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林远志和薛玉兰一同出门去上班。
直到进了医院大门,林远志才恍然发觉,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林医生早啊!”
“林医生早!”
“林医生,好久不见!”
“小林,要不要来我办公室坐坐?”
……
医务人员或者后勤人员,一个个见了自己都笑脸相迎,主动问好。
搞得林远志误以为自己变成院长了。
“这么夸张的吗,谁让他们这么演的?”林远志问身旁的薛玉兰。
“你现在是医院的功臣啊,而且你还是个大网红呢。”薛玉兰微笑。
来到四楼后,薛玉兰去更衣室换**,而林远志直接去储物柜取自己的白大褂穿上就行了。
中医门诊外边的候诊椅坐了几个病人。
其中有两个病人认得他,主动跟他打招呼。
他一进去还没坐下,一个穿着发黄衬衫、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在门口探头,想要跟着进来。
“你等一等,主任还没来,现在还没开始叫号呢。”
“林医生,我是专程来找你看病的。”
“我只是个实习生。”
“我知道的。”
“那你进来吧。”
先看病后操作挂号流程也是可以的,医院的制度虽然严格,也并非不能变通。
患者坐下来说道:“我叫余庆年,住天顺岛,是种菜的。我们岛上也有几个民间中医,我找他们看过,喝过了半个月中药,没什么效果。我有个亲戚在广医,他说中医科有个新来的实习生很厉害,帮我挂了号,让我过来看。我就来了。”
林远志真想问他那个亲戚叫什么,哪个科室的……不过转念又觉得没那个必要,又不是查案,干嘛非要追根究底。
“你有什么具体症状?都详细说说。”
“我每次吃东西都打嗝,吃东西会吐,只能喝点米汤肉汤。嗯……还有心口很烦很闷,总想发火,嘴巴很干,尿很少,大便几天才一次,很硬。其他就没有了。”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
这病人舌红无苔,舌面无津,脉象沉细无力,属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胃逆。
看了一眼他带来的中药药方——之前那几位岛上中医开的。
基本是理气和胃、健脾降胃的柴胡舒肝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
药方的方向不能说完全不对,只是病人都没吃两三剂就换方了,而且中间还间隔了好多天,这样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金匮要略》里有个治疗胃反呕吐的药方叫大半夏汤。
只有,半夏、人参和蜂蜜三种药。
人参补气、半夏降胃、蜂蜜润燥补阴,正好适合这种气阴两虚胃反的病人。
桌上的空白处方签已经签了徐主任的名字,所以自己只需要写上药方就行了。
写完药方后,林远志抬头问道:“余先生,你那边有养牛吗?”
“有啊,有些地形特殊的田地,机械开进不去,还得是牛才能耕田。”
“那我给你加一味药。”林远志写多了一味药。
“什么药?牛角吗?”
“不是,是牛涎,也就是牛的口水。”
“牛的……口水?”病人一脸震惊。
“虽说不加也可以,但为了尽快有效果,我建议还是加上去。牛口水也是一种中药,治疗打嗝反胃效果极好。”
“那牛的口水……怎么拿啊?”
“呃,你可以先用水给牛漱口,然后在它嘴里擦点盐巴,拿个盘子在他嘴巴下边接着留下的口水。大概半碗就够了。煮好其他药后,把牛口水加进去搅一搅。就这样服用。”
“哦,好的,我回去想办法弄点牛口水。”患者连连点头。
林远志之所以会想到加料,并非灵机一动。
孙思邈就提到过牛涎可以治噎,李时珍也说过牛涎可以治喉闭,也就是说,牛涎有开闭降逆的效果。
而且,爷爷林宏愿曾经治过一个长期胃反呕吐的农民,就是要求病人要药液里加入牛涎,后来过了几天病人送来土特产表示感谢,说喝了五副药就完全好了。
正是知道眼前这位患者是农民,才会想到加牛涎。一般人可没办法弄到牛涎。
余庆年拿上药方就走了。
……
第三个病人出去的时候,徐荣正好进来了。
“徐主任,早啊!”林远志起身让位。
徐荣笑眯眯说道:“小林,今天不见,你气色很好嘛。这几天玩得挺开心吧?我还怕你不想回来,直接签约网络公司,当网红去了。”
“徐主任,您说笑了,我当什么网红啊,那股热度不到几天就过去了。”
“我没看那个综艺节目的直播,不过最近好多同事说起你,听说你你针灸技术有长进嘛。”
“我也是跟徐主任您学的。”
林远志说起自己如何学徐主任教过的配穴,救醒了那个酮中毒昏迷的网文作家我爱吃鱼头。
“这太冒险了,不是在直播嘛,要是不成功怎么办?”
