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日头把晒谷场烤得发烫,宁晚霁用袖子擦了把汗,刚把一耙谷粒摊开,身后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林如风扛着木锨站在谷堆旁,军绿色褂子的领口敞开着,露出被汗水浸得发深的皮肤。
“听说了?”他先开的口,木锨往地上顿了顿,震起一阵金粉似的谷糠。
宁晚霁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汗:“你是说刘欢检讨的事,全公社怕是都传遍了。”
她昨天站在台下,看刘欢在高台上抖得像片落叶,心里的怨气少了几分。
她还觉得不够,那样对她的月月,结果就说个检讨真是不解气。
林如风往她身边挪了挪,风里飘来远处打谷机的轰鸣声。
“王干事今早还在办公室念叨,说那两口子把上海人的脸都丢尽了。”
他瞥了眼宁晚霁,见她手里的木耙慢下来,又补了句,“昨天你站那么近,没被吓到吧。”
“吓什么。”宁晚霁微微低眸,眼角弯出两道浅纹,
“倒是刘欢那声尖叫,差点把晒谷场的麻雀都惊飞了。”
她想起当时林如风应该在拖拉机站检修机器,怎么会知道自己站在哪儿,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头扒拉谷粒,“你怎么知道我离得近。”
“听村里的大婶大妈说的。”
林如风的声音有点不自然,他其实是特意绕去晒谷场看了眼,远远望见宁晚霁站在冷月凝旁边,蓝布衫的衣角被风吹得飘起来,像面小小的旗。
他那天下午修机器时总走神,总觉得该站在她旁边才放心。
谷场那头传来妇女们的笑骂声,有人喊着要分新打的小米。
宁晚霁应了一声,刚要提箩筐,林如风已经抢先拎了起来:
“我去吧,你在这儿歇着。”
他的手指碰到箩筐把手时,不小心擦过她的指尖,两个人都顿了下,又慌忙移开目光。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宁晚霁想抢回来,却被他往后退了半步躲开。
“你昨天忙着跟着冷月凝盖草帘,忙到后半夜吧。”
林如风的语气不容分说,他昨晚去队部送报表,看见知青点的人小屋还亮着灯。
窗纸上印着两个弯腰捆草帘的影子,“这点力气活,我来。”
宁晚霁没再争,看着他大步走向仓库的背影,心里像被谷粒填满似的,又沉又暖。
“宁知青,发什么愣呢。”
旁边的张婶用胳膊肘碰了碰她,挤着眼睛笑,“林老二对你可是上心得很,昨天还特意问我你爱吃新米还是陈米。”
宁晚霁的脸腾地红了,刚要辩解。
林如风已经拎着半袋小米回来,额角的汗顺着脖颈往下淌,在衣领里洇出深色的印子。
“给,新碾的,熬粥香。”他把米袋递过来,手指有意无意地往旁边偏了偏,没敢再碰到她。
“谢了。”她把东西抱在怀里,小米的温热透过粗布袋子传过来,暖得她心口发颤。
日头爬到头顶时,队长喊着歇晌。
宁晚霁坐在谷堆旁的树荫下,拿出搪瓷缸刚要喝水,林如风递过来个油纸包。
“张婶给的红薯干,说你上次说爱吃甜的。”他蹲在她对面,膝盖几乎碰到她的布鞋,说话时眼睛看着地上的谷粒,不敢抬起来。
油纸包里的红薯干泛着琥珀色的光,甜香混着谷场的麦气飘进鼻子里。
宁晚霁捏起一块放进嘴里,软糯的甜味在舌尖散开。
“林如风,”她轻声开口,见他猛地抬头,眼里还带着点慌乱,忍不住笑了,“你昨天是不是特意去晒谷场了。”
他的耳朵红了,抓了抓后脑勺:“我……我去看看谷堆有没有被雨淋着。”
说完自己先笑了,这借口编得太糙,连风都吹不散心虚。
宁晚霁没戳破,咬着红薯干看着他。秋风卷着谷香吹过来,撩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饱满的额头。
她忽然觉得,这秋收的日头再烈,有个人能陪着晒谷,倒也不算难熬。
“下午要扬场,你力气大,可得多帮忙。”
她把红薯干往他那边推了推,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软。
林如风赶紧抓了两块塞进嘴里,含糊着应:“成,你说咋干就咋干。”
他看着宁晚霁低头笑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层金粉,心里忽然觉得,今年的秋收,比往年都要甜。
远处的打谷机还在轰隆隆地转,妇女们的笑声混着孩童的吵闹声飘过来。
宁晚霁把红薯干的油纸包折好放进兜里,抬头时正对上林如风的目光,他赶紧移开视线,却在转身时,嘴角忍不住扬得老高。
