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又怎样?陛下再不派兵。我们早晚得死。既然如此——既然如此!”贺徽清满眼通红,最后还是无法违背自己的信念说出那句混账话,气的猛地站起来,扬起手臂将酒壶重重摔在地上,任由它四溅开来,有一些碎片迸溅到他的手臂上,他也丝毫不在乎。
“好端端的,你又发脾气。你的性子越发不好了。”贺徽林皱眉说。
“还不是被逼的!我心里有气!”贺徽清回道。
“要是让父亲知道了,一定又少不了你的军棍。”
“打就打!我贺徽清什么时候怕过?!”
贺徽清虽然喝了不少酒,可是一点儿也没醉,那就只不过更是助长了他不羁的野性。
他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闲不住人也管教不了,也就是后来去了军营,才收了心走了正经路。与大哥贺徽林相反,他是个实打实的嚣张的主儿,就算是在这里憋屈两年,也没能委屈得了他的性子来。
“你是不怕。你最有种。”一道威严的声音,突然从帐子外面传来。
兄弟俩抬头一看,父亲大人掀开帘子进来了。
从他那刚毅的脸上委实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父亲,您怎么……”贺徽林惊讶。
一般这个时候,父亲都会在指挥着将士整军或处理死去的将士。他本来也正要去的,只不过是回来处理一下伤口罢了,就遇到这个二弟,便耽搁了。
贺徽林暗道不好,以为父亲又是要来捉二弟处罚他的。
张口就要替他说几句说,“父亲,二弟只是喝了些酒……”
“你不必为他说情。”贺镇远伸手做了一个手势。这两个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这个当爹的还能真不清楚?
“今夜敌人不会来袭,我们也将人打的够呛,他们暂时没有食粮了。”
“万一他们偷袭,来抢我们的呢?”贺徽清不满的说。
贺镇远盯了他一会儿,贺徽清就直视他的目光,一点儿也不示弱,贺镇远就笑了,不过笑的很轻,一眨眼就没了。贺徽清一眨眼,惊呆的想着,方才是不是自己看错了?难不成真的是喝醉酒花了眼?可是,他的酒量他自己是最清楚的了。别说这边疆的烈酒,他能连喝三大碗都不醉,更何况大哥帐子里的这温和的像个小姑娘似的梨花酿呢?
也不知大哥怎么偏好这种没劲儿的酒。他更喜欢烧喉的。
“不会的。”
“父亲为何这般肯定?”
贺镇远这次没有回答,而是坐下来,看着两个儿子,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说:“想家了?”
不说还好,一说两个儿子都红了眼睛。
贺徽清不想承认,尤其是在父亲面前,好像承认了就是丢脸一样,“谁,谁想家了!”他嘴硬道。
倒是贺徽林,沉吟了片刻点头:“有点儿。”
“唉。”贺镇远突然就抬头看了看帐篷顶,让两人摸不着头脑的说了一句,“就快了。”
“快什么?”贺徽清疑惑。
“快回家了。”贺镇远看着他,不知道是不是贺徽清的错觉,他怎么觉得今天的父亲有点儿慈祥的感觉呢?让他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亲可是有了什么消息?京都那边传来的?”贺徽林询问。
“京都那边没有什么消息,陛下直说让我们好好打仗,他一切放心。”
“切!这话听的耳朵都出茧子了!”贺徽清对楚皇的埋怨不满越积越深。
“徽清,以后回京都了可不能再这样放肆!”贺镇远冷了脸说。
这让贺徽清更加不满,一提起那个楚皇,父亲眼中的温情就瞬间没有了。那个皇帝,比他们家人还要重要吗?他还是他的儿子呢!
