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善于循循善诱,一番深入浅出,把当前形势说清楚。
侯二苟刚刚击败了围剿官兵,声望如日中天,再打下浔州府城,那就真成瑶王现世,群魔首领了。
朝廷调广东精兵来平叛,这没有错。
可徐一鸣动身需要时间,士兵集结也要时间,广东大军什么时候到,谁也说不清楚。
在这个群狼环伺的当口,唯有多练乡勇,多打造兵器,才能生存。
保住府城才能保住县城,保住县城才能保住银场;
保住银场才能保住银子,保住银子天子才会高兴;
天子高兴,大家才能保住前程。
至于细枝末节,天子不会太在意的。
毕竟比起一点点田地,失陷一座府城的损失更大——侯二苟打下浔州,吃到了甜头,肯定会去打梧州、柳州的。
到时半省糜烂,天子又该去太庙痛哭,难过得吃不下饭了。
况且,高家那几千亩田地,本就是卫所的军屯,理应还给卫所。现下事急从权,只是提前几个月归还罢了。
吴睿听到“吃不下饭”四个字,不禁眼圈发红。
跟左右连连叹息,天子登基以来,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辽东连连战败,西北又闹流寇,前年,鞑子还打到京畿,劫走几十万百姓。
每次听到坏消息,天子总是睡不安寝,食不知味,消瘦一大圈。
“咱们这些当奴婢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呀!”
吴睿说到动情处,难过得侧过脸去,抹了好一会儿眼泪。
两个锦衣卫连忙安慰,都说吴公公义胆忠肝,真是辛苦了。
陈子履道:“吴公公切莫难过……下官就那么一说。实在不行,这事就不办了。”
“不,要办,一定要办。”
吴睿当机立断,答应将此间窘迫,快马急递回京,交给他的干爹。
至于能不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他可不敢打包票。
“谢吴公公!”
“谢两位钦差!”
陈子履毕恭毕敬地告辞,一上马车,立即掏手绢擦汗。
这吴公公的戏也太足了,区区一个小太监,说得自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似的。
偏偏知县的题本,最高只能递给巡按,巡按帮忙递上去,还要经过通政司核准,才能送进宫。
等皇帝看到题本,御史早就弹劾了。
唯有太监的密奏,能够避开层层叠叠的阻碍,直接送进宫。
为求吴公公办事,只能陪着一起演,真是心力憔悴。
孙二弟心有戚戚然:“这小太监的密奏,也不知能不能让皇帝看到。”
“应该能。他干爹的干爹,可是曹化淳,有能耐着呢。”
陈子履回到县衙,立即找来甘宗耀,让其去各卫所传消息。
凡本县军户,不论正丁、余丁,均可到县衙应募。考核通过之后,即可加入救火营。
救火营包吃不发饷,不过会发还十亩军屯,令其兄弟妻女代为耕种。
能凑齐一套兵器、甲胄者,额外再还五亩。
也就是说,军户只要履行卫土之责,即可重新拥有卫所田地,不用再当佃户。
甘宗耀听的一愣一愣的。
奉仪卫指挥使,还有下面几个千户来县衙要军屯,他早就听说了。
没想到,竟绕过指挥使和几个千户,将屯田直接发给军户。
甘宗耀忍不住问道:“县尊……这样募兵……合规矩吗?”
“给他们留一百几十亩就是了。他们连高运良都惹不起,还奈何得了我?”
