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远就拨通了香港黄柏年的电话。
寒暄过后,他开门见山:“黄老板,有件事要麻烦您帮忙递个话。”
“方老弟太客气了,什么事你讲?”黄柏年在电话那头很是爽快。
“是关于罗兆辉先生。请问您熟悉吗?”
黄柏年心中一动,心里猜了个大概,这位地产神童的作风他多少有点风闻。
“还行,老弟,怎么回事?”
“他最近对我们公司的签约歌手杨玉莹小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已经影响到杨小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杨小姐年纪轻,事业刚起步,公司对她的发展有长远规划,不希望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希望黄老板能帮忙转达一下,请罗先生高抬贵手,星火文化铭记在心。”
黄柏年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节。罗兆辉近年在香港风头很劲,但做事风格比较激进,黄柏年这类老派商人其实并不太看得上。相比之下,方远和星火文化展现出的潜力和做事规矩,更值得长期合作。
“我明白了,方老弟。”黄柏年语气严肃了些,“你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罗生那边,我会去跟他友好沟通一下。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应该懂得分寸。”
黄柏年出面,效果立竿见影。没过两天,杨玉莹就发现,罗兆辉的大哥大电话不再像催命一样响个不停了,世界顿时清静了许多。
心里稍微失落了一分钟,很快被轻松取代。
老板能量还是不小的嘛。
不过,最近老板都不陪着自己到处跑了,心里还有点空落落的。
她瞥了一眼老迟:“迟叔叔!”
老迟:“小杨啊,跟你说好多次了,叫迟哥就行,其实我也没那么老。”
“好的,迟叔叔,你看,我接下来表演穿哪个更好看?”
“这不都一样嘛,你穿哪个都好看!”老迟自以为做了滴水不漏的回答。
唉!看看这差距!
杨玉莹轻轻叹了口气。
方老板现在又在跟姚姐锁在那个小办公室里干什么吧。肯定是这样。
方远确实锁在办公室里,不过不是和姚珮芳。此时坐在他对面唾沫横飞的人是冯晓刚。
咦?这么说感觉怪怪的。
算了。
“方老板,兄弟我有眼不识泰山了,之前只知道您是出色的商人,没想到您还是个艺术家、文学家,这本子稍微改改就是茅盾文学奖级别的作品啊!”
明知道他是拍马屁,但是方远还是爽到了,这情绪价值给的,小钢炮以后应该去直播卖货去。
当然,前提是得整个容。
“冯哥,这戏您能拍吗?”
冯晓刚脸上的褶子都被笑得挤到了一块。像一只虽然难看,但是蛮亲切的字面意义上的菊花。
“哎哟我的方老板,可别寒碜我了,我比您痴长几岁,叫哥可不敢,您图个顺口,叫我一声老冯就得了。”
“挺好的本子,您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不说别的,我这要是说不拍,可算是不识抬举了,愿立军令状!”
方远压压手,示意冯晓刚坐下:“老冯,坐,坐下说。茅盾文学奖的事回头我来问问路子,咱们现在这先聊电影的事。”
他给冯晓刚倒了杯水,冯晓刚受宠若惊,立刻起身,用双手虚扶。
方远没在意,继续说道:“本子你认可了,咱们就得说点实际的。五月初开机,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方老板,想法太多了!昨晚我一宿没合眼,脑子里全是画面!”
他掰着手指头开始数:“首先得选景!剧本里老赵背着工友尸体一路南下,经过城乡结合部、国道、小饭馆、黑店。这些景,不能都在上海周边凑合,得真去找!特别是那个结尾,荒废拆迁的农村,那种苍凉又带着希望的感觉,必须得实景拍!”
“嗯,接着说。”方远点点头,鼓励他。
冯晓刚对场景真实感的追求,正合他意。“演员!赵老师是定了,灵魂人物,没话说。其他配角也得精挑细选!”
冯晓刚越说越兴奋,“就比如那个开长途车的热心司机,那个丧偶的养蜂女人,还有路上遇到的形形**的人,每一个都得有戏,不能是工具人!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去各地的文工团、话剧团找找看?要那种脸上有故事,但又不至于让观众出戏的生面孔。”
“可以。”方远肯定道,“有些不重要的角色,我们内部都定下来了,比如姚珮芳演那个剃头妹,我演那个追求她的警察。
其余关于演员的事,你和老迟多商量,他人头熟。预算方面,跟姚珮芳对接,该花的钱要花,但账目必须清楚。”
“明白!”冯晓刚重重点头,随即又搓着手,带着点试探问:“方老板,还有个想法……这电影的摄影和美术,能不能……往高了配?”
他怕方远觉得他要求高,赶紧解释:“我不是要烧钱!是这故事,它需要那种纪实的质感,但又得有点诗意的光影。摄影和美术要是不到位,这味儿就出不来啊!”