不过这也是心里想想,是气话,贺徽清比谁都明白,他们贺家是靠着楚皇才有这个家门的。臣子为君主效忠,本就是应该的,亘古不变的道理,除非他们削去官籍,才另做他想。
“听到了吗!”贺镇远见二儿子不回答,严肃的呵斥。
贺徽林冲二弟使了个眼色。
贺徽清就不情不愿的嗯了一声,“孩儿明白了。”
贺徽林见今日父亲倒是好说话,只是呵斥两句,没有请军规,惊讶父亲的举动,但还是没有忘记方才父亲所言。
“父亲,您说我们快回去了?如何断定的?”父亲从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贺镇远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一下两个而自己,毕竟他们已经处在了朝堂之上,等回去后,也是要受封的,有些事该知道了。不过他不会全都告诉。
“你们知道,当今二皇子多大了吗?”贺镇远问了一个完全让他们想不到的问题。
不过贺徽林一贯镇定,很快就答,“有十八岁了。”
“是啊,十八岁了。其他皇子,到了十二岁都封王了。只有他一个。”贺镇远接着大儿子的话说。
“要说他也挺可怜的,又倒霉又可怜。”贺徽清忍不住插嘴,他在京都倒是见过他里面,每次他都温和有礼,见他就好脾气的笑,叫他一声,贺二公子。看着就好欺负。
“倒霉又可怜?”贺镇远失笑。
“也就你这么想了。”贺镇远摇摇头说。
“父亲这话可不对!不单单是孩儿这般想,您要是不信,就去打听打听,他一个嫡皇子过得有多憋屈?先皇后是陛下顶顶宠爱的女人,只可惜生二皇子的时候血崩了,陛下暴怒,甚至认为他是不详之人,要孩儿说,实在是不讲道理。二皇子本该恩宠一世,顺顺畅畅,就是他没有福气,先皇后也没有。”说完他还自顾自的叹息一声,那正经模样看的贺徽林又好笑又无奈。
“那也不过是表面罢了。”贺镇远说。
“表面?父亲口中的表面,是具体是什么?孩儿越听越糊涂了。还望父亲指教。”贺徽清不服气的说。
父亲刚刚说话,就奇奇怪怪的,一点儿没有他往常直截了当的风格。
“这个世上有许多事,表面看着,和真正的隐情是不一样的。”
贺徽清脸一黑。他最不耐烦听这些云里来雾里去的话了。
“父亲请直言。”贺徽清到底是好奇的,这也是关于要回家的事。他决定耐着性子问出缘由来,“我们回家,和二皇子有关系吗?”在他看来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当然有,不但有,关系还大了。”贺镇远这次回答的倒是直接。
“与他有什么干系?”贺徽清打呼小叫。
也不怪他惊讶,就连贺徽林也吃惊不小,“父亲,据孩儿所知,那位二皇子可是连朝堂都没得上的,他和我们……到底……难不成是这两年期间陛下给了他封号?”
贺镇远摇头。
“那就是……他和我家结姻亲?”贺徽林又说。
贺镇远笑了,“你真会想啊。”
“不可能!”贺徽清先否定。“那个二皇子,过得那么憋屈,怎么能将妹妹们嫁过去?当初我还和三妹妹讨论过,京都里哪个公子哥儿最不好,那个二皇子当初可是上了榜的。”
贺镇远不赞同的警告了他一眼,便说,“你们真的觉得,陛下那么爱先皇后,会置她唯一的骨肉于不顾吗?”
“可若不是如此,那为何二皇子受尽白眼欺负,还成了所有皇子中的笑柄呢?”贺徽林疑惑道。
“大概……是为了保护他,磨炼他。”贺镇远用一副感慨的语气说。
“保护他?父亲,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这算哪门子的保护!要说保护,不是给与恩宠才叫保护吗?”
“谁说陛下就没有保护他了?”
“哪里保护了?我们怎么没看出来?”
“陛下不想让人看出来,这就是他的保护。”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可是,这和我们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贺徽林说。
“二皇子本身和我们贺家是没有关系的,但是陛下有他的打算,二皇子不小了,也该入朝堂了,日后这天下,想必就是他的。”
“那二皇子入朝堂,又和我们回家有……”贺徽林像是突然就想明白了,说不出话来。
“明白了?”贺镇远赞赏的看着大儿子。
贺徽林惊愕的点点头,视线投向一边桌角案几,不再说话。
贺徽清一头雾水,“别啊,你们心照不宣,倒是默契,我可是什么也不明白。他二皇子怎么就和我们扯上关系了?”
贺镇远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瞪二儿子,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蠢儿,问你大哥!”
