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391章 《斗牛》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25:16 源网站:2k小说网
  六月的广南,暑气渐盛。

  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从窗外茂密的榕树上传来,搅动着午后的闷热空气。

  诊室里虽然开着空调,但那种属于盛夏特有的、无处可逃的粘稠感,似乎还是能透过玻璃窗渗进来一丝半点。

  林远志刚送走一位复诊的慢性胃炎患者,直起身,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无意间投向窗外明晃晃的阳光,低声自语了一句:“哎,转眼,又是夏天了。”

  正在一旁整理病历的文静如听到了,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好奇的笑意:“林医生,怎么突然感慨起季节来了?夏天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吗?比如想去哪里避暑旅游?”

  林远志收回目光,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没什么计划,只是随口感慨一下。时间过得快而已。”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那个《野外求生》的节目,最后胜负分出来了吗?我记得上次看,好像还剩三个人在硬撑。”

  文静如有些意外,没想到林远志还会关心这个:“咦?林医生你还关注这个节目啊?我以为你早忘了呢。还没结束呢,那三位‘大神’还在山里熬着,看势头,再撑一个月都有可能。真是毅力惊人。”

  “忽然想起来,就问问。”林远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文静如放下手中的文件,双手托着下巴,看着林远志,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意味:

  “林医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在重复、固定的工作环境中感到疲惫时,会不自觉地向往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生活状态。你会突然想到‘野外求生’这种极端情境,可能潜意识里,是有点厌倦了现在这种每天‘望闻问切、开方抓药’的固定模式,渴望来点不一样的体验和刺激吧?这其实挺正常的,人之常情。”

  林远志有些讶异地看向文静如:“文助理,你还学过心理学?”

  文静如有点小得意地笑了笑:“考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虽然平时在医馆基本用不上,但偶尔分析一下身边人的心理状态,还挺有意思的。”

  林远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的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轻轻呼出一口气,难得地流露出一点真实的情绪,“坐诊久了,每天面对相似的病证,处理类似的流程,确实会有点倦怠感。感觉像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循环,缺乏新的挑战和突破。”

  文静如表示理解:“看病就是这样啊,规律性强,很难有什么‘更丰富的形式’。除非……”她眼睛一亮,建议道,“林医生,你为什么不跟宣姐请个长假,好好休息调整一下呢?哪怕只是一周,出去旅旅游,或者干脆在家什么都不干,放松一下心情,说不定回来状态会更好。”

  “请假……”林远志沉吟着,这个念头似乎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林远志端着餐盘,坐到了萧宣对面。

  萧宣正和封总讨论着药材采购的事情,见林远志过来,笑着打了声招呼。

  等封总说完事离开后,林远志用筷子拨弄了一下碗里的米饭,看似随意地开口:“宣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嗯?什么事,你说。”萧宣抬头看他。

  “我想请个长假,大概一周,想休息一段时间。”林远志直接说道。

  萧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夹菜的手停在半空,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她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远志,你怎么突然想请假?林医馆现在这个状况,你可是绝对的核心和顶梁柱!你要是休息一周,医馆怎么办?门诊停掉?那么多预约好的病人怎么交代?对医馆的声誉影响太大了!”

  林远志看着她的反应,平静地说:“所以,宣姐你的意思是不批?”

  “我不是那个意思!”萧宣连忙解释,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商量的口吻,“如果你的确觉得太累,需要调整,我完全理解和支持。但是一周时间确实太长了,牵扯面太大。你看这样行不行,三天!我给你批三天带薪假。

  这三天里,紧急的、复杂的病例我们先压一压,或者转给封总、金喜他们试试,普通的复诊和调理他们也能应付。这样既让你喘口气,对医馆的正常运转影响也能降到最低。你看怎么样?”

  林远志思考了几秒钟,干脆地点点头:“好,那就三天。谢谢宣姐。从十号开始,到十二号。这期间的事情,就麻烦你多费心安排了。”

  萧宣见他没有坚持,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这就对了嘛!人又不是机器,弦绷得太紧容易断,偶尔放松一下是好事。”

  她好奇地追问:“那你这三天假期,有什么打算了吗?是准备出去走走,还是回家休息?”

