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林医馆的候诊区依旧坐满了人。
文静如高效地处理着叫号和病历整理工作,林远志则在诊室内专注地为一位患者做着针灸治疗。
这时,两个年轻男子的身影出现在候诊区门口,立刻引起了文静如的注意。
走在前面的,正是那个让她觉得有些眼熟、上次带着女友来看“焦虑躯体化”的年轻男子——韩思明。
他今天戴着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有些低,但那双四处打量、带着审视意味的眼睛,文静如还记得。
而被他小心翼翼搀扶着的另一位男子,则更加引人注目。
这人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价格不菲的休闲装,戴着名牌墨镜,身材微胖,但脸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虚浮白皙。他走路步伐虚浮,需要韩思明撑着胳膊才能稳步前行,手里还拄着一根精致的盲杖,显然视力有严重问题。
“您好,请问有预约吗?”文静如上前,礼貌地询问,目光却下意识地多看了韩思明两眼。
韩思明抬起头,脸上堆起一种刻意的热情笑容:“有有有!预约号A089,周宏亮!”他指了指身边的同伴。
文静如核对了一下预约名单,点点头:“好的,周先生请稍坐,前面还有两位患者,快到号时我会叫您。”
韩思明搀着周宏亮在角落坐下,自己则站在一旁,目光不时扫向林远志的诊室门。
他心里暗自盘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可是世界性难题,西医都没啥好办法,胰岛素都控制不住并发症进展。我倒要看看你林远志能开出什么神仙方子!最多也就是弄点补药糊弄糊弄,到时候效果不显,看我怎么在网上锤死你!”
终于轮到他们。
韩思明立刻换上一副关切备至的表情,小心翼翼地扶着周宏亮走进诊室。
“林医生!您好您好!”韩思明抢着开口,语气夸张,“这位是我好哥们,周宏亮,亮哥!他这眼睛,唉,遭了大罪了,您可得帮帮他!”
周宏亮在诊椅上坐下,缓缓摘下了墨镜。只见他双眼虽然睁着,但眼神空洞,缺乏焦距,瞳孔对光反应也有些迟钝。
他苦笑一下,声音带着点富家子弟惯有的、即使生病也抹不去的些许倨傲,但更多的是无奈:“林医生,久仰大名。我这眼睛快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诊快一年了,激光打了好几次,眼内注药也试了,卵用没有!现在看东西就跟隔着磨砂玻璃似的,一片模糊,戴什么眼镜都没用!”
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点不解和抱怨:“我血糖其实控制得还行啊!空腹一般也就9点多,餐后12、13左右。我认识好几个哥们,血糖飚到20的,也没见谁眼睛瞎这么快!真**邪门了!要不是思明极力推荐,说您这儿可能有办法,我过去是不信中医的。哎,死马当活马医吧!”
说着,他从随身包里摸索着拿出一沓厚厚的检查报告,递给旁边的文静如。
文静如接过,快速浏览了一下重点,然后转交给林远志。
林远志接过报告,目光扫过那些专业的西医术语和数值:
【视力】:右眼0.6,左眼0.5。
【眼前节】: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皮质轻度混浊。
【眼底】:右眼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点片状鲜红色出血斑;左眼视网膜微血管瘤、点状出血斑,黄斑部可见少量黄白色硬性渗出。
【FF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未见明显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
虽然有些专业细节不甚了了,但“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这几个关键词,已经足够在他脑中构建出中医的病理图像——津亏液耗,血行涩滞,瘀阻目络;久病入络,痰瘀互结。
“林医生,我哥们这眼睛,中医能有办法治好吗?”韩思明在一旁迫不及待地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这可不是一般的眼病,是糖尿病引起的!根子在血糖上,难不成…中医还能把糖尿病根治了?”