被骂蠢,贺徽清也来不及计较,三两下就蹭到贺徽林跟前,像个小狗似的问,“大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贺徽林倒是不会和他爹一样,卖关子。通俗的解释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二皇子的日子不好过,陛下为了保护他,就人前对他不好,人后暗中对他好。让他在吃苦中长大,变得强大。等他羽翼快要丰满了,就让他堂堂正正的进入朝堂,他需要一个很大的名头才能说服重臣,这个名头就在我们这里。
说完他忍不住叹息一句,原来他们打了那么久的仗,都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啊。
“那又怎样?陛下再不派兵。我们早晚得死。既然如此——既然如此!”贺徽清满眼通红,最后还是无法违背自己的信念说出那句混账话,气的猛地站起来,扬起手臂将酒壶重重摔在地上,任由它四溅开来,有一些碎片迸溅到他的手臂上,他也丝毫不在乎。
“好端端的,你又发脾气。你的性子越发不好了。”贺徽林皱眉说。
“还不是被逼的!我心里有气!”贺徽清回道。
“要是让父亲知道了,一定又少不了你的军棍。”
“打就打!我贺徽清什么时候怕过?!”
贺徽清虽然喝了不少酒,可是一点儿也没醉,那就只不过更是助长了他不羁的野性。
他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闲不住人也管教不了,也就是后来去了军营,才收了心走了正经路。与大哥贺徽林相反,他是个实打实的嚣张的主儿,就算是在这里憋屈两年,也没能委屈得了他的性子来。
“你是不怕。你最有种。”一道威严的声音,突然从帐子外面传来。
兄弟俩抬头一看,父亲大人掀开帘子进来了。
从他那刚毅的脸上委实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父亲,您怎么……”贺徽林惊讶。
一般这个时候,父亲都会在指挥着将士整军或处理死去的将士。他本来也正要去的,只不过是回来处理一下伤口罢了,就遇到这个二弟,便耽搁了。
贺徽林暗道不好,以为父亲又是要来捉二弟处罚他的。
张口就要替他说几句说,“父亲,二弟只是喝了些酒……”
“你不必为他说情。”贺镇远伸手做了一个手势。这两个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这个当爹的还能真不清楚?
“今夜敌人不会来袭,我们也将人打的够呛,他们暂时没有食粮了。”
“万一他们偷袭,来抢我们的呢?”贺徽清不满的说。
贺镇远盯了他一会儿,贺徽清就直视他的目光,一点儿也不示弱,贺镇远就笑了,不过笑的很轻,一眨眼就没了。贺徽清一眨眼,惊呆的想着,方才是不是自己看错了?难不成真的是喝醉酒花了眼?可是,他的酒量他自己是最清楚的了。别说这边疆的烈酒,他能连喝三大碗都不醉,更何况大哥帐子里的这温和的像个小姑娘似的梨花酿呢?
也不知大哥怎么偏好这种没劲儿的酒。他更喜欢烧喉的。
“不会的。”
“父亲为何这般肯定?”
贺镇远这次没有回答,而是坐下来,看着两个儿子,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说:“想家了?”
不说还好,一说两个儿子都红了眼睛。
贺徽清不想承认,尤其是在父亲面前,好像承认了就是丢脸一样,“谁,谁想家了!”他嘴硬道。
倒是贺徽林,沉吟了片刻点头:“有点儿。”
“唉。”贺镇远突然就抬头看了看帐篷顶,让两人摸不着头脑的说了一句,“就快了。”
“快什么?”贺徽清疑惑。
“快回家了。”贺镇远看着他,不知道是不是贺徽清的错觉,他怎么觉得今天的父亲有点儿慈祥的感觉呢?让他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亲可是有了什么消息?京都那边传来的?”贺徽林询问。
“京都那边没有什么消息,陛下直说让我们好好打仗,他一切放心。”
“切!这话听的耳朵都出茧子了!”贺徽清对楚皇的埋怨不满越积越深。
“徽清,以后回京都了可不能再这样放肆!”贺镇远冷了脸说。
这让贺徽清更加不满,一提起那个楚皇,父亲眼中的温情就瞬间没有了。那个皇帝,比他们家人还要重要吗?他还是他的儿子呢!
