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姜武和黄磊,同来的王劲松,则又是另一种感觉。他面相清秀,甚至有些文弱,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冷静和疏离感。
方远脑海中浮现的是原版中那个阴险、狠辣的毒贩建军(原由孙红雷饰演)。王劲松现在的气质偏“文”,但是可以和孙红雷的悍匪走出另一条路,斯文败类的感觉。
几人试镜顺利完成。
至此,《永不瞑目》的核心主演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肖童:黄磊
欧阳兰兰:宁静
欧庆春:邓婕
李春强:姜武
建军:王劲松。
方远长舒一口气,打了个电话给了上海,将主要演员名单和初步意向交给了上海电视台的何伟明。
“何主任,核心角色我们有了初步意向,您看如何?剩下的配角,就辛苦台里和导演组,根据角色需要,从常合作的演员或者上影、人艺那边推荐挑选吧。我们星火完全相信台里的眼光。”
何伟明听到了邓婕的名字,心里就踏实了大半。又听说黄磊20岁不到就拍了陈凯歌的电影,不禁感叹星火办事果然靠谱,找的都是有实力、有知名度的演员,搭配也合理。
“好!方经理考虑得很周到。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我们,一定组建一个最强的班底!”
回去以后第一件事,不是去置景或者和几个演员说戏,而是先给公安局宣传处和卫生局的相关负责人打去了电话,凭着星火近来积攒的人脉和金字招牌,搞到了一个“演员深入生活”的机会。
方远在星火的小会议室里,对几个演员说道:“给你们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你们不是演员,就是你们要演的那个人。”
四人闻言,都抬起头,神色认真起来。
目前国内的影视表演体系,都是苏联传过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他们学的也是这种体系,深知“体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自然没有太多意见,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不过,他们只是没想到方远的要求如此具体和硬核。
“黄磊,你,去市戒毒所。不是去参观,是跟着干警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那些被**折磨的人。看看他们的眼神,听听他们的故事,体会什么叫‘从天堂坠入地狱’。肖童的挣扎和绝望,不是靠想象能演出来的。”
黄磊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方远的目光转向姜武和邓婕:
“邓姐,姜武,你们俩,去市局刑警队,缉毒口。跟着老刑警出现场、看卷宗、参与案情分析。”
劲松,你的任务最‘散’。给你点经费,去那些老弄堂、地下录像厅、台球室、新兴的歌舞厅门口晃悠。观察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混混,看他们怎么说话、怎么打架、怎么抽烟、怎么瞧人。
建军是个隐藏在市井里的毒贩,他要够普通,才能狠得让人后怕。”
王劲松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这种沉浸式的观察任务并不抵触,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黄磊跟着戒毒所的干警通过厚厚的铁门进入了戒毒所内部,情不自禁打了个寒噤。
“这铁门,跟咱们监狱是一个规格的。”干警用一种不知道是在介绍还是炫耀的语气说道。
“嗯。”黄磊这会儿跟鹌鹑似的。
“小王,别紧张啊!在里面,领导打招呼了,你在外围做做简单的文案工作,不用跟他们真的接触,所以你也别害怕!”干警察觉到他的紧张,主动宽慰道。
“陈干事,不用,我真的要演出**者的精髓,不深入接触是不可能的,所以希望您这边给我这个机会。”黄磊主动道。
叫陈干事的民警点点头,心里对这个小伙子倒是刮目相看,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是被吓了一跳。
“啊啊啊!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那声嘶吼打破了戒毒所内部沉闷的空气,黄磊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声音来自走廊尽头的一间禁闭室。铁门上有一个小小的窥视窗。此时,一张扭曲惨白、布满汗水和泪水的脸正死死地贴在玻璃上。
那双眼睛瞪得极大,瞳孔涣散,里面没有理智,只有纯粹的痛苦和疯狂。
那人用头拼命地撞击着铁门,发出“咚、咚”的闷响,伴随着语无伦次的哭嚎和哀求。
黄磊呼吸都为之一滞。他之前也查阅过相关材料和公安内部的真实场景,但是远不及眼前这一幕来得真实和骇人。
陈干事似乎早已司空见惯,平静说道:“看见了吧?HLY的戒断反应。这时候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是鬼。
什么尊严、体面,全都顾不上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再来一口。”
黄磊喉咙发干,只能勉强点了点头。他之前对“从天堂坠入地狱”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此刻,他亲眼看到了“地狱”的模样。
陈干事没有停留,带着他继续往前走。他们经过一个活动室,里面有一些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人员。他们大多面色蜡黄,眼神呆滞地坐着,或者机械地从事着简单的手工劳动。
整个空间异常安静,只有偶尔的咳嗽声和物品碰撞声,与刚才禁闭室里的狂躁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这种死寂,反而更让人感到压抑。
“这些是情况稳定些的。”陈干事解释道,“但心瘾难除。很多人出去没多久,又会复吸,然后再被送回来。循环往复,直到彻底毁掉。”
这时,一个看起来比黄磊还年轻的男孩,端着一个水杯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低着头,脚步虚浮,在与黄磊目光接触的一刹那,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避开,脸。
黄磊的心再次被刺痛了。这个男孩,本该和他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恋爱,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可现在……
接下来的几天,黄磊没有躲在安全的外围。他鼓起勇气,在干警的陪同下,真正地走近这些人。
他听一个曾经的大学生讲述如何从好奇到沉沦,最终骗光父母积蓄的故事;他目睹了有人因毒瘾发作而大小便失禁的狼狈不堪;他看一个母亲在探视日抱着她骨瘦如柴的儿子痛哭失声;
“我儿子本来很乖的,很孝顺我们,一心来打工赚钱,给他爹治病,结果一次感冒,他在工地上认识的朋友骗他说这个能治病.....呜呜呜呜呜.....”
