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48章 击杀酋首或可行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会儿,后金军多半已经攻占塔山堡,数十人摸黑硬闯,可谓十分冒险。

  左良玉想到这一出,也是想不到其他办法,迫不得已。

  听完陈子履的一番话,越来越觉得,事情或有转机,拼命的念头自然减淡了很多。

  不过再怎么说,也是生死存亡,前途抉择的关口,谁也没法效仿陈子履,气定神闲地继续喝茶。

  左良玉在大堂转了十几圈,想到身边只剩二十几人,又连打自己嘴巴。

  暗怪在宁远那会儿,自己为何那么莽撞,不把昌平骑兵一起带上。

  否则,现下怎会如此势单力薄。

  若有两百余骑在侧,火并起来,或许还有一丝希望能赢……

  陈子履这边,表面上很悠哉,实则心里也有担忧。

  倒不担心祖大寿。

  别看祖大寿这人特别贪财,一切以利益为先,却一点都不糊涂。知道权衡利弊,算得清得失。

  锦州是抗击后金的最前线,养兵、筑城、买马,处处都要用钱。

  朝廷在前锋、团练两镇,每年投入的钱粮,高达数十万两之巨。

  祖大寿哪怕只贪三成,也有三十万两银子,堪比坐拥六座平天山银场。

  而且只要守住锦州,这笔入息就永远不会停,旱涝保收。

  天下间,没有比更好的生意了。

  与之相比,留在敌营的一万人质,根本就不算什么。

  陈子履有九成把握,祖大寿不会献城。

  他所担忧的,是黄台吉的决策,似乎偏离了历史轨迹。

  史料里,后金打完大凌河,便因粮饷不济,很快退兵了。

  如今非但没有退,还深入塔山一线,摆出了围困锦州的架势。

  一战损失四百多骑,似乎激怒了黄台吉,打算继续打下去。

  陈子履不担心锦州失守,却很担心登莱。

  黄台吉一直不退兵,朝廷就不能调兵去平叛。

  等孔有德那厮攻破登州,必然会带工匠、炮手投降后金,祸害可太大了。

  必须想法子才行……

  -----------------

  祖大寿回城是了不得的大事,各营军头的眼线,很快将消息传遍全城。

  戌时三刻,高起潜骑着快马,匆匆来到巡抚衙门。

  一进门,就吩咐兵丁加强戒备,然后直奔大堂,与陈子履通气。

  得知陈子履早就收到消息,却还在悠哉游哉地喝茶,忍不住发出一声哀嚎。

  “抚帅,都这个时候了,你怎地还有心情喝茶?”

  “就等高公公了。”

  “咱家已令几营客兵,今晚不得卸甲。可咱家不知兵事,拿不了主意。该如何应对,还得抚帅下令!”

  “嗯,不卸甲挺好。”

  陈子履对高起潜这个太监,不禁高看了几分。

  高起潜没有去祖家密议,而是赶来衙门求救,可见忠于朝廷的。

  没有冒失地命令客军行动,而是闭营不出,披甲戒备,这份定力更是值得认可。

  于是竖起大拇指,狠狠地夸赞起来。

  “高公公真是机敏过人,陈某佩服……”

  高起潜哭丧着脸道:“您可别光顾着夸咱家了,再过一会儿,祖家军就杀过来了。”

  “不会的。”

  说着,陈子履长身而起,招呼高起潜和左良玉,一起前往后院。

  叫醒了邱禾嘉,把事情一说,然后请邱禾嘉拿主意。

  邱禾嘉自然十分惊讶,直呼祖大寿竟能回来,真是难以置信。

  思索良久,才一边咳嗽,一边叹道:“祖大寿为人,咳咳,还算是忠义的,咱们好好安抚一番,他应该不会献城。可是鞑子退兵之后,这事该怎么向朝廷禀报,倒有点为难了。”

  陈子履道:“我有一计,或许可以瞒天过海。不过这事,大家得齐心,不能捅出去……”

  高起潜见这两个文臣,不防备祖大寿献城,反倒开始考虑善后,不禁直呼邪门。

  然而听陈子履慢慢开讲,又渐渐觉得,提前商议一番,还真有必要。

  要知道,祖大寿带着一万多人投降,被天下人骂惨了。

  作为统帅,打败仗就是错误。竟敢率部投降,而没有死节,更是错上加错,不可饶恕。

  朝堂上的御史们,谁不上书痛骂几回,就算失职。

  之前,陈子履为祖大寿分辩了两句,便被御史打成了奸佞。

  群情之汹涌,可见一斑。

  现下祖大寿回来了,投敌的罪责,或许可以减轻一些,然而战败之罪,却难以抹去。

  这很好理解。

  哪怕当时没有投敌,而是单骑突围,也是战败论死。没理由转了一圈回来,反而可以免除。

  这不合法度。

  不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是很难稳住祖大寿,安定军心。

  只是……

  陈子履的想法,也太过冒险,太过异想天开了。听起来,就不像能成的样子。

  左良玉在旁听着,却越听越心惊,越听越佩服。

  看向陈子履的眼光,渐渐带上了一丝崇拜。

  “这个陈子履,真是个魔鬼。从今往后,可千万不能和他作对……”

  -----------------

  祖大寿的反应,比想象中快一些,还没到亥时,就来到了巡抚衙门。

  高起潜让巡抚衙门兵丁戒备,没起一点用处。

  眼见众将齐至,屁都不敢放一个,乖乖迎进了衙门。

  陈子履回到大堂,只撇了一眼,便知道不出所料。

  从堂上的座次便可以看出,祖大寿一回城,便轻松掌控了局势。

  祖大乐、祖大弼、吴襄等高级将领,已重新以祖大寿为尊,通通坐在了下首。

  不用想,无论接下来怎么聊,他们都会无条件地,站在祖大寿那一边。

  陈子履暗暗感慨:“黄台吉呀黄台吉,你终究低估了祖大寿,算漏了一层。锦州还有那么多人支持,一万人质算什么……”

  祖大寿眼见他出来,很恭敬地带头行礼:“罪将祖大寿,见过抚帅。”

  “祖将军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陈子履带着满面春风,热情地招呼众人落座,然后细细问起,祖大寿脱险的经过。

  祖大寿一脸的惭愧,老实地说起原委。

  很简单,他告诉黄台吉,愿意回城游说众将,献出锦州城。

  黄台吉犹豫了几天,就同意了。

  祖大寿道:“罪将没守住大凌河,还失陷了一万多人,末将有罪啊。末将愿意投身大牢,静待朝廷议死。”

  陈子履做吃惊状:“祖将军何出此言?祖将军分明是诈降,此事,陛下早就知道了。既是诈降,又立下大功,何罪之有呢?”

  祖大寿有些疑惑:“什么大功?”

  “击杀酋首黄台吉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