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时间,在封校的氛围中缓慢爬行。
这天上午八点,第一食堂。
忽然,厨房的方向冒出了白色的浓烟,火警的铃声大作,食堂内的众人全都一窝蜂跑向大门。
没想到发生了事故。
一时间,出现多名伤者,被送去体育馆治疗。
本来体育馆,床位就紧张,现在治疗根本跟不上了。很多伤害者只能在门口排队等候。
林远志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痛苦的脸,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我们不能干看着,我们可以用中医治疗外甥闺女的方法!”
“中医?”倪飞鸣一愣,“这里连中药都没有啊!”
“有!”林远志斩钉截铁地说,“中药标本室!那里锁着,但里面有很多常用的饮片和成药,还有配好的外伤药酒!”
“标本室?”宋金喜眼睛一亮,“对!现在是紧急情况,不管那么多了!”
“可钥匙呢?”祖千云问。
“钥匙当然是在邓校长手上,他肯定不会给的!”倪飞鸣热血上涌,“不过,我知道标本室后面有个窗户,防护网锈蚀了,应该能弄开!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金喜说得对,不用管那么多了。”
“别说这么快了,走吧!”林远志当机立断。
几人立刻行动。蒋沁芸毫不犹豫地跟上:“志哥,我也去帮忙!”
避开人群,他们绕到位于校园僻静一角的中药标本室。
果然如倪飞鸣所说,后窗的防盗网锈迹斑斑。
倪飞鸣和祖千云合力,用找到的粗树枝和石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撬开了一个勉强能容人钻过的口子。
林远志第一个钻了进去。
室内弥漫着浓郁的中药香气。借着手机电筒的光,他看到一排排高大的药柜,上面贴满了标签。
他目标明确,直奔存放成药和外用药的区域。
“找到了!”林远志低呼一声,从柜子里抱出几个大玻璃罐,里面是深褐色或红棕色的药酒,“正骨水、跌打万花油、还有我们自己配的活血化瘀酊!”
他又拉开几个抽屉,里面是分门别类包好的饮片:“三七粉!云南白药!还有大黄、栀子、黄柏……外用清热消肿的都有。”
“太好了!”倪飞鸣也钻了进来,看到这些“宝藏”,兴奋不已,“快!能拿多少拿多少!”
几人如同蚂蚁搬家,将能找到的、适用于外伤的药酒、药粉、饮片,以及一些干净的纱布、棉球(标本室用于包裹药材的)尽可能多地搬了出来。
“我们需要一个地方!”林远志看着堆在地上的“战利品”,迅速思考,“体育馆门口太乱了,而且校方可能不会同意我们在那里‘摆摊’。”
“去篮球场旁边的空地!”宋金喜提议,“那里宽敞,离体育馆也不远,伤员能找过来。”
“好!”林远志点头,“飞鸣,千云,你们俩负责把东西搬过去。金喜,你去找几张桌子,再找几块大点的布,写上‘中医外伤救治点’!沁芸,你和墨轩帮我们维持一下秩序,顺便……记录一下。”他看了一眼墨轩。
“没问题,志哥!”蒋沁芸立刻应下。墨轩点点头,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高清摄像机。
很快,在篮球场旁边相对空旷的硬化路面上,几张从附近活动室“借”来的课桌拼在一起,铺上干净的桌布(也是临时找的)。
宋金喜用红笔在几张A4纸上写下醒目的“中医外伤临时救治点”,贴在桌子前。
林远志将药酒、药粉、饮片分门别类摆好。
倪飞鸣则用找到的几个大盆,从附近的消防栓(幸好有水)接了清水。
很快就有路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
“中医也能治外伤?”
“靠谱吗?别是瞎搞吧?”
“现在西医那边都排不上队,死马当活马医呗……”
“试试看吧,总比干等着强……”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一些在体育馆外伤势相对较轻的伤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向篮球场这边聚集。
第一个过来的,是一个手腕严重扭伤的男生,疼得龇牙咧嘴,手腕肿得像馒头。
“同学,坐下。”林远志示意他坐下,仔细检查了他的手腕,轻轻活动了几下,“急性扭伤,筋络受损,气血瘀滞。”
他拿起一瓶活血化瘀酊,倒了一些在掌心,搓热后,开始均匀地涂抹在男生肿胀的手腕上,然后手法娴熟地进行推拿按摩。
他的手指力道适中,顺着筋络的方向推、按、揉、捏。
“嘶……疼!”男生忍不住叫出声。
“忍一下,通则不痛。”林远志手下不停,解释道,“推拿可以舒筋活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药酒能渗透进去,活血散瘀。”
推拿了约十分钟,林远志又取来干净的纱布,倒上一些药酒浸湿,敷在肿胀处,再用绷带进行“8”字形包扎固定。
“每隔四小时,自己轻轻按摩一下周围,或者用温水沾湿纱布重新敷药。暂时不要用力。”
男生活动了一下包扎好的手腕,虽然还有些疼,但那种胀痛欲裂的感觉明显减轻了,肿胀似乎也消下去一点。
“咦?好像……真的没那么疼了!谢谢林同学!”
第二个伤员,是一个额角被石块擦破,血流不止的女生。伤口不算深,但一直在渗血,看着吓人。
林远志先用清水小心地清洗掉伤口周围的污垢和血迹。然后,他打开一瓶云南白药粉,将白色的药粉均匀地撒在创面上。
“云南白药,止血化瘀,消肿生肌。稍微有点刺激,忍着点。”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对开放性伤口效果很好。”
药粉撒上去,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还在缓慢渗血的伤口,出血量迅速减少,很快便止住了!女生原本吓得苍白的脸,此刻写满了惊讶和感激。
“暂时不要沾水,明天如果伤口干燥,可以再撒一点药粉。”林远志叮嘱道,又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包扎好。
“谢谢!谢谢你林同学!血真的止住了!”女生激动地说。
第三个伤员,是一个小腿被硬物击中,大片淤青、皮下血肿的男生,疼得不敢走路。
林远志检查后,判断为软组织挫伤,皮下出血。
“这种情况,外用药酒活血散瘀效果最好。”
他取来跌打万花油,倒出一些,在掌心搓热,然后覆盖在男生小腿的淤青处,开始用力而均匀地揉搓。
“啊!疼疼疼!”男生痛呼。
“忍一忍,把淤血揉散开,好得快。”
林远志手下加力,药油渗透进皮肤,带来火辣辣的感觉,但很快,这种火辣感又转化为一种舒适的温热。
揉搓了十几分钟,那片骇人的淤青似乎真的扩散开了一些,颜色也变浅了。
“回去后自己每天揉两次,每次十五分钟,配合热敷效果更好。”林远志交代。
一个接一个的伤员过来。
扭伤的脚踝被敷上活血化瘀的药膏并用绷带固定;擦伤的皮肤清洗后撒上云南白药粉;肌肉拉伤的部位被涂上药酒进行推拿;关节挫伤处用栀子粉(栀子研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外敷,清热凉血消肿……
林远志成了绝对的主力,他神情专注,动作沉稳而迅速,对各种外伤的处理方法信手拈来,辨证施治。
倪飞鸣、宋金喜、祖千云则成了他的得力助手,负责清洗伤口、递送药品、协助包扎固定、安抚伤员情绪。
蒋沁芸也没闲着,她细心地帮伤员登记信息(姓名、伤情、处理方式),用自己带来的湿巾帮一些伤员擦拭脸上的污迹和血迹,轻声安慰着惊恐不安的同学。
墨轩则忠实地履行职责,高清摄像机记录着每一个救治的瞬间,从伤员痛苦而来,到处理后的舒缓与感激。
尹天赢也闻讯赶来。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站在篮球场边,抱着擦伤的胳膊,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他看着林远志熟练地处理着各种外伤,看着那些原本痛苦呻吟的伤员在接受简单处理后露出的舒缓表情,心中的震惊和疑惑越来越深。
这些他平时不太看得上的“土办法”,在这种极端缺乏现代医疗资源的条件下,竟然展现出了如此显著的即时效果。
“这……真的只是心理作用吗?”尹天赢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动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外伤救治点”的名声迅速传开。
越来越多在体育馆排不上队,或者伤势相对简单(如扭伤、挫伤、浅表擦伤)的伤员涌向篮球场。小小的救治点前排起了长队。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伤势严重的、有骨折脱臼可能的,还是优先去体育馆!我们这边没有会正骨的。”倪飞鸣大声维持着秩序。
“请看看我的胳膊!”
