关系紧密的媒体。这个场合,既够档次,又能最大程度地获得真实、专业的反馈。

  解晓东站在侧幕,手心有些出汗。这比他过去在歌舞团的任何一场演出都更让他紧张。台下坐着的,很多都是业内翘楚,他们的耳朵太刁了。

  舞台上,只有一束追光,一架钢琴,和手持话筒的解晓东。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灰色毛背心,一如方远的要求,儒雅、干净。

  前奏响起,依旧是毕小世钢琴主导的那份空灵与静谧。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解晓东一开口,原本还有些细微交谈声的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首歌的韵味,需要细品。它不像《让我轻轻地告诉你》那样瞬间抓耳,但它像一壶好茶,初饮淡然,越品越觉醇厚绵长,余韵绕梁。

  一曲终了,台下寂静了足足两三秒。

  然后,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不是爆炸性的热烈,而是持续、深沉、带着敬意和品味的掌声。许多音乐学院的教授边鼓掌边点头,彼此交换着赞赏的眼神。

  一位资深乐评人会后拉着陈晓奇的手,激动地说:“老陈,这首歌不得了!这是把流行音乐做出文人气质了!解晓东这小伙子,唱得也好,不浮不躁,有味道!”

  毛宁,对不起了......

  你CP我抢了就算了,代表作我也抢了。

  谁叫你一直不出现,我又找不到你人呢?

  李春波前两天才通知,说你刚从辽宁南下去了羊城,你说这事闹的。

  听我一句劝,去成都吧,那里比较适合你。快活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