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进步了很多

  “不,我就坐在这里!”

  “今天,我就是要看看。”

  “徐妙云,她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如果她没有做出烧鹅,我还就不吃饭了!”

  徐达说道。

  ……

  太白酒楼门口!

  “凌先生,这一次我做 烧鹅,味道还行吧?”

  徐妙云一脸笑意道。

  她蹲在凌峰身边,就这样看着他。

  “尚可!”

  “不过,进步了很多!”

  凌峰说道。

  对于饭菜的品尝,他向来就是这样的态度。

  古代的美食无论做得多好,跟他眼中的现代美食相比,依旧差得太远。

  所以,他就更加的想念现代美食。

  “凌先生,据我所知!”

  “大明朝廷,现在居然恢复了跟外邦的交易。”

  “你猜猜看,大明跟他们之间,到底交易什么?”

  朱棣上来说道。

  他将自己听到的事情,立即向凌峰汇报。

  “哦?”

  “现在的大明,正是物资欠缺的时候。”

  “但他们跟外邦的人,居然还有机会进行交易。”

  “丝绸、陶瓷,这些东西都不会交易了。”

  “因为,大明自己都不够用!”

  “可是,应该是什么呢?”

  凌峰说道。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起来。

  现在的大明,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外邦进行交易。

  “难道是白糖不成?”

  凌峰说道。

  这一刻,朱棣瞪大了双眼。

  “凌先生,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你真是料事如神啊!”

  “大明朝廷跟外邦的交易,还真的就是白糖!”

  “但是,我感觉十分奇怪。”

  “大明的白糖,什么时候开始多了起来?”

  “对于白糖的禁止,大明朝廷似乎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了。”

  朱棣说道。

  凌峰眉头微皱,一下就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他朝着朱棣,直接一个白眼。

  “你们这些京城的纨绔子弟,是不是已经将白糖的制作方法传开了?”

  “或者,直接传到了朝廷的耳中?”

  凌峰说道。

  目前来看,他只能猜到这样的结果。

  不过,他却一点不在乎。

  大明能够挣点外国人的真金白银,也是一件好事。

  徐妙云看着朱棣,也是瞪起一双大眼。

  “好你个张四,绝对是你将白糖的制作方法传了出去!”

  “你的胆子,还真的是大啊!”

  徐妙云说道。

  “凌先生,徐妙云!”

  “我真的是冤枉啊!”

  “这件事情,我怎么有胆子传出去?”

  “如果我真的有这样的手段,自己多赚点钱,不好吗?”

  朱棣一脸无奈道。

  他在之前,的确想要将白糖的制作方法传给宫里。

  但他还没有传出去,朝廷就知道了这样的制作方法。

  他甚至怀疑,那是徐妙云作的。

  可徐妙云的性格,却是那样的稳重。

  这件事情,她怎么可能说出去呢?

  但朱棣心里,也是想不明白。

  白糖的制作方法,朝廷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道衍透露,更加不可能!

  不过,朱棣最为担心的事情。

  依旧是凌峰,他对朝廷有些反感。

  朝廷真的知道白糖的制作方法,他心里会因此不高兴。

  “算了,这些事情都无所谓!”

  “大明能够将白糖制作出来,也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

  “这件事情对于大明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凌峰说道。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他也没有吃亏。

  一旦他踏破虚空之后,凡间的那些俗事,怎么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但在其他人的眼中,他的无所谓倒是不一样。

  “凌先生,像你这样的胸怀,真是让人佩服!”

  “朝廷把你,明明就贬成了乞丐。”

  “可是,你心里依旧想着大明、朝廷的利益。”

  “大明就算是害了你、侮辱了你,但你心里还是一样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朱棣说道。

  凌峰的宽大胸怀,让他十分敬佩!

  因为有凌峰这样的人,大明才能够继续发展壮大。

  “凌先生,你的度量,实在让人敬佩!”

  “像你这样的眼界和胸怀,就算是当今的丞相,闻言无法跟你相比。”

  “大明,明明就亏待了你!”

  “但是,你的心里依旧想着大明,天下的百姓!”

  “如果让大明朝廷之人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岂能不感到汗颜?”

  徐妙云说道。

  她一边赞扬凌峰,一边又替凌峰感到不值。

  甚至在她的心中,对大明朝廷也有了反感 只心。

  一个忧国忧民之人,干嘛要受到朝廷的惩罚呢?

  这样的事情,谁能接受?

  天下所有士人,恐怕也会寒了心!

  ……

  二楼!

  “怎么也没有想到,凌峰的胸怀居然如此宽广!”

  “这样看来,朕的心胸反倒是显得有些狭隘了……”

  “因为凌峰族人的罪行,朕却牵连于他。”

  “重要的是,凌峰不但没有憎恨朕、朝廷。”

  “相反,他却愿意为朝廷做出贡献。”

  “朕……真的有愧于他……!”

  朱元璋说道。

  听到凌峰的话,不但对他更加敬佩。

  而且,也对自己开始自责起来。

  对于那些汉奸的族人朱元璋当时下令,让他们世代行乞。

  原本无罪的凌峰,就是被这个惩罚贬为了乞丐。

  如此大才,居然没有了仕途和报效国家的机会。

  凌峰,他虽然被朝廷惩罚。

  但他在心里,依旧没有憎恨朝廷。

  现在,反而愿意为朝廷做出贡献。

  原本像他这样的人,真的有机会成为千古忠臣。

  然而,朱元璋的一个政策,直接让他没有用武之地。

  不管是任何人,绝对都会对大明十分反感。

  “父皇,这件事情,也不是你的错!”

  “从古至今,哪一宗株连之罪,没有发生误伤呢?”

  “绝对多数的大才,都是受到家族的连累,才遭到了如此埋没!”

  “真正有错的人,不是父皇,也不是朝廷。”

  “而是,凌峰自己的族人!”

  “没有他们的犯罪,凌峰怎么可能受到牵连呢?”

  “咱们对他们进行惩罚,也是迫不得已!”

  朱标说道。

  就算是自己的父皇真的有错,他也不能接受。

  皇帝再怎么错,最终有错的人,还是天下人!

  无论皇帝做出什么样的政策,一样是英明神武!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心里却感到有些不高兴。

  “照你这样说,像凌峰这样有才的人,朕难道就永远也请不出来了?”

  “真的让他当一辈子的乞丐?”

  “朕这样做,岂不是寒了他的心?”

  朱元璋说道。

  “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天下,不是也有大赫的吗?”

  “历朝历代很多的罪人,他们一样可以戴罪立功啊!”

  “父皇可以寻找一个机会,把凌峰的自由身给恢复!”

  “凌峰,既得到了父皇的恩情。”

  “同时,他也更加方便报效朝廷。”

  朱标说道。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他倒是非常有研究。

  看的史书,也比朱元璋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