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不用还了。”
有个男生随手掏出一个打火机递给林远志,然后就匆忙和同伴跑开了。
那是个塑胶壳防风打火机,很廉价的那种。
林远志试着点了一下火。
浅蓝色的喷射状火焰。
可以正常使用。
现在火有了。
可是,让他随便找个地方生火,把校领导吸引过来,然后当面讨要可以煮中药的电器……仔细想想,这显然不太现实。
校领导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况且,现在这个时候,领导应该都忙着处理疫情相关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去管某个学生的特殊需求。
林远志忽然想到……
中药样本室里就有各种型号的砂锅,当初去找药材的时候,完全没考虑过把砂锅给带回寝室,因为没办法用来煮药。
换个思维。
把砂锅拿到中药园里。
中药园里有很多干枯的植物可以当燃料,也有水源,在那里煮药完全没问题。
就是麻烦点。
林远志转身往宿舍的方向走去。
经过绿化带附近的时候,不时听到里边传出令人尴尬的“噗噗”声。
偶尔刚好在下风处,还能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臭味。
二号食堂是校内最大的食堂,又在学校中心位置,起码有七成的学生都在那边吃饭……中招的人肯定只多不少。
学生把这个学校隐蔽处当成了临时厕所,随处大便……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都不敢相信,大学校园会出现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情景。
林远志回到寝室门口时,感觉腹部的不适感愈发明显。
绞痛一阵接一阵袭来。
虽然自己发作的时间比较慢,但终究还是逃不过。
打开寝室的门,看见倪飞鸣躺在床上,已经盖着毛毯睡着了。
还能入睡,应该问题不大。
林远志找到刚才称重过的药材,碾压剩下的部分颗粒,打包放入帆布袋里,然后提上出门。
再次来到楼下,鼻孔被风一吹,忽然感到强烈的恶心。
他弯腰张嘴作呕,只吐出一些唾液。
腹部的绞痛升级了。
他用力按住,却没有任何作用。
额头不断渗出冷汗。
浑身发冷。
嘴唇颤抖。
脑袋沉重。
胃部好像有个哪吒在里边闹腾,翻江倒海。
隔了不到五分钟。
林远志又一次作呕。
什么都没吐出来。
肚子虽然痛,却没有随时会拉出来的预感。
这里离中药园还有一段距离,以现在的身体状态,走路都艰难,感觉撑不到那里……
这可不是靠意志力可以改变的。
这时,他大吐了一口气,然后一**坐在路边的水泥地上。
肚子太难受了……
不只是胃部**,肠子好像也在扭动,一刻都不得安宁。
原来感染霍乱是这种感觉。
可是自己的症状跟倪飞鸣却不太一样。
没有第一时间就腹泻或者呕吐。
难道自己得的是干霍乱?
霍乱的起因虽然都是被传染,可是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
古代一些大夫,碰到霍乱病人通常避之不及,因为知道霍乱能人传人,所以不敢去冒险,生怕自己也被拖下水。
而另外一些大夫勇气可嘉,敢给病人诊断治疗,可惜水平有限,只学过《伤寒论》,对于霍乱的认知还停留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认为霍乱的症状和“太阴病”基本一致,所以就当成太阴病治,只懂的用温补的方法,病人中有治好的,也有治死的。
后人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发现尽管大部分霍乱病人的症状都差不多,无非是腹痛吐泻抽筋,可是在具体辩证的时候,还是有明显区别,治疗方法也必须区分。
因此,霍乱又被分成了很多种。
其中,热霍乱、寒霍乱和干霍乱最为常见。
倪飞鸣的症状就属于热霍乱。
从想喝冰水,排泄物很臭,还有黄黑燥苔,结合起来就可以断定。
寒霍乱就相反,排泄物没明显味道,甚至能辨认出原来是什么食物,舌苔一般是淡舌白腻水滑苔,喜欢喝热水。
干霍乱更是与众不同。
恶心却吐不出东西,腹痛却拉不出东西,就一直持续腹绞痛。
干霍乱不会吐泻,身体不会脱水,似乎不会死人。
可是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干霍乱的病人,病程后半会突然休克昏迷,然后出现器官衰竭。
因此,干霍乱比冷霍乱、热霍乱更危险,更加让人容易疏于防备。
林远志怀疑自己得的就是干霍乱。
不行……
现在坐着腰都没法伸直。
必须对外求助。
他掏出手机打给宋金喜。
“金喜,你现在还在寝室吗?”
