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百合者,百脉一宗,举身皆受病,无复所谓经络传次也。
大病虚劳之后,脏腑不平,变而成此。
其状似寒无寒,似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口苦便赤,药入即吐利也,其脉微数……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鸡子汤、百合洗方,可选用之。
病因是阴虚内热,尤其是心肺阴虚。
因为心主脉、肺朝百脉,心藏神肺藏魄,心肺皆热,神魄不宁,就会出现精神问题,变得神不守舍。
《金匮要略》: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因为这个病人总是自汗,出汗过多,所以林远志认为可以用百合知母汤治疗。
不过,百合知母汤的配方很简单,就只有“百合”和“知母”两味药,感觉药效不够强。
都已经出现舌面溃疡和面色潮红了,说明阴虚内热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林远志觉得有必要再加入一个补肾阴的药方。
“徐主任,你觉得补肾阴的方剂里,什么药方没那么滋腻?”
“补肾阴的药方很多啊……不滋腻的,嗯,一贯煎吧!”
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有川楝子理气,当归活血,枸杞阴阳双补,不至于太过滋腻。”
林远志很是认同。
好歹徐主任干了四十年,用药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能够把药方给完整背下。
“那就百合知母汤加一贯煎吧。”林远志确定了。
“你认为这是百合病?”
“对。各种症状以阴虚内热为主,没有口苦头晕、胸肋胀痛、眼睛发红之类的症状,说明没有肝郁生热,所以不加疏肝理气药。”
徐荣点点头,道:“合方啊……可以,没什么大问题。”
说罢,徐荣就快速写下药方,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么快?”
严水石还以为要检查半天,又或者要去检验科做CT、磁共振……没想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病情看起来复杂,但是病因倒是比较单纯。”林远志解释道。
“你也不用给我说明了,我听不懂。既然药方开了,那我现在去拿药吧。这……我带着她不太方便,让她去对面休息室行不行?”
“也可以让对面药店把药抓好送过来,不用过去拿。”
“哦,这就好这就好,那让药店送过来吧。”
……
在等待期间,严水石为了不妨碍门诊看病,就带着梁静怡去了对门的休息室。
梁静怡出去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而且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看过林远志和徐荣。
看着那个行尸走肉一样的身影,林远志不禁心生感慨。
因为失去了丈夫,自己也因为伤心过度,身体不适而无法正常生活。
这就是爱情?
接着,又来了一个病人,这也是下午最后一个号了。
这个女病人的病情很简单,是“狐惑症”。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而且不仅仅是口腔,她眼睑内部也有溃疡。
一般狐惑症都是用经方甘草泻心汤。
但甘草泻心汤只能治中虚火逆引起的“狐惑症”,而这个病人的口臭苔黄、尿黄脉数,是属于湿热型的“狐惑症”。
林远志和徐荣商量了一下,最终确定使用“清脾消疳汤”:生甘草、赤小豆、金银花和石膏各20、淡竹叶、防风、栀子、霍香、黄连、板蓝根和当归各10,土茯苓30。
清热去湿为主。
“一般三到五副药就可以好。”
徐荣很有把握地说,坐诊这么多年,狐惑症病人也是见过太多了。
“真的吗?我……这病都五年了!”病人都不敢相信。
送走这个病人后,徐荣就要下班了。
而这时候,跑腿小哥敲门进来,把梁静怡的药送到林远志手里。
林远志提着药袋,敲了敲对门,然后推门进去。
“严队长,药好了。”
没有听到回答。
林远志扭头一看,梁静怡呆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傻傻地看着窗台上种着的花草。
严水石人呢?
他坐在一张躺椅上,左脚架在右腿膝盖上,两手用力捏着左腿。
林远志把药袋放在架子上,然后快步走过去。
“严队长,你旧伤发作了?”
“嗯……”
严水石咬紧牙关,青筋暴起,额头的汗水不断流下来,从下巴滴落到上衣上。
这么强壮的一个人,此时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可见这疼痛发作有多剧烈。
“要不,我给你扎两针?”
林远志掏出了针灸盒,拿出一排五公分的毫针。
“你……也会……针灸?”严水石连话都没法说一口气完整了。
林远志一听就知道严水石平时肯定不刷视频,更没看过自己的直播。
“略懂。”
“行……你来!”
严水石把双手移开,然后把左小腿给伸直。
这时,林远志去角落的柜子里取出来消毒酒精和棉签。
令他意外的是,林远志却没有去撸起他的裤管,而是抓起了他右手的手腕。
“还要……号脉?”严水石问。
“不是,我要给你手部扎针。”
“我手……没事啊!”严水石差点笑出来。
“我知道。”
林远志已经使用沾了酒精的棉签在给严水石的手部皮肤消毒。
严水石没有追问,他想看看林远志到底想干什么?