头发花白的母亲拉着黄磊的手向他哭诉。
此时的**甚至比后世更容易吸引年轻人,因为现在上岁数的老人还知道**,年轻人反而因为从小接触的环境里压根没有**的概念,更容易被引诱。
对比身处地狱的黄磊,王劲松的小日子,就过得潇洒了。
方远给他的任务经费不算多,但如果单纯当街溜子,还是很潇洒的。
王劲松没找招待所,而是在南市老城厢一带,找了个最普通的里弄旅社住下,房间狭小潮湿,窗外就是邻居家晾晒的万国旗般的衣物,市井声不绝于耳。
他穿上了一件喇叭裤,戴上了**镜,每天,他就在那些烟火气最盛的地方晃荡。
早上蹲在街角看人下棋,听那些老克勒互相嘲讽;下午钻进烟雾缭绕的录像厅,屏幕上是港台的枪战片,底下是各式各样的面孔,有逃学的少年,有眼神飘忽的社会青年;晚上,他出现在新兴的歌舞厅门口,不看里面,就看外面那些聚在一起抽烟、打量着进出男女的年轻人。
他观察他们如何用眼神挑衅,如何用看似随意的肢体动作划分地盘,如何用黑话和暗号交流。
他特别注意那些不怎么说话,只是靠在墙角冷眼旁观的人——他觉得,建军可能就是这类人。
王劲松很快发现,真正厉害的人并非总是张牙舞爪。那种最深沉的“坏”,往往藏在看似普通甚至略带怯懦的外表下。
他们可能只是在帮你点烟的时候,手指异常稳定;可能在受到无意冲撞时,眼神里会闪过一丝极快、极冷的凶光,随即又恢复赔笑的模样。
王劲松开始模仿。他学着那种略带垮塌的站姿,学着看人时目光先快速扫过对方全身再回到脸上的审视感,他甚至会故意在台球摊上输掉几毛钱,观察赢家那种混杂着得意与不屑的表情。
一个月下来,王劲松晒黑了些,身上那股学生的文弱气淡了不少,甚至因为跟人混熟了,居然被叫去帮厂子,被一股脑抓到到派出所里。
王劲松这才有点害怕,说自己是演员在体验生活,最后电话打到了老迟那儿,老迟亲自过去赎人的。
唯一可惜的是,他被抓的那次,没有碰到邓婕和姜武所在的派出所,不然也算是一件趣事。
邓婕和姜武两人的经历,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硬核。
邓婕虽然是成名演员,但她完全放下了身段。她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刑警,从整理卷宗、旁听审讯开始学起。
她仔细观察女警们如何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观察她们平时的穿着、谈吐和怎么自如的和男同事们相处,很快赢得了专业的认可。
性格直爽的姜武更是如鱼得水。
“姜哥,等会我们出警抓嫌疑人,你跟在后面,注意别受伤了!”三十出头的警察客客气气和姜武说道。
“放心吧,小刘!我没那么莽!”二十多岁的姜武笑着答应。
这小刘警察单纯看外貌,以为姜武至少比自己大个十来岁。
行动开始很顺利,民警们破门而入,控制住了屋内的主要嫌疑人。
然而,就在混乱中,一个躲在卫生间的嫌疑人,趁前方注意力被吸引,猛地撞开厨房的后窗,拔腿就跑!
