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
“来,大家一起敬蒋总一杯。”
四合院的包厢里,沈良端着酒杯道。
“欢迎蒋总加入我们深光这个大家庭。”
“欢迎蒋总!”
话音刚落,在场的陶坤、阙晓泽、财务总监张剑等人都端起酒杯。
“欢迎!”
蒋德福踌躇许久,终于下定决心。
走出体制!
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都怪家里那个小兔崽子,也怪家里那个败家娘们,非得去美国留学,那边消费多高啊。
母子两个人一年学费 生活费等等各项开支,保底要个几十万,大几十万。
虽然蒋德福在中影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但所有收入加一块,也就几十万,全给他们娘俩,他去喝西北风?
所以。
蒋德福决定加盟深光。
他这一来,桌上的江波肯定不太高兴,但他也找不出理由,如果他能把深光院线经营的很好,沈良也不至于挖人。
挖人没有成本吗?
尤其是从中影挖人,此时蒋德福出走,和日后加盟旺达,那是两回事。
彼时,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
韩三坪能不能更进一步还两说,但只要他不犯下什么大错,延迟到62、63岁退休,那是板上钉钉。
也就是说,韩三坪至少还有十年的掌门人生涯。
背靠韩三坪的蒋德福,未来甚至有机会接棒,当然,这种概率很低,如果接棒人还是韩三坪的人,那不是成独立王国了?
但,再低也是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要把蒋德福挖过来,代价可不低。
年薪百万是标配。
别觉得这个收入高,这年头国企、央企的老总,有几个年薪低的?
像蒋德福这种年薪几十万的都坐不上桌。
破百万只能坐小孩那桌。
几百万能抖一抖。
上千万?
那也不算多。
除了百万年薪之外,蒋德福还有奖金 分红。
不过。
这部分钱能不能拿到全靠蒋德福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深光院线能一举跻身为国内民营院线前二。
蒋德福一年少说能挣两三百个,下次聚会也能抖三抖。
如果没有太大的‘起色’,也就是年薪 年终奖,一百多万一年,坐小孩那桌。
华灯初上,这场小聚结束,众人各回各家,没有什么第二场。
江波前脚刚走,后脚就去了一家小酒吧。
“泽哥,你找我?”
“嗯。”
阙晓泽给他倒了杯酒。
“小波,来,咱哥俩喝一点。”
“嗯。”
江波嗯了一声,他大概猜到了点什么。
他们两个是北电92级管理系的同学,虽然这两年共事的时间少了,但学生时代的交情不一样。
那会儿往往更纯粹一点。
所以,阙晓泽今天来了,他带着沈良的嘱托来了。
缅怀几句青春,阙晓泽呵呵一笑。
“小波,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跟老板见面的时候吗?”
“记得,02年,那时候我们还在中影,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老板太年轻了。”
江波笑着道。
“一晃都六年了。”
“嗯,六年了啊。”
阙晓泽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喝了一杯后继续道。
“这六年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搁在六年前,我都不敢想现在。”
这句话,一半是劝慰,一半也是阙晓泽的肺腑之言。
当初他接受陶坤的邀请,谁能想到今天?
那会他和江波还在中影内部奋斗,他们当时想的最多的不是蒋德福的位置。
他们只想当个处长,中层干部。
当时接受邀请,他们看重的是沈良的潜力,一位大导演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整个团队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
他想过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快。
身家几千万,拿着上百万的收入,开着豪车,年轻的妹妹们前仆后继,这谁顶得住?
“泽哥。”
半晌,江波忽然说道。
“是老板让你来的吧?”
“嗯。”
阙晓泽犹豫片刻,然后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点头道。
“老板让蒋总过来,不是因为你做不好,而是这几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太多的热钱涌入。”
“还有,土地财政也很热,一线、二线城市的地价、房价都在跟着猛涨。”
“那部《蜗居》,你看过吧?”
“嗯。”
江波点了点头。
“老板同乡写的那部是吧,你们制片部不是准备改编吗?”
