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城池内外的坑道,大约在地下一丈多深,与蓄水池的高差还是很明显的。
守军的坑道入口是一个斜坡,挖掘兵出得快,池水灌得更快。
激流汹涌而入,沿着守军所挖的坑道灌入,很快冲倒了薄薄的土壁,灌进叛军坑道里。
叛军的坑道入口是个竖井,出入都得用吊的。
且长达两百步,两百多个坑道兵人挤人,又哪里来得及撤退。
李铁头拼命往前面挤,却挤不动分毫。
把心一横,用铁锹把前面的手下拍死十几个,反倒惹的手下回身反击,更加难以动弹。
眼看水位没过脚背,没过膝盖,没过下身,没过下巴,他发出绝望的哀嚎:
“还磨蹭什么,快往前走,往前走啊!!”
“将军,实在走不动呀!”
“走不动也要走,咕噜,咳咳,文泉坊……咕噜。”
李铁头在大水淹没头顶的那一刻,还在呼喊着那个从未见过的地方:“文泉坊!!”
孔有德听到坑道进水的消息,连手中的紧急军情,都没来得及拆开看。
连滚带爬来到坑道口,只见整个竖井已然灌满,水位几乎与地面齐平。
浑浊的泥水冒着大量气泡,却再也没有人浮上来。
十几个侥幸逃生的坑道兵惊魂未定,伏在一旁连连呕吐,其余人等也呆在当场,默默无语。
惨啊!
太惨了!
里面还有两百多号人呢,一眨眼功夫,就全没了。
在地底下淹死,也不知道算不算入土为安。
孔有德仰天长啸,发出悲恸的哀嚎:“铁头,铁头……哥哥害了你呀!”
之后的几天,他反复思索,到底哪里出了错。
水涨得那么快,绝不是因为渗水,而是守军在另一头放水。
可是,守军又怎会那么巧,刚好在最后一天,找得到坑道的位置呢?
要知道,为了迷惑城内守军,坑道在地底下还转了个方向的。
莫非陈子履真是孙悟空,火眼金睛能看穿大地不成?
孔有德这会儿才体会到,李九成、孙龙等蠢货们,为什么深信陈子履能通鬼神。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直至听到一则传闻,陈子履是什么山银矿的股东,这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矿头和股东比花招,那不是扯蛋吗。
于是他赶紧叫停城东的穴道,莫要再挖了。
然后找来耿仲明,让其统率一支偏师,前往昌邑迎击刘宇烈。
邓玘、王洪等官兵,击败了前去阻击的陈文才,进入了昌邑。
再不理会,就快看到莱州城墙了。
孔有德道:“耿哥哥,贼官一波接一波,咱们可消耗不起,还得智取。”
耿仲明头脑精明,极有生意眼光,且手上有四千精兵,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早在造反之前,他就对孔有德言听计从,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耿仲明问道:“哦,咱们该如何智取?”
孔有德道:“你可以派个使者去和刘宇烈说,咱们愿意受抚……”
“还来这手?”
耿仲明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前后后,这一招已经用过四次了,就算那些狗文臣的脑袋里面,全部灌满了浆糊,这会儿也该清醒了吧。
他实在难以想象,到底多么愚蠢的人,才会接二连三地吃这一套。
“他们还能信吗?”
