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师兄……住院部那些病号的住院病历,还没处理。”
封总拿过来一本厚厚的住院记录本。
蒋沁芸问道:“这些病历要怎么处理?”
“就是看病人的每天的变化,如果好转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就要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明天的药方。”
林远志一边翻着记录一边回答。
“不知不觉,我们科室的住院病人变这么多了,虽然也有出院的,但是住院的越来越多了。看来,要单独拿出时间来处理了。”
“要用多久才能处理完啊?”蒋沁芸又问。
“如果症状好转的,那就不用管,继续用原方治疗,如果原来的症状好了,又有其他新症状,就要重新开新药方了。”
徐荣说道:“不用特别花时间来处理,等门诊的病人看完再处理就好了。”
林远志眉头一挑:“我等一下还要去住院部那边见见那个王市长。差点忘记这事了。”
“市长?市长来住院了?”封总愣住了。
“不是,是前市长。”林远志说道,“目前住在消化科病房。上午会诊,金院长让我们中医科负责给出诊断结果。”
徐荣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道:“肯定是检查不出什么来,所以才会推给你吧。”
“对,说是没检查出内脏有什么问题,只是王市长说经常听到肠鸣,还有嗳气腹胀。症状并不严重,但身体越来越瘦,应该对健康还是有明显影响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求医这么多年了。”
徐荣说道:“那待会儿,你过去看看吧,要是没把握就说中医也不清楚病因,不要大包大揽。”
“我也要去。”蒋沁芸说道。
……
门诊连续看了几个病人,都没什么值提一提,忽然来了一个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进来的穿着病服的女性。
推轮椅的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
徐荣看了一眼电子挂号单,道:“徐静,28岁,从妇产科插号过来的……是齐主任帮你插的号吧。你的主要症状是什么,问诊单上一个字都没写啊。”
徐静说道:“不好意思,我们不知道还要填问整单。”
男子说道:“其实我有看到就诊系统上有那个表,但是从来没填写,不知道怎么入手,所以就干脆没写。”
徐静说道:“我一个月前,在产科生了儿子,回家坐月子,孩子出月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我现在连照顾孩子都办不到了,所以才急着回来看病。齐主任说我这种病,产科看不了,推荐我来中医科。”
林远志问道:“看你一脸疲惫,眼睑下垂,应该是虚症吧,具体是什么病?”
徐静丈夫回答:“我怀疑她是重症肌无力,因为她的手脚都说没力气抬起来,还有……眼睑和**都下垂。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些症状很大概率是重症肌无力。”
徐荣问道:“没去神经内科检查吗?”
徐静丈夫回答:“还没去。”
林远志说道:“不用去了,应该是重症肌无力没错。我们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病人,是个小女孩,不过她只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症状是眼睛下垂,也有体力不支的情况,还没发展到明显的全身症状。”
“啊,那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徐静问道。
“前几天才来复诊,有所好转,但还没痊愈。”林远志回答。
徐静丈夫说道:“有好转就不错了!毕竟这个病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林远志不予置否,忽然问封总:“小封,你知道,重症肌无力这种病,在《内经》里叫什么吗?”
“萎症?”
“属于萎症,但还有一个很专业的字来定义,叫——亸。左边一个享受的享,右边一个单独的单。”
“亸?是个冷僻字啊……”封总立即拿出手机查询,“是下垂的意思?我之前没看过这个条文。”
“对,就是一种下垂状态的病。”林远志说道,“你看病人,手脚抬不起来,**和眼睑的肌肉下垂,都是属于下垂类的状态,古人就用亸字来概括这种病态,跟我们现在的重症肌无力的表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内经》
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
封总点点头:“好像在《内经选读》里没提到过啊。”
“全集里才有,选读里没有。内经里明确说了,这是胃气虚导致的。”林远志看向徐静,“徐女士,是不是除了疲惫乏力外,胃口也很不好?”
徐静点点头,道:“对……还没出月子,我就感觉胃口不好了。那些好吃的,我看着就不想出……明明是我平时喜欢吃的,但吃两口就腻了。”
“我先来给你诊断一下吧。”
林远志把椅子搬过去,坐下来,然后给徐静号脉看舌。
“舌淡苔少,脉细微……你除了气虚,还有阳虚吧。是不是比较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大便也不成型?”
“对对对。”徐静点头如捣蒜。
徐静丈夫一脸意外:“还能看出这么多症状来?”