“我的膝盖摔破了!”
“我的腰好像扭到了!”
林远志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额头上全是汗珠,白色的T恤后背也湿了一片。
他眼神依旧专注,动作没有丝毫慌乱。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眼中只有伤员的伤情和手中能用的药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也在排队的人群中,他的眼镜在冲突中被挤掉了,手肘和膝盖都有擦伤。
“后生可畏啊……”老教授低声自语,“我年轻的时候去西北旅游,那次出了车祸,伤了好多人,车上有一位带了外用药的中医,当时真是派上了大用场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篮球场边亮起了路灯。
林远志等人依旧在忙碌。
蒋沁芸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瓶矿泉水和面包,分给大家。
“志哥,你歇会儿吧,喝口水。”蒋沁芸心疼地看着林远志疲惫的脸。
林远志接过水,猛灌了几口,抹了抹嘴,看着眼前依旧排着的队伍,摇摇头:“没事,还能坚持。把这些处理完。”
最后外用药都用完了,还有几个关节扭伤的学生没来得及医治。
林远志拿出针灸盒:“不介意扎几针吧?”
那几个人都摇头表示不介意,大家都是医学生,怎么会害怕扎针呢,互相插尿管都不算什么。
一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在同学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挤到了桌前。他脸色煞白,额头上布满冷汗,左脚踝肿得像个发面馒头,几乎不敢沾地。
“快看看他!他刚才被人推倒,脚踝扭了,疼得厉害,走不了路了!”搀扶他的同学焦急地说。
林远志放下手中的纱布,示意受伤的男生坐下,小心地抬起他的左脚。
脚踝处皮肤紧绷,呈现不正常的青紫色,局部温度明显升高,轻轻一碰,男生就疼得倒吸冷气。
“急性踝关节扭伤,外侧韧带损伤,局部气血瘀滞严重。”
林远志迅速做出判断。
他轻轻放下伤脚,目光落在了男生完好无损的右脚上。
这个举动让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
倪飞鸣正忙着给另一个伤员包扎,也忍不住探头看过来:“远志?他伤的是左脚啊,你看右脚干嘛?”
林远志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伸出右手,用拇指在男生右脚踝外侧一个特定的位置(外踝尖下方凹陷处)仔细按压、探寻。他的动作很轻,但很专注,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找到了。”林远志低语一声,眼神一亮。他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针灸盒,取出一根一寸半的毫针。
“你……你这是要扎我的右脚?”受伤的男生也懵了,声音带着疼痛的颤抖和不解,“我伤的是左脚啊!”
“对,就是右脚。”林远志语气平静而笃定,“这叫‘缪刺法’,《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简单说,就是身体左右经络气血是相通的,有时一侧有病,可以通过刺激另一侧对应的点来治疗。”
他一边解释,一边用酒精棉球快速消毒了男生右脚踝外侧他刚才按压的那个点(相当于健侧的解溪穴附近,缪刺常取对应点或反应点)。
然后,他手持毫针,手法稳准快,瞬间刺入皮肤,进针约一寸。接着,他手指捻转毫针,运用泻法,手法迅捷而有力。
“嘶……”男生感觉到右脚踝传来一阵明显的酸胀感,甚至有点轻微的刺痛,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但随即,他脸上露出了极其惊讶的表情:“咦?……哎?我的左脚……左脚好像……没那么疼了?!”
周围等待的伤员和帮忙的同学都好奇地围拢过来,连正在给伤员包扎的宋金喜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不转睛地看着。
林远志没有停手,继续运针,同时问道:“你现在感觉左脚踝怎么样?”
“热……热乎乎的!”男生惊喜地叫道,“刚才那种钻心的疼,一下子减轻了好多!感觉……感觉像是堵住的地方被冲开了一样!”
他尝试着轻轻活动了一下受伤的左脚踝,虽然还有些不适,但已经可以小幅度转动了,不像刚才那样完全不敢动。
“天哪!真的假的?”
“扎右脚治左脚?这也太神奇了吧?”
“不是心理作用吧?”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叹和难以置信的议论声。
倪飞鸣更是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绷带都忘了缠:“**!远志!这……这就是缪刺法?课本上是有这么一段,可……可我一直以为就是理论,从来没见人用过!更没想到效果这么……这么立竿见影!”他看向林远志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不可思议。
宋金喜也走了过来:“远志,你这手法……太精妙了。缪刺法我也学过,知道‘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原则,但具体取穴和手法运用,一直把握不好火候。你刚才按压寻找的那个点,是阿是穴?还是特定对应点?这捻转泻法的力度和频率……有什么讲究吗?”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显然是被这神奇的效果深深震撼,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林远志一边继续运针,一边简要回答:“取穴关键在于找到健侧与患侧经络气血对应的敏感点或反应点,不一定是固定穴位。刚才按压时,他健侧这个点有明显的压痛和结节感,说明气血在此有郁滞,对应患侧的瘀堵。泻法捻转是为了疏通健侧经络,引导气血去平衡患侧。”
他解释着,手下不停。大约又过了两三分钟,林远志停止运针,将毫针留在穴位内(留针),然后对男生说:“你现在再活动一下左脚踝,小心点,慢慢来。”
男生小心翼翼地转动脚踝,又尝试着轻轻踩了踩地,脸上的惊喜越来越浓:“真的!真的不怎么疼了!虽然还有点胀,但那种撕裂般的剧痛没了!太神了!”他激动得差点站起来。
林远志按住他:“别急,这只是暂时缓解了疼痛,疏通了部分气血。韧带损伤还在,还需要注意休息。”
倪飞鸣啧啧称奇:“服了!我真是服了!远志,你这手缪刺,简直就是上实践课啊!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儿玄乎,今天算是开眼了!这效果,比打封闭还快啊!”
