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50章 一战封侯在此时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得知策反事成,黄台吉心头的压抑,一扫而空,

  要知道,锦州是明廷苦心经营的战略核心,不是普通要塞能比的。

  城内粮食、布匹、军械等战备物资,可以说堆积如山,应有尽有。

  另外,还有那些班军、壮丁、民夫,个个都是种田的好手。

  各旗分到这一大批包衣奴才,损失四百骑的怨气,也该消弭了。

  想到这些,黄台吉直感浑身舒爽,转向贴身侍卫鳌拜时,脸色和蔼了几分:

  “你去告诉阿济格,今晚看紧一些。若有尼堪飞骑离城,务必马上追捕,一个都不能放过。”

  “渣!奴才这就去。”

  鳌拜应了一声,起身刚走几步,又回头拱手:“主子,明儿还要受降,还是早些歇息,养足精神为上。”

  “嗯,知道了。去吧。”

  “渣!”

  黄台吉注意到对方的眼神,不禁有些感动。

  鳌拜是个粗鲁的武人,能有这份细腻心思,是十分不易的。

  可见,真把自己当成了父兄来尊敬、爱戴。

  这份忠诚,比多尔衮、阿济格等“兄弟”,可爱太多了。

  “鳌拜还是护军校吧?打完这一仗,该给他升一升了。”

  黄台吉默默记下,吩咐启心郎索尼,若无大事,勿要打扰。然后返回卧榻,安心睡下。

  睡梦中,他梦到了一张模糊的脸庞。

  那是一个被俘的年轻尼堪,正对着自己破口大骂……

  -----------------

  另一边,陈子履则登上了南城楼,遥望敌营的昏暗火光,再次审视自己的计划。

  十余年来,努尔哈赤屡战屡胜,把大明、**、蒙古,以及其他女真部落,轮流虐了个遍。

  每次大胜,后金都能缴获大批物资,占领大片土地,并培养出一大批精兵良将。

  使得下一场大战,赢得愈发轻松。

  就像滚雪球一样,这股强盗越打越厉害,逐渐成长为一个凶猛巨兽。

  尤其在野外大兵团鏖战,几乎没有败绩,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子履思考了很久,亦用AI推演过多次,寻找击败黄台吉的方略。

  结论是,几乎不可能。

  锦州明军的精兵数量,还有战斗力,差对面太远了。纵使倾巢而出,亦打不过后金的一支偏师。

  且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后金贝勒,指挥能力个个优秀。

  就连叶臣、德格类、岳托、图赖等次一级大将,亦有统军之能。

  最可怕的是,后金军还有黄台吉作为统帅。

  黄台吉的战略眼光,堪称这个时代的巅峰,普通的阴谋诡计,对他几无作用。

  这是一支完美的军队,从上到下,近乎无懈可击。

  明军想赢,只能凭借坚城固守,消耗对面的粮草和耐心。

  宁远、宁锦两次战役胜利,都是这样赢的。

  可守城只是力保不失,一不能斩杀溃逃,二不能缴获物资,对敌军的削弱,实在太有限了。

  直至敌军大营移到锦州城外,陈子履才终于找到了,黄台吉和后金军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太骄傲了。

  明军在前线扎营,外围一圈壕沟,中间一层栅栏,到处摆满了拒马,撒满了铁蒺藜,恨不得把营寨修成铁桶。

  最里面,再用大车围成一圈,抵御突入营寨的尖兵。

  如果有时间,明军将领不介意修筑一面土墙,把营寨修成一个前线堡垒。

  后金军呢?

  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对手,胆敢突袭他们的大营,防御工事几近于无。

  外围,只有一圈拒马,简单围一围。箭台、栅栏等,少的可怜。

  黄台吉本人更是狂妄得过份,为了方便观察敌情,将指挥中枢,部署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进了营门,绕过两三个营帐,几步路就到了。

  陈子履用AI模拟了十几遍,得出一个结论。

  仅用数百骑,就能在夜里发起一次突袭,一口气打到中军大帐。

  唯有两件事,陈子履没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一,数百骑如何接近营寨,不惹起敌将警觉;

  其二,夜里,黄台吉会在哪个营帐睡觉。

  后金大营有数万人,且每一支精锐,都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他们不会因为明军打入营寨,便自行崩溃。

  他们会很快行动起来,自发增援中军,围剿突入营寨的明军。

  所以,突袭明军能利用的空档,只有一刻钟时间,或者更短。

  必须尽快找到黄台吉,将之斩首,才能一举获胜。

  祖大寿此时回城,正好能解决问题——他知道黄台吉的睡帐是哪一顶。

  此时,陈子履绘制的布防图,已摆上南城楼的议事厅。距离突袭,还有半个时辰。

  祖大寿难忍胸中激荡,把突入营寨后的要点,向众将再次重复。

  “……就在中军大帐的右边,从营门进去,左边第三座营帐。咱们进了营门,立即沿这条路,杀向右侧……帐门挂有一串法器,看起来很邪门,很好认……”

  为了不引起对面警觉,不敢点太多灯火,楼内一片昏暗。

  众将必须靠得很近,才能看清祖大寿的手指。

  然而,机会只有一次,所有步骤,都必须尽善尽美,才能一击得手。

  所以,谁都没有不耐烦,更没有一句抱怨。全都竖着耳朵听着,生怕听漏一字。

  大家都想着,只要斩杀黄台吉,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城,这份功劳便足以弥补一切过错。

  前锋镇上下,至少能得到一个侯爵,再加上几个伯爵。

  哪怕参与突袭的一个小兵,都能成为大明的英雄,受万民敬仰和膜拜。

  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只需一次突袭而已。

  投入小,收获大,没有比这更完美的计划了。

  “等等,黄台吉帐前,有多少卫士来着?”这个问题已经说过了,祖大乐还是没记住。

  “二十人左右。”

  祖大寿很耐心,不厌其烦地再次解释。

  “黄台吉的值夜卫队,是二十个精兵。今晚,守夜队长应该是……应该是一个叫鳌拜的护军校……”

  陈子履心中一动,连忙问道:“鳌拜?确定是鳌拜吗?”

  祖大寿有点诧异。

  因为鳌拜只是一个莽夫,在明军之中,名声并不显赫。

  他不知道,陈子履为何会特别注意他。

  祖大寿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应该是吧。我从中军出来那会儿,鳌拜刚刚换班,该他轮值守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