林远志说道:“不是看出来的,是推断出来的。因为气虚阳虚的人,普遍都这些症状。”
封总感叹道:“原来病因这么简单。”
徐静问道:“简单……?”
封总回答:“对啊,气虚阳虚的话,治起来不难的。”
林远志说道:“小封,依你看,应该用什么药方比较好?”
“呃……附子理中丸?”
林远志说道:“一般治疗各种下垂……有个专门的方剂,你再想想。”
“啊,我知道了,补中益气丸!”封总被提醒后,一下子找对了方向。
“对,补中益气丸,不只补气,还升阳,专门治疗各种下垂下脱的气虚症状。”
“可是,补中益气丸只补气不补阳啊。”
“那还不简单,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上补阳的药就行了。比如鹿茸、菟丝子、肉苁蓉、仙茅之类比较温和的补阳药。”
“有道理。”
林远志对着徐静说道:“徐女士,你是要住院治疗,还是回家治疗?”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是希望回家治疗。虽然我现在浑身无力,照顾不了孩子,但我还是希望可以看着他。”
“也行,那给你开药回去每天吃,你这种严重的虚症,不是一两天就好的,最起码要半个月以上才有明显效果,希望你能坚持。”
“哦,好的,我明白!”
徐静丈夫问道:“那个……吃中药后,我老婆可以给孩子喂奶吗?我听说女人吃了中药,那个药也会进入奶水里给孩子喝下去对吗?”
“哪有这种事情。”林远志说道,“药物喝进肚子之后被分解吸收,就变成另外的东西了,不会混在奶水里头。非说是不是会影响到奶水质量,那肯定是会的,不过。只会是好的影响,而不是坏的影响。
你太太目前的状态,胃气虚食欲差,本来就吸收不了什么营养,奶水里肯定也没太多营养,估计免疫分子也不多。母乳作为补充比较好。”
“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徐静丈夫点头。
……
那对夫妻走后,蒋沁芸说道:“生孩子前后会遇到的症状可真多啊,感觉就是九九八十一难……当一个妈妈实在太艰难了。”
林远志起身说道:“我现在过去看王市长了,你去不去?”
“去啊!这么难得的机会,我肯定要去看看!”蒋沁芸立即黏上来。
林远志和蒋沁芸两人出去了。
“话说,那是前市长,你不会紧张吗?”
“紧张什么?我又不是刺客。再说……”
“在说什么?”
“我连现任市长都见过,前任市长有什么可怕的。”
“你见过现任社长?”
“之前参加一次音乐活动的时候,广南的现任市长安市长也来参加,我和他见过也交谈过。”
“忘了你不是普通人。不过,你跟着我看病人,真觉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比我在学校好玩,因为我只能整天对着钢琴,你们当医生的,每次碰到的病人都不同,病也不同,很有挑战性。”
十分钟后,两人来到消化科的单人病房。
林远志敲门,有人过来开门。
病房里边有一大群人,男女老少都有,显得有些拥挤。
“我是中医科的林医生,我来给王先生诊断。”林远志自我介绍,顺便介绍蒋沁芸:“这位是新来的实习生。”
“林远志?啊,那个网红中医,我知道你!”
“为什么叫中医过来的?”
“以前又不是没看过中医,中药只会吃坏肠胃。”
……
一群人立即表现不友好的态度。
林远志说道:“上午针对王先生的多科会诊会议已经结束了,因为其他科室都觉得难以诊断,所以才叫我们中医过来看看。当然,病人要是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
一个穿着黑色长裙的中年妇女说道:“等一等……这不是一个机会嘛?都说网红中医是炒作出来的,那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林医生,请过来吧,我先生现在是醒着的。”
林远志走上前,其他人纷纷退开,他这时才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病人。
面容苍老,头发掉光,皮包骨头,脸色恍白,两眼微眯,一副病殃殃随时会咽气的模样,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王先生是吧?现在主要有哪里不舒服?”林远志问道。
“就是肠子总是响……”王先生有气无力地说。
有人插嘴:“对,那声音我们在外边都听得到,不是什么幻听!”
林远志摆摆手,道:“没问你。”
王先生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老是打嗝,嘴巴里有酸味,肚子也很胀,不想吃东西。”
“口容易渴吗?”
“对。渴。”
“喝热水还是凉水?”