谷场的金黄漫过脚边,像片永远也走不完的暖洋。
宁晚霁拿起木耙,看着林如风挥着木锨扬起的谷粒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忽然觉得。
这乡下的日子,好像真的在谷穗里,长出了点什么沉甸甸的盼头。
午后的日头斜斜地往西边沉,晒谷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宁晚霁站在风来的方向,手里握着把大扫帚,正把扫拢的谷壳往远处推。
她的蓝布衫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勾勒出纤细的轮廓,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被风一吹,微微发颤。
林如风扬了一阵,瞥见她时不时抬手揉腰,脚步也慢了些,便停下木锨喊她:
“过来歇会儿,扬场的风硬,站久了受不住。”
宁晚霁直起身,腰后传来一阵酸胀,早上翻谷堆时弯腰太久,此刻像坠了块铅。
她往林如风那边走,脚边的谷粒硌得鞋底发响,像踩在满地碎金上。
“你不累。”她看着他敞开的领口,那里的皮肤被晒得发红,军绿色褂子的肩头已经磨出了毛边。
“我皮糙肉厚。”林如风从裤兜里摸出块皱巴巴的手帕递过去,是块洗得发白的粗布,边角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擦擦汗,风里带沙。”
这帕子是去年他去黑市买的,特别漂亮,他平时舍不得用,今天揣在兜里,原是想着她或许能用得上。
宁晚霁接过来,指尖触到布面的粗糙纹理,心里忽然一动。
她低头擦汗时,闻到帕子上混着皂角和阳光的味道,像晒透了的棉花。
“你买的。”她注意到那朵桃花,针脚虽歪,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嗯,。”林如风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倒是不丑。”宁晚霁把帕子叠好递回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掌心,两人都像被麦芒扎了下,猛地缩回手。
她看着他耳根泛起的红,忽然想起张婶早上的话,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林如风把帕子胡乱塞回兜里,抓起木锨又扬了几下,谷粒落在地上的声音都比刚才急了些。
他偷眼看她,见她正低头用扫帚划拉谷粒,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柔和,鼻尖上还沾着点谷糠,像只刚啄过米的雀儿。
日头落进西山时,队长喊着收工。妇女们挎着空箩筐往村里走,笑闹声像撒了把豆子,滚得满地都是。
宁晚霁刚把扫帚靠在谷堆上,林如风已经把她的布包拎了过来,里面装着她的搪瓷缸和那半袋新米。
“我送你回去。”他说得干脆,像在分配活儿。
“不用,知青点离这儿又不远……”
“天黑得快,路上有沟。”
林如风打断她,扛着木锨往场边的小路走,脚步却故意放慢了些,
“你昨天熬了半宿,今天又干了一天,走夜路不稳当。”
路边的秋虫唧唧地叫,晚风吹过稻茬地,带着股清冽的草木气。
“林如风,”宁晚霁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你会不会嫌弃我娇气啊。”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脸颊烫得像贴了块烙铁。
林如风的脚步顿了顿,木锨柄在手里转了半圈。他侧头看她,夕阳的金辉落在她睫毛上,像落了层碎星。
“不嫌弃,你不嫌弃我就不错了。”他想起每次经过知青点,总看见宁晚霁在院子里劈柴、挑水。
宁晚霁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田埂上的野草,声音细若蚊吟,嗯了一声。
走到知青点门口时,天已经擦黑了。屋檐下的灯泡亮着,昏黄的光透过窗户,映出里面知青们说笑的影子。
林如风把布包递给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用草绳捆着的小布包:“这个给你。”
宁晚霁接过来,触手温温的,还带着点热度。
解开草绳一看,是两个烤得焦黄的红薯,表皮裂开的地方冒着热气,甜香混着焦糊味钻进鼻子里。“你啥时候烤的?”