宋金喜则陷入了沉思,反复回味着林远志刚才的操作和解释,喃喃道:“对应点……反应点……得气……泻法引导……原来如此。”
周围等待的伤员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议论纷纷:
“针灸还能这么玩?”
“扎好脚治坏脚?这听着像玄幻故事!”
“可人家真的不疼了啊!效果摆在这儿!”
“我认出来了,网络神医林远志,之前那些视频不是营销效果嘛?”
蒋沁芸在一旁,大眼睛里闪烁着无比骄傲的光芒,她悄悄对墨轩说:“墨轩,都拍下来了吗?”
墨轩点点头,高清镜头忠实地记录着这神奇的一幕。
清晨的阳光,终于穿透了笼罩校园一周的阴霾,带着一丝久违的暖意。
学生们走出宿舍楼,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希望。就
校园广播里响起了副校长邓关那略显疲惫却带着解脱的声音:
“全体师生请注意!全体师生请注意!根据上级部门最新指示和专家评估,结合我校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环境采样结果均为阴性的实际情况,现决定,自即日起,有限度解除校园封控管理!”
广播里的声音顿了顿,似乎能听到话筒那边传来的轻微喘息,接着是更清晰的宣告:“所有在校师生,经校医院统一安排体检,确认无发热、咳嗽、腹泻等疑似症状,可凭学生证或工作证,在门卫处领取‘临时通行证’,凭证件可正常进出校园!但请注意,非必要不离市,离市需提前报备……”
广播声还在校园上空回荡,但宿舍楼里已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窗户被推开,有人探出头大声呼喊,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在这一刻化作了重获自由的狂喜。
“解封了!终于解封了!”
“可以出去了!我要出去吃火锅!”
“我要去图书馆!我要去逛街!”
“自由万岁!”
林远志站在宿舍阳台上,看着楼下奔走相告、喜极而泣的同学,心中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意外总算在各方努力下,暂时平息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隔壁女生宿舍楼的方向,不知道蒋沁芸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她应该……会很高兴吧?
毕竟她“空降”进来,也被困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蒋沁芸发来的信息:“志哥!听到了吗?解封了!我们可以出去了!(≧▽≦)”
林远志嘴角微扬,回复道:“嗯,听到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走?我干嘛要走?”蒋沁芸几乎是秒回,“学校刚解封,肯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伤员也需要后续治疗吧?再说了,我还没玩够呢!志哥,你不会是嫌我烦,想赶我走吧?(委屈巴巴.jpg)”
林远志看着那个委屈的表情包,无奈地笑了笑:“没有。你想待就待着吧。”
“那就好!对了,中午一起吃饭?我请你!庆祝解封!”蒋沁芸紧接着又发来一条。
“中午……”林远志刚想答应,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另一个号码发来的信息。
“林学长,我是丁夕梅。打扰了。我的腹泻好多了!大便成型了,次数也少了,晚上也不会痛醒了,真的非常感谢您!不知道您中午有没有空?我想请您在第一食堂吃个便饭,聊表谢意。不知道是否方便?”
丁夕梅?
林远志愣了一下。是蒋沁芸那个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室友。
脐疗的效果看来确实不错。人家特意发信息来感谢,还邀请吃饭,拒绝似乎不太礼貌。
他犹豫了一下,回复丁夕梅:“太客气了。有效果就好。中午……可以。”
回复完丁夕梅,他才切回和蒋沁芸的聊天框:“沁芸,中午我有点事,可能不能和你一起吃了。”
“啊?什么事啊?”蒋沁芸立刻追问。
“嗯……一个病人,约了中午复诊。”林远志含糊其辞,他不太想说是丁夕梅请吃饭,免得蒋沁芸多想。
“哦……那好吧。”蒋沁芸发来一个失落的表情,“那你忙完记得找我哦!”
“好。”
解封后的第二食堂终于又可以使用了。
林远志刚走进食堂,就看到丁夕梅站在门口张望。
她今天气色好了很多,不再是之前那种病态的苍白,脸颊有了些血色,穿着也比之前精神了些。
“林学长!这边!”丁夕梅看到林远志,高兴地挥手。
“你好。”林远志走过去。
“学长,真是太感谢您了!”丁夕梅一见面就再次道谢,语气真诚,“那个脐疗,真的救了我……现在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今天这顿,千万别客气,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你太客气了,有效果就好。”林远志笑了笑,跟着丁夕梅去窗口打饭。
两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丁夕梅显然心情极好,一边吃饭,一边兴致勃勃地跟林远志聊起她这几天的变化,从大便成型说到睡眠安稳,从不再怕冷说到胃口变好,言语间充满了对林远志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
林远志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心里也为她的好转感到欣慰。作为“医生”,没有什么比看到病人康复更让人满足的了。
然而,他们都没注意到,在食堂另一个入口处,一个身影正站在那里,目光复杂地看着他们。
正是蒋沁芸。
她本来想自己随便吃点,结果一进食堂,就看到了林远志和丁夕梅坐在一起吃饭,还有说有笑。
林远志中午说的“有事”,就是和丁夕梅吃饭?
一股酸溜溜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蒋沁芸咬了咬嘴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哼!骗子!还说复诊!明明就是来吃饭!”蒋沁芸小声嘟囔着,气鼓鼓地转身,随便打了点饭菜,找了个离他们远远的、但又能看到他们的位置坐下。
她一边食不知味地戳着盘子里的饭菜,一边时不时地偷瞄那边,看到丁夕梅给林远志夹菜,看到林远志对丁夕梅微笑……她感觉嘴里的饭更没味道了,心里后悔得不行:早知道就不介绍丁夕梅给志哥认识了!
现在倒好……
就在蒋沁芸独自生闷气的时候,食堂里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个昨天被林远志处理过小腿挫伤的男生,端着餐盘路过,一眼就认出了林远志。
“林远志,林同学!”他惊喜地叫出声,快步走过来,“真的是您!太好了!我正想找您呢!”
林远志和丁夕梅都抬起头。
“同学,你好。”林远志认出他。
“太感谢您了!昨天您给我揉了药酒,又教了我方法,我回去照做,今天早上起来,淤青散了一大半!走路也不怎么疼了!您那药酒和手法,太神了!”男生激动地说着,还特意卷起裤腿给林远志看。
他的声音不小,立刻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很快,又有几个昨天在篮球场接受过林远志治疗的学生认出了他。
“我也要谢谢您!我手腕扭伤,您给我扎针固定后,今天好多了!”
