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时、毛承禄等均是东江旧部,死人堆里爬起来的老将,指挥能力绝对不弱。
在叛乱的前期,揍得山东守备军找不着北。
被打到几近全军覆没,只因对手是陈子履,新火器太强,鬼点子太多罢了。
如今只剩最后一条退路,他们自然慎之又慎,在撤退之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
首先,炸毁大炮及部分辎重,以免被明军缴获,用来炮击朝天浦。
其次,陈一敬祭出了后金军的严苛军法,严令各部交替掩护,有序撤退。
全军两千多精锐战兵,近两千高丽壮丁,接近四千兵马,分成甲、乙、丙三部。
具体战法是:
甲队先走约十里,在道路两侧寻找有利地形,摆好阵势接应后面的友军。
乙队越过甲队之后,往前再走约一段,重复同样的事。
丙队则最后出发,连续走二三十里然后扎营,接应甲、乙两队前来宿营。
最后,剩下的马军在侧翼游走,掩护珍贵的炮手、铸炮匠等,确保行军安全。
这样交替行军有点慢,想一天走到朝天浦是不可能了,胜在安全稳妥。
无论何时遭遇强攻,都有友军在附近接应,可以就地转入防御,甚至随时反攻。
兵法有云:击蛇首尾动,击蛇尾首动,击蛇身则首尾皆至,绞之!
就是这个道理。
反正总路程只有七十余里,最快第二天黄昏,最迟第三天中午就能到,没必要那么急。
这个战术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控制整条道路。
明军还想前往朝天浦,就得跟在**后面追。或者绕行济州岛一圈——那太远了,是不可能的。
陈一敬提醒所有将领,他会把这一战的情况,如实禀报黄台吉大汗。
以前的破事就算了,这次若还不按计划行事,等于触犯后金军法。
哪怕活着到了辽阳,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总而言之,十万大军就剩这一点精锐了,够倒霉的了。
最后一战,大家一定要精诚团结,守望相助。绝不能争相往前跑,重蹈陈光福的覆辙。
陈有时等高级将领深以为然,中层军官亦心有戚戚然。
到了地步,谁都没法心存侥幸,奢望投降了。
因为大家伙手上的血债太多,一旦被献俘燕京,肯定是凌迟之刑,还不如战死呢。
于是,这次的撤退竟真的俨然有序,队形特别严整。
毛承禄所领的甲队最先出发,走了九里,果然在一个小坡停了下来。
然后一丝不苟地摆上拒马,架好火铳开始防御。
其余叛军听到消息,顿时士气大振,都说毛大帅果然够义气,没有丢下大家先跑。
于是,尽管明军越追越近,大家也没有争相往前跑,而是尽量维持着队形。
几个荷兰俘虏随行转进,看到叛军如此军容,均暗暗心惊。
别看陈一敬名声不显,原来是个很有实力的将军啊,比起欧罗巴的二流陆军,也不差多少了。
如果满洲八旗也这么厉害,那后金这个鞑靼政权,还真不容小觑。
陈一敬看到几个俘虏的表情,发出哈哈大笑:“我满洲八旗战无不胜,比腐朽的伪明军队厉害多了。你们到了沈阳,见到我们大汗,就全知道了。”
几个荷兰俘虏再次发出哀求:“我们……是雇佣兵,不是铸炮师……”
“少废话。有什么道理,去和咱们大汗说。”
-----------------
另一边,陈子履看到敌军转进井然有序,也不禁暗暗吃惊。
这样看似走得有点慢,实则比一窝蜂乱跑快多了,一天走个四十多里绝对没问题。
按照两军的行进速度,等明军咬上叛军的后队,就快撞上毛承禄部了。