林远志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将目光转向周宏亮,平静地说:“周先生,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你眼睛的问题(标),和糖尿病(本),在中医看来,往往是同一个病机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对证,眼底的微循环得到改善,出血和渗出吸收,视力是有可能提升的。同时,全身的症状也可能随之改善。但首先,我需要为你做详细的四诊合参。”
他示意周宏亮伸手诊脉(脉细数,如丝线快速跳动),观舌(舌质红而干,舌面上光剥少苔,津液匮乏之象)。
“平时除了视力模糊,还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吗?”林远志一边检查一边问。
“口干得厉害,老想喝水,”周宏亮立刻说,“饭量也大,老觉得饿,但吃了又不长肉。浑身没劲儿,懒洋洋的,走几步路就累得慌。大便也干,拉不出来。唉,反正哪都不舒服!”
“抽烟喝酒吗?”林远志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周宏亮愣了一下,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呃,生意场上应酬多,烟酒确实少不了……”
林远志闻言,脸色顿时严肃起来,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周先生,如果你想治好眼睛,保住这点残余视力,甚至还想有所恢复。从现在开始,必须彻底戒烟、戒酒!一口都不能碰!”
他看着周宏亮,目光如炬:“烟草燥热,最耗阴液;酒性湿热,损伤脾胃,助湿生热。你这病,本身就是阴液亏虚,虚火上炎,煎灼血络导致的。一边吃药滋阴清热,一边抽烟喝酒火上浇油,这病神仙也难治。如果你做不到,现在就可以拿着病历离开,不必浪费彼此的时间。挂号费可以退给你。”
这番话语气极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周宏亮被林远志的气势镇住了,他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身边不断使眼色的韩思明,最终还是咬了咬牙,重重地点点头:
“行!林医生,我听您的!戒!一定戒!只要眼睛能好,让我干啥都行!好了之后,我给您送一块‘神医再世’的金匾!”
“金匾就不必了。遵医嘱,配合治疗,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林远志语气稍缓,开始提笔处方,一边写,一边对身旁认真记录的文静如进行教学讲解,声音清晰平和:
“辨证: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兼以明目。”
“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针对乏力、口干、脉细数。”
“当归、三七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针对眼底出血、瘀阻。”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仙鹤草、茜草——收敛止血,兼能补虚,针对出血。”
“桑叶、酸枣仁——桑叶清肝明目,酸枣仁养心安神,清热除烦。”
“柏子仁——润肠通便,针对大便干结。”
“石斛、玄参——滋阴清热,益胃生津,针对阴亏液耗之核心病机。”
他笔下如飞,将方子开出,剂量配伍精准。
韩思明伸着脖子看着药方上的药材名,忍不住又发出质疑,语气带着夸张的惊讶:“林医生,这些药,听起来都很普通啊?不就是些常见的中药吗?靠这些真能治糖尿病引起的眼病?这跟我印象中那些名贵滋补中药不太一样啊?”
他试图引导出一种“药方太廉价、没用心”的暗示。
林远志放下笔,抬眼看他,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深沉的自信:
“中医治病,不在于药的名贵与否,而在于辨证是否精准,用药是否契合病机。
周先生的病,核心在于长期阴虚内热,耗气伤津,导致血行不畅,瘀阻目络。我开的方子,没有一味药是直接‘降血糖’或‘治眼睛’的,而是针对他‘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这个整体病机进行调节。
身体内部的环境恢复平衡和谐了,血糖指标和眼部症状自然就会随之改善。这就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思路。”
这番解释,既专业又透彻,将韩思明那点小心思衬得格外浅薄。
周宏亮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林远志笃定的态度和清晰的逻辑让他莫名信服,他连忙接过药方,连声道谢。
韩思明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脸色有些难看,只好悻悻地扶着周宏亮,快步离开了诊室。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文静如微微蹙眉,低声道:
“林医生,那个戴帽子的年轻人,我总觉得他有点怪怪的。上次带女朋友来,这次带朋友来,每次问题都特别多,语气也说不出的别扭。好像,不是来看病,是来考较您似的。”
林远志点点头,目光深邃:“我也认出他来了。是有点奇怪。不过,我只管看病,不管来人是什么心思。只要坐在我对面的病人是真实的,病情是真实的,我就尽我所能去诊治。其他的,不重要。”
又接诊了几位病人后,诊室迎来了两位“熟人”——韩少东先生和他的夫人毛小乔。
与半个月前那面色惨白、气息奄奄的样子判若两人,今天的毛小乔虽然仍需丈夫搀扶,但已经可以自己慢慢行走,脸上有了些许血色,精神也明显好了很多。
“林医生!”韩少东一进门就笑容满面,声音洪亮,“太感谢您了!我夫人吃了您开的药,效果真是一天一个样!”
