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在东边截击失利,西边主战场的明军,也渐渐陷入了苦战。
看到对面被轰得损失惨重,刘良佐觉得胜券在握,于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想着,就算不能势如破竹,砍百来颗首级是没问题的。
升官发财,就在今朝了。
不料后金军也有铁壳震天雷,而且专门针对明军左翼,准备了很多。
随着前排发起冲锋,金军后排掷弹兵也赶到位置,一口气扔出了上百颗。
轰轰轰的连环炸响,一时间,两边都被炸得有点发懵,不知今夕是何年。
随后双方回过神来,便是一场肉搏混战。
进攻左翼的八旗兵都是精锐,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刚从眩晕中回过神来,很快自发整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重甲步兵更是勇猛异常,大部分穿了两层盔甲,外头套铁甲,里面套棉甲。
小部分甚至穿了三层,中间夹了一层锁子甲。
没错,三层盔甲也挡不住炮弹,可抵御一般刀枪箭矢,防御力却非常惊人。
普通刀剑不朝头、脸、脖子等要害招呼,甚至没法破防。
打这玩意得靠长枪突刺,或者破甲锤等有分量的钝器。
反观明军这边,即便众将的亲兵队,甲胄也是东拼西凑来的。
普通士兵有套棉甲就不错了,两三层想都别想——既没有那么富裕,体力也扛不住。
贴身肉搏战,甲胄劣势的一方,自然大大吃亏。
明军往往伤亡两三人,才能干掉一个八旗兵,一时竟落了下风。
还好早前滩头胜过一场,将士们斗志正浓,没有一触即溃。
又有抚标营投掷兵躲在后面,震天雷跟不要钱似的,一刻不停往敌军身后扔,掐住了对面后劲。
一番苦战,总算稳住了战线。
刘良佐提着大刀左冲右突,是越打越乏力,越打越胆寒。
我的娘亲呀!
这伙鞑子也太猛了,肯定有不少白甲混在里面。
为了八颗首级,竟倒下了三十多个亲兵,再这么打下去,战后恐怕不剩几个人了。
首级固然重要,可拿四个亲兵换一颗,有点不值当呀。
要知道,石廷柱只是一般角色,黄台吉、多尔衮、岳托等名将还没来,仗且有得打呢。
这次拼光了,下次就没法参战了。
“打仗不能太实诚。”
刘良佐躲在亲兵后面,一边稍歇回力,一边观察周围形势。
眼见徐彦琦、王来聘等几个武进士打得十分卖力,便起了保存实力的心思。
于是发出命令,大家伙举起盾牌,靠得更紧密些。
暗示几个得力心腹,七分防御,三分进攻,撑住就可以了,莫要冲得太猛。
徐元亨、王武纬麾下人数也不多,损失比刘良佐还惨,拼得肉痛极了。
手上奋力拼杀,心里是疯狂骂娘。
看到刘良佐有收劲的意思,于是有样学样,各自指挥手下,尽量收缩阵型。
这三部总计九百战兵,占了左翼实力的一半,一起不卖力,其他人顿时压力大增。
刘泽清打了一会儿,渐渐发现有点不对,抬头仔细一看,气得心里大骂。
“这帮龟孙,嘴里喊得震天响,一点都靠不住。”
立即招来传令兵,马上去警告刘良佐等人,在陈督师底下讨饭吃,莫耍小聪明。
以为战场一片混乱,陈督师就发现不了?
做梦吧你们。
你就是抽空抠一下鼻屎,督帅都看在眼里,战后的功劳簿里,给你记得明明白白的。
战场上省出来的,战后计功劳时,得加倍亏出去。
正吩咐着,对面一队八旗兵却忽然发力,向自己突了过来。
当头一个异常彪悍,手上一把战锤,舞得那是虎虎生风。
一个奋力突进,砍翻了十几个明军战士。
刘泽清定睛一看,这不是昨天抓的那个俘虏,叫噶什么来着。
对,噶盖!