“站住!别跑!”小刘反应极快,立刻追了出去。
姜武想都没想,也本能地跟着冲出了门。那毒贩对这片老弄堂极其熟悉,七拐八绕,眼看就要消失在迷宫般的巷子里。
小刘不熟悉地形,眼看距离渐渐拉远。就在这时,抄近路从另一条岔口冒出来的姜武,与那仓皇逃窜的毒贩撞了个正着!
两人都愣了一下。电光火石间,姜武下意识地一个箭步上前,没练过什么擒拿,全凭一股蛮力和不要命的劲头,一把薅住了毒贩的后衣领,脚下使了个绊子,借着冲劲,整个人的重量狠狠地将对方压倒在地!
“砰”的一声闷响,两人在地上扭作一团。毒贩拼命挣扎,手肘胡乱向后撞击。姜武死死用身体压住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不能让他跑了!”
后续赶到的民警迅速将毒贩彻底**,铐上手铐。
小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着从地上爬起来、满头大汗、衣服沾满尘土,却咧着嘴傻笑的姜武,又是后怕又是佩服地捶了他一拳:“姜哥!你可真行啊!别干演员了,来我们这吧,你这比我们还猛!”
回到队里,这事立刻传开了。平时觉得姜武就是个来“体验生活”的演员,多少带点客气的疏远,此时刑警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和亲近。
带他的老刑警难得地没批评他冒险,只是淡淡说了句:“身手还行,就是路子太野,以后得学点技巧。”
姜武当晚就给还在戒毒所受苦的黄磊打了个电话。
“磊子,你猜我今天干啥了?”
电话那头的黄磊声音疲惫:“还能干啥,看卷宗呗。”
“我抓了个毒贩!”姜武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和一点嘚瑟。
“真家伙!我把他摁地上了!”
平时稍微有点趾高气扬,还喜欢贬低别人的黄磊却沉默了。
姜武愣了,他还以为黄磊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抓个人吗?你在吹牛吧”之类的,准备好好的装一下呢,怎么没声了?
“磊子,怎么了?”
黄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才幽幽地说:“……武子,你做得对,这帮人,就得全部抓起来,挨个枪毙才解恨。”
方远脑海中浮现的是原版中那个阴险、狠辣的毒贩建军(原由孙红雷饰演)。王劲松现在的气质偏“文”,但是可以和孙红雷的悍匪走出另一条路,斯文败类的感觉。
几人试镜顺利完成。
至此,《永不瞑目》的核心主演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肖童:黄磊
欧阳兰兰:宁静
欧庆春:邓婕
李春强:姜武
建军:王劲松。
方远长舒一口气,打了个电话给了上海,将主要演员名单和初步意向交给了上海电视台的何伟明。
“何主任,核心角色我们有了初步意向,您看如何?剩下的配角,就辛苦台里和导演组,根据角色需要,从常合作的演员或者上影、人艺那边推荐挑选吧。我们星火完全相信台里的眼光。”
何伟明听到了邓婕的名字,心里就踏实了大半。又听说黄磊20岁不到就拍了陈凯歌的电影,不禁感叹星火办事果然靠谱,找的都是有实力、有知名度的演员,搭配也合理。
“好!方经理考虑得很周到。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我们,一定组建一个最强的班底!”