陈子履一下为难起来。
别看天津水师士气旺盛,可论陆战经验,远远比不过对面的陆师。
可对面摆明了转进朝天浦逃跑,衔尾追击又不行。
思来想去,决定让周文郁带亲兵追到前面,尝试着打打看。
结果正如所料,周文郁追到后队的时候,正好撞上原地防御的毛承禄部。
强攻防御阵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三百多个披甲战兵卡着小土坡,地形比较有利。
周文郁的指挥能力本就一般,经历过三次海难,又每次都损失一大半老兵。
如今手底下就百来个能打的,实力还没有毛承禄的家丁队强。
往上冲了两三次,都被对面击退,一时间竟拿对面无可奈何。
陈子履开始怀念起左良玉和吴三桂。
有这两个猛将在左右听令,定能轻松攻破防线,一口气打垮这条丧家之犬。
哪怕李国英的几百精兵在这里,也不至于一个小土坡都冲不上去。
他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于是让士兵们暂且休息,等毛承禄也往前走了再说。
不料才过一会儿,甘宗彦便派人来回禀,敌军骑兵一直在防着他的干扰。
而陈有时部在前面约十里,也占据了一个土坡,摆上了拒马严阵以待。
看样子要效仿故技,接应毛承禄撤退。
陈子履心想叛军的撤退纪律,也太好了吧。
连忙唤醒AI推演对面的部署,结果自然令他目瞪口呆。
口中不禁喃喃自语:“好一个法式滚筒,陈一敬,你有一套呀。”
“法式滚筒?什么叫法式滚筒?”
周文郁大惑不解,忍不住问了起来。
夸克·琼见多识广,却也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陈公子,法式是指法兰西吗?”
“没错,就是法兰西式滚筒,抱成一团向前滚。”
陈子履讲起这一招的厉害之处,落于下风时,弱势一方可以边打边退,减少被追击的伤亡。
如果路程足够远,这一招也没什么用,路程近的话倒有奇效。
叛军本就比这边厉害一些,铁了心用这么慢慢撤,很难在两天之内啃下来。
周文郁沮丧道:“要不咱们包围毛承禄,逼着前面回来,怎么样?”
孙二弟拍掌道:“我知道,这叫围点打援。”
陈子履敲了一下他的头:“什么围点打援,恐怕会打成中心开花。”
说完,向众将肃容道:“召集队总以上校官,通通到中军议事。”
在叛乱的前期,揍得山东守备军找不着北。
被打到几近全军覆没,只因对手是陈子履,新火器太强,鬼点子太多罢了。
如今只剩最后一条退路,他们自然慎之又慎,在撤退之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
首先,炸毁大炮及部分辎重,以免被明军缴获,用来炮击朝天浦。
其次,陈一敬祭出了后金军的严苛军法,严令各部交替掩护,有序撤退。
全军两千多精锐战兵,近两千高丽壮丁,接近四千兵马,分成甲、乙、丙三部。
具体战法是:
甲队先走约十里,在道路两侧寻找有利地形,摆好阵势接应后面的友军。
乙队越过甲队之后,往前再走约一段,重复同样的事。
丙队则最后出发,连续走二三十里然后扎营,接应甲、乙两队前来宿营。
最后,剩下的马军在侧翼游走,掩护珍贵的炮手、铸炮匠等,确保行军安全。
这样交替行军有点慢,想一天走到朝天浦是不可能了,胜在安全稳妥。
无论何时遭遇强攻,都有友军在附近接应,可以就地转入防御,甚至随时反攻。
兵法有云:击蛇首尾动,击蛇尾首动,击蛇身则首尾皆至,绞之!