那两颗大门牙,还是自己抡拳招呼,亲手打掉的呢。
刘泽清看得真切,顿时怒不可遏:“刘良佐这个直娘贼,竟敢偷放鞑子?气死我也……”
-----------------
另一边,石廷柱眼见久战不下,心里也暗暗发苦。
近两年屡屡失利,折损了不少八旗子弟,各大旗主纷纷抱怨。
为了团结大计,黄台吉不得不拿出十个牛录,补偿各旗的损失。
同时叮嘱下面的固山额真、甲喇章京们,打仗不能一味蛮干,要尽量减少损失。
特别是满洲八旗,娃娃还没出生呢,青壮就战死了。各牛录男丁越来越少,那怎么能行。
石廷柱把七成精锐集中在右翼,就是想一举打崩对面左翼,席卷整个战场。
如此收益最大,伤亡最小。
不料对面把大量火炮、震天雷集中在了左翼,一照面就打死了一两百披甲。
至于刘良佐望风而逃的说法,也得到了验证——根本就是**。
开始比皮岛兵还凶猛,后来又抱团坚守,死战不退,实为伪明之精锐。
哪里怂了?
还有,滩头一战送了几百匹战马,太伤了。
明军跨海而来,肯定带不了多少马匹,如今竟比自己还多,实在令人尴尬。
石廷柱指着一个突来突去的明军骁将,问道:“那个猛将是谁。”
“禀大人,那就是杨御蕃。”
“杨御蕃?”
石廷柱暗暗吃惊,萌生了退意。这货差点砍了多尔衮,猛得很呀。
就在这时,瞭望兵忽然来报,铁山冲出数百精骑,正向明军右翼袭去。
看旗号,好像是杜度贝勒带队。
-----------------
中军指挥台搭得很高,陈子履站在台上,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经过那么多场战役,他不再相信AI战前给出的胜率——那玩意就是瞎说,没有一次超过50%的。
相信AI,那一次都不用打了。
不过说到检测战局,AI倒是一把好手,陈子履用得非常熟练了。
右翼的沈世魁非常鸡贼,打得极其保守,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战果最小,伤亡也最少,还是能稳住的。
中军四个火铳步队,火力很猛,一上来就打残了对面。
再加上五十杆线膛枪,持续点杀对面披甲,对面压根就推不动。
唯有左翼,让人很不省心。
陈子履早就料到敌军会猛攻左翼,派了整个炮队,大量掷弹兵,两个步兵哨队,还有杨御蕃的数百精骑,一起过去帮忙。
没想敌军之强悍,远远超出预期。
几个武进士奋力苦战,还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正想着,要不要派预备队过去帮忙,后方已是沙尘滚滚。
陈子履回头一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吴三桂麾下一千多骑,竟没拦住敌军冲出?
这也太拉胯了吧。
看到对面被轰得损失惨重,刘良佐觉得胜券在握,于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想着,就算不能势如破竹,砍百来颗首级是没问题的。
升官发财,就在今朝了。
不料后金军也有铁壳震天雷,而且专门针对明军左翼,准备了很多。
随着前排发起冲锋,金军后排掷弹兵也赶到位置,一口气扔出了上百颗。
轰轰轰的连环炸响,一时间,两边都被炸得有点发懵,不知今夕是何年。
随后双方回过神来,便是一场肉搏混战。
进攻左翼的八旗兵都是精锐,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刚从眩晕中回过神来,很快自发整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重甲步兵更是勇猛异常,大部分穿了两层盔甲,外头套铁甲,里面套棉甲。
小部分甚至穿了三层,中间夹了一层锁子甲。
没错,三层盔甲也挡不住炮弹,可抵御一般刀枪箭矢,防御力却非常惊人。
普通刀剑不朝头、脸、脖子等要害招呼,甚至没法破防。
打这玩意得靠长枪突刺,或者破甲锤等有分量的钝器。
反观明军这边,即便众将的亲兵队,甲胄也是东拼西凑来的。
普通士兵有套棉甲就不错了,两三层想都别想——既没有那么富裕,体力也扛不住。
贴身肉搏战,甲胄劣势的一方,自然大大吃亏。
明军往往伤亡两三人,才能干掉一个八旗兵,一时竟落了下风。
还好早前滩头胜过一场,将士们斗志正浓,没有一触即溃。
又有抚标营投掷兵躲在后面,震天雷跟不要钱似的,一刻不停往敌军身后扔,掐住了对面后劲。
一番苦战,总算稳住了战线。
刘良佐提着大刀左冲右突,是越打越乏力,越打越胆寒。
我的娘亲呀!
