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赵本山的戏份的时候,冯晓刚甚至有种错觉,当导演是那么简单的吗?
一切沟通都丝滑无比。他只需要把想要的情境和情绪状态描述一遍,赵本山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不仅精准地表达出来,甚至常常通过临场发挥,更是出神入化、神来之笔。
有一场戏,是老赵躺在好心养蜂人的卡车上,颠簸途中,突然想起了养蜂人孩子读过的课文,心中涌起一片复杂情绪。
冯晓刚最初的设计是:让赵本山疲惫地躺在草垛上,眼神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地念出那段课文: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片大海,
那么我就是一条小鱼,
我游啊游,
我真快乐!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条大路,
我就是一辆汽车,
我开啊开,
我真快乐!”
开拍前,赵本山琢磨了一下,主动和冯晓刚商量:
“冯导,你看这样行不?咱别躺着了。老赵千辛万苦、累了那么久,坐上车了,肯定是开心的,心里头有盼头的,他得是坐起来的,得是迎着风的!
我寻思着,表演的时候我盘腿坐着,让风吹着脸,风呼呼吹,我再把这课文,当成高兴事儿,带点傻乐呵的劲儿念出来,是不是更显得这人实在,心里头那点希望也更亮堂?”
冯晓刚心里先是咯噔一下,有点没谱,这和他预设的忧郁基调不一样啊。
但赵本山可比他大牌多了,第一次主动改戏,说什么也不能驳了这个面子,便点头说:“赵老师,我觉得您这想法好!咱们试试!”
实拍时,只见赵本山盘腿坐在微微晃动的卡车车斗里,初夏的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和衣角。
他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疲惫,而是焕发出一种近乎天真的光彩。他扬起双手,像是要拥抱整个风与田野,用带着浓重东北口音却兴奋地的语调,大声念道: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片大海,
那么我就是一条小鱼,
……”
那一瞬间,冯晓刚在监视器后看得目瞪口呆,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种处理方式,将一个小人物在苦难旅程中瞬间迸发出的、最质朴最热烈的希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冯晓刚不得不承认,赵本山的处理,比原设计更多了几分生命力和感染力。现场的工作人员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精彩表演震住了,片场一片寂静,只剩下赵本山的声音在风中回荡。
“咔!”
冯晓刚激动地喊停,带头鼓起了掌。
“绝了!赵老师,情绪太饱满了!这条过了!”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啊!冯晓刚心里由衷赞叹。
然而,与拍摄赵本山的戏份那种行云流水、甚至是一种享受的过程相比,拍其他非专业演员的戏份的时候,冯晓刚头都大了。
比如,接下来拍摄杨玉莹客串护士,给赵本山抽血的那场戏。
杨玉莹倒是很兴奋,觉得新鲜。
她换上不合身的白大褂,戴上护士帽,倒是.....
咳咳!
方远咳嗽了两下。
这又不是日本的护士**,而且还是八十年代更丑到爆的,岗岗又不是那种以**著称的.....
怎么一穿上,色气感那么足?
开机时,问题就来了。
镜头对准她,需要她说一句简单的台词,带着点职业性的麻木和例行公事:“胳膊放好,握拳。”
抽完血,再对赵本山说:“你这血不合格啊,不用你捐血了,感谢参与。”
就这么两句话,杨玉莹说得是眼神飘忽,表情僵硬,像是在背书。
她那甜美的嗓音此刻听起来格外突兀,完全没有乡镇卫生院护士该有的那种接地气的疲惫感。
冯晓刚在监视器后面看着,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张了张嘴,想把那句“咔”喊出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偷偷瞄了一眼站在不远处,同样在围观拍摄的方远。
方老板抱着胳膊,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怎么说?说星火的台柱子、红遍全国的甜歌皇后演技不行?
万一人家就是来玩票的,我说重了,方老板脸上挂不住怎么办?
谁知道她是不是老板的女人?这要是他未来老板娘(之一),我这不是自断前程吗?
