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番话他说的半真半假,既是实情,也带着卖惨的成分。
李厂长在旁边听着,嘴角微微一撇,却未发一言,哪个大厂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
刘宇点点头,不再深究这个问题。
他走到一台闲置的龙门刨床前,伸出手指,在冰凉的铸铁导轨上轻轻划过,指尖上没有沾染一丝油污,只有一层薄薄的浮灰。
“设备保养得不错。”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随后转身,目光扫过整个调研团队:“杨厂长,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们去会议室,把具体的技术指标和供应合同敲定一下。”
“好好好!刘总工这边请!”杨厂长如蒙大赦,赶紧在前面引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车间,只留下易中海和贾东旭师徒俩,僵在原地。
周围的工友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更多的则是对权力和地位最原始的敬畏。
贾东旭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看向自己的师傅:“师傅,他…他真是总工?”
易中海没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着刘宇远去的背影,那身姿挺拔,被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与这间充满了机油味的嘈杂车间格格不入。
他感觉自己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威望,在这一刻,碎得像地上的铁屑。
第三轧钢厂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高效。
刘宇没有半句废话,直接摊开图纸,指着上面关于内胆和发热管的材料要求,圈定了两种特定的不锈钢型号。
“就要这两种,一种用于内胆冲压,要求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另一种用于发热管,要求高温下的稳定性。”
刘宇的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了敲:“第一批,每种型号,我需要三十吨,三个月内,必须到位。”
“后续的供应量,会根据我们生产线的产能,逐步增加,这是国家任务,杨厂长,有问题吗?”
“没问题!保证没问题!”杨厂长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我们厂就是砸锅卖铁,也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合同…合同我们马上就拟!”
下午四点多,夕阳的余晖给庞大的厂区镀上了一层金色。
调研工作顺利结束,杨厂长说什么也要留几位吃饭,推辞不过,李厂长便带着刘宇和王建国,跟着杨厂长来到了专供领导用餐的小食堂。
小食堂里只有两三张铺着干净桌布的圆桌,窗明几净。
杨厂长亲自拉开椅子,请刘宇上座,又亲自拿起暖水瓶,给刘宇面前的茶杯续上水,那姿态,恭敬得让同为厂长的李厂长都有些咋舌。
“刘总工,您是我们厂的大贵人啊!以后我们厂的特种钢生产,还得仰仗您这边多给机会!”杨厂长端起茶杯,满脸真诚。
就在这时,食堂的门帘一挑,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高大身影,端着一个大托盘走了进来,嘴里还嚷嚷着:“来了!刚出锅的红烧肉!”
是傻柱。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刘宇,脚步猛地一顿,托盘都晃了一下。
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
那个院里不声不响的刘宇,此刻正安安稳稳地坐在主位上,而自己的顶头上司,轧钢厂的一把手杨厂长,正躬着身子,满脸堆笑地给他倒茶!
傻柱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这世界是怎么了?他印象里,刘宇不就是个烧锅炉的吗?
这才多久没见,怎么就坐到杨厂长都得伺候的位置上去了?这升官的速度,是坐了火箭吗?
“看什么看!赶紧上菜!”杨厂长回头瞪了傻柱一眼。
傻柱一个激灵,连忙把菜一道道摆上桌。
他的手有些抖,眼神却忍不住一次次地往刘宇身上瞟,心里翻江倒海。
与此同时,喧闹的工人食堂里,刘海中正端着一个,装满了饭菜的搪瓷大碗,吃得满嘴流油。
他今天心情好,特意多打了一份红烧肉。
正吃得香,两个熟悉的身影,坐到了他对面。
“老刘,吃着呢?”易中海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旁边的贾东旭则低着头,不敢看刘海中。
刘海中放下筷子,拿眼角瞥了他们一眼,明知故问:“哟,易师傅,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不在小灶陪领导,跑我们这大食堂凑什么热闹?”
这话噎得易中海半天没说出话来。
刘海中却不打算放过他,他夹起一块肥亮的红烧肉,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慢悠悠地开口:“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我这儿子,就是不让我省心,你说他一个总工,跑来我们这破车间干嘛?”
“害得杨厂长他们陪着跑前跑后,又是递烟又是倒水的,我看着都替他们累得慌!”
“总工…真是总工?”易中海不死心地追问,“他…他来厂里,没说别的?”
刘海中故意拉长了音调:“别的?能有什么别的?人家是来办国事的!四个部委联合督办的项目,知道吗?就是我儿子牵头的!”
“杨厂长说了,这项目要是成了,那就是给国家立大功!他哪有闲工夫管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听到这里,易中海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就好。
可这口气还没松到底,刘海中接下来的话,又让他心里堵得像塞了一团棉花。
“说起来,还是得感谢你啊,易师傅。”刘海中擦了擦嘴,一脸“真诚”。
“当初要不是你看不上我们家刘宇,不肯收他当徒弟,他哪能有今天啊?”
“这孩子也是争气,没个八级工的师傅教,自己瞎琢磨,倒琢磨出个总工来了!哎,我这当爹的,脸上也有光啊!”
