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192章 孔有德也有绝招

小说: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作者:黑咖啡少糖 更新时间:2025-11-08 09:15:30 源网站:2k小说网
  早在陈子履上任之前,余大成就有昏庸之名,天天躲起来念经拜佛,被坊间称为白莲都院。

  孟浪被俘的事情传出后,更被全城百姓嘲笑,超越了孙元化,成为整个山东最大的小丑。

  大家早有准备,等他被贼人押来叫门,丑态毕露时,再好好讥讽一番。

  谁也没想到,余大成在生死关头,竟有舍生取义的勇气。

  一时间,城头将士均心生佩服,暗呼一声好汉。

  陈子履亦大感意外,顷刻间又哪忍心下令动手。

  余大成见状,再次高呼开炮,又向着左右群贼破口大骂。

  “叛逆!”

  “不忠不义,猪狗不如。”

  “吃朝廷的粮,造朝廷的反,何颜立于天地……啊!!”

  余大成话还没说完,一把钢刀从后背穿出,再也说不下去。

  他回头看了一眼狰狞的贼将,然后对着城头,用仅剩的一丝力气发出怒吼。

  “陈子履,守住莱州,守住莱……州!”

  说完,头一歪,身一斜,滚下了马背。

  陈子履勃然大怒,向左右炮兵吼道:“开炮!”

  接着跑向最近的一门大炮,略微瞄准,拿起火把怼进了火门。

  “轰!”

  炮弹破膛而出,直直砸入马队之中。为首一贼瞬间四分五裂,后面一贼亦被卷走了半边身子。

  其他炮手的反应也很快,接二连三开火,随着炮声轰鸣,满腔怒火倾泻而出。

  城下贼骑还没起步,哪里来得及闪避,瞬间便有三四十人被掀翻在地。

  剩余贼骑仓皇而逃,在抱头鼠窜的路上,又接二连三挨了陈子履几炮。

  一路鬼哭狼嚎,极其狼狈。

  孔有德站在几里之外,看着精锐骑兵损失惨重,既惊得连呼冷气,又痛得心如刀绞。

  城上是什么鬼炮手,连狂奔中的骑兵都打的中,这仗还怎么打?

  “大帅,用坑道吧。”

  “是呀,没办法了。贼官兵的炮太厉害,近了拼不过,远了又没力。”

  “对呀,用坑道强攻吧。再拖几天,邓玘、牟文绶他们就到了。”

  孔有德身边的几个将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个个脸色都带着忧虑。

  因为在围城的这段时间,山东局势又有新的变化。

  朝廷委任兵部侍郎刘宇烈为援剿督理,率蓟门营、密云营等地边军进入山东,直奔莱州而来。

  加上陈子履留在昌邑的兵马,援军已超过2万人。

  必须尽快解决莱州,否则腹背受敌,更加不好办。

  耿仲明也道:“再拖下去,恐有贻误战机之嫌。”

  孔有德自然明白这一点,然而挖坑道不是简单的事,既复杂又危险,不是随便找几个农夫就能干的。

  铁岭一起出来的矿工,只剩不到一百人了,前阵子改编辽民成军,被派到各营各队任中层军官。

  这些几十个老兄弟,个个忠心耿耿,拼死效命,就好像亲人一般。

  有他们在,数万人就控制得稳稳当当。

  没有他们,这几万人还跟不跟他孔有德走,就不一定了。

  如果有得选,孔有德情愿多损失几千杂兵,也不愿老兄弟们冒险。

  可是翻遍史书,也没见过炮弹追着骑兵打的奇闻。

  不挖坑道,又怎么攻下莱州城呢?

  孔有德犹豫一夜,终于下定决心,挖坑道发起强攻。

  主帅一声令下,令旗在大营中穿行,几十个铁岭旧部,被重新聚集了起来。

  很快,数百名辅兵被驱赶到城外约三百步处,拼命向下掘土。哪怕炮弹乱飞,也不敢后退半步。

  付出几十人的伤亡后,他们用挖出的废土,垒了一个抵挡炮弹的小土堆。

  然后躲在土堆后面,继续往下挖。

  随着坑越挖越深,土堆也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一个宽数丈,高丈余的小山。

  山东兵承平日久,不知道危险,在指指点点中发出嘲笑。

  辽东兵却很警惕,连忙向上头报告敌情。

  左良玉看了之后,也觉得有古怪,于是派亲兵前往兵备道署报告。

  亲兵匆匆返回,说陈兵宪正在府学讲学,一时半会儿不得空。

  “什么时候了,还四书五经呢?”

  左良玉暗骂一句,让亲兵盯着土堆,亲自前往府学一探究竟。

  到了地方,只见陈子履在学舍内慷慨激昂,数十名年轻学子正下面听讲。

  左良玉对孙二弟道:“劳烦通传一声,有紧急军情,贼人在城外挖土,不知在搞什么鬼……”

  孙二弟也知军情要紧,连忙猫着腰走入,凑到陈子履耳边,小声说了起来。

  “左将军说,城外一里半,贼人好像在挖穴道。”

  陈子履略微想了一下,便知这事很重要,却不是特别紧急。

  于是示意左良玉在外面等着,对着年轻学子们,继续讲了起来。

  “诸位,现下**尸位素餐,酷吏横行乡野,蛮夷入侵,叛乱四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而你们,读过书,能认字,是大明最聪明的人。本宪希望你们尽早站出来,勇于任事,从军报国。”

  “我愿意从军。”

  一个秀才听到“最危险”三个字,不禁脑子一热,猛地从座位站起。

  举着拳头奋力高呼:“从军报国!”

  其余年轻学子亦听得心血澎湃,纷纷举起拳头:“从军报国!从军报国!”

  一时间,小小学舍内,竟迸发出如雷一般的呼喊。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几乎要把整个屋顶掀翻。

  左良玉站在门外,看得目瞪口呆。

  他方才听到一半,以为陈子履是来聘请幕僚的。

  听到“从军”二字,才知道自己猜错了。因为随军幕僚是主帅的宾客,没有军籍,严格来说不算军人。

  里面呼喊着从军,那就是当真上战场的那种了。

  好家伙,这里可是府学,莱州读书人聚集的地方。

  在座的几十人,至少有一半是秀才,另一半则是有望成为秀才的年轻才俊。

  征召这些人从军,也未免太浪费了吧。

  况且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到了行伍,又能做些什么?

  左良玉百思不得其解,里面却开始报起名来。

  “莱阳县生员孙彦,愿意从军。”

  “平度州生员杜存义,愿意从军。”

  “招远童生苏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