“差不多吧,这事不是我在跟。”
阙晓泽略过《蜗居》项目。
“老板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涨,如果发展慢了,等地价涨起来,投入会更多。”
“现在发展快一点,低价入口一批土地,即使电影院不赚钱,靠地价的增值也不会亏。”
深光院线这两年的计划是大力拓展次一线、二线城市。
如今,深光的品牌已经立起来了,他们有资格跟地方谈判,单独拿地,然后再用土地质押,快速拉起一批五星级电影城。
深光拿了地,建了五星级电影院,地方能借助电影的热潮,快速吸引人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而蒋总,他在院线和体制内关系更深厚,有他加盟,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另外,他是韩董的嫡系……”
“泽哥,其实我没什么怨气。”
江波沉默片刻道。
“就是稍微有点不太舒服,过段时间就好了。”
“这样,过几天等我忙完,咱们一块去三亚玩玩?”
阙晓泽见状也不再多言。
“到时候我叫几个妹妹,再租个游艇,一起出海钓钓鱼,散散心。”
“额。”
江波有点心动,但一想到家里的老婆,他又犹豫了。
“你媳妇那边我来说。”
阙晓泽笑眯眯的说道。
“就说是公干。”
“那……那就麻烦泽哥了。”
结完婚,江波其实有点小后悔,没结婚之前,那日子过得多舒服,婚后,不仅要报备。
偶尔干点擦边的事,心里还有一点点负罪感。
不喝点酒都干不下去。
“来,走一个。”
阙晓泽笑呵呵的端起酒杯。
这一夜,两人都喝多了。
喝完酒吧这一场,他们又去了一趟会所,一个电话叫来几位小妹妹,又喝又唱。
喝多了免不了回忆青春,回忆过往,一场酒喝下来,阙晓泽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了任务。
毕竟,蒋德福不是一般人,也不是外行,他们在中影时,人家已经是大领导。
如果他们没有跟着沈良,混到现在,吃饭恐怕都没机会跟他坐一桌。
次日。
从阙晓泽那里收到回信,沈良就把江波的事暂时放下了。
他相信阙晓泽的判断。
何况。
他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心那个,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
爆了!
老美的次债爆了!
从今年1月份开始,次债危机逐步被引爆,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3月份的贝尔斯登破产。
在美联储的施压下,它被摩根大通收购,原价100元美股,摩根大通的收购价是2美元/股。
价格不是关键!
关键是贝尔斯登是什么级别的企业?
华尔街第五大投行!
从那一刻起,机构、投资者都慌了,那一拨,沈良吃了一波肉,后来美联储出面,又稳住了市场信心。
他又跟着吃了一波。
现在,他正准备吃第三波肉。
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或持有,或担保全美50%的房贷,这个金额是5.3万亿。
括弧,美金!
它们快撑不住了。
此刻,沈良的财务顾问已经‘癫狂’,彻底成了大空头的坚定支持者。
房利美、房地美绝对会爆!
最迟在年底,快的话,可能下个月,明天就要爆。
幸好沈良没有被他鼓动。
如果不是隐约记得房利美、雷曼是夏天爆掉的,如果听信财务顾问的建议,这会沈良多半要进场。
这会儿进场不是吃肉,而是挨打。
处理完老美那边的投资事务,沈良还有一件事需要落实。
微博的B轮融资,该落定了。
其实,这轮融资应该是五月份确定的,该谈的都谈好了,只是沈良最近太忙,一直抽不出空。
B轮融资,微博开放了10%的股权。
融资金额一个亿美金。
领投的是高盛、摩根大通,接下来,微博将全面启动股份化改造,计划赴美上市。
上市辅导事务全权由两家投行负责。
此次跟投的是阿狸、软银,以及沈良。
他跟投是为了避免股份被稀释太多,他跟的不多,只投了1000万美金,占这次投资的10%,总股本的1%。
1%,看着很少,有时候却有奇效。
沈良只是为了防一手。
有备无患嘛。
万一哪天他真失去了对微博的掌控,他会选择套现离场。
同理。
深光哪一天如果发生股权危机,他也会套现离场,不过,这种概率很低,因为他才是深光最核心的‘资产’。
没有他就没有深光。
三天后。
沈良和各位投资方一起低调的完成了签约,有了这笔钱,微博库存里的子弹又多了。
过去这两个月,藤讯微博猛猛发力,坐拥数亿企鹅用户的藤讯,宛如一头不讲道理的史前巨兽。
那种感觉,如芒在背。
两个月注册用户突破五千万。
简直可怕。
如果不是微博背后站着深光,深光又握着很多娱乐资源,那些明星怕是早就跑去了藤讯。
有了一亿美金入账,微博终于能放开膀子开干。
打倒企鹅!