回去以后第一件事,不是去置景或者和几个演员说戏,而是先给公安局宣传处和卫生局的相关负责人打去了电话,凭着星火近来积攒的人脉和金字招牌,搞到了一个“演员深入生活”的机会。
方远在星火的小会议室里,对几个演员说道:“给你们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你们不是演员,就是你们要演的那个人。”
四人闻言,都抬起头,神色认真起来。
目前国内的影视表演体系,都是苏联传过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他们学的也是这种体系,深知“体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自然没有太多意见,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不过,他们只是没想到方远的要求如此具体和硬核。
“黄磊,你,去市戒毒所。不是去参观,是跟着干警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那些被**折磨的人。看看他们的眼神,听听他们的故事,体会什么叫‘从天堂坠入地狱’。肖童的挣扎和绝望,不是靠想象能演出来的。”
黄磊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方远的目光转向姜武和邓婕:
“邓姐,姜武,你们俩,去市局刑警队,缉毒口。跟着老刑警出现场、看卷宗、参与案情分析。”
劲松,你的任务最‘散’。给你点经费,去那些老弄堂、地下录像厅、台球室、新兴的歌舞厅门口晃悠。观察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混混,看他们怎么说话、怎么打架、怎么抽烟、怎么瞧人。
建军是个隐藏在市井里的毒贩,他要够普通,才能狠得让人后怕。”
王劲松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这种沉浸式的观察任务并不抵触,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黄磊跟着戒毒所的干警通过厚厚的铁门进入了戒毒所内部,情不自禁打了个寒噤。
“这铁门,跟咱们监狱是一个规格的。”干警用一种不知道是在介绍还是炫耀的语气说道。
“嗯。”黄磊这会儿跟鹌鹑似的。
“小王,别紧张啊!在里面,领导打招呼了,你在外围做做简单的文案工作,不用跟他们真的接触,所以你也别害怕!”干警察觉到他的紧张,主动宽慰道。
“陈干事,不用,我真的要演出**者的精髓,不深入接触是不可能的,所以希望您这边给我这个机会。”黄磊主动道。
叫陈干事的民警点点头,心里对这个小伙子倒是刮目相看,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是被吓了一跳。
“啊啊啊!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那声嘶吼打破了戒毒所内部沉闷的空气,黄磊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声音来自走廊尽头的一间禁闭室。铁门上有一个小小的窥视窗。此时,一张扭曲惨白、布满汗水和泪水的脸正死死地贴在玻璃上。
那双眼睛瞪得极大,瞳孔涣散,里面没有理智,只有纯粹的痛苦和疯狂。
那人用头拼命地撞击着铁门,发出“咚、咚”的闷响,伴随着语无伦次的哭嚎和哀求。
黄磊呼吸都为之一滞。他之前也查阅过相关材料和公安内部的真实场景,但是远不及眼前这一幕来得真实和骇人。
陈干事似乎早已司空见惯,平静说道:“看见了吧?HLY的戒断反应。这时候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是鬼。
什么尊严、体面,全都顾不上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再来一口。”
黄磊喉咙发干,只能勉强点了点头。他之前对“从天堂坠入地狱”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此刻,他亲眼看到了“地狱”的模样。
陈干事没有停留,带着他继续往前走。他们经过一个活动室,里面有一些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人员。他们大多面色蜡黄,眼神呆滞地坐着,或者机械地从事着简单的手工劳动。
整个空间异常安静,只有偶尔的咳嗽声和物品碰撞声,与刚才禁闭室里的狂躁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这种死寂,反而更让人感到压抑。
“这些是情况稳定些的。”陈干事解释道,“但心瘾难除。很多人出去没多久,又会复吸,然后再被送回来。循环往复,直到彻底毁掉。”
这时,一个看起来比黄磊还年轻的男孩,端着一个水杯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低着头,脚步虚浮,在与黄磊目光接触的一刹那,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避开,脸。
黄磊的心再次被刺痛了。这个男孩,本该和他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恋爱,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可现在……
接下来的几天,黄磊没有躲在安全的外围。他鼓起勇气,在干警的陪同下,真正地走近这些人。
他听一个曾经的大学生讲述如何从好奇到沉沦,最终骗光父母积蓄的故事;他目睹了有人因毒瘾发作而大小便失禁的狼狈不堪;他看一个母亲在探视日抱着她骨瘦如柴的儿子痛哭失声;
“我儿子本来很乖的,很孝顺我们,一心来打工赚钱,给他爹治病,结果一次感冒,他在工地上认识的朋友骗他说这个能治病.....呜呜呜呜呜.....”