“歇晌时在谷场边的灶膛里埋的。”
林如风挠挠头,“张婶说你爱吃甜的,这红薯是后坡摘的,比地里的甜。”
他其实是特意跑到后坡找的,知道那里的沙土薄,长出来的红薯更面。
宁晚霁捏起一个,烫得指尖直颤,却舍不得放下。
热气熏得眼睛发潮,她赶紧咬了一口,软糯的薯肉混着焦皮在嘴里化开,甜得人心头发颤。
“真甜。”她含混着说,没敢抬头看他。
“甜就多吃点。”林如风看着她鼓着腮帮子的样子,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忍不住笑了,
“我先走了,明早我来叫你,一起去晒谷场。”
“嗯。”
宁晚霁点点头,看着他扛着木锨往回走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夜色里,才抱着红薯进了屋。
屋里的冷月凝正围着桌子分新米,见她进来,凑过来:“阿晚,你手里拿的啥,真香。”
宁晚霁把另一个红薯递过去:“给你。”自己则捧着剩下的那个,坐在炕沿上慢慢啃。
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照在她嘴角的甜笑上,像落了层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宁晚霁就被敲门声吵醒了。
打开门,林如风站在月光里,肩上扛着把新扎的扫帚,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我蒸的玉米饼,给你带了两个。”
他把布包塞给她,“快吃,吃完去晒谷场,今早要赶在露水干前把那堆谷子翻一遍。”
宁晚霁接过布包,还带着余温。
她转身进屋拿了搪瓷缸,里面是昨晚晾好的凉白开,递给他:“路上喝。”
林如风接过来,指尖碰到缸沿的温度,心里暖烘烘的。
两人并肩往晒谷场走,晨露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却不觉得冷。
田埂上的野草挂着露珠,被月光照得像撒了把碎钻,踩上去沙沙作响。
“林如风,”宁晚霁忽然停下脚步,看着他的眼睛,“你……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脸颊烫得像火烧。
林如风也愣住了,手里的扫帚差点掉在地上。
他看着她被月光照得发亮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子,心一横,干脆说了实话:“是。”
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却很坚定,“宁晚霁,我想跟你处对象。”
宁晚霁的心跳得像打鼓,别过脸看着田埂边的野草,声音细若蚊吟:“那……你得先过我这关。”
林如风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像炸开的谷花:“成,你说咋过就咋过!”
两人重新往前走,脚步轻快了许多。晨风吹过,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混着彼此的呼吸声,像首没谱的歌。
宁晚霁偷偷看他,见他嘴角的笑收不住,忍不住也笑了,月光落在她的笑靥上,甜得像浸了蜜。
晒谷场的谷堆在晨光里泛着金辉,像座座小山。
林如风挥着扫帚,动作比平时更有力,扬起的谷粒在阳光下划出的弧线,都带着点雀跃的弧度。
宁晚霁跟在他身后,用木耙把散落的谷粒归拢,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忽然觉得这秋收的日头,好像也没那么烈了。
中午歇晌时,张婶凑到宁晚霁身边,挤着眼睛笑:“我就说林老二对你上心吧,今早我看见他娘往布包里塞玉米饼,还特意多放了把红糖。”
宁晚霁的脸腾地红了,低头扒拉着碗里的小米粥,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远处的林如风正被几个社员围着打趣,红着脸辩解,眼角的余光却总往这边瞟,像只惦记着食儿的雀儿。
午后的扬场,两人配合得越发默契。林如风扬得高。
宁晚霁扫得净,金黄的谷粒在他们身前堆成小山,像座用阳光垒起的城堡。
风从两人中间穿过,卷着谷香和彼此的气息,缠缠绵绵地飘向远方。
日头西斜时,队长宣布今天可以提前收工。
林如风帮着宁晚霁把工具收拾好,又拎起她的布包:“我送你回去,顺便跟你说件事。”
走到昨天的田埂上,林如风停下脚步,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是用硬纸板做的,外面糊着层红纸。“这个给你。”