就是这个道理。
反正总路程只有七十余里,最快第二天黄昏,最迟第三天中午就能到,没必要那么急。
这个战术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控制整条道路。
明军还想前往朝天浦,就得跟在**后面追。或者绕行济州岛一圈——那太远了,是不可能的。
陈一敬提醒所有将领,他会把这一战的情况,如实禀报黄台吉大汗。
以前的破事就算了,这次若还不按计划行事,等于触犯后金军法。
哪怕活着到了辽阳,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总而言之,十万大军就剩这一点精锐了,够倒霉的了。
最后一战,大家一定要精诚团结,守望相助。绝不能争相往前跑,重蹈陈光福的覆辙。
陈有时等高级将领深以为然,中层军官亦心有戚戚然。
到了地步,谁都没法心存侥幸,奢望投降了。
因为大家伙手上的血债太多,一旦被献俘燕京,肯定是凌迟之刑,还不如战死呢。
于是,这次的撤退竟真的俨然有序,队形特别严整。
毛承禄所领的甲队最先出发,走了九里,果然在一个小坡停了下来。
然后一丝不苟地摆上拒马,架好火铳开始防御。
其余叛军听到消息,顿时士气大振,都说毛大帅果然够义气,没有丢下大家先跑。
于是,尽管明军越追越近,大家也没有争相往前跑,而是尽量维持着队形。
几个荷兰俘虏随行转进,看到叛军如此军容,均暗暗心惊。
别看陈一敬名声不显,原来是个很有实力的将军啊,比起欧罗巴的二流陆军,也不差多少了。
如果满洲八旗也这么厉害,那后金这个鞑靼政权,还真不容小觑。
陈一敬看到几个俘虏的表情,发出哈哈大笑:“我满洲八旗战无不胜,比腐朽的伪明军队厉害多了。你们到了沈阳,见到我们大汗,就全知道了。”
几个荷兰俘虏再次发出哀求:“我们……是雇佣兵,不是铸炮师……”
“少废话。有什么道理,去和咱们大汗说。”
-----------------
另一边,陈子履看到敌军转进井然有序,也不禁暗暗吃惊。
这样看似走得有点慢,实则比一窝蜂乱跑快多了,一天走个四十多里绝对没问题。
按照两军的行进速度,等明军咬上叛军的后队,就快撞上毛承禄部了。
陈子履一下为难起来。
别看天津水师士气旺盛,可论陆战经验,远远比不过对面的陆师。
可对面摆明了转进朝天浦逃跑,衔尾追击又不行。
思来想去,决定让周文郁带亲兵追到前面,尝试着打打看。
结果正如所料,周文郁追到后队的时候,正好撞上原地防御的毛承禄部。
强攻防御阵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三百多个披甲战兵卡着小土坡,地形比较有利。
周文郁的指挥能力本就一般,经历过三次海难,又每次都损失一大半老兵。
如今手底下就百来个能打的,实力还没有毛承禄的家丁队强。
往上冲了两三次,都被对面击退,一时间竟拿对面无可奈何。
陈子履开始怀念起左良玉和吴三桂。
有这两个猛将在左右听令,定能轻松攻破防线,一口气打垮这条丧家之犬。
哪怕李国英的几百精兵在这里,也不至于一个小土坡都冲不上去。
他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于是让士兵们暂且休息,等毛承禄也往前走了再说。
不料才过一会儿,甘宗彦便派人来回禀,敌军骑兵一直在防着他的干扰。
而陈有时部在前面约十里,也占据了一个土坡,摆上了拒马严阵以待。
看样子要效仿故技,接应毛承禄撤退。
陈子履心想叛军的撤退纪律,也太好了吧。
连忙唤醒AI推演对面的部署,结果自然令他目瞪口呆。
口中不禁喃喃自语:“好一个法式滚筒,陈一敬,你有一套呀。”
“法式滚筒?什么叫法式滚筒?”
周文郁大惑不解,忍不住问了起来。
夸克·琼见多识广,却也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陈公子,法式是指法兰西吗?”
“没错,就是法兰西式滚筒,抱成一团向前滚。”
陈子履讲起这一招的厉害之处,落于下风时,弱势一方可以边打边退,减少被追击的伤亡。
如果路程足够远,这一招也没什么用,路程近的话倒有奇效。
叛军本就比这边厉害一些,铁了心用这么慢慢撤,很难在两天之内啃下来。
周文郁沮丧道:“要不咱们包围毛承禄,逼着前面回来,怎么样?”
孙二弟拍掌道:“我知道,这叫围点打援。”
陈子履敲了一下他的头:“什么围点打援,恐怕会打成中心开花。”
说完,向众将肃容道:“召集队总以上校官,通通到中军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