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那些平日里跺跺脚,便能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的领导专家们,终于将视线从那枚小小的钛合金涡轮叶盘上移开。

  最初的震撼已然发酵成近乎狂热的激动,每个人的眼神都像是在凝视一件稀世珍宝。

  林司长挺直的腰杆仿佛要冲破天花板,他清了清嗓子,以洪亮的声音盖过了所有议论。

  随即伸手一指身旁,那个正用干净棉布擦拭双手的年轻人:“各位,这位就是‘先锋一号’的总设计师,刘宇同志!”

  刹那间,雷鸣般的掌声炸响,经久不息。

  待掌声稍歇,刘宇神色平静地走到场地中央,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周围沸腾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演示结束了,但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部里已经批准,在红星厂旁边立即动工兴建一座全新的精密制造车间,而我们的任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站在人群边缘,同样激动不已的团队成员们:“要在三个月内生产出十台‘先锋一号’。”

  十台,三个月。

  这几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头,刚刚还喧闹的车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那些顶尖专家们下意识地交换着眼神,脑海中飞速盘算着这个任务的恐怖难度。

  可当他们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个平静的年轻人,以及背后那台宛如科幻造物般的机器上时,所有的“不可能”似乎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当天深夜,送走了最后一批恋恋不舍的贵客,巨大的实验室显得有些空旷。

  成功带来的亢奋感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新任务带来的沉重压力。

  研究处的核心成员们自发地聚集在刘宇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一丝茫然。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三个月生产十台,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

  刘宇看着这些与他并肩奋战了无数个日夜的战友,随手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把扳手,冰凉的金属质感让他感到踏实。

  “但我们现在有了‘母鸡’,最难啃的骨头,已经被我们啃下来了。

  从现在起,我们制造的每一个零件,都会比过去更加轻松、更加快速、更加精准。”

  他的目光逐一扫过每个人的脸庞,语气坚定:“这不仅仅是部里下达的任务,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战争。”

  “我们拧紧的每一颗螺丝,焊接的每一条线路,都是在为这个国家的工业脊梁添砖加瓦。”

  “我已经向部里提出了申请,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志,你们的名字和功绩都会记入个人档案,等我们成功之后,还会有你们意想不到的奖励。”

  一番话,宛如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众人心中那份被疲惫压抑的热血。

  档案留名,这在体制内是何等重要的肯定!

  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轻技术员,猛地攥紧了拳头,脸涨得通红:“刘工,您就下命令吧!别说三个月,就是不睡觉,我们也要把这十台机器造出来!”

  “对!干就完了!”

  “算我一个!”

  刚刚还弥漫着疲惫的空气,此刻被一股冲天的干劲彻底点燃。

  第二天清晨,一机部大院里还带着一丝凉意,高悬的广播喇叭突然发出一阵电流的“滋滋”声。

  随即,播音员清脆而庄重的声音,划破了宁静。

  “部党组通知:为表彰通用机械司研究处,在‘先锋一号’重大攻关项目中的卓越贡献,经研究决定,研究处全体研究人员行政级别统一上调一级,薪资待遇即刻起同步调整。”

  通知一连播报了三遍。

  研究处的办公室里,一个趴在桌上打盹的年轻人猛地惊醒,手肘撞翻了桌上的搪瓷缸子,茶水淌了一桌。

  他愣愣地盯着墙上的喇叭,仿佛那里面会飞出神仙来。

  “我……我是不是没睡醒?全体……提一级?”

  旁边一位正在擦拭老花镜的工程师动作一僵。

  他缓缓戴上眼镜,扭头看向自己的同事,平日里严肃的脸上,皱纹都笑开了花:“小子,你没听错,咱们……都升官了!”

  一股比昨天实验室里还要猛烈的狂喜,在办公室里彻底爆发。

  人们互相拥抱着,用力拍打着对方的后背,许多人的眼眶都红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为一个项目给整个处室的人集体提级,这在一机部的历史上闻所未闻!

  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整个部委大院。

  其他司局的办公室里,干部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羡慕,但更多的是服气:“研究处那帮人,这是拿命换来的。”

  “听说他们几个月没回家了,这奖励,该他们的!”

  在一片欢腾中,有人用力拍了拍刘宇的肩膀,满脸喜色:“刘工,恭喜恭喜!我们都提了一级,您肯定不止吧?”

  刘宇笑着摇了摇头:“我提的是工程师技术等级,和行政级别不是一回事。

  这份荣誉,是属于你们所有人的,你们当之无愧。”

  众人这才明白,刘宇走的是一条纯粹的技术路线,一条用实力和作品说话的道路,与官僚体系的晋升阶梯截然不同。

  1959年的寒冬悄然过去,1960年的春天悄然而至。

  最初的狂热沉淀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奏,刘宇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将时间精准地分配给了实验室和红星厂。

  实验室里,第二台“先锋一号”的组装工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

  有了第一台母机,持续不断地生产出超高精度的核心部件。

  那个曾经耗费四个月心血、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如今已被压缩至短短数周。

  曾经还有些青涩的年轻工程师们,如今个个眼疾手快,操作起精密仪器来,透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与自信。

  在一个天色微微阴沉的下午,刘宇戴上安全帽,走进了隔壁的工地。

  曾经那片空旷的荒地,此刻已然变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钢铁森林。

  数百名工人如同勤劳的蚂蚁,在巨大的水泥地基上往来穿梭、忙碌不停。

  钢筋的碰撞声、卡车的轰鸣声以及工人们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乐。

  新车间的巨大骨架已然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乖乖,这速度,就跟看着庄稼地里长苗似的!”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身旁响起,说话的是红星厂的王建国厂长,他满脸红光,眼中满是笑意。

  他身旁的李副厂长也是一脸感慨地望着眼前的景象。

  “刘工,你那个‘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真是太绝了!”

  李副厂长满是敬佩地说道:“看到这番景象,我跟老王心里就更踏实了。”

  说着,他与王建国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王建国心领神会,他向前迈了一步,凑近刘宇,语气变得郑重而恳切:“小宇,我和老李商量过了。”

  “你看,这新车间是部里直属的重点项目,将来生产的都是国之重器。

  咱们红星厂就在隔壁,我们有成熟的管理团队,有几千名听从指挥、能打硬仗的产业工人,还有现成的后勤和供应链,与其两家单位各自为政,不如……”

  他看着刘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不如把它俩合并了!成立一个全新的、统一的、专门生产尖端工业母机的超级大厂!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