毛小乔也笑着点头,声音虽然依旧轻柔,但中气足了不少:“是啊,林医生。吃了您的药,腹胀、拉肚子早就好了。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前几乎天天流鼻血,刷牙更是次次见红,现在半个月才流了一次鼻血,刷牙出血也只是偶尔有一点点!去医院输完血后,感觉身体也比以前吸收得好,没那么快又虚下去了。”
韩少东补充:“之前我爱人血压一直偏低,高压只有90低压60左右,现在高压有110低压有80,所以没那么容易头晕了。”
林远志仔细为她复查了舌脉,发现脉象比之前略显充盈,舌苔白腻也化去了大半,只是舌质依旧偏淡。
他点点头:“恢复得很好,说明药对证了。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血生化有源,所以出血能止,体力能增。现在还有哪里觉得不太舒服吗?”
毛小乔想了想说:“就是胃口还是不太好,吃不下太多东西,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还有点怕冷,比别人穿得多。”
“怕冷,纳差……”林远志沉吟道,“这是脾阳虚的表现。之前考虑到你出血刚止,不敢过早用温燥的补阳药,怕动血。现在气血渐复,是时候加入一些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了,帮助进一步恢复运化功能和温煦身体。”
他在原方的基础上,斟酌着加入了杜仲和金毛狗脊这两味药性相对温和平补、另外又加入鸡内金胶囊和三七粉胶囊,增强消食和补血功效,并叮嘱道:
“血液病的调理,如同小火慢炖,急不得,贵在坚持和循序渐进。切记保持心情舒畅,饮食细嚼慢咽,少吃多餐。”
韩少东夫妇连连称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他们拿好新药方,准备离开时,林远志似乎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韩先生,冒昧问一下,你是不是有一位公子?大概二十出头,个子挺高,头发染成很显眼的红色?”
韩少东和毛小乔的脚步同时一顿,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对啊!”韩少东讶异道,“正是我大儿子韩思明。林医生您怎么知道?你见过他?”
“嗯,”林远志点点头,语气平淡,“他前几天带了女朋友来看病,今天又带了一位姓周的男性朋友来看眼睛。我只是觉得他眉眼间与你有几分相似,所以随口一问。”
韩少东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难看,他看了一眼身旁神色担忧的毛小乔,干咳了一声,解释道:“这个思明他,唉,他对中医有些偏见。可能是因为之前为了他乔姨的病,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所以他一直不太信任中医。他带朋友来,估计、估计也是想验证一下林医生您的水平吧。这小子!太不懂事了!我回去一定说他!绝不会让他再来打扰您!”
毛小乔也连忙柔声补充道:“林医生,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您的医术,我们是亲身受益,绝对信得过的!思明年轻气盛,不懂事,我们会管好他的。”
林远志笑了笑,大度地摆摆手:“无妨。年轻人有质疑精神很正常。医馆开门行医,就不怕别人带着疑问来。二位慢走。”
送走韩氏夫妇,文静如一边整理病历,一边忍不住小声对林远志说:“林医生,那个韩思明,我感觉他目的不纯,不像是简单的‘验证’,倒像是来找茬搜集黑料的。您就不担心吗?”