方远笑了。这片他奔着拿奖的。
“放心,摄影和美术是电影的眼睛,不会亏待。我已经让孔凡伟在物色了,上海电影制片厂那边有几个好苗子,技术过硬,也有想法,就是缺机会。回头你把要求提具体了,让他们来见你。”
冯晓刚一听,心里彻底踏实了:“太好了!方老板,有您这话,我……我保证给您交出一部好片子!”
送走干劲冲天、几乎要小跑着出去的冯晓刚,方远坐回椅子上,长长舒了口气。
他能感觉到,冯晓刚身上那股憋着劲要证明自己的创作热情,已经被彻底点燃了。
这是好事。他拿起钢笔,在台历上“五月”那个格子画了个圈。
演出刚结束。
杨玉莹在台上唱完最后一首《初恋》,台下掌声雷动,尤其是前排酒厂老板儿子,巴掌拍得最响。
杨玉莹鞠躬谢幕,快步走向后台。
还没等她坐下卸妆,少东家就捧着鲜花跟了进来,满脸堆笑:
“杨小姐!唱得太好了!人比歌还甜!我是这家酒厂的销售科科长,我爸是厂长。赏个脸,一起吃个夜宵吧?!”
杨玉莹瞬间想起了罗兆辉,心里一阵莫名的厌烦。
但她脸上依旧挂着无懈可击的微笑,接过花,轻轻放在化妆台上:“谢谢科长好意,心领了。不过我们公司有规定,演出结束后要集体行动,不好单独离开的。而且明天一早还要赶去下一个演出点,得早点休息。”
“哎哟,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少东家不死心,又往前凑了凑,“我跟你们带队领导熟得很,打个招呼就行!给个面子嘛杨小姐……”
看着他喋喋不休的嘴和势在必得的眼神,杨玉莹心里那点厌烦变成了些许疲惫。
“真的不行,科长,谢谢您的好意。”杨玉莹站起身,笑容淡了些,“同事都在外面等着了,我得赶紧收拾一下。再见。”
说完,她不再给对方纠缠的机会,拿起自己的包,对化妆师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径直走出了喧闹的后台。
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会很多吧?
我还能找到一个我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吗?
舞台、欢呼、掌声....名利场上的所有,让这个本该充满对爱情幻想的十九岁姑娘,却充满了理智和现实。
寒暄过后,他开门见山:“黄老板,有件事要麻烦您帮忙递个话。”
“方老弟太客气了,什么事你讲?”黄柏年在电话那头很是爽快。
“是关于罗兆辉先生。请问您熟悉吗?”
黄柏年心中一动,心里猜了个大概,这位地产神童的作风他多少有点风闻。
“还行,老弟,怎么回事?”
“他最近对我们公司的签约歌手杨玉莹小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已经影响到杨小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杨小姐年纪轻,事业刚起步,公司对她的发展有长远规划,不希望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希望黄老板能帮忙转达一下,请罗先生高抬贵手,星火文化铭记在心。”
黄柏年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节。罗兆辉近年在香港风头很劲,但做事风格比较激进,黄柏年这类老派商人其实并不太看得上。相比之下,方远和星火文化展现出的潜力和做事规矩,更值得长期合作。
“我明白了,方老弟。”黄柏年语气严肃了些,“你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罗生那边,我会去跟他友好沟通一下。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应该懂得分寸。”
黄柏年出面,效果立竿见影。没过两天,杨玉莹就发现,罗兆辉的大哥大电话不再像催命一样响个不停了,世界顿时清静了许多。
心里稍微失落了一分钟,很快被轻松取代。
老板能量还是不小的嘛。
不过,最近老板都不陪着自己到处跑了,心里还有点空落落的。
她瞥了一眼老迟:“迟叔叔!”
老迟:“小杨啊,跟你说好多次了,叫迟哥就行,其实我也没那么老。”
“好的,迟叔叔,你看,我接下来表演穿哪个更好看?”
“这不都一样嘛,你穿哪个都好看!”老迟自以为做了滴水不漏的回答。
唉!看看这差距!
杨玉莹轻轻叹了口气。
方老板现在又在跟姚姐锁在那个小办公室里干什么吧。肯定是这样。
方远确实锁在办公室里,不过不是和姚珮芳。此时坐在他对面唾沫横飞的人是冯晓刚。
咦?这么说感觉怪怪的。
算了。
“方老板,兄弟我有眼不识泰山了,之前只知道您是出色的商人,没想到您还是个艺术家、文学家,这本子稍微改改就是茅盾文学奖级别的作品啊!”
明知道他是拍马屁,但是方远还是爽到了,这情绪价值给的,小钢炮以后应该去直播卖货去。
当然,前提是得整个容。
“冯哥,这戏您能拍吗?”
