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志一个人前往宣传科办公室。
一路上思绪万千。
新任务?
该不会又让自己去参加什么综艺节目吧?
自己结束上次拍摄回来,也才过去不到一周,这么快又让自己去参加其他综艺?
还真有点好奇是什么样的综艺。
进入宣传科办公室后,林远志直奔潘天冬的办公桌,然后大大咧咧坐在对面。
“潘科长,很久不见了。”
潘天冬呵呵笑道:“小林啊,几天不见,你好像越来越有领导的样子了。”
“没有没有,我就是一个实习生啊。”
“可你不会一直是一个实习生。”
这时,一位女科员端了一杯热茶过来,放到林远志桌上。
“谢谢。”
等女科员走后,林远志说道:“潘科长,咱们长话短说吧,我还要回门诊工作。这次又是什么新任务?”
“跟上次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不是综艺节目,而是一个纪录片。所以,节目组那边应该不会支付太多报酬。”
“纪录片?什么样的纪录片?”林远志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种节目。
“是中医纪录片,主题名字暂定为《最后一位国医大师》。节目组负责人已经过来跟我们这边谈过了,院长同意他们在医院拍摄,现在就看你是不是同意了。”
林远志内心狂跳,却装出一副镇静的模样:“国医大师?我怎么跟国医大师有联系了?我都没见过国医大师。”
“哦,他们找你当然有他们的理由。”潘天冬话锋一转,“三羊市有一位在世的国医大师叫邓金海,你听说过吗?”
“哦,有,我们教授提到过。”
“全国国医大师的评选已经停办两届,因为实在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之前十届评选出来国医大师,全都不在世了,目前在世的只有邓老一人,也就是说他就是‘最后一位国医大师’。”
“那节目组找我干什么呢?”
“据说纪录片有一个部分内容会讲到中医传承,这是邓老最关心的事情。你现在是网上最火的中医实习生,节目组注意到了你,他们前几天派人过来调查后,觉得找你这个纪录片最适合不过。简而言之,就是让你去跟邓老拜师,完成传承仪式的拍摄部分。”
“让我去跟国医大师拜师?”
林远志握着的杯子一抖,茶水洒了一点出来,落在裤子上。
“啊,纸巾,赶紧擦一擦!”潘天冬递上纸巾盒。
林远志抽出几张纸巾随意擦了擦,问道:“是假装拜师,还是真的拜师?”
“这个我也不清楚,据说邓老现在病重住院,一百多岁的人,估计时日无多了,你就算真的拜师,现在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要你答应,回头我通知负责人,他们应该会派人直接联系你的。”
“我同意,我拍!”
林远志毫不犹豫,当下答应。
无论真假,至少自己肯定有机会去见到国医大师!
之前看过不少国医大师的著作,他还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亲眼去拜见国医,和国医面对面交谈。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简直像是在做梦一样!
回去的路上,林远志还是感觉很不真实。
进入门诊后,他发现徐荣和封总都一脸严肃,里边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皮肤黄黑,穿着深色的棉衣棉裤,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从乡下来的。
显然,徐主任和封总都遇到难题了,所以才会露出那种表情。
林远志看着封总问道:“什么情况?”
封总立即回答:“这位白女士是来看下肢水肿的,她水肿已经有半年了,去医院做过系列检查,也去看过几个中医,没找到病因,治疗也没效果。”
“白大姐,中药处方签有拿来吗?”林远志转头问白女士。
“有的,已经交给主任了。”白女士看向徐荣。
徐荣拿起一叠处方签,道:“都在这里。”
封总拿过来,交到林远志手里。
快速翻了一下,都是发汗利尿、补肾温阳、健脾除湿……常规治疗水肿的思路和药方。
可是没有效果。
显而易见,这病人得的是疑难杂症。
“呀!你是就是那个林神医啊!我知道你,我还纳闷怎么刚才你不在这里呢,还以为你调去别的地方了!”