林远志正在洗手,闻言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一没夸大宣传,二没违规操作,三没草菅人命。每一个诊断,每一张药方,都是基于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尽心尽力。他若真能找出什么实质性的错漏,那说明我学艺不精,该当受教。若只是为黑而黑,事实和疗效,自会说话。”
他擦干手,看向文静如,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文助理,你年纪轻轻,职场‘忧患意识’挺强啊。不过,把心思放在精进业务上,比揣测患者家属意图更有价值。”
文静如被他说得脸一红,连忙低下头,尴尬地扶了扶眼镜:“对不起,林医生,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行了,开个玩笑。”林远志笑了笑,“准备叫下一位病人吧。”
文静如高效地处理着叫号和病历整理工作,林远志则在诊室内专注地为一位患者做着针灸治疗。
这时,两个年轻男子的身影出现在候诊区门口,立刻引起了文静如的注意。
走在前面的,正是那个让她觉得有些眼熟、上次带着女友来看“焦虑躯体化”的年轻男子——韩思明。
他今天戴着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有些低,但那双四处打量、带着审视意味的眼睛,文静如还记得。
而被他小心翼翼搀扶着的另一位男子,则更加引人注目。
这人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价格不菲的休闲装,戴着名牌墨镜,身材微胖,但脸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虚浮白皙。他走路步伐虚浮,需要韩思明撑着胳膊才能稳步前行,手里还拄着一根精致的盲杖,显然视力有严重问题。
“您好,请问有预约吗?”文静如上前,礼貌地询问,目光却下意识地多看了韩思明两眼。
韩思明抬起头,脸上堆起一种刻意的热情笑容:“有有有!预约号A089,周宏亮!”他指了指身边的同伴。
文静如核对了一下预约名单,点点头:“好的,周先生请稍坐,前面还有两位患者,快到号时我会叫您。”
韩思明搀着周宏亮在角落坐下,自己则站在一旁,目光不时扫向林远志的诊室门。
他心里暗自盘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可是世界性难题,西医都没啥好办法,胰岛素都控制不住并发症进展。我倒要看看你林远志能开出什么神仙方子!最多也就是弄点补药糊弄糊弄,到时候效果不显,看我怎么在网上锤死你!”
终于轮到他们。
韩思明立刻换上一副关切备至的表情,小心翼翼地扶着周宏亮走进诊室。
“林医生!您好您好!”韩思明抢着开口,语气夸张,“这位是我好哥们,周宏亮,亮哥!他这眼睛,唉,遭了大罪了,您可得帮帮他!”
周宏亮在诊椅上坐下,缓缓摘下了墨镜。只见他双眼虽然睁着,但眼神空洞,缺乏焦距,瞳孔对光反应也有些迟钝。
他苦笑一下,声音带着点富家子弟惯有的、即使生病也抹不去的些许倨傲,但更多的是无奈:“林医生,久仰大名。我这眼睛快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诊快一年了,激光打了好几次,眼内注药也试了,卵用没有!现在看东西就跟隔着磨砂玻璃似的,一片模糊,戴什么眼镜都没用!”
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点不解和抱怨:“我血糖其实控制得还行啊!空腹一般也就9点多,餐后12、13左右。我认识好几个哥们,血糖飚到20的,也没见谁眼睛瞎这么快!真**邪门了!要不是思明极力推荐,说您这儿可能有办法,我过去是不信中医的。哎,死马当活马医吧!”
说着,他从随身包里摸索着拿出一沓厚厚的检查报告,递给旁边的文静如。
文静如接过,快速浏览了一下重点,然后转交给林远志。
林远志接过报告,目光扫过那些专业的西医术语和数值:
【视力】:右眼0.6,左眼0.5。
【眼前节】: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皮质轻度混浊。
【眼底】:右眼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点片状鲜红色出血斑;左眼视网膜微血管瘤、点状出血斑,黄斑部可见少量黄白色硬性渗出。
【FF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未见明显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
虽然有些专业细节不甚了了,但“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这几个关键词,已经足够在他脑中构建出中医的病理图像——津亏液耗,血行涩滞,瘀阻目络;久病入络,痰瘀互结。
“林医生,我哥们这眼睛,中医能有办法治好吗?”韩思明在一旁迫不及待地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这可不是一般的眼病,是糖尿病引起的!根子在血糖上,难不成…中医还能把糖尿病根治了?”