“我的擦伤撒了您的药粉,今天结痂了,一点都不疼了!”
“您昨天给我揉散淤血的地方,今天颜色淡了好多!”
“林医生……”
一时间,好几个学生端着餐盘围拢到林远志和丁夕梅的桌边,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谢,分享着自己伤情的好转。
林远志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主动过来感谢他。
他站起身,微笑着回应大家的热情:“大家不用客气,有效果就好。都是同学校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学长,下午还去篮球场那边吗?我室友昨天也受伤了,没赶上,今天想去看看。”有人问道。
“是啊是啊,下午还出诊吗?”
“还想找您再看看!”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林远志想了想,昨天带出来的药酒药粉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标本室里的存货也有限。
需要补充“弹药”。
“这样吧,”林远志提高声音,对围过来的同学们说,“今天下午两点开始,我会去中药标本室那边。昨天用的一些药酒药粉快用完了,我需要再配制一些。如果大家有需要复查,或者有新的外伤需要处理,可以在下午两点之后,到中药标本室那边找我。不过,伤势严重或者怀疑骨折的,还是建议先去校医院或者体育馆的医疗点。”
“太好了!”
“谢谢林医生!”
“我们一定去!”
得到林远志的承诺,大家才心满意足地散去。
丁夕梅看着这一幕,眼中对林远志的敬佩更浓了:“学长真了不起!这么多同学都信任您!”
林远志笑了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午饭后,林远志告别了丁夕梅,立刻联系了倪飞鸣、宋金喜和祖千云。听说要去标本室配药,三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蒋沁芸也像小尾巴一样跟了过来,还主动请缨:“志哥,我也去帮忙!我力气大,可以捣药!”
中药标本室里,弥漫着浓郁而复杂的药香。林远志俨然成了总指挥。
“飞鸣,金喜,你们俩负责处理活血化瘀的药材:三七、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七要打成细粉,红花、桃仁、乳香、没药按比例称好,准备泡药酒。”
“千云,你负责清热消肿的药材:大黄、黄柏、栀子、冰片(少量)。大黄、黄柏、栀子研成粗粉,冰片单独研成极细粉,最后调和药膏用。”
“沁芸,”林远志看向跃跃欲试的蒋沁芸,“你……帮我把那边柜子里的几个大玻璃罐洗干净,晾干,待会用来泡药酒。”
“好嘞!”蒋沁芸欢快地应下,立刻跑去干活。
标本室瞬间变成了一个小型制药作坊。倪飞鸣和宋金喜在研磨药材,药杵撞击药钵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祖千云仔细地称量、研磨;林远志则穿梭其间,指导配比,检查药材处理情况;蒋沁芸哼着歌,认真地清洗着玻璃罐,水花溅到脸上也毫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
“远志,这活血化瘀酊的比例,还是按上次那个方子?”宋金喜一边研磨一边问。
“对,三七粉10%,红花15%,桃仁10%,乳香8%,没药7%,剩下用高度白酒浸泡一周以上。这次量大,比例要算准。”林远志仔细核对。
“明白。”宋金喜推了推眼镜,计算器按得飞快。
“志哥!罐子洗好了!”蒋沁芸举着两个锃光瓦亮的大玻璃罐,像献宝一样。
“嗯,放那边晾着。”林远志点点头,又转向祖千云,“千云,栀子大黄膏的比例:大黄粉30%,黄柏粉20%,栀子粉40%,冰片粉10%。用凡士林或者蜂蜜调和成膏状。清热消肿效果很好,尤其适合红肿热痛的外伤。”
“好。”祖千云沉稳地应道。
蒋沁芸放下罐子,又凑到倪飞鸣旁边:“飞鸣哥,我帮你捣药吧?”
“哎哟,蒋大小姐,这粗活哪能让你干!”倪飞鸣笑嘻嘻地说。
“没事!我力气大着呢!你不知道吧?我是可是经常打网球的!”
蒋沁芸不由分说,抢过倪飞鸣手里的药杵,对着药钵里的红花用力捣起来,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十分卖力。
她白皙的脸颊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亮晶晶的,充满了干劲。
林远志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弧度。
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能放下身段来做这些琐碎的事情,确实让他有些意外,也有些……触动。
宋金喜在一旁默默观察着。
她看着蒋沁芸围着林远志转,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趁着林远志去角落取药材的间隙,宋金喜放下手中的药匙,走到林远志身边,低声说道:“远志。”
“嗯?金喜,怎么了?”林远志抱着一包药材,疑惑地看向她。
宋金喜推了推眼镜,目光扫了一眼不远处正和倪飞鸣说笑、但眼神时不时瞟向这边的蒋沁芸,声音压得更低:“远志,你有没有觉得……蒋沁芸,对你……很不一样?”
林远志一愣:“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宋金喜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有些无奈:“你是真没看出来,还是装傻?她看你的眼神,跟你说话的语气,还有……她一个千金大小姐,放着外面的自由不要,‘空降’进来被困在学校里,现在又在这里帮你洗罐子捣药……你真觉得她只是把你当普通朋友?”
林远志被问住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蒋沁芸。她正拿着药杵,跟倪飞鸣争论着什么,
是啊,她为什么愿意留在这里?为什么愿意做这些?仅仅是因为好奇或者好玩吗?
“她……”林远志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确实能感觉到蒋沁芸的亲近和依赖,但他一直以为那只是因为她感激他治好了她的手,或者是因为她性格开朗外向。
更深层次的……他从未细想过,或者说,潜意识里在回避。
“远志,”宋金喜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严肃和关切,“蒋沁芸的心思,连我这个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她对你的感情,绝不是普通的感激或者友情那么简单。她为你做的这些,也不是普通朋友会做的。你……是不是该好好想想,回应一下人家的心意?别总是一副毫无察觉的样子——会伤人心的。”
她顿了顿,看着林远志有些怔忡的表情,补充了一句:“医者不自医,但感情的事,旁观者清。别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说完,她不再多言,转身回去继续研磨药材。
林远志站在原地,抱着那包药材,看向蒋沁芸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一种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蒋沁芸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来,对他露出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还挥了挥手中的药杵:“志哥!你过来看看我捣得怎么样?”