《内经》里的九刺法,讲的是九种不同的治疗取穴思路。
其中有一种刺法叫缪刺法。
比如你左脚崴了,现在针灸治疗,不去刺你的左脚肿起来的地方,而是刺你的右脚,又或者刺你的右手。
林远志那一次参照国医大师的医案,给那个中风后半身瘫痪的老人针灸。
那个老人是右半边身体瘫痪,动不了,可是国医大师在扎头部两个穴位的时候,却只扎了一侧,而且标注(健侧)。
也就是说,只扎左半边的两个穴位。
当时林远志没明白为什么,回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内经》提到过的缪刺法。
既然严水石左腿的子弹伤疤附近曾经扎过很多针,都没效果,那要不要试试看缪刺法呢?
缪刺法主要有三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和上下左右。
前前后后,举例就是胸口某个位置疼,就扎正对着的后背那个位置。
左左右右,举例就是左手腕病就扎右手腕。
上下左右,X交叉,举例就是左手病扎右腿。
左手疼的位置,怎么确定扎右腿哪里呢?
这些前人都研究过了,不用自己瞎琢磨。
人的手,有手掌、前臂和上臂。
人的脚,有脚掌、小腿和大腿。
手脚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例如,左手腕内侧扭伤,就在右脚后脚跟的位置,寻找压痛点。
如果用力按揉压痛点后,能够让左手腕痛苦减轻,就说明这个位置是对的,就可以下针。
林远志将严水石左裤管拉起来。
但他只是为了再次确认伤口的位置。
摸上去,整个小腿肌肉都是绷紧的,说明处于痉挛的状态。
严水石还以为林远志要给自己的伤疤附近扎针,谁想到,他又去抓自己的右手,然后摸索着前臂中部,大力按压肌肉。
“这里疼不疼?”
“还好。”
“这里呢?”
“啊啊……”
严水石很意外。
前臂被按住的那个位置明明没受过伤,为什么会疼的那么厉害,感觉像是被人敲了一棍子。
林远志继续用力按揉。
“疼不疼?”
严水石死咬着牙,不让自己叫出来。
作为禁毒大队的教官,因为这一点点按压就喊疼,那可太丢人了。
林远志松手。
“现在感觉是不是没那么疼了?”
严水石松了口气,道:“你不按,当然就不疼了。”
“不是,严队长,我问的是你左小腿还疼不疼?”
严水石感受了一下,道:“好像……没之前那么疼了。”
“好,那就是这里了,手不要动!”
刚好那个压痛点正好是小肠经的支正穴。
林远志用棉签擦了擦,朝着皮肤上发红的位置,毫不犹豫下针。
百合者,百脉一宗,举身皆受病,无复所谓经络传次也。
大病虚劳之后,脏腑不平,变而成此。
其状似寒无寒,似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口苦便赤,药入即吐利也,其脉微数……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鸡子汤、百合洗方,可选用之。
病因是阴虚内热,尤其是心肺阴虚。
因为心主脉、肺朝百脉,心藏神肺藏魄,心肺皆热,神魄不宁,就会出现精神问题,变得神不守舍。
《金匮要略》: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因为这个病人总是自汗,出汗过多,所以林远志认为可以用百合知母汤治疗。
不过,百合知母汤的配方很简单,就只有“百合”和“知母”两味药,感觉药效不够强。
都已经出现舌面溃疡和面色潮红了,说明阴虚内热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林远志觉得有必要再加入一个补肾阴的药方。
“徐主任,你觉得补肾阴的方剂里,什么药方没那么滋腻?”
“补肾阴的药方很多啊……不滋腻的,嗯,一贯煎吧!”
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有川楝子理气,当归活血,枸杞阴阳双补,不至于太过滋腻。”
林远志很是认同。
好歹徐主任干了四十年,用药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能够把药方给完整背下。
“那就百合知母汤加一贯煎吧。”林远志确定了。
“你认为这是百合病?”
“对。各种症状以阴虚内热为主,没有口苦头晕、胸肋胀痛、眼睛发红之类的症状,说明没有肝郁生热,所以不加疏肝理气药。”
徐荣点点头,道:“合方啊……可以,没什么大问题。”
说罢,徐荣就快速写下药方,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么快?”
严水石还以为要检查半天,又或者要去检验科做CT、磁共振……没想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病情看起来复杂,但是病因倒是比较单纯。”林远志解释道。
“你也不用给我说明了,我听不懂。既然药方开了,那我现在去拿药吧。这……我带着她不太方便,让她去对面休息室行不行?”
“也可以让对面药店把药抓好送过来,不用过去拿。”
“哦,这就好这就好,那让药店送过来吧。”
……
在等待期间,严水石为了不妨碍门诊看病,就带着梁静怡去了对门的休息室。
梁静怡出去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而且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看过林远志和徐荣。
看着那个行尸走肉一样的身影,林远志不禁心生感慨。
因为失去了丈夫,自己也因为伤心过度,身体不适而无法正常生活。
这就是爱情?