白女士认出了林远志,两眼发光,颇为激动的样子。
压力一下子落在了林远志头上。
人家慕名而来,要是没法把人家给治好,这可说不过去。
“我刚刚只是出去了一下。”林远志搬椅子坐过来,又道:“大姐,我先给你检查一下。”
舌淡舌胖,舌尖微红,脉象沉缓无力。
“白大姐,你水肿主要在什么位置?”
“下肢,腰部以下。一开始只是脚掌水肿,后来越来越高,都快到腰部了。
现在两脚经常发麻肿痛,都快走不了路了。得了这病,也什么活儿都干不了。
哎,我以前从没得过这种病,我身边的也没人得过这种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为了看病,我借了亲戚五万块,现在也快花完了。你们这里的号很难挂,还好许护士长是我外侄女,是她帮我加的号。”
又是一个偷偷加号的。
“你除了双脚不舒服,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就是心里很闷很烦,睡也睡不好。”
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但这个大姐之前已经去医院筛查过,没找到病因。
从中医的角度,下肢水肿,病因主要是三焦不通。
《素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上焦心阳不足、肺气不降;中焦脾虚不运、肝不疏泄;下焦肾阳虚无法运送津液……皆有可能导致水肿。
只要找出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就好了。
可是,林远志后来又问了病人几个问题,二便正常、饮食尚可、体虚乏力……好像又没什么其他可以辅助辩证的症状。
林远志忽然想起一件事。
爷爷有一次看一个病人,林远志去楼上写完作业,又到楼下吃饭,睡午觉下来,发现爷爷还在和那病人聊天。
等那病人走后,他问爷爷那是不是他的老熟人,爷爷却说那人是第一次来看病,之所以和他聊那么久,是因为他的病因很难确定,所以想要从他发病前的生活轨迹上,找出真正的病因。
王教授也说过,碰到疑难杂症,一时难以辩证,就耐心和病人交流,怪病往往都有“诱因”,找到诱因就找到正确的治疗思路了。
于是,林远志就开始和白大姐开始拉家常,住什么地方,有几个孩子,生病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公是什么样的人,夫妻感情怎么样……
一晃眼过去半个小时。
封总和徐荣都不明白,林远志为什么和一个素不相识的病人聊那么久。
不过当着病人的面又不好问出来,只能相信林远志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忽然,林远志点点头,微微一笑,道:“白大姐,我已经知道你发病的诱因了!”
最惊讶的不是病人,而是封总和徐荣,他们都在旁边听着,可是却没听出什么“诱因”来。
“是……什么?”白大姐问道。
“你刚才说,发现自己脚掌水肿之前的半个月,有一天,你和你家婆和小姑子因为洗手间用水的事情吵了一架,你觉得自己很委屈,可是丈夫不在,你没人支持,只能忍气吞声,假装不在意这件事,对不对?”
“哦,对……要不然我还能怎么样,都住在一个院子里,难怪天天跟她们吵架吗,那日子还怎么过啊。”
“都过去半年多了你还会说起这件事,说明你很在意,心里很不爽,直到现在都没放下。可见,你水肿的病因,就是情志不畅,肝郁不舒导致的。而且你的口气有点发酸,说明有点肝郁化火。因此只要服用加味逍遥丸,用汤药,就会可以治好你的水肿。”
“我的病……是因为吵架引起的?”白大姐的脑筋转不过来。
“徐主任,可以开方了。”
林远志不做进一步解释,看向徐荣。
徐荣也不多说,直接就写下药方了。
白大姐拿上药方就出去了,临走时说要是病好了,下次一定带点土特产送过来。
她丈夫在门外等着,扶着她离开。
封总难以置信地问道:“师兄,还有这样找病因的吗?”
“找诱因啊,你们教授没教过?”
封总摇头。
林远志叹息:“果然是学院派风格。”
之后,又看了三个病人,上午一共22个号,就全看完了。
看到徐荣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林远志忽然问道:“徐主任,您过去有见过国医大师吗?”
徐荣停下手头的动作,抬头看着林远志:“小林,你怎么会突然问这种问题?”
“您先回答我的问题。”
徐荣带着追溯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我还真见过一次。就一次。”
一路上思绪万千。
新任务?