“热水。”
接着,林远志给王先生号脉和看舌,然后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
王夫人忍不住问道:“怎么样,能查出什么病因吗?”
有人嘀咕:“还是个实习生,怎么可能会看病呢……广南捧人也不挑对象的。”
另外一人应道:“那之前那些传闻都是假的嘛?说有些人在广南中医科看好了很多年的老毛病。”
林远志站起来,说道:“不是什么大问题。肠道水饮而已。”
“水饮?饮料的饮?”不只是王夫人,其他人也是一脸茫然。
这两个字虽然常见,可是一组合就完全不懂意思了。
“对,就是水饮。《金匮要略》里说: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肠道里有水声,就是痰饮。就是水不被身体吸收,变成了被、妨碍气机运行的邪气。”
“太复杂了,能不能说得简单一点?”有人要求。
“说白了,就是阳虚导致的,阳虚无法气化水液,导致水液流到身体各处,形成痰饮,而这些痰饮往往是无法排出体外的。之所以人越来越瘦,是因为痰饮妨碍脾胃功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甚至也无法吸收水分。”
王夫人点点头,说道:“我大概听懂了一些。就是说水进入体内,无法吸收,也无法排出,变成了一种治病因素。”
“差不多。”
“我先生的排尿确实不太正常,虽然他总是说口渴,喝水也多,可是每次排尿,尿液都很少。他经常说话,说着说着就口吐白沫,很吓人。”
“口吐白沫是因为水液在体内无法运化,所以上泛到上部而出。无法被吸收的水分就是有害的痰饮,身体肯定会想办法把它排出去,既然尿道不行,那就会走其通道。”
“那这个痰饮,能治好吗?”
“能的,因为都有相应的药方,这是一种常见病,不是什么怪病。至少在我们中医看来是这样的。”
“那你给开个药方试试看吧。大概多久会有效果?”
“半个月左右会有效果。什么时候尿量增多了,就说明有效果了。”
“行,那就让你们中医科看吧!”王夫人马上就转**度了,“其他人都别说了,我已经同意了。”
那些原本想要发表意见的人,听王夫人这么说,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这些人都是王夫人带着王先生到处看病,其他人当然没资格说三道四。
“好了,我回去让主任开方了,先走一步。王先生,你好好休息吧。”
封总拿过来一本厚厚的住院记录本。
蒋沁芸问道:“这些病历要怎么处理?”
“就是看病人的每天的变化,如果好转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就要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明天的药方。”
林远志一边翻着记录一边回答。
“不知不觉,我们科室的住院病人变这么多了,虽然也有出院的,但是住院的越来越多了。看来,要单独拿出时间来处理了。”
“要用多久才能处理完啊?”蒋沁芸又问。
“如果症状好转的,那就不用管,继续用原方治疗,如果原来的症状好了,又有其他新症状,就要重新开新药方了。”
徐荣说道:“不用特别花时间来处理,等门诊的病人看完再处理就好了。”
林远志眉头一挑:“我等一下还要去住院部那边见见那个王市长。差点忘记这事了。”
“市长?市长来住院了?”封总愣住了。
“不是,是前市长。”林远志说道,“目前住在消化科病房。上午会诊,金院长让我们中医科负责给出诊断结果。”
徐荣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道:“肯定是检查不出什么来,所以才会推给你吧。”
“对,说是没检查出内脏有什么问题,只是王市长说经常听到肠鸣,还有嗳气腹胀。症状并不严重,但身体越来越瘦,应该对健康还是有明显影响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求医这么多年了。”
徐荣说道:“那待会儿,你过去看看吧,要是没把握就说中医也不清楚病因,不要大包大揽。”
“我也要去。”蒋沁芸说道。
……
门诊连续看了几个病人,都没什么值提一提,忽然来了一个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进来的穿着病服的女性。
推轮椅的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
徐荣看了一眼电子挂号单,道:“徐静,28岁,从妇产科插号过来的……是齐主任帮你插的号吧。你的主要症状是什么,问诊单上一个字都没写啊。”
徐静说道:“不好意思,我们不知道还要填问整单。”
男子说道:“其实我有看到就诊系统上有那个表,但是从来没填写,不知道怎么入手,所以就干脆没写。”
徐静说道:“我一个月前,在产科生了儿子,回家坐月子,孩子出月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我现在连照顾孩子都办不到了,所以才急着回来看病。齐主任说我这种病,产科看不了,推荐我来中医科。”
林远志问道:“看你一脸疲惫,眼睑下垂,应该是虚症吧,具体是什么病?”