  林远志的答案却出乎她的意料:“有个综艺节目,我觉得还不错,想去参加看看。”

  “综艺节目?”萧宣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你之前不是明确表示,不想再参加这些综艺活动,嫌耽误时间、偏离主业吗?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是什么节目有这么大魅力,能打动你?”

  “一个叫《斗牛》的新节目。”林远志回答。

  “《斗牛》?”萧宣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没什么印象,“是什么内容的节目?竞技类?还是访谈类?”

  林远志看着萧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是一个专门致力于揭开各行各业内部存在的黑幕、盲区、以及误导公众认知现象的节目。”

  “揭开黑幕?!”萧宣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又赶紧压低,带着急切和担忧,“远志!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去揭露什么?我们林医馆可没什么黑幕啊!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你跑去这种节目,万一说错话,或者被节目组断章取义,那不是给自己、给医馆惹麻烦吗?现在中医的舆论环境刚有点起色……”

  林远志看着萧宣紧张的样子,反而轻轻笑了笑,安抚道:“宣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要去揭露我们医馆的黑幕。”

  “那你是要揭露什么?”萧宣更加困惑了。

  “我要揭露的,是当下中医行业内,一些打着中医旗号,实则行诈骗、卖药、误导患者之实的乱象和黑幕。”

  林远志的目光锐利起来。

  “我们在这里,每天兢兢业业,用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方法,努力为每一个找上门的病人解决痛苦。但与此同时,有多少人,靠着夸大宣传、故弄玄虚、甚至伪造概念,批量地制造着‘病人’,收割着焦虑和钱财?

  这种不良现象愈演愈烈,我无法容忍。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为真正的中医正名,让更多人看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甚至是骗局。”

  萧宣听完这番话,怔怔地看着林远志。

  她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担忧渐渐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敬佩,也有依旧存在的顾虑:“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我明白了。可是,远志,你想过没有?现在正是中医口碑回暖、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的关键时期。你在这个时候,去节目里大谈特谈行业‘黑幕’,会不会…适得其反,让公众对中医的整体印象产生负面看法?会不会给那些本就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人,提供攻击的弹药?”

  林远志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脓包不挑破,只会越烂越大。真正的强大,源于敢于直面问题和自我净化。我相信,大多数人是理智的,他们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医术,什么是骗术。

  越是遮掩,反而越显得心虚。只有把问题摆在明面上,进行公开、理性的讨论,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斗牛》这个节目,我了解过它的策划,它核心,不是那种为了博眼球而胡编乱造的节目。我有信心把握好分寸。”

  萧宣看着林远志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知道再劝也无益。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好吧,既然你已经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那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她顿了顿,关切地问:“需要我安排人陪你一起去吗?比如让静如跟你去,也好有个照应,帮你处理些杂事?”

  “不用了。”林远志婉拒,“这次是我个人的决定和行动,不属于医馆事务。我一个人去就可以,应付得来。”

  听到林远志再次强调“个人行动”,萧宣眼底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失落,但她很快掩饰过去,点点头:“那好吧。你自己一个人,万事小心。节目录制期间,保持联系。”

  “放心。”林远志简短地回答。

  很快,林远志要休假三天并去参加《斗牛》节目的消息,就在医馆内部小范围传开了。

  封总和宋金喜都感到十分意外,先后跑来询问。

  封总一脸不解:“师兄,你怎么突然想起去参加那种节目?《斗牛》这个名字一听就是那种专门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内容!”

  宋金喜也面露忧色:“远志,现在舆论环境复杂,你选择这个时机上这种节目,会不会太冒险了?”