冯晓刚脸上的褶子都被笑得挤到了一块。像一只虽然难看,但是蛮亲切的字面意义上的菊花。
“哎哟我的方老板,可别寒碜我了,我比您痴长几岁,叫哥可不敢,您图个顺口,叫我一声老冯就得了。”
“挺好的本子,您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不说别的,我这要是说不拍,可算是不识抬举了,愿立军令状!”
方远压压手,示意冯晓刚坐下:“老冯,坐,坐下说。茅盾文学奖的事回头我来问问路子,咱们现在这先聊电影的事。”
他给冯晓刚倒了杯水,冯晓刚受宠若惊,立刻起身,用双手虚扶。
方远没在意,继续说道:“本子你认可了,咱们就得说点实际的。五月初开机,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方老板,想法太多了!昨晚我一宿没合眼,脑子里全是画面!”
他掰着手指头开始数:“首先得选景!剧本里老赵背着工友尸体一路南下,经过城乡结合部、国道、小饭馆、黑店。这些景,不能都在上海周边凑合,得真去找!特别是那个结尾,荒废拆迁的农村,那种苍凉又带着希望的感觉,必须得实景拍!”
“嗯,接着说。”方远点点头,鼓励他。
冯晓刚对场景真实感的追求,正合他意。“演员!赵老师是定了,灵魂人物,没话说。其他配角也得精挑细选!”
冯晓刚越说越兴奋,“就比如那个开长途车的热心司机,那个丧偶的养蜂女人,还有路上遇到的形形**的人,每一个都得有戏,不能是工具人!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去各地的文工团、话剧团找找看?要那种脸上有故事,但又不至于让观众出戏的生面孔。”
“可以。”方远肯定道,“有些不重要的角色,我们内部都定下来了,比如姚珮芳演那个剃头妹,我演那个追求她的警察。
其余关于演员的事,你和老迟多商量,他人头熟。预算方面,跟姚珮芳对接,该花的钱要花,但账目必须清楚。”
“明白!”冯晓刚重重点头,随即又搓着手,带着点试探问:“方老板,还有个想法……这电影的摄影和美术,能不能……往高了配?”
他怕方远觉得他要求高,赶紧解释:“我不是要烧钱!是这故事,它需要那种纪实的质感,但又得有点诗意的光影。摄影和美术要是不到位,这味儿就出不来啊!”
方远笑了。这片他奔着拿奖的。
“放心,摄影和美术是电影的眼睛,不会亏待。我已经让孔凡伟在物色了,上海电影制片厂那边有几个好苗子,技术过硬,也有想法,就是缺机会。回头你把要求提具体了,让他们来见你。”
冯晓刚一听,心里彻底踏实了:“太好了!方老板,有您这话,我……我保证给您交出一部好片子!”
送走干劲冲天、几乎要小跑着出去的冯晓刚,方远坐回椅子上,长长舒了口气。
他能感觉到,冯晓刚身上那股憋着劲要证明自己的创作热情,已经被彻底点燃了。
这是好事。他拿起钢笔,在台历上“五月”那个格子画了个圈。
演出刚结束。
杨玉莹在台上唱完最后一首《初恋》,台下掌声雷动,尤其是前排酒厂老板儿子,巴掌拍得最响。
杨玉莹鞠躬谢幕,快步走向后台。
还没等她坐下卸妆,少东家就捧着鲜花跟了进来,满脸堆笑:
“杨小姐!唱得太好了!人比歌还甜!我是这家酒厂的销售科科长,我爸是厂长。赏个脸,一起吃个夜宵吧?!”
杨玉莹瞬间想起了罗兆辉,心里一阵莫名的厌烦。
但她脸上依旧挂着无懈可击的微笑,接过花,轻轻放在化妆台上:“谢谢科长好意,心领了。不过我们公司有规定,演出结束后要集体行动,不好单独离开的。而且明天一早还要赶去下一个演出点,得早点休息。”
“哎哟,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少东家不死心,又往前凑了凑,“我跟你们带队领导熟得很,打个招呼就行!给个面子嘛杨小姐……”
看着他喋喋不休的嘴和势在必得的眼神,杨玉莹心里那点厌烦变成了些许疲惫。
“真的不行,科长,谢谢您的好意。”杨玉莹站起身,笑容淡了些,“同事都在外面等着了,我得赶紧收拾一下。再见。”
说完,她不再给对方纠缠的机会,拿起自己的包,对化妆师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径直走出了喧闹的后台。
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会很多吧?
我还能找到一个我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吗?
舞台、欢呼、掌声....名利场上的所有,让这个本该充满对爱情幻想的十九岁姑娘,却充满了理智和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