这伙鞑子也太猛了,肯定有不少白甲混在里面。
为了八颗首级,竟倒下了三十多个亲兵,再这么打下去,战后恐怕不剩几个人了。
首级固然重要,可拿四个亲兵换一颗,有点不值当呀。
要知道,石廷柱只是一般角色,黄台吉、多尔衮、岳托等名将还没来,仗且有得打呢。
这次拼光了,下次就没法参战了。
“打仗不能太实诚。”
刘良佐躲在亲兵后面,一边稍歇回力,一边观察周围形势。
眼见徐彦琦、王来聘等几个武进士打得十分卖力,便起了保存实力的心思。
于是发出命令,大家伙举起盾牌,靠得更紧密些。
暗示几个得力心腹,七分防御,三分进攻,撑住就可以了,莫要冲得太猛。
徐元亨、王武纬麾下人数也不多,损失比刘良佐还惨,拼得肉痛极了。
手上奋力拼杀,心里是疯狂骂娘。
看到刘良佐有收劲的意思,于是有样学样,各自指挥手下,尽量收缩阵型。
这三部总计九百战兵,占了左翼实力的一半,一起不卖力,其他人顿时压力大增。
刘泽清打了一会儿,渐渐发现有点不对,抬头仔细一看,气得心里大骂。
“这帮龟孙,嘴里喊得震天响,一点都靠不住。”
立即招来传令兵,马上去警告刘良佐等人,在陈督师底下讨饭吃,莫耍小聪明。
以为战场一片混乱,陈督师就发现不了?
做梦吧你们。
你就是抽空抠一下鼻屎,督帅都看在眼里,战后的功劳簿里,给你记得明明白白的。
战场上省出来的,战后计功劳时,得加倍亏出去。
正吩咐着,对面一队八旗兵却忽然发力,向自己突了过来。
当头一个异常彪悍,手上一把战锤,舞得那是虎虎生风。
一个奋力突进,砍翻了十几个明军战士。
刘泽清定睛一看,这不是昨天抓的那个俘虏,叫噶什么来着。
对,噶盖!
那两颗大门牙,还是自己抡拳招呼,亲手打掉的呢。
刘泽清看得真切,顿时怒不可遏:“刘良佐这个直娘贼,竟敢偷放鞑子?气死我也……”
-----------------
另一边,石廷柱眼见久战不下,心里也暗暗发苦。
近两年屡屡失利,折损了不少八旗子弟,各大旗主纷纷抱怨。
为了团结大计,黄台吉不得不拿出十个牛录,补偿各旗的损失。
同时叮嘱下面的固山额真、甲喇章京们,打仗不能一味蛮干,要尽量减少损失。
特别是满洲八旗,娃娃还没出生呢,青壮就战死了。各牛录男丁越来越少,那怎么能行。
石廷柱把七成精锐集中在右翼,就是想一举打崩对面左翼,席卷整个战场。
如此收益最大,伤亡最小。
不料对面把大量火炮、震天雷集中在了左翼,一照面就打死了一两百披甲。
至于刘良佐望风而逃的说法,也得到了验证——根本就是**。
开始比皮岛兵还凶猛,后来又抱团坚守,死战不退,实为伪明之精锐。
哪里怂了?
还有,滩头一战送了几百匹战马,太伤了。
明军跨海而来,肯定带不了多少马匹,如今竟比自己还多,实在令人尴尬。
石廷柱指着一个突来突去的明军骁将,问道:“那个猛将是谁。”
“禀大人,那就是杨御蕃。”
“杨御蕃?”
石廷柱暗暗吃惊,萌生了退意。这货差点砍了多尔衮,猛得很呀。
就在这时,瞭望兵忽然来报,铁山冲出数百精骑,正向明军右翼袭去。
看旗号,好像是杜度贝勒带队。
-----------------
中军指挥台搭得很高,陈子履站在台上,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经过那么多场战役,他不再相信AI战前给出的胜率——那玩意就是瞎说,没有一次超过50%的。
相信AI,那一次都不用打了。
不过说到检测战局,AI倒是一把好手,陈子履用得非常熟练了。
右翼的沈世魁非常鸡贼,打得极其保守,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战果最小,伤亡也最少,还是能稳住的。
中军四个火铳步队,火力很猛,一上来就打残了对面。
再加上五十杆线膛枪,持续点杀对面披甲,对面压根就推不动。
唯有左翼,让人很不省心。
陈子履早就料到敌军会猛攻左翼,派了整个炮队,大量掷弹兵,两个步兵哨队,还有杨御蕃的数百精骑,一起过去帮忙。
没想敌军之强悍,远远超出预期。
几个武进士奋力苦战,还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正想着,要不要派预备队过去帮忙,后方已是沙尘滚滚。
陈子履回头一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吴三桂麾下一千多骑,竟没拦住敌军冲出?
这也太拉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