林远志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而陌生的情绪悄然滋生。
他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目光,含糊地应了一声:“嗯……挺好。”然后有些仓促地转身,将药材放到桌上,仿佛那包药材有千斤重。
标本室里,药杵的撞击声、研磨声依旧,空气里弥漫的药香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名为心事的味道。
林远志低着头,假装专注地整理药材,心思却早已飘远。宋金喜的话在他耳边反复回响:“别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
这天上午八点,第一食堂。
忽然,厨房的方向冒出了白色的浓烟,火警的铃声大作,食堂内的众人全都一窝蜂跑向大门。
没想到发生了事故。
一时间,出现多名伤者,被送去体育馆治疗。
本来体育馆,床位就紧张,现在治疗根本跟不上了。很多伤害者只能在门口排队等候。
林远志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痛苦的脸,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我们不能干看着,我们可以用中医治疗外甥闺女的方法!”
“中医?”倪飞鸣一愣,“这里连中药都没有啊!”
“有!”林远志斩钉截铁地说,“中药标本室!那里锁着,但里面有很多常用的饮片和成药,还有配好的外伤药酒!”
“标本室?”宋金喜眼睛一亮,“对!现在是紧急情况,不管那么多了!”
“可钥匙呢?”祖千云问。
“钥匙当然是在邓校长手上,他肯定不会给的!”倪飞鸣热血上涌,“不过,我知道标本室后面有个窗户,防护网锈蚀了,应该能弄开!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金喜说得对,不用管那么多了。”
“别说这么快了,走吧!”林远志当机立断。
几人立刻行动。蒋沁芸毫不犹豫地跟上:“志哥,我也去帮忙!”
避开人群,他们绕到位于校园僻静一角的中药标本室。
果然如倪飞鸣所说,后窗的防盗网锈迹斑斑。
倪飞鸣和祖千云合力,用找到的粗树枝和石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撬开了一个勉强能容人钻过的口子。
林远志第一个钻了进去。
室内弥漫着浓郁的中药香气。借着手机电筒的光,他看到一排排高大的药柜,上面贴满了标签。
他目标明确,直奔存放成药和外用药的区域。
“找到了!”林远志低呼一声,从柜子里抱出几个大玻璃罐,里面是深褐色或红棕色的药酒,“正骨水、跌打万花油、还有我们自己配的活血化瘀酊!”
他又拉开几个抽屉,里面是分门别类包好的饮片:“三七粉!云南白药!还有大黄、栀子、黄柏……外用清热消肿的都有。”
“太好了!”倪飞鸣也钻了进来,看到这些“宝藏”,兴奋不已,“快!能拿多少拿多少!”
几人如同蚂蚁搬家,将能找到的、适用于外伤的药酒、药粉、饮片,以及一些干净的纱布、棉球(标本室用于包裹药材的)尽可能多地搬了出来。
“我们需要一个地方!”林远志看着堆在地上的“战利品”,迅速思考,“体育馆门口太乱了,而且校方可能不会同意我们在那里‘摆摊’。”
“去篮球场旁边的空地!”宋金喜提议,“那里宽敞,离体育馆也不远,伤员能找过来。”
“好!”林远志点头,“飞鸣,千云,你们俩负责把东西搬过去。金喜,你去找几张桌子,再找几块大点的布,写上‘中医外伤救治点’!沁芸,你和墨轩帮我们维持一下秩序,顺便……记录一下。”他看了一眼墨轩。
“没问题,志哥!”蒋沁芸立刻应下。墨轩点点头,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高清摄像机。
很快,在篮球场旁边相对空旷的硬化路面上,几张从附近活动室“借”来的课桌拼在一起,铺上干净的桌布(也是临时找的)。
宋金喜用红笔在几张A4纸上写下醒目的“中医外伤临时救治点”,贴在桌子前。
林远志将药酒、药粉、饮片分门别类摆好。
倪飞鸣则用找到的几个大盆,从附近的消防栓(幸好有水)接了清水。
很快就有路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
“中医也能治外伤?”
“靠谱吗?别是瞎搞吧?”
“现在西医那边都排不上队,死马当活马医呗……”
“试试看吧,总比干等着强……”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一些在体育馆外伤势相对较轻的伤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向篮球场这边聚集。
第一个过来的,是一个手腕严重扭伤的男生,疼得龇牙咧嘴,手腕肿得像馒头。
“同学,坐下。”林远志示意他坐下,仔细检查了他的手腕,轻轻活动了几下,“急性扭伤,筋络受损,气血瘀滞。”
他拿起一瓶活血化瘀酊,倒了一些在掌心,搓热后,开始均匀地涂抹在男生肿胀的手腕上,然后手法娴熟地进行推拿按摩。
他的手指力道适中,顺着筋络的方向推、按、揉、捏。
“嘶……疼!”男生忍不住叫出声。
“忍一下,通则不痛。”林远志手下不停,解释道,“推拿可以舒筋活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药酒能渗透进去,活血散瘀。”
推拿了约十分钟,林远志又取来干净的纱布,倒上一些药酒浸湿,敷在肿胀处,再用绷带进行“8”字形包扎固定。
“每隔四小时,自己轻轻按摩一下周围,或者用温水沾湿纱布重新敷药。暂时不要用力。”
男生活动了一下包扎好的手腕,虽然还有些疼,但那种胀痛欲裂的感觉明显减轻了,肿胀似乎也消下去一点。
“咦?好像……真的没那么疼了!谢谢林同学!”
第二个伤员,是一个额角被石块擦破,血流不止的女生。伤口不算深,但一直在渗血,看着吓人。
林远志先用清水小心地清洗掉伤口周围的污垢和血迹。然后,他打开一瓶云南白药粉,将白色的药粉均匀地撒在创面上。
“云南白药,止血化瘀,消肿生肌。稍微有点刺激,忍着点。”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对开放性伤口效果很好。”
药粉撒上去,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还在缓慢渗血的伤口,出血量迅速减少,很快便止住了!女生原本吓得苍白的脸,此刻写满了惊讶和感激。
“暂时不要沾水,明天如果伤口干燥,可以再撒一点药粉。”林远志叮嘱道,又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包扎好。
“谢谢!谢谢你林同学!血真的止住了!”女生激动地说。
第三个伤员,是一个小腿被硬物击中,大片淤青、皮下血肿的男生,疼得不敢走路。
林远志检查后,判断为软组织挫伤,皮下出血。
“这种情况,外用药酒活血散瘀效果最好。”
他取来跌打万花油,倒出一些,在掌心搓热,然后覆盖在男生小腿的淤青处,开始用力而均匀地揉搓。
“啊!疼疼疼!”男生痛呼。
“忍一忍,把淤血揉散开,好得快。”
林远志手下加力,药油渗透进皮肤,带来火辣辣的感觉,但很快,这种火辣感又转化为一种舒适的温热。
揉搓了十几分钟,那片骇人的淤青似乎真的扩散开了一些,颜色也变浅了。
“回去后自己每天揉两次,每次十五分钟,配合热敷效果更好。”林远志交代。
一个接一个的伤员过来。
扭伤的脚踝被敷上活血化瘀的药膏并用绷带固定;擦伤的皮肤清洗后撒上云南白药粉;肌肉拉伤的部位被涂上药酒进行推拿;关节挫伤处用栀子粉(栀子研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外敷,清热凉血消肿……
林远志成了绝对的主力,他神情专注,动作沉稳而迅速,对各种外伤的处理方法信手拈来,辨证施治。
倪飞鸣、宋金喜、祖千云则成了他的得力助手,负责清洗伤口、递送药品、协助包扎固定、安抚伤员情绪。
蒋沁芸也没闲着,她细心地帮伤员登记信息(姓名、伤情、处理方式),用自己带来的湿巾帮一些伤员擦拭脸上的污迹和血迹,轻声安慰着惊恐不安的同学。
墨轩则忠实地履行职责,高清摄像机记录着每一个救治的瞬间,从伤员痛苦而来,到处理后的舒缓与感激。
尹天赢也闻讯赶来。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站在篮球场边,抱着擦伤的胳膊,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他看着林远志熟练地处理着各种外伤,看着那些原本痛苦呻吟的伤员在接受简单处理后露出的舒缓表情,心中的震惊和疑惑越来越深。
这些他平时不太看得上的“土办法”,在这种极端缺乏现代医疗资源的条件下,竟然展现出了如此显著的即时效果。
“这……真的只是心理作用吗?”尹天赢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动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外伤救治点”的名声迅速传开。
越来越多在体育馆排不上队,或者伤势相对简单(如扭伤、挫伤、浅表擦伤)的伤员涌向篮球场。小小的救治点前排起了长队。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伤势严重的、有骨折脱臼可能的,还是优先去体育馆!我们这边没有会正骨的。”倪飞鸣大声维持着秩序。
“请看看我的胳膊!”