宁晚霁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枚用铜丝弯成的戒指,上面缠着圈红绳,还串着颗小小的谷粒,被打磨得光滑发亮。“这是……”
“我昨儿晚上做的。”
林如风有点不好意思,“没找到好东西,就用谷粒代替了。”
“等以后……等以后我去公社供销社给你买个真的。”
宁晚霁捏起戒指,铜丝的凉意混着谷粒的温润在指尖散开。
她抬起手,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大小刚刚好。“不用买,这个就挺好。”
她看着他,眼里的笑像落满了星星,“比城里的金戒指都好。”
林如风看着她手上的戒指,忽然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她的手很软,带着点薄茧,是干农活磨出来的。
他的手很糙,却很暖,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烫得人心头发颤。
“宁晚霁,”他低头看着她,声音里带着点紧张,却很坚定,
“等秋收结束,我就去跟队长说,让他给咱俩开介绍信。”
“宁晚霁没说话,把脸埋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像擂鼓一样,敲在心上。
晚风穿过稻田,带来阵阵谷香。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像条条柔软的丝带,缠在夕阳的余晖里。
两人手牵着手站在田埂上,影子被拉得老长,像两条交缠的藤蔓,在秋收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宁晚霁忽然想起刚下乡时,总觉得这乡下的日子像碗没放糖的小米粥,寡淡得很。
可现在握着林如风的手,嚼着他烤的红薯,看着手上那枚缠着红绳的铜戒指,才明白过来。
这日子早就像熬熟的小米粥,在不知不觉中,熬出了最醇厚的甜。
晒谷场的谷堆还在月光下泛着金辉,像座座沉默的山。
林如风牵着宁晚霁的手往回走,脚步踩在谷粒上,发出沙沙的响,像首未完的歌。
宁晚霁看着他宽厚的肩膀,忽然觉得,这乡下的日子,真的在谷穗里,长出了沉甸甸的盼头,像颗饱满的谷粒,坠在心头,暖得人直想笑。
林如风扛着木锨站在谷堆旁,军绿色褂子的领口敞开着,露出被汗水浸得发深的皮肤。
“听说了?”他先开的口,木锨往地上顿了顿,震起一阵金粉似的谷糠。
宁晚霁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汗:“你是说刘欢检讨的事,全公社怕是都传遍了。”
她昨天站在台下,看刘欢在高台上抖得像片落叶,心里的怨气少了几分。
她还觉得不够,那样对她的月月,结果就说个检讨真是不解气。
林如风往她身边挪了挪,风里飘来远处打谷机的轰鸣声。
“王干事今早还在办公室念叨,说那两口子把上海人的脸都丢尽了。”
他瞥了眼宁晚霁,见她手里的木耙慢下来,又补了句,“昨天你站那么近,没被吓到吧。”
“吓什么。”宁晚霁微微低眸,眼角弯出两道浅纹,
“倒是刘欢那声尖叫,差点把晒谷场的麻雀都惊飞了。”
她想起当时林如风应该在拖拉机站检修机器,怎么会知道自己站在哪儿,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头扒拉谷粒,“你怎么知道我离得近。”
“听村里的大婶大妈说的。”
林如风的声音有点不自然,他其实是特意绕去晒谷场看了眼,远远望见宁晚霁站在冷月凝旁边,蓝布衫的衣角被风吹得飘起来,像面小小的旗。
他那天下午修机器时总走神,总觉得该站在她旁边才放心。
谷场那头传来妇女们的笑骂声,有人喊着要分新打的小米。
宁晚霁应了一声,刚要提箩筐,林如风已经抢先拎了起来:
“我去吧,你在这儿歇着。”
他的手指碰到箩筐把手时,不小心擦过她的指尖,两个人都顿了下,又慌忙移开目光。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宁晚霁想抢回来,却被他往后退了半步躲开。
“你昨天忙着跟着冷月凝盖草帘,忙到后半夜吧。”
林如风的语气不容分说,他昨晚去队部送报表,看见知青点的人小屋还亮着灯。
窗纸上印着两个弯腰捆草帘的影子,“这点力气活,我来。”
宁晚霁没再争,看着他大步走向仓库的背影,心里像被谷粒填满似的,又沉又暖。
“宁知青,发什么愣呢。”
旁边的张婶用胳膊肘碰了碰她,挤着眼睛笑,“林老二对你可是上心得很,昨天还特意问我你爱吃新米还是陈米。”
宁晚霁的脸腾地红了,刚要辩解。
林如风已经拎着半袋小米回来,额角的汗顺着脖颈往下淌,在衣领里洇出深色的印子。