徐静丈夫回答:“我怀疑她是重症肌无力,因为她的手脚都说没力气抬起来,还有……眼睑和**都下垂。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些症状很大概率是重症肌无力。”
徐荣问道:“没去神经内科检查吗?”
徐静丈夫回答:“还没去。”
林远志说道:“不用去了,应该是重症肌无力没错。我们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病人,是个小女孩,不过她只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症状是眼睛下垂,也有体力不支的情况,还没发展到明显的全身症状。”
“啊,那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徐静问道。
“前几天才来复诊,有所好转,但还没痊愈。”林远志回答。
徐静丈夫说道:“有好转就不错了!毕竟这个病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林远志不予置否,忽然问封总:“小封,你知道,重症肌无力这种病,在《内经》里叫什么吗?”
“萎症?”
“属于萎症,但还有一个很专业的字来定义,叫——亸。左边一个享受的享,右边一个单独的单。”
“亸?是个冷僻字啊……”封总立即拿出手机查询,“是下垂的意思?我之前没看过这个条文。”
“对,就是一种下垂状态的病。”林远志说道,“你看病人,手脚抬不起来,**和眼睑的肌肉下垂,都是属于下垂类的状态,古人就用亸字来概括这种病态,跟我们现在的重症肌无力的表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内经》
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
封总点点头:“好像在《内经选读》里没提到过啊。”
“全集里才有,选读里没有。内经里明确说了,这是胃气虚导致的。”林远志看向徐静,“徐女士,是不是除了疲惫乏力外,胃口也很不好?”
徐静点点头,道:“对……还没出月子,我就感觉胃口不好了。那些好吃的,我看着就不想出……明明是我平时喜欢吃的,但吃两口就腻了。”
“我先来给你诊断一下吧。”
林远志把椅子搬过去,坐下来,然后给徐静号脉看舌。
“舌淡苔少,脉细微……你除了气虚,还有阳虚吧。是不是比较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大便也不成型?”
“对对对。”徐静点头如捣蒜。
徐静丈夫一脸意外:“还能看出这么多症状来?”
林远志说道:“不是看出来的,是推断出来的。因为气虚阳虚的人,普遍都这些症状。”
封总感叹道:“原来病因这么简单。”
徐静问道:“简单……?”
封总回答:“对啊,气虚阳虚的话,治起来不难的。”
林远志说道:“小封,依你看,应该用什么药方比较好?”
“呃……附子理中丸?”
林远志说道:“一般治疗各种下垂……有个专门的方剂,你再想想。”
“啊,我知道了,补中益气丸!”封总被提醒后,一下子找对了方向。
“对,补中益气丸,不只补气,还升阳,专门治疗各种下垂下脱的气虚症状。”
“可是,补中益气丸只补气不补阳啊。”
“那还不简单,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上补阳的药就行了。比如鹿茸、菟丝子、肉苁蓉、仙茅之类比较温和的补阳药。”
“有道理。”
林远志对着徐静说道:“徐女士,你是要住院治疗,还是回家治疗?”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是希望回家治疗。虽然我现在浑身无力,照顾不了孩子,但我还是希望可以看着他。”
“也行,那给你开药回去每天吃,你这种严重的虚症,不是一两天就好的,最起码要半个月以上才有明显效果,希望你能坚持。”
“哦,好的,我明白!”
徐静丈夫问道:“那个……吃中药后,我老婆可以给孩子喂奶吗?我听说女人吃了中药,那个药也会进入奶水里给孩子喝下去对吗?”
“哪有这种事情。”林远志说道,“药物喝进肚子之后被分解吸收,就变成另外的东西了,不会混在奶水里头。非说是不是会影响到奶水质量,那肯定是会的,不过。只会是好的影响,而不是坏的影响。
你太太目前的状态,胃气虚食欲差,本来就吸收不了什么营养,奶水里肯定也没太多营养,估计免疫分子也不多。母乳作为补充比较好。”
“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徐静丈夫点头。
……
那对夫妻走后,蒋沁芸说道:“生孩子前后会遇到的症状可真多啊,感觉就是九九八十一难……当一个妈妈实在太艰难了。”
林远志起身说道:“我现在过去看王市长了,你去不去?”