一番话,字字诛心。
易中海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精彩纷呈。
他看着眼前意气风发,几乎要飘到天上去的刘海中,再看看身边垂头丧气,连头都不敢抬的贾东旭,一股前所未有的惆怅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一直盘算着,把贾东旭培养出来,给自己养老送终。
可现在看来,自己这点算计,在人家真正的出人头地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
养儿防老…养儿防老…
他嘴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目光变得空洞起来。
这番话他说的半真半假,既是实情,也带着卖惨的成分。
李厂长在旁边听着,嘴角微微一撇,却未发一言,哪个大厂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
刘宇点点头,不再深究这个问题。
他走到一台闲置的龙门刨床前,伸出手指,在冰凉的铸铁导轨上轻轻划过,指尖上没有沾染一丝油污,只有一层薄薄的浮灰。
“设备保养得不错。”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随后转身,目光扫过整个调研团队:“杨厂长,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们去会议室,把具体的技术指标和供应合同敲定一下。”
“好好好!刘总工这边请!”杨厂长如蒙大赦,赶紧在前面引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车间,只留下易中海和贾东旭师徒俩,僵在原地。
周围的工友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更多的则是对权力和地位最原始的敬畏。
贾东旭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看向自己的师傅:“师傅,他…他真是总工?”
易中海没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着刘宇远去的背影,那身姿挺拔,被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与这间充满了机油味的嘈杂车间格格不入。
他感觉自己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威望,在这一刻,碎得像地上的铁屑。
第三轧钢厂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高效。
刘宇没有半句废话,直接摊开图纸,指着上面关于内胆和发热管的材料要求,圈定了两种特定的不锈钢型号。
“就要这两种,一种用于内胆冲压,要求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另一种用于发热管,要求高温下的稳定性。”
刘宇的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了敲:“第一批,每种型号,我需要三十吨,三个月内,必须到位。”
“后续的供应量,会根据我们生产线的产能,逐步增加,这是国家任务,杨厂长,有问题吗?”
“没问题!保证没问题!”杨厂长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我们厂就是砸锅卖铁,也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合同…合同我们马上就拟!”
下午四点多,夕阳的余晖给庞大的厂区镀上了一层金色。
调研工作顺利结束,杨厂长说什么也要留几位吃饭,推辞不过,李厂长便带着刘宇和王建国,跟着杨厂长来到了专供领导用餐的小食堂。
小食堂里只有两三张铺着干净桌布的圆桌,窗明几净。
杨厂长亲自拉开椅子,请刘宇上座,又亲自拿起暖水瓶,给刘宇面前的茶杯续上水,那姿态,恭敬得让同为厂长的李厂长都有些咋舌。
“刘总工,您是我们厂的大贵人啊!以后我们厂的特种钢生产,还得仰仗您这边多给机会!”杨厂长端起茶杯,满脸真诚。
就在这时,食堂的门帘一挑,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高大身影,端着一个大托盘走了进来,嘴里还嚷嚷着:“来了!刚出锅的红烧肉!”
是傻柱。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刘宇,脚步猛地一顿,托盘都晃了一下。
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
那个院里不声不响的刘宇,此刻正安安稳稳地坐在主位上,而自己的顶头上司,轧钢厂的一把手杨厂长,正躬着身子,满脸堆笑地给他倒茶!
傻柱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这世界是怎么了?他印象里,刘宇不就是个烧锅炉的吗?
这才多久没见,怎么就坐到杨厂长都得伺候的位置上去了?这升官的速度,是坐了火箭吗?
“看什么看!赶紧上菜!”杨厂长回头瞪了傻柱一眼。
傻柱一个激灵,连忙把菜一道道摆上桌。
他的手有些抖,眼神却忍不住一次次地往刘宇身上瞟,心里翻江倒海。
与此同时,喧闹的工人食堂里,刘海中正端着一个,装满了饭菜的搪瓷大碗,吃得满嘴流油。
他今天心情好,特意多打了一份红烧肉。
正吃得香,两个熟悉的身影,坐到了他对面。
“老刘,吃着呢?”易中海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旁边的贾东旭则低着头,不敢看刘海中。
刘海中放下筷子,拿眼角瞥了他们一眼,明知故问:“哟,易师傅,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不在小灶陪领导,跑我们这大食堂凑什么热闹?”
这话噎得易中海半天没说出话来。
刘海中却不打算放过他,他夹起一块肥亮的红烧肉,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慢悠悠地开口:“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我这儿子,就是不让我省心,你说他一个总工,跑来我们这破车间干嘛?”
“害得杨厂长他们陪着跑前跑后,又是递烟又是倒水的,我看着都替他们累得慌!”
“总工…真是总工?”易中海不死心地追问,“他…他来厂里,没说别的?”
刘海中故意拉长了音调:“别的?能有什么别的?人家是来办国事的!四个部委联合督办的项目,知道吗?就是我儿子牵头的!”
“杨厂长说了,这项目要是成了,那就是给国家立大功!他哪有闲工夫管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听到这里,易中海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就好。
可这口气还没松到底,刘海中接下来的话,又让他心里堵得像塞了一团棉花。
“说起来,还是得感谢你啊,易师傅。”刘海中擦了擦嘴,一脸“真诚”。
“当初要不是你看不上我们家刘宇,不肯收他当徒弟,他哪能有今天啊?”
“这孩子也是争气,没个八级工的师傅教,自己瞎琢磨,倒琢磨出个总工来了!哎,我这当爹的,脸上也有光啊!”
一番话,字字诛心。
易中海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精彩纷呈。
他看着眼前意气风发,几乎要飘到天上去的刘海中,再看看身边垂头丧气,连头都不敢抬的贾东旭,一股前所未有的惆怅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一直盘算着,把贾东旭培养出来,给自己养老送终。
可现在看来,自己这点算计,在人家真正的出人头地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
养儿防老…养儿防老…
他嘴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目光变得空洞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