“给,新碾的,熬粥香。”他把米袋递过来,手指有意无意地往旁边偏了偏,没敢再碰到她。
“谢了。”她把东西抱在怀里,小米的温热透过粗布袋子传过来,暖得她心口发颤。
日头爬到头顶时,队长喊着歇晌。
宁晚霁坐在谷堆旁的树荫下,拿出搪瓷缸刚要喝水,林如风递过来个油纸包。
“张婶给的红薯干,说你上次说爱吃甜的。”他蹲在她对面,膝盖几乎碰到她的布鞋,说话时眼睛看着地上的谷粒,不敢抬起来。
油纸包里的红薯干泛着琥珀色的光,甜香混着谷场的麦气飘进鼻子里。
宁晚霁捏起一块放进嘴里,软糯的甜味在舌尖散开。
“林如风,”她轻声开口,见他猛地抬头,眼里还带着点慌乱,忍不住笑了,“你昨天是不是特意去晒谷场了。”
他的耳朵红了,抓了抓后脑勺:“我……我去看看谷堆有没有被雨淋着。”
说完自己先笑了,这借口编得太糙,连风都吹不散心虚。
宁晚霁没戳破,咬着红薯干看着他。秋风卷着谷香吹过来,撩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饱满的额头。
她忽然觉得,这秋收的日头再烈,有个人能陪着晒谷,倒也不算难熬。
“下午要扬场,你力气大,可得多帮忙。”
她把红薯干往他那边推了推,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软。
林如风赶紧抓了两块塞进嘴里,含糊着应:“成,你说咋干就咋干。”
他看着宁晚霁低头笑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层金粉,心里忽然觉得,今年的秋收,比往年都要甜。
远处的打谷机还在轰隆隆地转,妇女们的笑声混着孩童的吵闹声飘过来。
宁晚霁把红薯干的油纸包折好放进兜里,抬头时正对上林如风的目光,他赶紧移开视线,却在转身时,嘴角忍不住扬得老高。
谷场的金黄漫过脚边,像片永远也走不完的暖洋。
宁晚霁拿起木耙,看着林如风挥着木锨扬起的谷粒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忽然觉得。
这乡下的日子,好像真的在谷穗里,长出了点什么沉甸甸的盼头。
午后的日头斜斜地往西边沉,晒谷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宁晚霁站在风来的方向,手里握着把大扫帚,正把扫拢的谷壳往远处推。
她的蓝布衫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勾勒出纤细的轮廓,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被风一吹,微微发颤。
林如风扬了一阵,瞥见她时不时抬手揉腰,脚步也慢了些,便停下木锨喊她:
“过来歇会儿,扬场的风硬,站久了受不住。”
宁晚霁直起身,腰后传来一阵酸胀,早上翻谷堆时弯腰太久,此刻像坠了块铅。
她往林如风那边走,脚边的谷粒硌得鞋底发响,像踩在满地碎金上。
“你不累。”她看着他敞开的领口,那里的皮肤被晒得发红,军绿色褂子的肩头已经磨出了毛边。
“我皮糙肉厚。”林如风从裤兜里摸出块皱巴巴的手帕递过去,是块洗得发白的粗布,边角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擦擦汗,风里带沙。”
这帕子是去年他去黑市买的,特别漂亮,他平时舍不得用,今天揣在兜里,原是想着她或许能用得上。
宁晚霁接过来,指尖触到布面的粗糙纹理,心里忽然一动。
她低头擦汗时,闻到帕子上混着皂角和阳光的味道,像晒透了的棉花。
“你买的。”她注意到那朵桃花,针脚虽歪,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嗯,。”林如风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倒是不丑。”宁晚霁把帕子叠好递回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掌心,两人都像被麦芒扎了下,猛地缩回手。
她看着他耳根泛起的红,忽然想起张婶早上的话,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林如风把帕子胡乱塞回兜里,抓起木锨又扬了几下,谷粒落在地上的声音都比刚才急了些。
他偷眼看她,见她正低头用扫帚划拉谷粒,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柔和,鼻尖上还沾着点谷糠,像只刚啄过米的雀儿。