处理完微博的事,沈良准备飞一趟澳洲,那边有不少事都需要他当面确认。
然而,就在临行之前,他从蒋德福那里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王的盛宴也要进军贺岁档?”
沈良惊讶的看着蒋德福,这事,他很意外,非常意外。
贺岁档很大,也很小。
今年贺岁档有徐老怪、有凯子哥,还有冯钢炮的《非诚勿扰》,三位大导演挤在12月,哪还有档期?
“是的。”
蒋德福如实道。
“我从中影那边得到的消息是这样,大概率会是元旦档。”
“也就是说,路钏瞄准了《人在囧途》?”
“是的,他很聪明。”
蒋德福分析道。
“12月大片太多,《王的盛宴》很难抢到筹码,《人在囧途》就不一样了。”
“导演李伟然只拍过一部中小成本的《决战刹马镇》,《囧途》本身也不是大制作。”
“王的盛宴有刘晔,有胡君,有梅亭,还有梁佳辉、刘佳玲等人,号召力要比《人在囧途》更高一点。”
《王的盛宴》几乎把王菁花手底下的艺人全部打包,连路钏的女友秦蓝都没有捞到什么好角色。
没办法。
王菁花手底下嗷嗷待哺的艺人太多,顾不到外人。
贾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忽悠的路钏,反正在乐视手下,路钏没有搞什么个性。
还奋发图强,正式对外宣告,正式转型商业片导演。
文艺片?
拍个der!
这部投资破亿的《王的盛宴》就是他的转型之作,刘烨演刘邦,胡君演项羽。
张振演韩信,梁家辉出演项羽的亚父范增,梅亭饰演吕后,小宋家是虞姬,秦蓝只是戚夫人。
论咖位,路钏的女友秦蓝只是女三号、女四号。
“《王的盛宴》后期制作完了吗?”
沈良没有太关注路钏的事,毕竟,《王的盛宴》是一部大烂片。
也就技法还有一点,没丢北电的脸。
故事性?
什么故事性?
这部电影上映后,风评跟《无极》,不对,把它跟无极放在一块,有点辱极了。
一个糯米鸡引发的三角情杀、一个想**却被老婆不断扼杀的故事,什么王的女人……
等等等等,都是上映后的评价。
沈良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王的盛宴》的摄影师跟他是同级校友。
马成,北电93级摄影系本科班,97级摄影系研究生。
他跟《盲井》的摄影师刘勇洪是同班同学。
他们这个班还有一个人比较有名,日后北电摄影系的系主任李伟跟他们也是同班。
“快了,我打听过,估计九、十月能完成,最迟不会超过十一月。”
说着,蒋德福补充道。
“《王的盛宴》定在元旦,是路钏他爸,还有贾老板一起疏通的关系。”
“嗯。”
沈良想了想,语气轻松道。
“上就上吧,《囧途》不怕对手。”
他大概猜到了路钏为什么跑到贺岁档搅弄风云,多半是贾老板的意思。
贾老板的乐视也要上市啊。
还不是出国上市,是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
国内的韭菜多优质啊,何必舍近求远?