林远志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将目光转向周宏亮,平静地说:“周先生,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你眼睛的问题(标),和糖尿病(本),在中医看来,往往是同一个病机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对证,眼底的微循环得到改善,出血和渗出吸收,视力是有可能提升的。同时,全身的症状也可能随之改善。但首先,我需要为你做详细的四诊合参。”
他示意周宏亮伸手诊脉(脉细数,如丝线快速跳动),观舌(舌质红而干,舌面上光剥少苔,津液匮乏之象)。
“平时除了视力模糊,还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吗?”林远志一边检查一边问。
“口干得厉害,老想喝水,”周宏亮立刻说,“饭量也大,老觉得饿,但吃了又不长肉。浑身没劲儿,懒洋洋的,走几步路就累得慌。大便也干,拉不出来。唉,反正哪都不舒服!”
“抽烟喝酒吗?”林远志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周宏亮愣了一下,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呃,生意场上应酬多,烟酒确实少不了……”
林远志闻言,脸色顿时严肃起来,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周先生,如果你想治好眼睛,保住这点残余视力,甚至还想有所恢复。从现在开始,必须彻底戒烟、戒酒!一口都不能碰!”
他看着周宏亮,目光如炬:“烟草燥热,最耗阴液;酒性湿热,损伤脾胃,助湿生热。你这病,本身就是阴液亏虚,虚火上炎,煎灼血络导致的。一边吃药滋阴清热,一边抽烟喝酒火上浇油,这病神仙也难治。如果你做不到,现在就可以拿着病历离开,不必浪费彼此的时间。挂号费可以退给你。”
这番话语气极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周宏亮被林远志的气势镇住了,他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身边不断使眼色的韩思明,最终还是咬了咬牙,重重地点点头:
“行!林医生,我听您的!戒!一定戒!只要眼睛能好,让我干啥都行!好了之后,我给您送一块‘神医再世’的金匾!”
“金匾就不必了。遵医嘱,配合治疗,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林远志语气稍缓,开始提笔处方,一边写,一边对身旁认真记录的文静如进行教学讲解,声音清晰平和:
“辨证: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兼以明目。”
“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针对乏力、口干、脉细数。”
“当归、三七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针对眼底出血、瘀阻。”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仙鹤草、茜草——收敛止血,兼能补虚,针对出血。”
“桑叶、酸枣仁——桑叶清肝明目,酸枣仁养心安神,清热除烦。”
“柏子仁——润肠通便,针对大便干结。”
“石斛、玄参——滋阴清热,益胃生津,针对阴亏液耗之核心病机。”
他笔下如飞,将方子开出,剂量配伍精准。
韩思明伸着脖子看着药方上的药材名,忍不住又发出质疑,语气带着夸张的惊讶:“林医生,这些药,听起来都很普通啊?不就是些常见的中药吗?靠这些真能治糖尿病引起的眼病?这跟我印象中那些名贵滋补中药不太一样啊?”
他试图引导出一种“药方太廉价、没用心”的暗示。
林远志放下笔,抬眼看他,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深沉的自信:
“中医治病,不在于药的名贵与否,而在于辨证是否精准,用药是否契合病机。
周先生的病,核心在于长期阴虚内热,耗气伤津,导致血行不畅,瘀阻目络。我开的方子,没有一味药是直接‘降血糖’或‘治眼睛’的,而是针对他‘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这个整体病机进行调节。
身体内部的环境恢复平衡和谐了,血糖指标和眼部症状自然就会随之改善。这就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思路。”
这番解释,既专业又透彻,将韩思明那点小心思衬得格外浅薄。
周宏亮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林远志笃定的态度和清晰的逻辑让他莫名信服,他连忙接过药方,连声道谢。
韩思明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脸色有些难看,只好悻悻地扶着周宏亮,快步离开了诊室。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文静如微微蹙眉,低声道:
“林医生,那个戴帽子的年轻人,我总觉得他有点怪怪的。上次带女朋友来,这次带朋友来,每次问题都特别多,语气也说不出的别扭。好像,不是来看病,是来考较您似的。”
林远志点点头,目光深邃:“我也认出他来了。是有点奇怪。不过,我只管看病,不管来人是什么心思。只要坐在我对面的病人是真实的,病情是真实的,我就尽我所能去诊治。其他的,不重要。”
又接诊了几位病人后,诊室迎来了两位“熟人”——韩少东先生和他的夫人毛小乔。
与半个月前那面色惨白、气息奄奄的样子判若两人,今天的毛小乔虽然仍需丈夫搀扶,但已经可以自己慢慢行走,脸上有了些许血色,精神也明显好了很多。
“林医生!”韩少东一进门就笑容满面,声音洪亮,“太感谢您了!我夫人吃了您开的药,效果真是一天一个样!”