日头落进西山时,队长喊着收工。妇女们挎着空箩筐往村里走,笑闹声像撒了把豆子,滚得满地都是。
宁晚霁刚把扫帚靠在谷堆上,林如风已经把她的布包拎了过来,里面装着她的搪瓷缸和那半袋新米。
“我送你回去。”他说得干脆,像在分配活儿。
“不用,知青点离这儿又不远……”
“天黑得快,路上有沟。”
林如风打断她,扛着木锨往场边的小路走,脚步却故意放慢了些,
“你昨天熬了半宿,今天又干了一天,走夜路不稳当。”
路边的秋虫唧唧地叫,晚风吹过稻茬地,带着股清冽的草木气。
“林如风,”宁晚霁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你会不会嫌弃我娇气啊。”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脸颊烫得像贴了块烙铁。
林如风的脚步顿了顿,木锨柄在手里转了半圈。他侧头看她,夕阳的金辉落在她睫毛上,像落了层碎星。
“不嫌弃,你不嫌弃我就不错了。”他想起每次经过知青点,总看见宁晚霁在院子里劈柴、挑水。
宁晚霁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田埂上的野草,声音细若蚊吟,嗯了一声。
走到知青点门口时,天已经擦黑了。屋檐下的灯泡亮着,昏黄的光透过窗户,映出里面知青们说笑的影子。
林如风把布包递给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用草绳捆着的小布包:“这个给你。”
宁晚霁接过来,触手温温的,还带着点热度。
解开草绳一看,是两个烤得焦黄的红薯,表皮裂开的地方冒着热气,甜香混着焦糊味钻进鼻子里。“你啥时候烤的?”
“歇晌时在谷场边的灶膛里埋的。”
林如风挠挠头,“张婶说你爱吃甜的,这红薯是后坡摘的,比地里的甜。”
他其实是特意跑到后坡找的,知道那里的沙土薄,长出来的红薯更面。
宁晚霁捏起一个,烫得指尖直颤,却舍不得放下。
热气熏得眼睛发潮,她赶紧咬了一口,软糯的薯肉混着焦皮在嘴里化开,甜得人心头发颤。
“真甜。”她含混着说,没敢抬头看他。
“甜就多吃点。”林如风看着她鼓着腮帮子的样子,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忍不住笑了,
“我先走了,明早我来叫你,一起去晒谷场。”
“嗯。”
宁晚霁点点头,看着他扛着木锨往回走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夜色里,才抱着红薯进了屋。
屋里的冷月凝正围着桌子分新米,见她进来,凑过来:“阿晚,你手里拿的啥,真香。”
宁晚霁把另一个红薯递过去:“给你。”自己则捧着剩下的那个,坐在炕沿上慢慢啃。
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照在她嘴角的甜笑上,像落了层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宁晚霁就被敲门声吵醒了。
打开门,林如风站在月光里,肩上扛着把新扎的扫帚,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我蒸的玉米饼,给你带了两个。”
他把布包塞给她,“快吃,吃完去晒谷场,今早要赶在露水干前把那堆谷子翻一遍。”
宁晚霁接过布包,还带着余温。
她转身进屋拿了搪瓷缸,里面是昨晚晾好的凉白开,递给他:“路上喝。”
林如风接过来,指尖碰到缸沿的温度,心里暖烘烘的。
两人并肩往晒谷场走,晨露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却不觉得冷。
田埂上的野草挂着露珠,被月光照得像撒了把碎钻,踩上去沙沙作响。
“林如风,”宁晚霁忽然停下脚步,看着他的眼睛,“你……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脸颊烫得像火烧。
林如风也愣住了,手里的扫帚差点掉在地上。
他看着她被月光照得发亮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子,心一横,干脆说了实话:“是。”
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却很坚定,“宁晚霁,我想跟你处对象。”
宁晚霁的心跳得像打鼓,别过脸看着田埂边的野草,声音细若蚊吟:“那……你得先过我这关。”
林如风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像炸开的谷花:“成,你说咋过就咋过!”