“去啊!这么难得的机会,我肯定要去看看!”蒋沁芸立即黏上来。
林远志和蒋沁芸两人出去了。
“话说,那是前市长,你不会紧张吗?”
“紧张什么?我又不是刺客。再说……”
“在说什么?”
“我连现任市长都见过,前任市长有什么可怕的。”
“你见过现任社长?”
“之前参加一次音乐活动的时候,广南的现任市长安市长也来参加,我和他见过也交谈过。”
“忘了你不是普通人。不过,你跟着我看病人,真觉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比我在学校好玩,因为我只能整天对着钢琴,你们当医生的,每次碰到的病人都不同,病也不同,很有挑战性。”
十分钟后,两人来到消化科的单人病房。
林远志敲门,有人过来开门。
病房里边有一大群人,男女老少都有,显得有些拥挤。
“我是中医科的林医生,我来给王先生诊断。”林远志自我介绍,顺便介绍蒋沁芸:“这位是新来的实习生。”
“林远志?啊,那个网红中医,我知道你!”
“为什么叫中医过来的?”
“以前又不是没看过中医,中药只会吃坏肠胃。”
……
一群人立即表现不友好的态度。
林远志说道:“上午针对王先生的多科会诊会议已经结束了,因为其他科室都觉得难以诊断,所以才叫我们中医过来看看。当然,病人要是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
一个穿着黑色长裙的中年妇女说道:“等一等……这不是一个机会嘛?都说网红中医是炒作出来的,那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林医生,请过来吧,我先生现在是醒着的。”
林远志走上前,其他人纷纷退开,他这时才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病人。
面容苍老,头发掉光,皮包骨头,脸色恍白,两眼微眯,一副病殃殃随时会咽气的模样,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王先生是吧?现在主要有哪里不舒服?”林远志问道。
“就是肠子总是响……”王先生有气无力地说。
有人插嘴:“对,那声音我们在外边都听得到,不是什么幻听!”
林远志摆摆手,道:“没问你。”
王先生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老是打嗝,嘴巴里有酸味,肚子也很胀,不想吃东西。”
“口容易渴吗?”
“对。渴。”
“喝热水还是凉水?”
“热水。”
接着,林远志给王先生号脉和看舌,然后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
王夫人忍不住问道:“怎么样,能查出什么病因吗?”
有人嘀咕:“还是个实习生,怎么可能会看病呢……广南捧人也不挑对象的。”
另外一人应道:“那之前那些传闻都是假的嘛?说有些人在广南中医科看好了很多年的老毛病。”
林远志站起来,说道:“不是什么大问题。肠道水饮而已。”
“水饮?饮料的饮?”不只是王夫人,其他人也是一脸茫然。
这两个字虽然常见,可是一组合就完全不懂意思了。
“对,就是水饮。《金匮要略》里说: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肠道里有水声,就是痰饮。就是水不被身体吸收,变成了被、妨碍气机运行的邪气。”
“太复杂了,能不能说得简单一点?”有人要求。
“说白了,就是阳虚导致的,阳虚无法气化水液,导致水液流到身体各处,形成痰饮,而这些痰饮往往是无法排出体外的。之所以人越来越瘦,是因为痰饮妨碍脾胃功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甚至也无法吸收水分。”
王夫人点点头,说道:“我大概听懂了一些。就是说水进入体内,无法吸收,也无法排出,变成了一种治病因素。”
“差不多。”
“我先生的排尿确实不太正常,虽然他总是说口渴,喝水也多,可是每次排尿,尿液都很少。他经常说话,说着说着就口吐白沫,很吓人。”
“口吐白沫是因为水液在体内无法运化,所以上泛到上部而出。无法被吸收的水分就是有害的痰饮,身体肯定会想办法把它排出去,既然尿道不行,那就会走其通道。”
“那这个痰饮,能治好吗?”
“能的,因为都有相应的药方,这是一种常见病,不是什么怪病。至少在我们中医看来是这样的。”
“那你给开个药方试试看吧。大概多久会有效果?”
“半个月左右会有效果。什么时候尿量增多了,就说明有效果了。”
“行,那就让你们中医科看吧!”王夫人马上就转**度了,“其他人都别说了,我已经同意了。”
那些原本想要发表意见的人,听王夫人这么说,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这些人都是王夫人带着王先生到处看病,其他人当然没资格说三道四。
“好了,我回去让主任开方了,先走一步。王先生,你好好休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