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3章
很快,就到了晚上九点,沈刻和姜琦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沈刻手里拿着《武家坡》的词曲,一句句小声练习着。
姜琦已经换好了明天表演要穿的衣服的,站在沈刻旁边,跟着他的节奏练习走位。
月白色的软缎从腕间垂到膝盖,她抬手试了试翻转的弧度,好像还挺漂亮的。
沈刻突然停下来,帮她调整了一下衣袖。
她抬头看看沈刻,心里更加紧张了:“沈刻,我有点儿紧张。”
沈刻笑着说道:“别紧张,你又不用唱,要是紧张也是我该紧张。”
“我没有表演京剧的经验,我害怕演砸了。”
“没事儿,最后结果不都是我担着吗?”沈刻说道,“你记着在‘三姐不信菱花照’那处,递个帕子就行。”
姜琦小声重复了一句沈刻的话,暗自记下这句话。
沈刻又用手指点着谱子上的间奏,“这里京胡会翻个高腔,你水袖甩得慢一点,刚好能接住那个音。”
“我有点儿怕了,要不你换个人?”姜琦说道。
“不换,我就要你。”沈刻说道,“错了也没事儿,我又不骂你,淘汰了更好。”
“你想被淘汰?”姜琦一脸惊讶地问道。
“对啊,要不这两个节目来回跑,我不得累死啊,我的命也是命。”
“你不是想多挣钱吗?”
“那也得有命花。”沈刻说道,“人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那要是人还活着,钱都花完了,不也挺痛苦?”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跟着工作人员客气的打招呼:“娜英老师好。”
“你们好?现在是沈刻在彩排吗?”
“是沈刻老师。”
“那我进去瞧瞧。”
随后,彩排室的门就被推开了,穿着一件黑色短款外套,手里捏着个保温杯的娜英就走了进来。
刚进来,就看到了沈刻手里捏着的词谱,然后又看到了姜琦穿着的青衣裙。
“沈刻,你还真唱京剧啊?” 娜英走过去拿起谱子,手指尖在 “西皮流水” 的标注上顿了顿,抬头看向沈刻,大大咧咧地说道,“《歌手》的观众大半是冲流行曲来的,你唱《武家坡》,他们连唱词都未必听得清,这怎么投票?”
“我这不是想弘扬传统文化嘛...”沈刻先给自己戴了个高帽。
“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欠妥。”那英直言不讳,“京剧都是老古董了,在年轻人都快失传了,别说年轻人,就是我也不爱听这玩意儿,咿咿呀呀的。”
娜英说完,又看了一眼姜琦:“姜琦,你怎么也不劝劝沈刻呢。”
“劝了,没用!”姜琦言简意赅,“不仅没用,我还得帮他!”
“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娜英毫不客气地敲了敲纸页,“我也不是说京剧不好,是这个舞台不适合 —— 你要是想玩融合,不如把京剧的调编进流行歌里,纯唱选段,太冒险了。”
“我知道有些冒险,但就是想试试,万一年轻人喜欢呢,这毕竟是国粹。”
“你可省省吧,德运社不也要弘扬传统文化,最后不也唱火吗?人家家大业大的都没能弘扬了,你一个小屁孩你弘扬个屁啊,好好选手流行歌曲唱比什么都强!”
姜琦...
不愧是娜英,说话就是直接!
不过,话糙理不糙!
她也认可娜英的话。
“反正明天就上台了,大不了就淘汰呗。”沈刻笑着说道,“这又不是断头台,唱不好要命。”
娜英盯着他看了两秒,突然就笑了起来,拿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我得跟你说清楚,到时候票数要是不好看,你可别后悔。”
“不后悔!这有什么可后悔的。”
“行吧,年轻就是好,试错机会多。”娜英说道,“你们继续,我在旁边听会儿。”
第683章
很快,就到了晚上九点,沈刻和姜琦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沈刻手里拿着《武家坡》的词曲,一句句小声练习着。
姜琦已经换好了明天表演要穿的衣服的,站在沈刻旁边,跟着他的节奏练习走位。
月白色的软缎从腕间垂到膝盖,她抬手试了试翻转的弧度,好像还挺漂亮的。
沈刻突然停下来,帮她调整了一下衣袖。
她抬头看看沈刻,心里更加紧张了:“沈刻,我有点儿紧张。”
沈刻笑着说道:“别紧张,你又不用唱,要是紧张也是我该紧张。”
“我没有表演京剧的经验,我害怕演砸了。”
“没事儿,最后结果不都是我担着吗?”沈刻说道,“你记着在‘三姐不信菱花照’那处,递个帕子就行。”
姜琦小声重复了一句沈刻的话,暗自记下这句话。
沈刻又用手指点着谱子上的间奏,“这里京胡会翻个高腔,你水袖甩得慢一点,刚好能接住那个音。”
“我有点儿怕了,要不你换个人?”姜琦说道。
“不换,我就要你。”沈刻说道,“错了也没事儿,我又不骂你,淘汰了更好。”
“你想被淘汰?”姜琦一脸惊讶地问道。
“对啊,要不这两个节目来回跑,我不得累死啊,我的命也是命。”
“你不是想多挣钱吗?”
“那也得有命花。”沈刻说道,“人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那要是人还活着,钱都花完了,不也挺痛苦?”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跟着工作人员客气的打招呼:“娜英老师好。”
“你们好?现在是沈刻在彩排吗?”
“是沈刻老师。”
“那我进去瞧瞧。”
随后,彩排室的门就被推开了,穿着一件黑色短款外套,手里捏着个保温杯的娜英就走了进来。
刚进来,就看到了沈刻手里捏着的词谱,然后又看到了姜琦穿着的青衣裙。
“沈刻,你还真唱京剧啊?” 娜英走过去拿起谱子,手指尖在 “西皮流水” 的标注上顿了顿,抬头看向沈刻,大大咧咧地说道,“《歌手》的观众大半是冲流行曲来的,你唱《武家坡》,他们连唱词都未必听得清,这怎么投票?”
“我这不是想弘扬传统文化嘛...”沈刻先给自己戴了个高帽。
“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欠妥。”那英直言不讳,“京剧都是老古董了,在年轻人都快失传了,别说年轻人,就是我也不爱听这玩意儿,咿咿呀呀的。”
娜英说完,又看了一眼姜琦:“姜琦,你怎么也不劝劝沈刻呢。”
“劝了,没用!”姜琦言简意赅,“不仅没用,我还得帮他!”
“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娜英毫不客气地敲了敲纸页,“我也不是说京剧不好,是这个舞台不适合 —— 你要是想玩融合,不如把京剧的调编进流行歌里,纯唱选段,太冒险了。”
“我知道有些冒险,但就是想试试,万一年轻人喜欢呢,这毕竟是国粹。”
“你可省省吧,德运社不也要弘扬传统文化,最后不也唱火吗?人家家大业大的都没能弘扬了,你一个小屁孩你弘扬个屁啊,好好选手流行歌曲唱比什么都强!”
姜琦...
不愧是娜英,说话就是直接!
不过,话糙理不糙!
她也认可娜英的话。
“反正明天就上台了,大不了就淘汰呗。”沈刻笑着说道,“这又不是断头台,唱不好要命。”
娜英盯着他看了两秒,突然就笑了起来,拿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我得跟你说清楚,到时候票数要是不好看,你可别后悔。”
“不后悔!这有什么可后悔的。”
“行吧,年轻就是好,试错机会多。”娜英说道,“你们继续,我在旁边听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