不过这也是心里想想,是气话,贺徽清比谁都明白,他们贺家是靠着楚皇才有这个家门的。臣子为君主效忠,本就是应该的,亘古不变的道理,除非他们削去官籍,才另做他想。
“听到了吗!”贺镇远见二儿子不回答,严肃的呵斥。
贺徽林冲二弟使了个眼色。
贺徽清就不情不愿的嗯了一声,“孩儿明白了。”
贺徽林见今日父亲倒是好说话,只是呵斥两句,没有请军规,惊讶父亲的举动,但还是没有忘记方才父亲所言。
“父亲,您说我们快回去了?如何断定的?”父亲从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贺镇远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一下两个而自己,毕竟他们已经处在了朝堂之上,等回去后,也是要受封的,有些事该知道了。不过他不会全都告诉。
“你们知道,当今二皇子多大了吗?”贺镇远问了一个完全让他们想不到的问题。
不过贺徽林一贯镇定,很快就答,“有十八岁了。”
“是啊,十八岁了。其他皇子,到了十二岁都封王了。只有他一个。”贺镇远接着大儿子的话说。
“要说他也挺可怜的,又倒霉又可怜。”贺徽清忍不住插嘴,他在京都倒是见过他里面,每次他都温和有礼,见他就好脾气的笑,叫他一声,贺二公子。看着就好欺负。
“倒霉又可怜?”贺镇远失笑。
“也就你这么想了。”贺镇远摇摇头说。
“父亲这话可不对!不单单是孩儿这般想,您要是不信,就去打听打听,他一个嫡皇子过得有多憋屈?先皇后是陛下顶顶宠爱的女人,只可惜生二皇子的时候血崩了,陛下暴怒,甚至认为他是不详之人,要孩儿说,实在是不讲道理。二皇子本该恩宠一世,顺顺畅畅,就是他没有福气,先皇后也没有。”说完他还自顾自的叹息一声,那正经模样看的贺徽林又好笑又无奈。
“那也不过是表面罢了。”贺镇远说。
“表面?父亲口中的表面,是具体是什么?孩儿越听越糊涂了。还望父亲指教。”贺徽清不服气的说。
父亲刚刚说话,就奇奇怪怪的,一点儿没有他往常直截了当的风格。
“这个世上有许多事,表面看着,和真正的隐情是不一样的。”
贺徽清脸一黑。他最不耐烦听这些云里来雾里去的话了。
“父亲请直言。”贺徽清到底是好奇的,这也是关于要回家的事。他决定耐着性子问出缘由来,“我们回家,和二皇子有关系吗?”在他看来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当然有,不但有,关系还大了。”贺镇远这次回答的倒是直接。
“与他有什么干系?”贺徽清打呼小叫。
也不怪他惊讶,就连贺徽林也吃惊不小,“父亲,据孩儿所知,那位二皇子可是连朝堂都没得上的,他和我们……到底……难不成是这两年期间陛下给了他封号?”
贺镇远摇头。
“那就是……他和我家结姻亲?”贺徽林又说。
贺镇远笑了,“你真会想啊。”
“不可能!”贺徽清先否定。“那个二皇子,过得那么憋屈,怎么能将妹妹们嫁过去?当初我还和三妹妹讨论过,京都里哪个公子哥儿最不好,那个二皇子当初可是上了榜的。”
贺镇远不赞同的警告了他一眼,便说,“你们真的觉得,陛下那么爱先皇后,会置她唯一的骨肉于不顾吗?”
“可若不是如此,那为何二皇子受尽白眼欺负,还成了所有皇子中的笑柄呢?”贺徽林疑惑道。
“大概……是为了保护他,磨炼他。”贺镇远用一副感慨的语气说。
“保护他?父亲,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这算哪门子的保护!要说保护,不是给与恩宠才叫保护吗?”
“谁说陛下就没有保护他了?”
“哪里保护了?我们怎么没看出来?”
“陛下不想让人看出来,这就是他的保护。”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可是,这和我们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贺徽林说。
“二皇子本身和我们贺家是没有关系的,但是陛下有他的打算,二皇子不小了,也该入朝堂了,日后这天下,想必就是他的。”
“那二皇子入朝堂,又和我们回家有……”贺徽林像是突然就想明白了,说不出话来。
“明白了?”贺镇远赞赏的看着大儿子。
贺徽林惊愕的点点头,视线投向一边桌角案几,不再说话。
贺徽清一头雾水,“别啊,你们心照不宣,倒是默契,我可是什么也不明白。他二皇子怎么就和我们扯上关系了?”
贺镇远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瞪二儿子,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蠢儿,问你大哥!”
被骂蠢,贺徽清也来不及计较,三两下就蹭到贺徽林跟前,像个小狗似的问,“大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贺徽林倒是不会和他爹一样,卖关子。通俗的解释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二皇子的日子不好过,陛下为了保护他,就人前对他不好,人后暗中对他好。让他在吃苦中长大,变得强大。等他羽翼快要丰满了,就让他堂堂正正的进入朝堂,他需要一个很大的名头才能说服重臣,这个名头就在我们这里。
说完他忍不住叹息一句,原来他们打了那么久的仗,都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