该不会又让自己去参加什么综艺节目吧?
自己结束上次拍摄回来,也才过去不到一周,这么快又让自己去参加其他综艺?
还真有点好奇是什么样的综艺。
进入宣传科办公室后,林远志直奔潘天冬的办公桌,然后大大咧咧坐在对面。
“潘科长,很久不见了。”
潘天冬呵呵笑道:“小林啊,几天不见,你好像越来越有领导的样子了。”
“没有没有,我就是一个实习生啊。”
“可你不会一直是一个实习生。”
这时,一位女科员端了一杯热茶过来,放到林远志桌上。
“谢谢。”
等女科员走后,林远志说道:“潘科长,咱们长话短说吧,我还要回门诊工作。这次又是什么新任务?”
“跟上次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不是综艺节目,而是一个纪录片。所以,节目组那边应该不会支付太多报酬。”
“纪录片?什么样的纪录片?”林远志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种节目。
“是中医纪录片,主题名字暂定为《最后一位国医大师》。节目组负责人已经过来跟我们这边谈过了,院长同意他们在医院拍摄,现在就看你是不是同意了。”
林远志内心狂跳,却装出一副镇静的模样:“国医大师?我怎么跟国医大师有联系了?我都没见过国医大师。”
“哦,他们找你当然有他们的理由。”潘天冬话锋一转,“三羊市有一位在世的国医大师叫邓金海,你听说过吗?”
“哦,有,我们教授提到过。”
“全国国医大师的评选已经停办两届,因为实在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之前十届评选出来国医大师,全都不在世了,目前在世的只有邓老一人,也就是说他就是‘最后一位国医大师’。”
“那节目组找我干什么呢?”
“据说纪录片有一个部分内容会讲到中医传承,这是邓老最关心的事情。你现在是网上最火的中医实习生,节目组注意到了你,他们前几天派人过来调查后,觉得找你这个纪录片最适合不过。简而言之,就是让你去跟邓老拜师,完成传承仪式的拍摄部分。”
“让我去跟国医大师拜师?”
林远志握着的杯子一抖,茶水洒了一点出来,落在裤子上。
“啊,纸巾,赶紧擦一擦!”潘天冬递上纸巾盒。
林远志抽出几张纸巾随意擦了擦,问道:“是假装拜师,还是真的拜师?”
“这个我也不清楚,据说邓老现在病重住院,一百多岁的人,估计时日无多了,你就算真的拜师,现在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要你答应,回头我通知负责人,他们应该会派人直接联系你的。”
“我同意,我拍!”
林远志毫不犹豫,当下答应。
无论真假,至少自己肯定有机会去见到国医大师!
之前看过不少国医大师的著作,他还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亲眼去拜见国医,和国医面对面交谈。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简直像是在做梦一样!
回去的路上,林远志还是感觉很不真实。
进入门诊后,他发现徐荣和封总都一脸严肃,里边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皮肤黄黑,穿着深色的棉衣棉裤,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从乡下来的。
显然,徐主任和封总都遇到难题了,所以才会露出那种表情。
林远志看着封总问道:“什么情况?”
封总立即回答:“这位白女士是来看下肢水肿的,她水肿已经有半年了,去医院做过系列检查,也去看过几个中医,没找到病因,治疗也没效果。”
“白大姐,中药处方签有拿来吗?”林远志转头问白女士。
“有的,已经交给主任了。”白女士看向徐荣。
徐荣拿起一叠处方签,道:“都在这里。”
封总拿过来,交到林远志手里。
快速翻了一下,都是发汗利尿、补肾温阳、健脾除湿……常规治疗水肿的思路和药方。
可是没有效果。
显而易见,这病人得的是疑难杂症。
“呀!你是就是那个林神医啊!我知道你,我还纳闷怎么刚才你不在这里呢,还以为你调去别的地方了!”