“我的膝盖摔破了!”
“我的腰好像扭到了!”
林远志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额头上全是汗珠,白色的T恤后背也湿了一片。
他眼神依旧专注,动作没有丝毫慌乱。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眼中只有伤员的伤情和手中能用的药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也在排队的人群中,他的眼镜在冲突中被挤掉了,手肘和膝盖都有擦伤。
“后生可畏啊……”老教授低声自语,“我年轻的时候去西北旅游,那次出了车祸,伤了好多人,车上有一位带了外用药的中医,当时真是派上了大用场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篮球场边亮起了路灯。
林远志等人依旧在忙碌。
蒋沁芸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瓶矿泉水和面包,分给大家。
“志哥,你歇会儿吧,喝口水。”蒋沁芸心疼地看着林远志疲惫的脸。
林远志接过水,猛灌了几口,抹了抹嘴,看着眼前依旧排着的队伍,摇摇头:“没事,还能坚持。把这些处理完。”
最后外用药都用完了,还有几个关节扭伤的学生没来得及医治。
林远志拿出针灸盒:“不介意扎几针吧?”
那几个人都摇头表示不介意,大家都是医学生,怎么会害怕扎针呢,互相插尿管都不算什么。
一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在同学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挤到了桌前。他脸色煞白,额头上布满冷汗,左脚踝肿得像个发面馒头,几乎不敢沾地。
“快看看他!他刚才被人推倒,脚踝扭了,疼得厉害,走不了路了!”搀扶他的同学焦急地说。
林远志放下手中的纱布,示意受伤的男生坐下,小心地抬起他的左脚。
脚踝处皮肤紧绷,呈现不正常的青紫色,局部温度明显升高,轻轻一碰,男生就疼得倒吸冷气。
“急性踝关节扭伤,外侧韧带损伤,局部气血瘀滞严重。”
林远志迅速做出判断。
他轻轻放下伤脚,目光落在了男生完好无损的右脚上。
这个举动让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
倪飞鸣正忙着给另一个伤员包扎,也忍不住探头看过来:“远志?他伤的是左脚啊,你看右脚干嘛?”
林远志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伸出右手,用拇指在男生右脚踝外侧一个特定的位置(外踝尖下方凹陷处)仔细按压、探寻。他的动作很轻,但很专注,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找到了。”林远志低语一声,眼神一亮。他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针灸盒,取出一根一寸半的毫针。
“你……你这是要扎我的右脚?”受伤的男生也懵了,声音带着疼痛的颤抖和不解,“我伤的是左脚啊!”
“对,就是右脚。”林远志语气平静而笃定,“这叫‘缪刺法’,《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简单说,就是身体左右经络气血是相通的,有时一侧有病,可以通过刺激另一侧对应的点来治疗。”
他一边解释,一边用酒精棉球快速消毒了男生右脚踝外侧他刚才按压的那个点(相当于健侧的解溪穴附近,缪刺常取对应点或反应点)。
然后,他手持毫针,手法稳准快,瞬间刺入皮肤,进针约一寸。接着,他手指捻转毫针,运用泻法,手法迅捷而有力。
“嘶……”男生感觉到右脚踝传来一阵明显的酸胀感,甚至有点轻微的刺痛,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但随即,他脸上露出了极其惊讶的表情:“咦?……哎?我的左脚……左脚好像……没那么疼了?!”
周围等待的伤员和帮忙的同学都好奇地围拢过来,连正在给伤员包扎的宋金喜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不转睛地看着。
林远志没有停手,继续运针,同时问道:“你现在感觉左脚踝怎么样?”
“热……热乎乎的!”男生惊喜地叫道,“刚才那种钻心的疼,一下子减轻了好多!感觉……感觉像是堵住的地方被冲开了一样!”
他尝试着轻轻活动了一下受伤的左脚踝,虽然还有些不适,但已经可以小幅度转动了,不像刚才那样完全不敢动。
“天哪!真的假的?”
“扎右脚治左脚?这也太神奇了吧?”
“不是心理作用吧?”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叹和难以置信的议论声。
倪飞鸣更是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绷带都忘了缠:“**!远志!这……这就是缪刺法?课本上是有这么一段,可……可我一直以为就是理论,从来没见人用过!更没想到效果这么……这么立竿见影!”他看向林远志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不可思议。
宋金喜也走了过来:“远志,你这手法……太精妙了。缪刺法我也学过,知道‘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原则,但具体取穴和手法运用,一直把握不好火候。你刚才按压寻找的那个点,是阿是穴?还是特定对应点?这捻转泻法的力度和频率……有什么讲究吗?”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显然是被这神奇的效果深深震撼,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林远志一边继续运针,一边简要回答:“取穴关键在于找到健侧与患侧经络气血对应的敏感点或反应点,不一定是固定穴位。刚才按压时,他健侧这个点有明显的压痛和结节感,说明气血在此有郁滞,对应患侧的瘀堵。泻法捻转是为了疏通健侧经络,引导气血去平衡患侧。”
他解释着,手下不停。大约又过了两三分钟,林远志停止运针,将毫针留在穴位内(留针),然后对男生说:“你现在再活动一下左脚踝,小心点,慢慢来。”
男生小心翼翼地转动脚踝,又尝试着轻轻踩了踩地,脸上的惊喜越来越浓:“真的!真的不怎么疼了!虽然还有点胀,但那种撕裂般的剧痛没了!太神了!”他激动得差点站起来。
林远志按住他:“别急,这只是暂时缓解了疼痛,疏通了部分气血。韧带损伤还在,还需要注意休息。”
倪飞鸣啧啧称奇:“服了!我真是服了!远志,你这手缪刺,简直就是上实践课啊!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儿玄乎,今天算是开眼了!这效果,比打封闭还快啊!”