冯晓刚心里天人交战,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隔着一段距离对杨玉莹说。
“那个……杨老师,咱们这个护士呢,她每天见的人多,比较累,情绪上可以再……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就像平时干活一样,好不好?咱们再来一条。”
杨玉莹倒是很虚心,连忙点头:“好的,导演,我明白了。”
然而,第二条,第三条……效果依旧不理想。
她要么是下意识地对着镜头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甜美微笑,与场景氛围格格不入;要么就是紧张得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抽血的动作做得畏畏缩缩,不像护士,倒像是做贼的。
现场的气氛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工作人员们都屏息凝神,不敢多说话。大家都看得出来问题在哪,但没人敢点破。
冯晓刚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导赵本山的戏,是艺术家之间的碰撞和提升;导这场戏,纯粹是人情世故的煎熬。
对不起,对不起大家!是我太笨了,一直演不好,耽误大家时间了……”杨玉莹也不好意思,连声道歉。
毕竟是个年轻姑娘,在这么多人面前屡屡受挫,面子上确实挂不住。
方远忍不住站了出来了:“岗岗,你现在是不是演的有点打怵?都想着不演了,至少面子上下不来是吗?”
杨玉莹一愣,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你情绪这不就对了嘛,你别起情绪,就用你本来的状态演,不耐烦、敷衍、想着快点收工下班。这就是一个应付无数人的护士的真实状态。”
“对对对!方老板说得对!哎呀,方老板,求你这辈子赚大钱就行了,给我们这行的人留口饭吃啊!说得透彻!
杨老师,您千万别有压力!咱们不着急,慢慢来。要不这样,这条咱们保一条远景的,表情细节要求不高,您就按方老板说的,就当完成个任务,走个过场就行。”
“好!各部门准备,咱们再来一条!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流程上就行!”
冯晓刚抓住机会喊道。
这一次,杨玉莹摒弃了所有“表演”的念头,机械地完成了抽血、说话的动作。虽然依旧谈不上演技,但至少那种刻意的“演”的感觉消失了,显得自然了不少。
“咔!好!这条过了!辛苦了大家!”
冯晓刚如释重负地喊出声,感觉后背都快被汗湿透了。
戏总算勉强过了。杨玉莹长长舒了口气,再次向赵本山和工作人员道谢。
赵本山则乐呵呵地拍了拍冯晓刚的肩膀:“当导演不容易吧?啥事儿都得操心!”
冯晓刚苦笑着点点头,心里暗道:幸亏没说得太难听,话说起来,方老板只给姚珮芳和杨玉莹说过戏呢!
一切沟通都丝滑无比。他只需要把想要的情境和情绪状态描述一遍,赵本山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不仅精准地表达出来,甚至常常通过临场发挥,更是出神入化、神来之笔。
有一场戏,是老赵躺在好心养蜂人的卡车上,颠簸途中,突然想起了养蜂人孩子读过的课文,心中涌起一片复杂情绪。
冯晓刚最初的设计是:让赵本山疲惫地躺在草垛上,眼神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地念出那段课文: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片大海,
那么我就是一条小鱼,
我游啊游,
我真快乐!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条大路,
我就是一辆汽车,
我开啊开,
我真快乐!”
开拍前,赵本山琢磨了一下,主动和冯晓刚商量:
“冯导,你看这样行不?咱别躺着了。老赵千辛万苦、累了那么久,坐上车了,肯定是开心的,心里头有盼头的,他得是坐起来的,得是迎着风的!
我寻思着,表演的时候我盘腿坐着,让风吹着脸,风呼呼吹,我再把这课文,当成高兴事儿,带点傻乐呵的劲儿念出来,是不是更显得这人实在,心里头那点希望也更亮堂?”
冯晓刚心里先是咯噔一下,有点没谱,这和他预设的忧郁基调不一样啊。
但赵本山可比他大牌多了,第一次主动改戏,说什么也不能驳了这个面子,便点头说:“赵老师,我觉得您这想法好!咱们试试!”
实拍时,只见赵本山盘腿坐在微微晃动的卡车车斗里,初夏的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和衣角。
他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疲惫,而是焕发出一种近乎天真的光彩。他扬起双手,像是要拥抱整个风与田野,用带着浓重东北口音却兴奋地的语调,大声念道:
“如果我的祖国是一片大海,
那么我就是一条小鱼,
……”
那一瞬间,冯晓刚在监视器后看得目瞪口呆,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种处理方式,将一个小人物在苦难旅程中瞬间迸发出的、最质朴最热烈的希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冯晓刚不得不承认,赵本山的处理,比原设计更多了几分生命力和感染力。现场的工作人员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精彩表演震住了,片场一片寂静,只剩下赵本山的声音在风中回荡。
“咔!”