“来,大家一起敬蒋总一杯。”
四合院的包厢里,沈良端着酒杯道。
“欢迎蒋总加入我们深光这个大家庭。”
“欢迎蒋总!”
话音刚落,在场的陶坤、阙晓泽、财务总监张剑等人都端起酒杯。
“欢迎!”
蒋德福踌躇许久,终于下定决心。
走出体制!
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都怪家里那个小兔崽子,也怪家里那个败家娘们,非得去美国留学,那边消费多高啊。
母子两个人一年学费 生活费等等各项开支,保底要个几十万,大几十万。
虽然蒋德福在中影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但所有收入加一块,也就几十万,全给他们娘俩,他去喝西北风?
所以。
蒋德福决定加盟深光。
他这一来,桌上的江波肯定不太高兴,但他也找不出理由,如果他能把深光院线经营的很好,沈良也不至于挖人。
挖人没有成本吗?
尤其是从中影挖人,此时蒋德福出走,和日后加盟旺达,那是两回事。
彼时,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
韩三坪能不能更进一步还两说,但只要他不犯下什么大错,延迟到62、63岁退休,那是板上钉钉。
也就是说,韩三坪至少还有十年的掌门人生涯。
背靠韩三坪的蒋德福,未来甚至有机会接棒,当然,这种概率很低,如果接棒人还是韩三坪的人,那不是成独立王国了?
但,再低也是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要把蒋德福挖过来,代价可不低。
年薪百万是标配。
别觉得这个收入高,这年头国企、央企的老总,有几个年薪低的?
像蒋德福这种年薪几十万的都坐不上桌。
破百万只能坐小孩那桌。
几百万能抖一抖。
上千万?
那也不算多。
除了百万年薪之外,蒋德福还有奖金 分红。
不过。
这部分钱能不能拿到全靠蒋德福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深光院线能一举跻身为国内民营院线前二。
蒋德福一年少说能挣两三百个,下次聚会也能抖三抖。
如果没有太大的‘起色’,也就是年薪 年终奖,一百多万一年,坐小孩那桌。
华灯初上,这场小聚结束,众人各回各家,没有什么第二场。
江波前脚刚走,后脚就去了一家小酒吧。
“泽哥,你找我?”
“嗯。”
阙晓泽给他倒了杯酒。
“小波,来,咱哥俩喝一点。”
“嗯。”
江波嗯了一声,他大概猜到了点什么。
他们两个是北电92级管理系的同学,虽然这两年共事的时间少了,但学生时代的交情不一样。
那会儿往往更纯粹一点。
所以,阙晓泽今天来了,他带着沈良的嘱托来了。
缅怀几句青春,阙晓泽呵呵一笑。
“小波,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跟老板见面的时候吗?”
“记得,02年,那时候我们还在中影,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老板太年轻了。”
江波笑着道。
“一晃都六年了。”
“嗯,六年了啊。”
阙晓泽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喝了一杯后继续道。
“这六年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搁在六年前,我都不敢想现在。”
这句话,一半是劝慰,一半也是阙晓泽的肺腑之言。
当初他接受陶坤的邀请,谁能想到今天?
那会他和江波还在中影内部奋斗,他们当时想的最多的不是蒋德福的位置。
他们只想当个处长,中层干部。
当时接受邀请,他们看重的是沈良的潜力,一位大导演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整个团队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
他想过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快。
身家几千万,拿着上百万的收入,开着豪车,年轻的妹妹们前仆后继,这谁顶得住?
“泽哥。”
半晌,江波忽然说道。
“是老板让你来的吧?”
“嗯。”
阙晓泽犹豫片刻,然后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点头道。
“老板让蒋总过来,不是因为你做不好,而是这几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太多的热钱涌入。”
“还有,土地财政也很热,一线、二线城市的地价、房价都在跟着猛涨。”
“那部《蜗居》,你看过吧?”
“嗯。”
江波点了点头。
“老板同乡写的那部是吧,你们制片部不是准备改编吗?”