“没有,我在楼下,跟着人流去足球场那边。寝室里都没剩几个人了。”
“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远志,你怎么了?你声音听起来不太对劲,好像很虚弱的样子。”
“我、我也感染霍乱了。我现在在楼下,实验楼前边。肚子痛得站不起来。”
“啊,这么严重?那我现在过去你那边!”
“不,你直接过来也没什么用。你帮我问问看……谁有食盐。”
“食盐?”
“对!不用太多,几十克就够了。”
“好,我现在就去找人问!找到了我再过去实验楼那边。”
十五分钟后,林远志感觉额头隐隐作痛,手脚开始发冷,浑身越发无力,只能靠着花坛的围栏才能勉强保持坐姿。
不得不感慨,霍乱的破坏力确实霸道。
怪不得,这么多年一直牢牢占据着甲类传染病的位置。
这时,忽然听到宋金喜的声音。
“远志!”
林远志扭头看到宋金喜小跑着过来。
宋金喜蹲在林远志旁边,一脸焦急地说:“你怎么样了?你看上去脸色好差!盐我要来了!现在要怎么做?”
林远志颤颤巍巍从帆布袋里掏出自己的保温杯。
“把盐加入水里,摇匀。”
“好!”
宋金喜照做。
重新盖好盖子后,她用力摇晃保温杯,让里边的盐分可以快速溶解。
“可以了。”林远志点头。
接着,宋金喜打开保温杯的盖子,把保温杯放到他的嘴边。
咕咕……咕咕……
林远志一口气喝了大半瓶。
“喝浓盐水就可以治疗吗?”宋金喜问道。
林远志正要回答,忽然转过头,朝着花圃大吐特吐。
刚才喝进去的盐水基本都吐出来了。
宋金喜拍着林远志的后背,道:“啊,怎么都吐出来了?怎么办?要不要我叫人过来帮忙,送你去体育馆急救?”
等吐完后,林远志长舒一口气,揉了揉肚子,脸上的表情松弛下来。
“现在人人自危,谁会过来帮忙呢……多谢你了,金喜,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好多了?你不是吐得很厉害吗?你不难受?”宋金喜满脸不解。
林远志解释道:“我得的是干霍乱,吐不能吐,泄不能泄,上下气机不通,腹痛难忍……刚才喝了浓盐水催吐,吐出来后感觉上下气机稍微通了点,没刚才那么堵了。”
“是吗?”宋金喜紧张的情绪也缓和下来。“你刚才的样子太吓人了。”
“不过,也不是说吐出来就好了,只是暂时减轻而已。还是要继续治疗的。”
林远志抓着围栏,试着站起来。
宋金喜连忙搀扶他的一边胳膊。
林远志提着帆布包,成功站稳。
“你马上就可以走了吗?不用多休息一下?”
“上下气机一通,力气就恢复了,勉强可以走。留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我必须马上去中药园,。”
“那我陪你一起去吧。现在又去中药园干什么?”
“煮药。”
“怎么煮?”
“用火,用砂锅。”
“生火?那被人发现不是……”
“找东西遮挡一下应该没人发现的。再说,现在谁还在意这个。不吃药的话,说不定再过不久,我又会发作。”
两人开始朝着中药园走动。
“对了,金喜,你是找什么人借到的盐?”