冯晓刚激动地喊停,带头鼓起了掌。
“绝了!赵老师,情绪太饱满了!这条过了!”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啊!冯晓刚心里由衷赞叹。
然而,与拍摄赵本山的戏份那种行云流水、甚至是一种享受的过程相比,拍其他非专业演员的戏份的时候,冯晓刚头都大了。
比如,接下来拍摄杨玉莹客串护士,给赵本山抽血的那场戏。
杨玉莹倒是很兴奋,觉得新鲜。
她换上不合身的白大褂,戴上护士帽,倒是.....
咳咳!
方远咳嗽了两下。
这又不是日本的护士**,而且还是八十年代更丑到爆的,岗岗又不是那种以**著称的.....
怎么一穿上,色气感那么足?
开机时,问题就来了。
镜头对准她,需要她说一句简单的台词,带着点职业性的麻木和例行公事:“胳膊放好,握拳。”
抽完血,再对赵本山说:“你这血不合格啊,不用你捐血了,感谢参与。”
就这么两句话,杨玉莹说得是眼神飘忽,表情僵硬,像是在背书。
她那甜美的嗓音此刻听起来格外突兀,完全没有乡镇卫生院护士该有的那种接地气的疲惫感。
冯晓刚在监视器后面看着,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张了张嘴,想把那句“咔”喊出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偷偷瞄了一眼站在不远处,同样在围观拍摄的方远。
方老板抱着胳膊,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怎么说?说星火的台柱子、红遍全国的甜歌皇后演技不行?
万一人家就是来玩票的,我说重了,方老板脸上挂不住怎么办?
谁知道她是不是老板的女人?这要是他未来老板娘(之一),我这不是自断前程吗?
冯晓刚心里天人交战,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隔着一段距离对杨玉莹说。
“那个……杨老师,咱们这个护士呢,她每天见的人多,比较累,情绪上可以再……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就像平时干活一样,好不好?咱们再来一条。”
杨玉莹倒是很虚心,连忙点头:“好的,导演,我明白了。”
然而,第二条,第三条……效果依旧不理想。
她要么是下意识地对着镜头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甜美微笑,与场景氛围格格不入;要么就是紧张得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抽血的动作做得畏畏缩缩,不像护士,倒像是做贼的。
现场的气氛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工作人员们都屏息凝神,不敢多说话。大家都看得出来问题在哪,但没人敢点破。
冯晓刚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导赵本山的戏,是艺术家之间的碰撞和提升;导这场戏,纯粹是人情世故的煎熬。
对不起,对不起大家!是我太笨了,一直演不好,耽误大家时间了……”杨玉莹也不好意思,连声道歉。
毕竟是个年轻姑娘,在这么多人面前屡屡受挫,面子上确实挂不住。
方远忍不住站了出来了:“岗岗,你现在是不是演的有点打怵?都想着不演了,至少面子上下不来是吗?”
杨玉莹一愣,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你情绪这不就对了嘛,你别起情绪,就用你本来的状态演,不耐烦、敷衍、想着快点收工下班。这就是一个应付无数人的护士的真实状态。”
“对对对!方老板说得对!哎呀,方老板,求你这辈子赚大钱就行了,给我们这行的人留口饭吃啊!说得透彻!
杨老师,您千万别有压力!咱们不着急,慢慢来。要不这样,这条咱们保一条远景的,表情细节要求不高,您就按方老板说的,就当完成个任务,走个过场就行。”
“好!各部门准备,咱们再来一条!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流程上就行!”
冯晓刚抓住机会喊道。
这一次,杨玉莹摒弃了所有“表演”的念头,机械地完成了抽血、说话的动作。虽然依旧谈不上演技,但至少那种刻意的“演”的感觉消失了,显得自然了不少。
“咔!好!这条过了!辛苦了大家!”
冯晓刚如释重负地喊出声,感觉后背都快被汗湿透了。
戏总算勉强过了。杨玉莹长长舒了口气,再次向赵本山和工作人员道谢。
赵本山则乐呵呵地拍了拍冯晓刚的肩膀:“当导演不容易吧?啥事儿都得操心!”
冯晓刚苦笑着点点头,心里暗道:幸亏没说得太难听,话说起来,方老板只给姚珮芳和杨玉莹说过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