接着,又来了一个病人,这也是下午最后一个号了。
这个女病人的病情很简单,是“狐惑症”。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而且不仅仅是口腔,她眼睑内部也有溃疡。
一般狐惑症都是用经方甘草泻心汤。
但甘草泻心汤只能治中虚火逆引起的“狐惑症”,而这个病人的口臭苔黄、尿黄脉数,是属于湿热型的“狐惑症”。
林远志和徐荣商量了一下,最终确定使用“清脾消疳汤”:生甘草、赤小豆、金银花和石膏各20、淡竹叶、防风、栀子、霍香、黄连、板蓝根和当归各10,土茯苓30。
清热去湿为主。
“一般三到五副药就可以好。”
徐荣很有把握地说,坐诊这么多年,狐惑症病人也是见过太多了。
“真的吗?我……这病都五年了!”病人都不敢相信。
送走这个病人后,徐荣就要下班了。
而这时候,跑腿小哥敲门进来,把梁静怡的药送到林远志手里。
林远志提着药袋,敲了敲对门,然后推门进去。
“严队长,药好了。”
没有听到回答。
林远志扭头一看,梁静怡呆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傻傻地看着窗台上种着的花草。
严水石人呢?
他坐在一张躺椅上,左脚架在右腿膝盖上,两手用力捏着左腿。
林远志把药袋放在架子上,然后快步走过去。
“严队长,你旧伤发作了?”
“嗯……”
严水石咬紧牙关,青筋暴起,额头的汗水不断流下来,从下巴滴落到上衣上。
这么强壮的一个人,此时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可见这疼痛发作有多剧烈。
“要不,我给你扎两针?”
林远志掏出了针灸盒,拿出一排五公分的毫针。
“你……也会……针灸?”严水石连话都没法说一口气完整了。
林远志一听就知道严水石平时肯定不刷视频,更没看过自己的直播。
“略懂。”
“行……你来!”
严水石把双手移开,然后把左小腿给伸直。
这时,林远志去角落的柜子里取出来消毒酒精和棉签。
令他意外的是,林远志却没有去撸起他的裤管,而是抓起了他右手的手腕。
“还要……号脉?”严水石问。
“不是,我要给你手部扎针。”
“我手……没事啊!”严水石差点笑出来。
“我知道。”
林远志已经使用沾了酒精的棉签在给严水石的手部皮肤消毒。
严水石没有追问,他想看看林远志到底想干什么?
《内经》里的九刺法,讲的是九种不同的治疗取穴思路。
其中有一种刺法叫缪刺法。
比如你左脚崴了,现在针灸治疗,不去刺你的左脚肿起来的地方,而是刺你的右脚,又或者刺你的右手。
林远志那一次参照国医大师的医案,给那个中风后半身瘫痪的老人针灸。
那个老人是右半边身体瘫痪,动不了,可是国医大师在扎头部两个穴位的时候,却只扎了一侧,而且标注(健侧)。
也就是说,只扎左半边的两个穴位。
当时林远志没明白为什么,回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内经》提到过的缪刺法。
既然严水石左腿的子弹伤疤附近曾经扎过很多针,都没效果,那要不要试试看缪刺法呢?
缪刺法主要有三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和上下左右。
前前后后,举例就是胸口某个位置疼,就扎正对着的后背那个位置。
左左右右,举例就是左手腕病就扎右手腕。
上下左右,X交叉,举例就是左手病扎右腿。
左手疼的位置,怎么确定扎右腿哪里呢?
这些前人都研究过了,不用自己瞎琢磨。
人的手,有手掌、前臂和上臂。
人的脚,有脚掌、小腿和大腿。
手脚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例如,左手腕内侧扭伤,就在右脚后脚跟的位置,寻找压痛点。
如果用力按揉压痛点后,能够让左手腕痛苦减轻,就说明这个位置是对的,就可以下针。
林远志将严水石左裤管拉起来。
但他只是为了再次确认伤口的位置。
摸上去,整个小腿肌肉都是绷紧的,说明处于痉挛的状态。
严水石还以为林远志要给自己的伤疤附近扎针,谁想到,他又去抓自己的右手,然后摸索着前臂中部,大力按压肌肉。
“这里疼不疼?”
“还好。”
“这里呢?”
“啊啊……”
严水石很意外。
前臂被按住的那个位置明明没受过伤,为什么会疼的那么厉害,感觉像是被人敲了一棍子。
林远志继续用力按揉。
“疼不疼?”
严水石死咬着牙,不让自己叫出来。
作为禁毒大队的教官,因为这一点点按压就喊疼,那可太丢人了。
林远志松手。
“现在感觉是不是没那么疼了?”
严水石松了口气,道:“你不按,当然就不疼了。”
“不是,严队长,我问的是你左小腿还疼不疼?”
严水石感受了一下,道:“好像……没之前那么疼了。”
“好,那就是这里了,手不要动!”
刚好那个压痛点正好是小肠经的支正穴。
林远志用棉签擦了擦,朝着皮肤上发红的位置,毫不犹豫下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