“我到处问谁有带盐,刚好碰到一个女生,她有低血钠症,随身都会带着几瓶细盐。她把其中一小瓶细盐给我了。”
林远志笑道:“我还以为你去校内超市买呢……超市什么都会有人抢,但盐应该没什么人抢的。”
“超市太远啦,而且现在估计都关门了。不管怎么说,还好你现在没事了。”
“还好你及时带着盐过来了,不然再晚一点,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别说得那么恐怖啊。”
“霍乱,本来就是会死人的。正是因为太久没爆发过大规模霍乱疫情,所以,我们早就忘记了霍乱带来的恐惧。”
有个男生随手掏出一个打火机递给林远志,然后就匆忙和同伴跑开了。
那是个塑胶壳防风打火机,很廉价的那种。
林远志试着点了一下火。
浅蓝色的喷射状火焰。
可以正常使用。
现在火有了。
可是,让他随便找个地方生火,把校领导吸引过来,然后当面讨要可以煮中药的电器……仔细想想,这显然不太现实。
校领导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况且,现在这个时候,领导应该都忙着处理疫情相关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去管某个学生的特殊需求。
林远志忽然想到……
中药样本室里就有各种型号的砂锅,当初去找药材的时候,完全没考虑过把砂锅给带回寝室,因为没办法用来煮药。
换个思维。
把砂锅拿到中药园里。
中药园里有很多干枯的植物可以当燃料,也有水源,在那里煮药完全没问题。
就是麻烦点。
林远志转身往宿舍的方向走去。
经过绿化带附近的时候,不时听到里边传出令人尴尬的“噗噗”声。
偶尔刚好在下风处,还能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臭味。
二号食堂是校内最大的食堂,又在学校中心位置,起码有七成的学生都在那边吃饭……中招的人肯定只多不少。
学生把这个学校隐蔽处当成了临时厕所,随处大便……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都不敢相信,大学校园会出现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情景。
林远志回到寝室门口时,感觉腹部的不适感愈发明显。
绞痛一阵接一阵袭来。
虽然自己发作的时间比较慢,但终究还是逃不过。
打开寝室的门,看见倪飞鸣躺在床上,已经盖着毛毯睡着了。
还能入睡,应该问题不大。
林远志找到刚才称重过的药材,碾压剩下的部分颗粒,打包放入帆布袋里,然后提上出门。
再次来到楼下,鼻孔被风一吹,忽然感到强烈的恶心。
他弯腰张嘴作呕,只吐出一些唾液。
腹部的绞痛升级了。
他用力按住,却没有任何作用。
额头不断渗出冷汗。
浑身发冷。
嘴唇颤抖。
脑袋沉重。
胃部好像有个哪吒在里边闹腾,翻江倒海。
隔了不到五分钟。
林远志又一次作呕。
什么都没吐出来。
肚子虽然痛,却没有随时会拉出来的预感。
这里离中药园还有一段距离,以现在的身体状态,走路都艰难,感觉撑不到那里……
这可不是靠意志力可以改变的。
这时,他大吐了一口气,然后一**坐在路边的水泥地上。
肚子太难受了……
不只是胃部**,肠子好像也在扭动,一刻都不得安宁。
原来感染霍乱是这种感觉。
可是自己的症状跟倪飞鸣却不太一样。
没有第一时间就腹泻或者呕吐。
难道自己得的是干霍乱?
霍乱的起因虽然都是被传染,可是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
古代一些大夫,碰到霍乱病人通常避之不及,因为知道霍乱能人传人,所以不敢去冒险,生怕自己也被拖下水。
而另外一些大夫勇气可嘉,敢给病人诊断治疗,可惜水平有限,只学过《伤寒论》,对于霍乱的认知还停留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认为霍乱的症状和“太阴病”基本一致,所以就当成太阴病治,只懂的用温补的方法,病人中有治好的,也有治死的。
后人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发现尽管大部分霍乱病人的症状都差不多,无非是腹痛吐泻抽筋,可是在具体辩证的时候,还是有明显区别,治疗方法也必须区分。
因此,霍乱又被分成了很多种。
其中,热霍乱、寒霍乱和干霍乱最为常见。
倪飞鸣的症状就属于热霍乱。
从想喝冰水,排泄物很臭,还有黄黑燥苔,结合起来就可以断定。
寒霍乱就相反,排泄物没明显味道,甚至能辨认出原来是什么食物,舌苔一般是淡舌白腻水滑苔,喜欢喝热水。
干霍乱更是与众不同。
恶心却吐不出东西,腹痛却拉不出东西,就一直持续腹绞痛。
干霍乱不会吐泻,身体不会脱水,似乎不会死人。
可是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干霍乱的病人,病程后半会突然休克昏迷,然后出现器官衰竭。
因此,干霍乱比冷霍乱、热霍乱更危险,更加让人容易疏于防备。
林远志怀疑自己得的就是干霍乱。
不行……
现在坐着腰都没法伸直。
必须对外求助。
他掏出手机打给宋金喜。
“金喜,你现在还在寝室吗?”