宋金喜则陷入了沉思,反复回味着林远志刚才的操作和解释,喃喃道:“对应点……反应点……得气……泻法引导……原来如此。”
周围等待的伤员们更是看得目瞪口呆,议论纷纷:
“针灸还能这么玩?”
“扎好脚治坏脚?这听着像玄幻故事!”
“可人家真的不疼了啊!效果摆在这儿!”
“我认出来了,网络神医林远志,之前那些视频不是营销效果嘛?”
蒋沁芸在一旁,大眼睛里闪烁着无比骄傲的光芒,她悄悄对墨轩说:“墨轩,都拍下来了吗?”
墨轩点点头,高清镜头忠实地记录着这神奇的一幕。
清晨的阳光,终于穿透了笼罩校园一周的阴霾,带着一丝久违的暖意。
学生们走出宿舍楼,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希望。就
校园广播里响起了副校长邓关那略显疲惫却带着解脱的声音:
“全体师生请注意!全体师生请注意!根据上级部门最新指示和专家评估,结合我校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环境采样结果均为阴性的实际情况,现决定,自即日起,有限度解除校园封控管理!”
广播里的声音顿了顿,似乎能听到话筒那边传来的轻微喘息,接着是更清晰的宣告:“所有在校师生,经校医院统一安排体检,确认无发热、咳嗽、腹泻等疑似症状,可凭学生证或工作证,在门卫处领取‘临时通行证’,凭证件可正常进出校园!但请注意,非必要不离市,离市需提前报备……”
广播声还在校园上空回荡,但宿舍楼里已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窗户被推开,有人探出头大声呼喊,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在这一刻化作了重获自由的狂喜。
“解封了!终于解封了!”
“可以出去了!我要出去吃火锅!”
“我要去图书馆!我要去逛街!”
“自由万岁!”
林远志站在宿舍阳台上,看着楼下奔走相告、喜极而泣的同学,心中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意外总算在各方努力下,暂时平息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隔壁女生宿舍楼的方向,不知道蒋沁芸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她应该……会很高兴吧?
毕竟她“空降”进来,也被困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蒋沁芸发来的信息:“志哥!听到了吗?解封了!我们可以出去了!(≧▽≦)”
林远志嘴角微扬,回复道:“嗯,听到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走?我干嘛要走?”蒋沁芸几乎是秒回,“学校刚解封,肯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伤员也需要后续治疗吧?再说了,我还没玩够呢!志哥,你不会是嫌我烦,想赶我走吧?(委屈巴巴.jpg)”
林远志看着那个委屈的表情包,无奈地笑了笑:“没有。你想待就待着吧。”
“那就好!对了,中午一起吃饭?我请你!庆祝解封!”蒋沁芸紧接着又发来一条。
“中午……”林远志刚想答应,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另一个号码发来的信息。
“林学长,我是丁夕梅。打扰了。我的腹泻好多了!大便成型了,次数也少了,晚上也不会痛醒了,真的非常感谢您!不知道您中午有没有空?我想请您在第一食堂吃个便饭,聊表谢意。不知道是否方便?”
丁夕梅?
林远志愣了一下。是蒋沁芸那个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室友。
脐疗的效果看来确实不错。人家特意发信息来感谢,还邀请吃饭,拒绝似乎不太礼貌。
他犹豫了一下,回复丁夕梅:“太客气了。有效果就好。中午……可以。”
回复完丁夕梅,他才切回和蒋沁芸的聊天框:“沁芸,中午我有点事,可能不能和你一起吃了。”
“啊?什么事啊?”蒋沁芸立刻追问。
“嗯……一个病人,约了中午复诊。”林远志含糊其辞,他不太想说是丁夕梅请吃饭,免得蒋沁芸多想。
“哦……那好吧。”蒋沁芸发来一个失落的表情,“那你忙完记得找我哦!”
“好。”
解封后的第二食堂终于又可以使用了。
林远志刚走进食堂,就看到丁夕梅站在门口张望。
她今天气色好了很多,不再是之前那种病态的苍白,脸颊有了些血色,穿着也比之前精神了些。
“林学长!这边!”丁夕梅看到林远志,高兴地挥手。
“你好。”林远志走过去。
“学长,真是太感谢您了!”丁夕梅一见面就再次道谢,语气真诚,“那个脐疗,真的救了我……现在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今天这顿,千万别客气,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你太客气了,有效果就好。”林远志笑了笑,跟着丁夕梅去窗口打饭。
两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丁夕梅显然心情极好,一边吃饭,一边兴致勃勃地跟林远志聊起她这几天的变化,从大便成型说到睡眠安稳,从不再怕冷说到胃口变好,言语间充满了对林远志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
林远志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心里也为她的好转感到欣慰。作为“医生”,没有什么比看到病人康复更让人满足的了。
然而,他们都没注意到,在食堂另一个入口处,一个身影正站在那里,目光复杂地看着他们。
正是蒋沁芸。
她本来想自己随便吃点,结果一进食堂,就看到了林远志和丁夕梅坐在一起吃饭,还有说有笑。
林远志中午说的“有事”,就是和丁夕梅吃饭?
一股酸溜溜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蒋沁芸咬了咬嘴唇,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哼!骗子!还说复诊!明明就是来吃饭!”蒋沁芸小声嘟囔着,气鼓鼓地转身,随便打了点饭菜,找了个离他们远远的、但又能看到他们的位置坐下。
她一边食不知味地戳着盘子里的饭菜,一边时不时地偷瞄那边,看到丁夕梅给林远志夹菜,看到林远志对丁夕梅微笑……她感觉嘴里的饭更没味道了,心里后悔得不行:早知道就不介绍丁夕梅给志哥认识了!
现在倒好……
就在蒋沁芸独自生闷气的时候,食堂里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个昨天被林远志处理过小腿挫伤的男生,端着餐盘路过,一眼就认出了林远志。
“林远志,林同学!”他惊喜地叫出声,快步走过来,“真的是您!太好了!我正想找您呢!”
林远志和丁夕梅都抬起头。
“同学,你好。”林远志认出他。
“太感谢您了!昨天您给我揉了药酒,又教了我方法,我回去照做,今天早上起来,淤青散了一大半!走路也不怎么疼了!您那药酒和手法,太神了!”男生激动地说着,还特意卷起裤腿给林远志看。
他的声音不小,立刻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很快,又有几个昨天在篮球场接受过林远志治疗的学生认出了他。
“我也要谢谢您!我手腕扭伤,您给我扎针固定后,今天好多了!”