陈子履满脸的不以为然,又拍拍甘宗耀的肩头,传授真知灼见:“陛下只看谁能办事。打了败仗,什么都白搭;打了胜仗,什么都好说。”
-----------------
救火营的募兵条件,很快引起轰动。
一天之内,便有十几个形如乞丐的军户子弟,来到县衙打探。
得知消息为真,那些乞丐立即返回原籍,从床底下,房梁上,找出祖传的刀剑、弓箭和盔甲。
实在找不到齐,或者太过破烂的,就几家凑成一套。
按大明军制,每个千户所应有军户1120户。
也就是说,贵县的一卫七所,武德最盛时,应有军户七千多户。
其中,披坚执锐的操守军,不低于两千户。
可惜随着卫所废驰,屯田被豪强、军官不断侵蚀,普通军户接连破产,才堕落至此。
陈子履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军户,有胆气,能提得动刀。
如今以田地为诱饵,应该有勇士愿意来。
事实正如他所料,到了考核当日,那些隐姓埋名,怎么找也找不到的军户子弟,一下子全冒出来了。
军营外,乌压压来了三四百人,仅向武所,就来了七八十。
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军户正丁,或拿得出文书凭证,或有同卫所的军户作保。
大家都说,有没有军饷不要紧,最重要把屯田拿回来。为此,大家愿意拼上老命,就算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陈子履一看,嘿,还真有不少成套的盔甲、兵器和盾牌。
尽管大部分虫吃鼠咬,破旧得不成样子,可用来抵挡瑶民的猎弓,应该没问题。
刀剑磨得铮铮发亮,弓箭也继上了弓弦。
只可惜,每个人身上都十分破烂,且面黄肌瘦,不像很有力气的样子。走在大街上,没人能认出他们曾经是军人。
“太穷了呀!真是造孽。”
陈子履暗叹一声,先让甘宗耀核查清楚身份,然后带着军户们到校场上,准备绕着校场跑圈。
定下规矩,但凡能在一刻钟内,能连续跑完十圈,即四里地,就算合格。
军户们还以为,这次也是举石锁,在家里练过几天臂力。
没想这次竟换成跑圈,一个个都傻了眼。
陈子履招呼随行,抬出几个大箩筐,大声吼道:“每人可以领一双鞋,只要上场跑,鞋就归你们了,不用还。一刻钟跑不完,十天后还可以再来,不要勉强。嗯,下次不发鞋。”
军户们来了劲,排着队上前领鞋,然后以三十人为一组,绕着校场飞奔。
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几个甚至跑得呕吐,还想继续坚持。
甘宗耀大惑不解,问道:“县尊,这次比脚力,有什么说头?”
陈子履盯着校场,将表现出色的飞毛腿记下,叹道:“救火么,当然要跑得快……其实比什么都行。最重要公平,没法作弊,大家就输得没有怨言了。”
侯二苟刚刚击败了围剿官兵,声望如日中天,再打下浔州府城,那就真成瑶王现世,群魔首领了。
朝廷调广东精兵来平叛,这没有错。
可徐一鸣动身需要时间,士兵集结也要时间,广东大军什么时候到,谁也说不清楚。
在这个群狼环伺的当口,唯有多练乡勇,多打造兵器,才能生存。
保住府城才能保住县城,保住县城才能保住银场;
保住银场才能保住银子,保住银子天子才会高兴;
天子高兴,大家才能保住前程。
至于细枝末节,天子不会太在意的。
毕竟比起一点点田地,失陷一座府城的损失更大——侯二苟打下浔州,吃到了甜头,肯定会去打梧州、柳州的。
到时半省糜烂,天子又该去太庙痛哭,难过得吃不下饭了。
况且,高家那几千亩田地,本就是卫所的军屯,理应还给卫所。现下事急从权,只是提前几个月归还罢了。
吴睿听到“吃不下饭”四个字,不禁眼圈发红。
跟左右连连叹息,天子登基以来,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辽东连连战败,西北又闹流寇,前年,鞑子还打到京畿,劫走几十万百姓。
每次听到坏消息,天子总是睡不安寝,食不知味,消瘦一大圈。
“咱们这些当奴婢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呀!”
吴睿说到动情处,难过得侧过脸去,抹了好一会儿眼泪。
两个锦衣卫连忙安慰,都说吴公公义胆忠肝,真是辛苦了。
陈子履道:“吴公公切莫难过……下官就那么一说。实在不行,这事就不办了。”
“不,要办,一定要办。”
吴睿当机立断,答应将此间窘迫,快马急递回京,交给他的干爹。
至于能不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他可不敢打包票。
“谢吴公公!”
“谢两位钦差!”