“徐主任,你出手之前,难道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徐荣愣了一下,然后点头笑道:“是啊,情况危急,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
之后,两人和过去一样配合,给挂号的病人看病。
“啊,对了,胡天丽那边,有安排人去查房吗?”
“当然有了,你不在的几天,我每天都有安排呼吸科的吴医生过去查房,有异常情况再通知我。这几天都没什么问题,病人各项指标都在好转。维持原来的治疗就够了。”
“妇产科那边不是出了点新情况吗?”
“你一回来就听说了?”
“略有耳闻。”
“估计今天会开会讨论这事吧,那不是我们能管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
最后一个号,走进诊室的人,让两人都感到意外。
竟然又是那个困难户——退休的市委宣传部部长白锦。
白锦急走过来坐下,双手环胸,翘起二郎腿。
“白部长,之前开的药方,你吃过了吗?”徐荣问道。
“有啊,我连喝了五天,每天煮一副药,分两次喝。”白锦斜眼说道,“可是,五天了,我的血压还是跟以前一样,完全没有降!”
林远志和徐荣对视一眼,两人都看不懂白锦的来意。
既然连续喝五天中药没有用,今天还跑来挂号干什么?
不是应该另外去别的地方看吗?
何必再来浪费时间浪费钱呢。
不可能来兴师问罪,要求医生退还挂号费或者逼医生辞职吧?
白部长混迹官场多年,难道格局竟会低到如此程度?
徐荣小心翼翼地说道:“白部长,这老年高血压病,你也是知道的,本来就不好治。你之前也去别的地方看过中医吃过中药,中药效果不行,我表示很遗憾,大概是我的水平还不够吧。”
林远志忽然说道:“白部长,我是不是应该出去?”
记得上次白锦就很反感来看病被实习生诊断。
徐荣问道:“小林,你这是……说什么呢?”
白锦扭头看了林远志一眼,伸手指了指地板,道:“不,你得留下。今天,有几个问题,你们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直到进了医院大门,林远志才恍然发觉,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林医生早啊!”
“林医生早!”
“林医生,好久不见!”
“小林,要不要来我办公室坐坐?”
……
医务人员或者后勤人员,一个个见了自己都笑脸相迎,主动问好。
搞得林远志误以为自己变成院长了。
“这么夸张的吗,谁让他们这么演的?”林远志问身旁的薛玉兰。
“你现在是医院的功臣啊,而且你还是个大网红呢。”薛玉兰微笑。
来到四楼后,薛玉兰去更衣室换**,而林远志直接去储物柜取自己的白大褂穿上就行了。
中医门诊外边的候诊椅坐了几个病人。
其中有两个病人认得他,主动跟他打招呼。
他一进去还没坐下,一个穿着发黄衬衫、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在门口探头,想要跟着进来。
“你等一等,主任还没来,现在还没开始叫号呢。”
“林医生,我是专程来找你看病的。”
“我只是个实习生。”
“我知道的。”
“那你进来吧。”
先看病后操作挂号流程也是可以的,医院的制度虽然严格,也并非不能变通。
患者坐下来说道:“我叫余庆年,住天顺岛,是种菜的。我们岛上也有几个民间中医,我找他们看过,喝过了半个月中药,没什么效果。我有个亲戚在广医,他说中医科有个新来的实习生很厉害,帮我挂了号,让我过来看。我就来了。”
林远志真想问他那个亲戚叫什么,哪个科室的……不过转念又觉得没那个必要,又不是查案,干嘛非要追根究底。
“你有什么具体症状?都详细说说。”
“我每次吃东西都打嗝,吃东西会吐,只能喝点米汤肉汤。嗯……还有心口很烦很闷,总想发火,嘴巴很干,尿很少,大便几天才一次,很硬。其他就没有了。”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
这病人舌红无苔,舌面无津,脉象沉细无力,属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胃逆。
看了一眼他带来的中药药方——之前那几位岛上中医开的。
基本是理气和胃、健脾降胃的柴胡舒肝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
药方的方向不能说完全不对,只是病人都没吃两三剂就换方了,而且中间还间隔了好多天,这样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金匮要略》里有个治疗胃反呕吐的药方叫大半夏汤。
只有,半夏、人参和蜂蜜三种药。
人参补气、半夏降胃、蜂蜜润燥补阴,正好适合这种气阴两虚胃反的病人。
桌上的空白处方签已经签了徐主任的名字,所以自己只需要写上药方就行了。
写完药方后,林远志抬头问道:“余先生,你那边有养牛吗?”