“我的擦伤撒了您的药粉,今天结痂了,一点都不疼了!”
“您昨天给我揉散淤血的地方,今天颜色淡了好多!”
“林医生……”
一时间,好几个学生端着餐盘围拢到林远志和丁夕梅的桌边,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谢,分享着自己伤情的好转。
林远志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主动过来感谢他。
他站起身,微笑着回应大家的热情:“大家不用客气,有效果就好。都是同学校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学长,下午还去篮球场那边吗?我室友昨天也受伤了,没赶上,今天想去看看。”有人问道。
“是啊是啊,下午还出诊吗?”
“还想找您再看看!”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林远志想了想,昨天带出来的药酒药粉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标本室里的存货也有限。
需要补充“弹药”。
“这样吧,”林远志提高声音,对围过来的同学们说,“今天下午两点开始,我会去中药标本室那边。昨天用的一些药酒药粉快用完了,我需要再配制一些。如果大家有需要复查,或者有新的外伤需要处理,可以在下午两点之后,到中药标本室那边找我。不过,伤势严重或者怀疑骨折的,还是建议先去校医院或者体育馆的医疗点。”
“太好了!”
“谢谢林医生!”
“我们一定去!”
得到林远志的承诺,大家才心满意足地散去。
丁夕梅看着这一幕,眼中对林远志的敬佩更浓了:“学长真了不起!这么多同学都信任您!”
林远志笑了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午饭后,林远志告别了丁夕梅,立刻联系了倪飞鸣、宋金喜和祖千云。听说要去标本室配药,三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蒋沁芸也像小尾巴一样跟了过来,还主动请缨:“志哥,我也去帮忙!我力气大,可以捣药!”
中药标本室里,弥漫着浓郁而复杂的药香。林远志俨然成了总指挥。
“飞鸣,金喜,你们俩负责处理活血化瘀的药材:三七、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七要打成细粉,红花、桃仁、乳香、没药按比例称好,准备泡药酒。”
“千云,你负责清热消肿的药材:大黄、黄柏、栀子、冰片(少量)。大黄、黄柏、栀子研成粗粉,冰片单独研成极细粉,最后调和药膏用。”
“沁芸,”林远志看向跃跃欲试的蒋沁芸,“你……帮我把那边柜子里的几个大玻璃罐洗干净,晾干,待会用来泡药酒。”
“好嘞!”蒋沁芸欢快地应下,立刻跑去干活。
标本室瞬间变成了一个小型制药作坊。倪飞鸣和宋金喜在研磨药材,药杵撞击药钵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祖千云仔细地称量、研磨;林远志则穿梭其间,指导配比,检查药材处理情况;蒋沁芸哼着歌,认真地清洗着玻璃罐,水花溅到脸上也毫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
“远志,这活血化瘀酊的比例,还是按上次那个方子?”宋金喜一边研磨一边问。
“对,三七粉10%,红花15%,桃仁10%,乳香8%,没药7%,剩下用高度白酒浸泡一周以上。这次量大,比例要算准。”林远志仔细核对。
“明白。”宋金喜推了推眼镜,计算器按得飞快。
“志哥!罐子洗好了!”蒋沁芸举着两个锃光瓦亮的大玻璃罐,像献宝一样。
“嗯,放那边晾着。”林远志点点头,又转向祖千云,“千云,栀子大黄膏的比例:大黄粉30%,黄柏粉20%,栀子粉40%,冰片粉10%。用凡士林或者蜂蜜调和成膏状。清热消肿效果很好,尤其适合红肿热痛的外伤。”
“好。”祖千云沉稳地应道。
蒋沁芸放下罐子,又凑到倪飞鸣旁边:“飞鸣哥,我帮你捣药吧?”
“哎哟,蒋大小姐,这粗活哪能让你干!”倪飞鸣笑嘻嘻地说。
“没事!我力气大着呢!你不知道吧?我是可是经常打网球的!”
蒋沁芸不由分说,抢过倪飞鸣手里的药杵,对着药钵里的红花用力捣起来,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十分卖力。
她白皙的脸颊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亮晶晶的,充满了干劲。
林远志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弧度。
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能放下身段来做这些琐碎的事情,确实让他有些意外,也有些……触动。
宋金喜在一旁默默观察着。
她看着蒋沁芸围着林远志转,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趁着林远志去角落取药材的间隙,宋金喜放下手中的药匙,走到林远志身边,低声说道:“远志。”
“嗯?金喜,怎么了?”林远志抱着一包药材,疑惑地看向她。
宋金喜推了推眼镜,目光扫了一眼不远处正和倪飞鸣说笑、但眼神时不时瞟向这边的蒋沁芸,声音压得更低:“远志,你有没有觉得……蒋沁芸,对你……很不一样?”
林远志一愣:“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宋金喜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有些无奈:“你是真没看出来,还是装傻?她看你的眼神,跟你说话的语气,还有……她一个千金大小姐,放着外面的自由不要,‘空降’进来被困在学校里,现在又在这里帮你洗罐子捣药……你真觉得她只是把你当普通朋友?”
林远志被问住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蒋沁芸。她正拿着药杵,跟倪飞鸣争论着什么,
是啊,她为什么愿意留在这里?为什么愿意做这些?仅仅是因为好奇或者好玩吗?
“她……”林远志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确实能感觉到蒋沁芸的亲近和依赖,但他一直以为那只是因为她感激他治好了她的手,或者是因为她性格开朗外向。
更深层次的……他从未细想过,或者说,潜意识里在回避。
“远志,”宋金喜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严肃和关切,“蒋沁芸的心思,连我这个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她对你的感情,绝不是普通的感激或者友情那么简单。她为你做的这些,也不是普通朋友会做的。你……是不是该好好想想,回应一下人家的心意?别总是一副毫无察觉的样子——会伤人心的。”
她顿了顿,看着林远志有些怔忡的表情,补充了一句:“医者不自医,但感情的事,旁观者清。别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说完,她不再多言,转身回去继续研磨药材。
林远志站在原地,抱着那包药材,看向蒋沁芸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一种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蒋沁芸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来,对他露出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还挥了挥手中的药杵:“志哥!你过来看看我捣得怎么样?”
林远志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而陌生的情绪悄然滋生。
他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目光,含糊地应了一声:“嗯……挺好。”然后有些仓促地转身,将药材放到桌上,仿佛那包药材有千斤重。
标本室里,药杵的撞击声、研磨声依旧,空气里弥漫的药香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名为心事的味道。
林远志低着头,假装专注地整理药材,心思却早已飘远。宋金喜的话在他耳边反复回响:“别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