“没有,我在楼下,跟着人流去足球场那边。寝室里都没剩几个人了。”
“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远志,你怎么了?你声音听起来不太对劲,好像很虚弱的样子。”
“我、我也感染霍乱了。我现在在楼下,实验楼前边。肚子痛得站不起来。”
“啊,这么严重?那我现在过去你那边!”
“不,你直接过来也没什么用。你帮我问问看……谁有食盐。”
“食盐?”
“对!不用太多,几十克就够了。”
“好,我现在就去找人问!找到了我再过去实验楼那边。”
十五分钟后,林远志感觉额头隐隐作痛,手脚开始发冷,浑身越发无力,只能靠着花坛的围栏才能勉强保持坐姿。
不得不感慨,霍乱的破坏力确实霸道。
怪不得,这么多年一直牢牢占据着甲类传染病的位置。
这时,忽然听到宋金喜的声音。
“远志!”
林远志扭头看到宋金喜小跑着过来。
宋金喜蹲在林远志旁边,一脸焦急地说:“你怎么样了?你看上去脸色好差!盐我要来了!现在要怎么做?”
林远志颤颤巍巍从帆布袋里掏出自己的保温杯。
“把盐加入水里,摇匀。”
“好!”
宋金喜照做。
重新盖好盖子后,她用力摇晃保温杯,让里边的盐分可以快速溶解。
“可以了。”林远志点头。
接着,宋金喜打开保温杯的盖子,把保温杯放到他的嘴边。
咕咕……咕咕……
林远志一口气喝了大半瓶。
“喝浓盐水就可以治疗吗?”宋金喜问道。
林远志正要回答,忽然转过头,朝着花圃大吐特吐。
刚才喝进去的盐水基本都吐出来了。
宋金喜拍着林远志的后背,道:“啊,怎么都吐出来了?怎么办?要不要我叫人过来帮忙,送你去体育馆急救?”
等吐完后,林远志长舒一口气,揉了揉肚子,脸上的表情松弛下来。
“现在人人自危,谁会过来帮忙呢……多谢你了,金喜,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好多了?你不是吐得很厉害吗?你不难受?”宋金喜满脸不解。
林远志解释道:“我得的是干霍乱,吐不能吐,泄不能泄,上下气机不通,腹痛难忍……刚才喝了浓盐水催吐,吐出来后感觉上下气机稍微通了点,没刚才那么堵了。”
“是吗?”宋金喜紧张的情绪也缓和下来。“你刚才的样子太吓人了。”
“不过,也不是说吐出来就好了,只是暂时减轻而已。还是要继续治疗的。”
林远志抓着围栏,试着站起来。
宋金喜连忙搀扶他的一边胳膊。
林远志提着帆布包,成功站稳。
“你马上就可以走了吗?不用多休息一下?”
“上下气机一通,力气就恢复了,勉强可以走。留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我必须马上去中药园,。”
“那我陪你一起去吧。现在又去中药园干什么?”
“煮药。”
“怎么煮?”
“用火,用砂锅。”
“生火?那被人发现不是……”
“找东西遮挡一下应该没人发现的。再说,现在谁还在意这个。不吃药的话,说不定再过不久,我又会发作。”
两人开始朝着中药园走动。
“对了,金喜,你是找什么人借到的盐?”
“我到处问谁有带盐,刚好碰到一个女生,她有低血钠症,随身都会带着几瓶细盐。她把其中一小瓶细盐给我了。”
林远志笑道:“我还以为你去校内超市买呢……超市什么都会有人抢,但盐应该没什么人抢的。”
“超市太远啦,而且现在估计都关门了。不管怎么说,还好你现在没事了。”
“还好你及时带着盐过来了,不然再晚一点,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别说得那么恐怖啊。”
“霍乱,本来就是会死人的。正是因为太久没爆发过大规模霍乱疫情,所以,我们早就忘记了霍乱带来的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