白女士认出了林远志,两眼发光,颇为激动的样子。
压力一下子落在了林远志头上。
人家慕名而来,要是没法把人家给治好,这可说不过去。
“我刚刚只是出去了一下。”林远志搬椅子坐过来,又道:“大姐,我先给你检查一下。”
舌淡舌胖,舌尖微红,脉象沉缓无力。
“白大姐,你水肿主要在什么位置?”
“下肢,腰部以下。一开始只是脚掌水肿,后来越来越高,都快到腰部了。
现在两脚经常发麻肿痛,都快走不了路了。得了这病,也什么活儿都干不了。
哎,我以前从没得过这种病,我身边的也没人得过这种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为了看病,我借了亲戚五万块,现在也快花完了。你们这里的号很难挂,还好许护士长是我外侄女,是她帮我加的号。”
又是一个偷偷加号的。
“你除了双脚不舒服,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就是心里很闷很烦,睡也睡不好。”
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但这个大姐之前已经去医院筛查过,没找到病因。
从中医的角度,下肢水肿,病因主要是三焦不通。
《素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上焦心阳不足、肺气不降;中焦脾虚不运、肝不疏泄;下焦肾阳虚无法运送津液……皆有可能导致水肿。
只要找出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就好了。
可是,林远志后来又问了病人几个问题,二便正常、饮食尚可、体虚乏力……好像又没什么其他可以辅助辩证的症状。
林远志忽然想起一件事。
爷爷有一次看一个病人,林远志去楼上写完作业,又到楼下吃饭,睡午觉下来,发现爷爷还在和那病人聊天。
等那病人走后,他问爷爷那是不是他的老熟人,爷爷却说那人是第一次来看病,之所以和他聊那么久,是因为他的病因很难确定,所以想要从他发病前的生活轨迹上,找出真正的病因。
王教授也说过,碰到疑难杂症,一时难以辩证,就耐心和病人交流,怪病往往都有“诱因”,找到诱因就找到正确的治疗思路了。
于是,林远志就开始和白大姐开始拉家常,住什么地方,有几个孩子,生病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公是什么样的人,夫妻感情怎么样……
一晃眼过去半个小时。
封总和徐荣都不明白,林远志为什么和一个素不相识的病人聊那么久。
不过当着病人的面又不好问出来,只能相信林远志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忽然,林远志点点头,微微一笑,道:“白大姐,我已经知道你发病的诱因了!”
最惊讶的不是病人,而是封总和徐荣,他们都在旁边听着,可是却没听出什么“诱因”来。
“是……什么?”白大姐问道。
“你刚才说,发现自己脚掌水肿之前的半个月,有一天,你和你家婆和小姑子因为洗手间用水的事情吵了一架,你觉得自己很委屈,可是丈夫不在,你没人支持,只能忍气吞声,假装不在意这件事,对不对?”
“哦,对……要不然我还能怎么样,都住在一个院子里,难怪天天跟她们吵架吗,那日子还怎么过啊。”
“都过去半年多了你还会说起这件事,说明你很在意,心里很不爽,直到现在都没放下。可见,你水肿的病因,就是情志不畅,肝郁不舒导致的。而且你的口气有点发酸,说明有点肝郁化火。因此只要服用加味逍遥丸,用汤药,就会可以治好你的水肿。”
“我的病……是因为吵架引起的?”白大姐的脑筋转不过来。
“徐主任,可以开方了。”
林远志不做进一步解释,看向徐荣。
徐荣也不多说,直接就写下药方了。
白大姐拿上药方就出去了,临走时说要是病好了,下次一定带点土特产送过来。
她丈夫在门外等着,扶着她离开。
封总难以置信地问道:“师兄,还有这样找病因的吗?”
“找诱因啊,你们教授没教过?”
封总摇头。
林远志叹息:“果然是学院派风格。”
之后,又看了三个病人,上午一共22个号,就全看完了。
看到徐荣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林远志忽然问道:“徐主任,您过去有见过国医大师吗?”
徐荣停下手头的动作,抬头看着林远志:“小林,你怎么会突然问这种问题?”
“您先回答我的问题。”
徐荣带着追溯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我还真见过一次。就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