“为什么不信?咱们还有八万大军,号称十万。刘宇烈敢和咱们硬拼吗?他不想打,只能信。”
孔有德细细讲了起来,假装受抚之所以屡屡管用,就是因为大明的文臣,个个都是既懦弱,又自大的蠢货。
懦弱,所以不敢与叛军硬拼;自大,所以总爱自诩王阳明。
觉得别人招抚不了,是别人的魅力不行,自己的魅力顶呱呱,倍儿棒。
接着,他掰着手指,细细讲起对面的主帅们。
督理刘宇烈,昏庸无能之辈;
巡按王道纯,医官出身,说话没几个人听;
监军吕直,区区阉竖罢了,想必没有什么才能。
总而言之,只要态度谦卑一些,语气恭顺一些,这些人会上当的。
耿仲明听得目瞪口呆,细细一想,又觉得很合理。
既然大明文臣都吃这套,证明这套真的很管用。
如果大明文臣都像陈子履那么难缠,那还造什么反,自己投降受死算了。
于是耿仲明领计而去,与刘宇烈部于沙河镇对峙。
孔有德则放弃一切攻势,在莱州二里外挖壕沟,垒碉堡,修筑防御工事。
攻不了城,还围不了吗?围他个一年半载,里面存粮耗尽,总会投降的。
莱州城内,得知官兵智淹贼兵,再次一片欢腾。
街头巷尾,人人都说陈兵宪是赛诸葛,比张良萧何加起来都牛。
有他在,莱州安如泰山。
捐赠钱粮的缙绅是一波接着一波,府库里的银子,比一个月前还要多。
刘宇烈击败叛军的消息传来,更是满城欢欣雀跃。
大家都认为,两路大军双管齐下,很快就能平定兵乱。
然而,陈子履却没那么乐观。
因为孔有德显然改变了方略,从孟浪急攻,改为长期围困。这是不好的预兆。
况且刘宇烈并不知兵,仅有一段从军经历,是在奢安之乱时,曾任一路兵的监军。
崇祯皇帝显然没注意到,统帅和监军天差地别。
监军只需看好主帅和几个将领,确保不会有异心即可。
统帅要想的事情可就多了,比监军多了十倍不止。
甚至于,监军还不如一个得力的知县或知府管用。
毕竟亲民官手里有近百衙役,还有弓兵、义勇和团练,更像一个拿主意的人。
崇祯总觉得监军知兵,常常拿来当统帅用,简直是难以理喻。
陈子履非常担心援军的安危,派使者潜出城外,提醒刘宇烈务必要小心谨慎。
尤其注意一点,不要步余大成的后尘,绝不能与叛军谈招抚。
可惜,随着城外壕沟越挖越多,使者难以潜越封锁,内外联络逐渐断绝。
一夜,陈子履邀几个高级将领,还有孙元化,一起走上城头,准备试验刚刚造好的新武器。
没想传令兵匆匆赶来禀报,一个可疑之人叩城而至。
来者自称是送消息的死士,可大家都说他肯定是奸细,因为送来的消息太假了。
“哦?人在哪里?速速押上来。”
死士一见到陈子履,便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口中叫道:“兵宪!败了,败了。沙河一战我军大败,全都逃散了呀!!”
守军的坑道入口是一个斜坡,挖掘兵出得快,池水灌得更快。
激流汹涌而入,沿着守军所挖的坑道灌入,很快冲倒了薄薄的土壁,灌进叛军坑道里。
叛军的坑道入口是个竖井,出入都得用吊的。
且长达两百步,两百多个坑道兵人挤人,又哪里来得及撤退。
李铁头拼命往前面挤,却挤不动分毫。
把心一横,用铁锹把前面的手下拍死十几个,反倒惹的手下回身反击,更加难以动弹。
眼看水位没过脚背,没过膝盖,没过下身,没过下巴,他发出绝望的哀嚎:
“还磨蹭什么,快往前走,往前走啊!!”
“将军,实在走不动呀!”
“走不动也要走,咕噜,咳咳,文泉坊……咕噜。”
李铁头在大水淹没头顶的那一刻,还在呼喊着那个从未见过的地方:“文泉坊!!”
孔有德听到坑道进水的消息,连手中的紧急军情,都没来得及拆开看。
连滚带爬来到坑道口,只见整个竖井已然灌满,水位几乎与地面齐平。
浑浊的泥水冒着大量气泡,却再也没有人浮上来。
十几个侥幸逃生的坑道兵惊魂未定,伏在一旁连连呕吐,其余人等也呆在当场,默默无语。
惨啊!
太惨了!
里面还有两百多号人呢,一眨眼功夫,就全没了。
在地底下淹死,也不知道算不算入土为安。
孔有德仰天长啸,发出悲恸的哀嚎:“铁头,铁头……哥哥害了你呀!”
之后的几天,他反复思索,到底哪里出了错。
水涨得那么快,绝不是因为渗水,而是守军在另一头放水。
可是,守军又怎会那么巧,刚好在最后一天,找得到坑道的位置呢?
要知道,为了迷惑城内守军,坑道在地底下还转了个方向的。
莫非陈子履真是孙悟空,火眼金睛能看穿大地不成?