头发花白的母亲拉着黄磊的手向他哭诉。
此时的**甚至比后世更容易吸引年轻人,因为现在上岁数的老人还知道**,年轻人反而因为从小接触的环境里压根没有**的概念,更容易被引诱。
对比身处地狱的黄磊,王劲松的小日子,就过得潇洒了。
方远给他的任务经费不算多,但如果单纯当街溜子,还是很潇洒的。
王劲松没找招待所,而是在南市老城厢一带,找了个最普通的里弄旅社住下,房间狭小潮湿,窗外就是邻居家晾晒的万国旗般的衣物,市井声不绝于耳。
他穿上了一件喇叭裤,戴上了**镜,每天,他就在那些烟火气最盛的地方晃荡。
早上蹲在街角看人下棋,听那些老克勒互相嘲讽;下午钻进烟雾缭绕的录像厅,屏幕上是港台的枪战片,底下是各式各样的面孔,有逃学的少年,有眼神飘忽的社会青年;晚上,他出现在新兴的歌舞厅门口,不看里面,就看外面那些聚在一起抽烟、打量着进出男女的年轻人。
他观察他们如何用眼神挑衅,如何用看似随意的肢体动作划分地盘,如何用黑话和暗号交流。
他特别注意那些不怎么说话,只是靠在墙角冷眼旁观的人——他觉得,建军可能就是这类人。
王劲松很快发现,真正厉害的人并非总是张牙舞爪。那种最深沉的“坏”,往往藏在看似普通甚至略带怯懦的外表下。
他们可能只是在帮你点烟的时候,手指异常稳定;可能在受到无意冲撞时,眼神里会闪过一丝极快、极冷的凶光,随即又恢复赔笑的模样。
王劲松开始模仿。他学着那种略带垮塌的站姿,学着看人时目光先快速扫过对方全身再回到脸上的审视感,他甚至会故意在台球摊上输掉几毛钱,观察赢家那种混杂着得意与不屑的表情。
一个月下来,王劲松晒黑了些,身上那股学生的文弱气淡了不少,甚至因为跟人混熟了,居然被叫去帮厂子,被一股脑抓到到派出所里。
王劲松这才有点害怕,说自己是演员在体验生活,最后电话打到了老迟那儿,老迟亲自过去赎人的。
唯一可惜的是,他被抓的那次,没有碰到邓婕和姜武所在的派出所,不然也算是一件趣事。
邓婕和姜武两人的经历,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硬核。
邓婕虽然是成名演员,但她完全放下了身段。她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刑警,从整理卷宗、旁听审讯开始学起。
她仔细观察女警们如何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观察她们平时的穿着、谈吐和怎么自如的和男同事们相处,很快赢得了专业的认可。
性格直爽的姜武更是如鱼得水。
“姜哥,等会我们出警抓嫌疑人,你跟在后面,注意别受伤了!”三十出头的警察客客气气和姜武说道。
“放心吧,小刘!我没那么莽!”二十多岁的姜武笑着答应。
这小刘警察单纯看外貌,以为姜武至少比自己大个十来岁。
行动开始很顺利,民警们破门而入,控制住了屋内的主要嫌疑人。
然而,就在混乱中,一个躲在卫生间的嫌疑人,趁前方注意力被吸引,猛地撞开厨房的后窗,拔腿就跑!
“站住!别跑!”小刘反应极快,立刻追了出去。
姜武想都没想,也本能地跟着冲出了门。那毒贩对这片老弄堂极其熟悉,七拐八绕,眼看就要消失在迷宫般的巷子里。
小刘不熟悉地形,眼看距离渐渐拉远。就在这时,抄近路从另一条岔口冒出来的姜武,与那仓皇逃窜的毒贩撞了个正着!
两人都愣了一下。电光火石间,姜武下意识地一个箭步上前,没练过什么擒拿,全凭一股蛮力和不要命的劲头,一把薅住了毒贩的后衣领,脚下使了个绊子,借着冲劲,整个人的重量狠狠地将对方压倒在地!
“砰”的一声闷响,两人在地上扭作一团。毒贩拼命挣扎,手肘胡乱向后撞击。姜武死死用身体压住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不能让他跑了!”
后续赶到的民警迅速将毒贩彻底**,铐上手铐。
小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着从地上爬起来、满头大汗、衣服沾满尘土,却咧着嘴傻笑的姜武,又是后怕又是佩服地捶了他一拳:“姜哥!你可真行啊!别干演员了,来我们这吧,你这比我们还猛!”
回到队里,这事立刻传开了。平时觉得姜武就是个来“体验生活”的演员,多少带点客气的疏远,此时刑警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和亲近。
带他的老刑警难得地没批评他冒险,只是淡淡说了句:“身手还行,就是路子太野,以后得学点技巧。”
姜武当晚就给还在戒毒所受苦的黄磊打了个电话。
“磊子,你猜我今天干啥了?”
电话那头的黄磊声音疲惫:“还能干啥,看卷宗呗。”
“我抓了个毒贩!”姜武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和一点嘚瑟。
“真家伙!我把他摁地上了!”
平时稍微有点趾高气扬,还喜欢贬低别人的黄磊却沉默了。
姜武愣了,他还以为黄磊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抓个人吗?你在吹牛吧”之类的,准备好好的装一下呢,怎么没声了?
“磊子,怎么了?”
黄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才幽幽地说:“……武子,你做得对,这帮人,就得全部抓起来,挨个枪毙才解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