两人重新往前走,脚步轻快了许多。晨风吹过,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混着彼此的呼吸声,像首没谱的歌。
宁晚霁偷偷看他,见他嘴角的笑收不住,忍不住也笑了,月光落在她的笑靥上,甜得像浸了蜜。
晒谷场的谷堆在晨光里泛着金辉,像座座小山。
林如风挥着扫帚,动作比平时更有力,扬起的谷粒在阳光下划出的弧线,都带着点雀跃的弧度。
宁晚霁跟在他身后,用木耙把散落的谷粒归拢,看着他宽厚的背影,忽然觉得这秋收的日头,好像也没那么烈了。
中午歇晌时,张婶凑到宁晚霁身边,挤着眼睛笑:“我就说林老二对你上心吧,今早我看见他娘往布包里塞玉米饼,还特意多放了把红糖。”
宁晚霁的脸腾地红了,低头扒拉着碗里的小米粥,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远处的林如风正被几个社员围着打趣,红着脸辩解,眼角的余光却总往这边瞟,像只惦记着食儿的雀儿。
午后的扬场,两人配合得越发默契。林如风扬得高。
宁晚霁扫得净,金黄的谷粒在他们身前堆成小山,像座用阳光垒起的城堡。
风从两人中间穿过,卷着谷香和彼此的气息,缠缠绵绵地飘向远方。
日头西斜时,队长宣布今天可以提前收工。
林如风帮着宁晚霁把工具收拾好,又拎起她的布包:“我送你回去,顺便跟你说件事。”
走到昨天的田埂上,林如风停下脚步,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是用硬纸板做的,外面糊着层红纸。“这个给你。”
宁晚霁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枚用铜丝弯成的戒指,上面缠着圈红绳,还串着颗小小的谷粒,被打磨得光滑发亮。“这是……”
“我昨儿晚上做的。”
林如风有点不好意思,“没找到好东西,就用谷粒代替了。”
“等以后……等以后我去公社供销社给你买个真的。”
宁晚霁捏起戒指,铜丝的凉意混着谷粒的温润在指尖散开。
她抬起手,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大小刚刚好。“不用买,这个就挺好。”
她看着他,眼里的笑像落满了星星,“比城里的金戒指都好。”
林如风看着她手上的戒指,忽然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她的手很软,带着点薄茧,是干农活磨出来的。
他的手很糙,却很暖,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烫得人心头发颤。
“宁晚霁,”他低头看着她,声音里带着点紧张,却很坚定,
“等秋收结束,我就去跟队长说,让他给咱俩开介绍信。”
“宁晚霁没说话,把脸埋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像擂鼓一样,敲在心上。
晚风穿过稻田,带来阵阵谷香。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像条条柔软的丝带,缠在夕阳的余晖里。
两人手牵着手站在田埂上,影子被拉得老长,像两条交缠的藤蔓,在秋收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宁晚霁忽然想起刚下乡时,总觉得这乡下的日子像碗没放糖的小米粥,寡淡得很。
可现在握着林如风的手,嚼着他烤的红薯,看着手上那枚缠着红绳的铜戒指,才明白过来。
这日子早就像熬熟的小米粥,在不知不觉中,熬出了最醇厚的甜。
晒谷场的谷堆还在月光下泛着金辉,像座座沉默的山。
林如风牵着宁晚霁的手往回走,脚步踩在谷粒上,发出沙沙的响,像首未完的歌。
宁晚霁看着他宽厚的肩膀,忽然觉得,这乡下的日子,真的在谷穗里,长出了沉甸甸的盼头,像颗饱满的谷粒,坠在心头,暖得人直想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