孔有德这会儿才体会到,李九成、孙龙等蠢货们,为什么深信陈子履能通鬼神。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直至听到一则传闻,陈子履是什么山银矿的股东,这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矿头和股东比花招,那不是扯蛋吗。
于是他赶紧叫停城东的穴道,莫要再挖了。
然后找来耿仲明,让其统率一支偏师,前往昌邑迎击刘宇烈。
邓玘、王洪等官兵,击败了前去阻击的陈文才,进入了昌邑。
再不理会,就快看到莱州城墙了。
孔有德道:“耿哥哥,贼官一波接一波,咱们可消耗不起,还得智取。”
耿仲明头脑精明,极有生意眼光,且手上有四千精兵,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早在造反之前,他就对孔有德言听计从,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耿仲明问道:“哦,咱们该如何智取?”
孔有德道:“你可以派个使者去和刘宇烈说,咱们愿意受抚……”
“还来这手?”
耿仲明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前后后,这一招已经用过四次了,就算那些狗文臣的脑袋里面,全部灌满了浆糊,这会儿也该清醒了吧。
他实在难以想象,到底多么愚蠢的人,才会接二连三地吃这一套。
“他们还能信吗?”
“为什么不信?咱们还有八万大军,号称十万。刘宇烈敢和咱们硬拼吗?他不想打,只能信。”
孔有德细细讲了起来,假装受抚之所以屡屡管用,就是因为大明的文臣,个个都是既懦弱,又自大的蠢货。
懦弱,所以不敢与叛军硬拼;自大,所以总爱自诩王阳明。
觉得别人招抚不了,是别人的魅力不行,自己的魅力顶呱呱,倍儿棒。
接着,他掰着手指,细细讲起对面的主帅们。
督理刘宇烈,昏庸无能之辈;
巡按王道纯,医官出身,说话没几个人听;
监军吕直,区区阉竖罢了,想必没有什么才能。
总而言之,只要态度谦卑一些,语气恭顺一些,这些人会上当的。
耿仲明听得目瞪口呆,细细一想,又觉得很合理。
既然大明文臣都吃这套,证明这套真的很管用。
如果大明文臣都像陈子履那么难缠,那还造什么反,自己投降受死算了。
于是耿仲明领计而去,与刘宇烈部于沙河镇对峙。
孔有德则放弃一切攻势,在莱州二里外挖壕沟,垒碉堡,修筑防御工事。
攻不了城,还围不了吗?围他个一年半载,里面存粮耗尽,总会投降的。
莱州城内,得知官兵智淹贼兵,再次一片欢腾。
街头巷尾,人人都说陈兵宪是赛诸葛,比张良萧何加起来都牛。
有他在,莱州安如泰山。
捐赠钱粮的缙绅是一波接着一波,府库里的银子,比一个月前还要多。
刘宇烈击败叛军的消息传来,更是满城欢欣雀跃。
大家都认为,两路大军双管齐下,很快就能平定兵乱。
然而,陈子履却没那么乐观。
因为孔有德显然改变了方略,从孟浪急攻,改为长期围困。这是不好的预兆。
况且刘宇烈并不知兵,仅有一段从军经历,是在奢安之乱时,曾任一路兵的监军。
崇祯皇帝显然没注意到,统帅和监军天差地别。
监军只需看好主帅和几个将领,确保不会有异心即可。
统帅要想的事情可就多了,比监军多了十倍不止。
甚至于,监军还不如一个得力的知县或知府管用。
毕竟亲民官手里有近百衙役,还有弓兵、义勇和团练,更像一个拿主意的人。
崇祯总觉得监军知兵,常常拿来当统帅用,简直是难以理喻。
陈子履非常担心援军的安危,派使者潜出城外,提醒刘宇烈务必要小心谨慎。
尤其注意一点,不要步余大成的后尘,绝不能与叛军谈招抚。
可惜,随着城外壕沟越挖越多,使者难以潜越封锁,内外联络逐渐断绝。
一夜,陈子履邀几个高级将领,还有孙元化,一起走上城头,准备试验刚刚造好的新武器。
没想传令兵匆匆赶来禀报,一个可疑之人叩城而至。
来者自称是送消息的死士,可大家都说他肯定是奸细,因为送来的消息太假了。
“哦?人在哪里?速速押上来。”
死士一见到陈子履,便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口中叫道:“兵宪!败了,败了。沙河一战我军大败,全都逃散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