“差不多吧,这事不是我在跟。”
阙晓泽略过《蜗居》项目。
“老板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涨,如果发展慢了,等地价涨起来,投入会更多。”
“现在发展快一点,低价入口一批土地,即使电影院不赚钱,靠地价的增值也不会亏。”
深光院线这两年的计划是大力拓展次一线、二线城市。
如今,深光的品牌已经立起来了,他们有资格跟地方谈判,单独拿地,然后再用土地质押,快速拉起一批五星级电影城。
深光拿了地,建了五星级电影院,地方能借助电影的热潮,快速吸引人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而蒋总,他在院线和体制内关系更深厚,有他加盟,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另外,他是韩董的嫡系……”
“泽哥,其实我没什么怨气。”
江波沉默片刻道。
“就是稍微有点不太舒服,过段时间就好了。”
“这样,过几天等我忙完,咱们一块去三亚玩玩?”
阙晓泽见状也不再多言。
“到时候我叫几个妹妹,再租个游艇,一起出海钓钓鱼,散散心。”
“额。”
江波有点心动,但一想到家里的老婆,他又犹豫了。
“你媳妇那边我来说。”
阙晓泽笑眯眯的说道。
“就说是公干。”
“那……那就麻烦泽哥了。”
结完婚,江波其实有点小后悔,没结婚之前,那日子过得多舒服,婚后,不仅要报备。
偶尔干点擦边的事,心里还有一点点负罪感。
不喝点酒都干不下去。
“来,走一个。”
阙晓泽笑呵呵的端起酒杯。
这一夜,两人都喝多了。
喝完酒吧这一场,他们又去了一趟会所,一个电话叫来几位小妹妹,又喝又唱。
喝多了免不了回忆青春,回忆过往,一场酒喝下来,阙晓泽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了任务。
毕竟,蒋德福不是一般人,也不是外行,他们在中影时,人家已经是大领导。
如果他们没有跟着沈良,混到现在,吃饭恐怕都没机会跟他坐一桌。
次日。
从阙晓泽那里收到回信,沈良就把江波的事暂时放下了。
他相信阙晓泽的判断。
何况。
他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心那个,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
爆了!
老美的次债爆了!
从今年1月份开始,次债危机逐步被引爆,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3月份的贝尔斯登破产。
在美联储的施压下,它被摩根大通收购,原价100元美股,摩根大通的收购价是2美元/股。
价格不是关键!
关键是贝尔斯登是什么级别的企业?
华尔街第五大投行!
从那一刻起,机构、投资者都慌了,那一拨,沈良吃了一波肉,后来美联储出面,又稳住了市场信心。
他又跟着吃了一波。
现在,他正准备吃第三波肉。
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或持有,或担保全美50%的房贷,这个金额是5.3万亿。
括弧,美金!
它们快撑不住了。
此刻,沈良的财务顾问已经‘癫狂’,彻底成了大空头的坚定支持者。
房利美、房地美绝对会爆!
最迟在年底,快的话,可能下个月,明天就要爆。
幸好沈良没有被他鼓动。
如果不是隐约记得房利美、雷曼是夏天爆掉的,如果听信财务顾问的建议,这会沈良多半要进场。
这会儿进场不是吃肉,而是挨打。
处理完老美那边的投资事务,沈良还有一件事需要落实。
微博的B轮融资,该落定了。
其实,这轮融资应该是五月份确定的,该谈的都谈好了,只是沈良最近太忙,一直抽不出空。
B轮融资,微博开放了10%的股权。
融资金额一个亿美金。
领投的是高盛、摩根大通,接下来,微博将全面启动股份化改造,计划赴美上市。
上市辅导事务全权由两家投行负责。
此次跟投的是阿狸、软银,以及沈良。
他跟投是为了避免股份被稀释太多,他跟的不多,只投了1000万美金,占这次投资的10%,总股本的1%。
1%,看着很少,有时候却有奇效。
沈良只是为了防一手。
有备无患嘛。
万一哪天他真失去了对微博的掌控,他会选择套现离场。
同理。
深光哪一天如果发生股权危机,他也会套现离场,不过,这种概率很低,因为他才是深光最核心的‘资产’。
没有他就没有深光。
三天后。
沈良和各位投资方一起低调的完成了签约,有了这笔钱,微博库存里的子弹又多了。
过去这两个月,藤讯微博猛猛发力,坐拥数亿企鹅用户的藤讯,宛如一头不讲道理的史前巨兽。
那种感觉,如芒在背。
两个月注册用户突破五千万。
简直可怕。
如果不是微博背后站着深光,深光又握着很多娱乐资源,那些明星怕是早就跑去了藤讯。
有了一亿美金入账,微博终于能放开膀子开干。
打倒企鹅!