“有啊,有些地形特殊的田地,机械开进不去,还得是牛才能耕田。”
“那我给你加一味药。”林远志写多了一味药。
“什么药?牛角吗?”
“不是,是牛涎,也就是牛的口水。”
“牛的……口水?”病人一脸震惊。
“虽说不加也可以,但为了尽快有效果,我建议还是加上去。牛口水也是一种中药,治疗打嗝反胃效果极好。”
“那牛的口水……怎么拿啊?”
“呃,你可以先用水给牛漱口,然后在它嘴里擦点盐巴,拿个盘子在他嘴巴下边接着留下的口水。大概半碗就够了。煮好其他药后,把牛口水加进去搅一搅。就这样服用。”
“哦,好的,我回去想办法弄点牛口水。”患者连连点头。
林远志之所以会想到加料,并非灵机一动。
孙思邈就提到过牛涎可以治噎,李时珍也说过牛涎可以治喉闭,也就是说,牛涎有开闭降逆的效果。
而且,爷爷林宏愿曾经治过一个长期胃反呕吐的农民,就是要求病人要药液里加入牛涎,后来过了几天病人送来土特产表示感谢,说喝了五副药就完全好了。
正是知道眼前这位患者是农民,才会想到加牛涎。一般人可没办法弄到牛涎。
余庆年拿上药方就走了。
……
第三个病人出去的时候,徐荣正好进来了。
“徐主任,早啊!”林远志起身让位。
徐荣笑眯眯说道:“小林,今天不见,你气色很好嘛。这几天玩得挺开心吧?我还怕你不想回来,直接签约网络公司,当网红去了。”
“徐主任,您说笑了,我当什么网红啊,那股热度不到几天就过去了。”
“我没看那个综艺节目的直播,不过最近好多同事说起你,听说你你针灸技术有长进嘛。”
“我也是跟徐主任您学的。”
林远志说起自己如何学徐主任教过的配穴,救醒了那个酮中毒昏迷的网文作家我爱吃鱼头。
“这太冒险了,不是在直播嘛,要是不成功怎么办?”
“徐主任,你出手之前,难道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徐荣愣了一下,然后点头笑道:“是啊,情况危急,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
之后,两人和过去一样配合,给挂号的病人看病。
“啊,对了,胡天丽那边,有安排人去查房吗?”
“当然有了,你不在的几天,我每天都有安排呼吸科的吴医生过去查房,有异常情况再通知我。这几天都没什么问题,病人各项指标都在好转。维持原来的治疗就够了。”
“妇产科那边不是出了点新情况吗?”
“你一回来就听说了?”
“略有耳闻。”
“估计今天会开会讨论这事吧,那不是我们能管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
最后一个号,走进诊室的人,让两人都感到意外。
竟然又是那个困难户——退休的市委宣传部部长白锦。
白锦急走过来坐下,双手环胸,翘起二郎腿。
“白部长,之前开的药方,你吃过了吗?”徐荣问道。
“有啊,我连喝了五天,每天煮一副药,分两次喝。”白锦斜眼说道,“可是,五天了,我的血压还是跟以前一样,完全没有降!”
林远志和徐荣对视一眼,两人都看不懂白锦的来意。
既然连续喝五天中药没有用,今天还跑来挂号干什么?
不是应该另外去别的地方看吗?
何必再来浪费时间浪费钱呢。
不可能来兴师问罪,要求医生退还挂号费或者逼医生辞职吧?
白部长混迹官场多年,难道格局竟会低到如此程度?
徐荣小心翼翼地说道:“白部长,这老年高血压病,你也是知道的,本来就不好治。你之前也去别的地方看过中医吃过中药,中药效果不行,我表示很遗憾,大概是我的水平还不够吧。”
林远志忽然说道:“白部长,我是不是应该出去?”
记得上次白锦就很反感来看病被实习生诊断。
徐荣问道:“小林,你这是……说什么呢?”
白锦扭头看了林远志一眼,伸手指了指地板,道:“不,你得留下。今天,有几个问题,你们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