  林远志对他们的关心报以感谢,但并未多做解释,只是说:“等节目播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文静如则显得有些遗憾,小声嘀咕:“出差又不带我,这种场合,有个助理在身边多方便啊。”

  林远志看了她一眼,语气平和但界限分明:“这不是医馆的公差,是我私人的活动。”

  文静如却有些不以为然:“哎呀,林医生,没必要分那么清楚嘛。”

  下午两点,医馆准时开始下午的诊疗。

  挂号处和候诊区很快又坐满了人。

  就在这时,一位三十岁出头、穿着普通、面色有些晦暗的男子走到前台,对萧宣说道:“您好,我姓陈。是对面龙兴医馆的医生推荐我过来的,说他们那边看了一周,效果不太理想,建议我来找林远志医生看看。”

  萧宣抬起头,脸上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审视。

  她礼貌地回应:“陈先生您好,不好意思,我们林医馆和龙兴医馆是独立的医疗机构,并非合作关系。他们推荐您过来,我们欢迎,但同样需要您按照我们的流程,正常挂号排队。今天林医生的号早已预约满了,无法临时加号。非常抱歉。”

  陈先生一听,脸上立刻露出极度失望和懊恼的神情,声音也提高了些:“啊?这样啊!他们那边也没跟我说清楚!这不是害我白跑一趟吗?”

  萧宣见他情绪激动,且确实像是被误导了,便缓和语气,试图提供替代方案:“陈先生,您先别急。林医生的号确实非常紧张。不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可以把您的大致情况跟我说一下。或许,我可以帮您推荐我们医馆其他非常优秀的医生,比如封医生,他今天下午还有少量余号……”

  然而,萧宣的话还没说完,异变陡生。

  只见陈先生突然脸色涨得通红,眼球上翻,喉咙里发出“咯咯”的怪响,身体猛地一僵,随即“扑通”一声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四肢开始剧烈地、无规律地抽搐起来,口角有白色泡沫溢出,情况十分骇人!

  “啊——!”

  “天哪!怎么回事?”

  “抽风了!快躲开!”

  候诊区的其他病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惊呼四起,纷纷惊慌失措地躲闪开来,场面瞬间混乱。

  萧宣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得心跳骤停,但她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迅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癫痫发作!

  她立刻判断出这是典型的癫痫大发作症状。

  怪不得龙兴医馆治了一周就急着把病人推过来。

  这种病极其棘手,预后不确定,他们分明是想甩掉一个麻烦!

  电光火石间,萧宣脑中闪过几个念头:如果现在按照常规流程,叫保安将病人抬到门外,然后拨打120急救,从程序上完全合规。

  但眼前这么多病人和家属看着,如果林医馆如此“冷漠”地将一个在自家大厅发病的病人“扔”出去,无论理由多么充分,舆论会怎么想?“见死不救”、“推卸责任”的帽子恐怕立刻就会扣上来!

  尤其是对面龙兴医馆刚开业,正虎视眈眈,这无疑是送给外界一个攻击自己的绝佳借口。

  绝不能这么做!

  “快!帮忙!”萧宣当机立断,高声呼叫保安,同时指挥身边两名反应过来的前台工作人员,“把他小心抬到一楼的紧急休息室去!轻一点!注意保护他的头部!”

  就在这时,抽搐中的陈先生猛地咬住了自己的舌头,嘴角渗出了鲜血。

  “快!拿干净毛巾或压舌板来,垫在他牙齿之间,防止他咬伤舌头!”萧宣临危不乱,继续指挥。一名工作人员迅速找来干净的小毛巾,卷成卷,小心地塞入病人口中。

  现场虽然混乱,但在萧宣冷静的指挥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病人被迅速且小心地转移到了相对安静、私密的休息室,平放在床上。

  萧宣立刻掏出手机,一边示意工作人员继续观察病人情况,一边快速拨通了林远志的电话,语气急促但清晰:“远志!一楼出事了,一个龙兴医馆推荐过来的病人,在候诊区突然癫痫发作,现在在休息室!情况紧急,咬伤舌头了,你赶紧下来看一下!”

  电话那头,林远志正在给一位患者看病,闻言立刻回道:“好,我这边还有个病人,马上就好,两分钟后下来!”

  挂断电话,萧宣看着床上仍在抽搐、口角带血的陈先生,以及周围神色紧张的工作人员,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