毛小乔也笑着点头,声音虽然依旧轻柔,但中气足了不少:“是啊,林医生。吃了您的药,腹胀、拉肚子早就好了。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前几乎天天流鼻血,刷牙更是次次见红,现在半个月才流了一次鼻血,刷牙出血也只是偶尔有一点点!去医院输完血后,感觉身体也比以前吸收得好,没那么快又虚下去了。”
韩少东补充:“之前我爱人血压一直偏低,高压只有90低压60左右,现在高压有110低压有80,所以没那么容易头晕了。”
林远志仔细为她复查了舌脉,发现脉象比之前略显充盈,舌苔白腻也化去了大半,只是舌质依旧偏淡。
他点点头:“恢复得很好,说明药对证了。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血生化有源,所以出血能止,体力能增。现在还有哪里觉得不太舒服吗?”
毛小乔想了想说:“就是胃口还是不太好,吃不下太多东西,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还有点怕冷,比别人穿得多。”
“怕冷,纳差……”林远志沉吟道,“这是脾阳虚的表现。之前考虑到你出血刚止,不敢过早用温燥的补阳药,怕动血。现在气血渐复,是时候加入一些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了,帮助进一步恢复运化功能和温煦身体。”
他在原方的基础上,斟酌着加入了杜仲和金毛狗脊这两味药性相对温和平补、另外又加入鸡内金胶囊和三七粉胶囊,增强消食和补血功效,并叮嘱道:
“血液病的调理,如同小火慢炖,急不得,贵在坚持和循序渐进。切记保持心情舒畅,饮食细嚼慢咽,少吃多餐。”
韩少东夫妇连连称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他们拿好新药方,准备离开时,林远志似乎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韩先生,冒昧问一下,你是不是有一位公子?大概二十出头,个子挺高,头发染成很显眼的红色?”
韩少东和毛小乔的脚步同时一顿,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对啊!”韩少东讶异道,“正是我大儿子韩思明。林医生您怎么知道?你见过他?”
“嗯,”林远志点点头,语气平淡,“他前几天带了女朋友来看病,今天又带了一位姓周的男性朋友来看眼睛。我只是觉得他眉眼间与你有几分相似,所以随口一问。”
韩少东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难看,他看了一眼身旁神色担忧的毛小乔,干咳了一声,解释道:“这个思明他,唉,他对中医有些偏见。可能是因为之前为了他乔姨的病,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所以他一直不太信任中医。他带朋友来,估计、估计也是想验证一下林医生您的水平吧。这小子!太不懂事了!我回去一定说他!绝不会让他再来打扰您!”
毛小乔也连忙柔声补充道:“林医生,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您的医术,我们是亲身受益,绝对信得过的!思明年轻气盛,不懂事,我们会管好他的。”
林远志笑了笑,大度地摆摆手:“无妨。年轻人有质疑精神很正常。医馆开门行医,就不怕别人带着疑问来。二位慢走。”
送走韩氏夫妇,文静如一边整理病历,一边忍不住小声对林远志说:“林医生,那个韩思明,我感觉他目的不纯,不像是简单的‘验证’,倒像是来找茬搜集黑料的。您就不担心吗?”
林远志正在洗手,闻言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一没夸大宣传,二没违规操作,三没草菅人命。每一个诊断,每一张药方,都是基于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尽心尽力。他若真能找出什么实质性的错漏,那说明我学艺不精,该当受教。若只是为黑而黑,事实和疗效,自会说话。”
他擦干手,看向文静如,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文助理,你年纪轻轻,职场‘忧患意识’挺强啊。不过,把心思放在精进业务上,比揣测患者家属意图更有价值。”
文静如被他说得脸一红,连忙低下头,尴尬地扶了扶眼镜:“对不起,林医生,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行了,开个玩笑。”林远志笑了笑,“准备叫下一位病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