陈子履毕恭毕敬地告辞,一上马车,立即掏手绢擦汗。
这吴公公的戏也太足了,区区一个小太监,说得自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似的。
偏偏知县的题本,最高只能递给巡按,巡按帮忙递上去,还要经过通政司核准,才能送进宫。
等皇帝看到题本,御史早就弹劾了。
唯有太监的密奏,能够避开层层叠叠的阻碍,直接送进宫。
为求吴公公办事,只能陪着一起演,真是心力憔悴。
孙二弟心有戚戚然:“这小太监的密奏,也不知能不能让皇帝看到。”
“应该能。他干爹的干爹,可是曹化淳,有能耐着呢。”
陈子履回到县衙,立即找来甘宗耀,让其去各卫所传消息。
凡本县军户,不论正丁、余丁,均可到县衙应募。考核通过之后,即可加入救火营。
救火营包吃不发饷,不过会发还十亩军屯,令其兄弟妻女代为耕种。
能凑齐一套兵器、甲胄者,额外再还五亩。
也就是说,军户只要履行卫土之责,即可重新拥有卫所田地,不用再当佃户。
甘宗耀听的一愣一愣的。
奉仪卫指挥使,还有下面几个千户来县衙要军屯,他早就听说了。
没想到,竟绕过指挥使和几个千户,将屯田直接发给军户。
甘宗耀忍不住问道:“县尊……这样募兵……合规矩吗?”
“给他们留一百几十亩就是了。他们连高运良都惹不起,还奈何得了我?”
陈子履满脸的不以为然,又拍拍甘宗耀的肩头,传授真知灼见:“陛下只看谁能办事。打了败仗,什么都白搭;打了胜仗,什么都好说。”
-----------------
救火营的募兵条件,很快引起轰动。
一天之内,便有十几个形如乞丐的军户子弟,来到县衙打探。
得知消息为真,那些乞丐立即返回原籍,从床底下,房梁上,找出祖传的刀剑、弓箭和盔甲。
实在找不到齐,或者太过破烂的,就几家凑成一套。
按大明军制,每个千户所应有军户1120户。
也就是说,贵县的一卫七所,武德最盛时,应有军户七千多户。
其中,披坚执锐的操守军,不低于两千户。
可惜随着卫所废驰,屯田被豪强、军官不断侵蚀,普通军户接连破产,才堕落至此。
陈子履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军户,有胆气,能提得动刀。
如今以田地为诱饵,应该有勇士愿意来。
事实正如他所料,到了考核当日,那些隐姓埋名,怎么找也找不到的军户子弟,一下子全冒出来了。
军营外,乌压压来了三四百人,仅向武所,就来了七八十。
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军户正丁,或拿得出文书凭证,或有同卫所的军户作保。
大家都说,有没有军饷不要紧,最重要把屯田拿回来。为此,大家愿意拼上老命,就算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陈子履一看,嘿,还真有不少成套的盔甲、兵器和盾牌。
尽管大部分虫吃鼠咬,破旧得不成样子,可用来抵挡瑶民的猎弓,应该没问题。
刀剑磨得铮铮发亮,弓箭也继上了弓弦。
只可惜,每个人身上都十分破烂,且面黄肌瘦,不像很有力气的样子。走在大街上,没人能认出他们曾经是军人。
“太穷了呀!真是造孽。”
陈子履暗叹一声,先让甘宗耀核查清楚身份,然后带着军户们到校场上,准备绕着校场跑圈。
定下规矩,但凡能在一刻钟内,能连续跑完十圈,即四里地,就算合格。
军户们还以为,这次也是举石锁,在家里练过几天臂力。
没想这次竟换成跑圈,一个个都傻了眼。
陈子履招呼随行,抬出几个大箩筐,大声吼道:“每人可以领一双鞋,只要上场跑,鞋就归你们了,不用还。一刻钟跑不完,十天后还可以再来,不要勉强。嗯,下次不发鞋。”
军户们来了劲,排着队上前领鞋,然后以三十人为一组,绕着校场飞奔。
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几个甚至跑得呕吐,还想继续坚持。
甘宗耀大惑不解,问道:“县尊,这次比脚力,有什么说头?”
陈子履盯着校场,将表现出色的飞毛腿记下,叹道:“救火么,当然要跑得快……其实比什么都行。最重要公平,没法作弊,大家就输得没有怨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