处理完微博的事,沈良准备飞一趟澳洲,那边有不少事都需要他当面确认。
然而,就在临行之前,他从蒋德福那里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王的盛宴也要进军贺岁档?”
沈良惊讶的看着蒋德福,这事,他很意外,非常意外。
贺岁档很大,也很小。
今年贺岁档有徐老怪、有凯子哥,还有冯钢炮的《非诚勿扰》,三位大导演挤在12月,哪还有档期?
“是的。”
蒋德福如实道。
“我从中影那边得到的消息是这样,大概率会是元旦档。”
“也就是说,路钏瞄准了《人在囧途》?”
“是的,他很聪明。”
蒋德福分析道。
“12月大片太多,《王的盛宴》很难抢到筹码,《人在囧途》就不一样了。”
“导演李伟然只拍过一部中小成本的《决战刹马镇》,《囧途》本身也不是大制作。”
“王的盛宴有刘晔,有胡君,有梅亭,还有梁佳辉、刘佳玲等人,号召力要比《人在囧途》更高一点。”
《王的盛宴》几乎把王菁花手底下的艺人全部打包,连路钏的女友秦蓝都没有捞到什么好角色。
没办法。
王菁花手底下嗷嗷待哺的艺人太多,顾不到外人。
贾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忽悠的路钏,反正在乐视手下,路钏没有搞什么个性。
还奋发图强,正式对外宣告,正式转型商业片导演。
文艺片?
拍个der!
这部投资破亿的《王的盛宴》就是他的转型之作,刘烨演刘邦,胡君演项羽。
张振演韩信,梁家辉出演项羽的亚父范增,梅亭饰演吕后,小宋家是虞姬,秦蓝只是戚夫人。
论咖位,路钏的女友秦蓝只是女三号、女四号。
“《王的盛宴》后期制作完了吗?”
沈良没有太关注路钏的事,毕竟,《王的盛宴》是一部大烂片。
也就技法还有一点,没丢北电的脸。
故事性?
什么故事性?
这部电影上映后,风评跟《无极》,不对,把它跟无极放在一块,有点辱极了。
一个糯米鸡引发的三角情杀、一个想**却被老婆不断扼杀的故事,什么王的女人……
等等等等,都是上映后的评价。
沈良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王的盛宴》的摄影师跟他是同级校友。
马成,北电93级摄影系本科班,97级摄影系研究生。
他跟《盲井》的摄影师刘勇洪是同班同学。
他们这个班还有一个人比较有名,日后北电摄影系的系主任李伟跟他们也是同班。
“快了,我打听过,估计九、十月能完成,最迟不会超过十一月。”
说着,蒋德福补充道。
“《王的盛宴》定在元旦,是路钏他爸,还有贾老板一起疏通的关系。”
“嗯。”
沈良想了想,语气轻松道。
“上就上吧,《囧途》不怕对手。”
他大概猜到了路钏为什么跑到贺岁档搅弄风云,多半是贾老板的意思。
贾老板的乐视也要上市啊。
还不是出国上市,是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
国内的韭菜多优质啊,何必舍近求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