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时候北方的旱地粟米亩产约1-1.5石(60-90斤),南方的水田水稻亩产约2-3石(120-180斤),就这还是理想状态的亩产产量。
现在士颂突然冒出一句希望粮食亩产能达到七八百斤,要不是贾诩自身养气功夫到位,他都想喷士颂一脸了,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看到贾诩的表情,士颂就猜到他在想什么了,当即开口解释:“我说的未来希望的粮食产量,不是现在,你也别觉得这是天方夜谭,随着粮种的优化,粮食产量肯定是能提高的。”
“一开始交趾的粮食亩产也只有180斤,现在不也到达260斤了嘛,按照现在的育种情况,亩产七八百斤或许困难了点,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亩产三四百斤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贾诩闻言松了口气:“这么说的话我心里稍微能接受点,亩产七八百斤实在是太吓人了,主公要是能把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四百斤都算功德无量了。”
“凭此功劳,绝对能被百姓称颂为当代农神,受万民敬仰,死后也能受万世香火。”
“欸~这个就有点夸张了,我可不敢受农神这个称号,我就是动动嘴皮子,育种的活都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做的。”士颂摆摆手,谦虚道。
同时心中也在暗笑,亩产七八百斤就受不了了,要是让他得知袁爷爷的战绩,他不得当场吓死。
贾诩摇头:“话不能这么说,具体工作虽然是那些老农做的,但要是没有主公的支持,谁会日复一日的试验这些东西?”
“远的不提,自高祖皇帝开创大汉以来,已历四百载,种田的人都不知道更新多少代了,粮食产量也没见有明显的提升啊。”
士颂笑着摆手:“行了,咱们之间就不用这么吹捧了,等哪天亩产真的突破四百斤,你再拍马屁也来得及。”
“哟~你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郭嘉趁机调侃起来。
士颂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脸皮比城墙都厚?”
“瞎说,你这绝对是赤果果的污蔑,我脸皮明明很薄的。”郭嘉说着还摆出一副女子娇羞的模样。
“噗~”
士颂正想喝口茶润润嗓子,见此一幕,直接没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你特么恶不恶心?一个大男人在这搔首弄姿。”
郭嘉立马恢复原样,开始装傻充愣:“我怎么了?我什么也没干啊。”
士颂点头:“行,嘴硬是吧,你给我等着,待会儿等老典来了,我就让他把你押去青楼接客,你不是喜欢搔首弄姿嘛,我让你摆个够。”
“别别别~大哥我错了,我就是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你千万别当真。”郭嘉闻言顿时菊花一紧,赶忙认怂。
士颂冷哼一声:“你刚才不是嘴硬嘛,接着得瑟啊,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你恢复一下。”
“大哥,我真的错了,你就别玩我了。”
郭嘉有点欲哭无泪,虽然知道士颂是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不敢赌啊,万一人家来真的呢?
哪怕不是押他去青楼接客,只是押着他去青楼转上一圈,也够丢人了,自己去和被人押着去,完全就是两回事。
想到自己站在青楼门口迎客的画面,郭嘉不禁打了个激灵,立马看向贾诩,疯狂给他使眼色,希望他能帮忙缓和一下。
收到暗示,贾诩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打起了圆场:“主公,你大人有大量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咱们还是商讨一下三月份的出行路线吧。”
士颂本来就是吓唬一下郭嘉,没想把这家伙怎么样,现在贾诩给了台阶,他也就顺势下来了:“行,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他计较了。”
随后瞪了郭嘉一眼,警告道:“你以后要是再敢在我面前搔首弄姿恶心我,我绝对~”
“放心,绝对没有下次了。”
不等士颂说完,郭嘉立马表态,他是真的怕了,打死他都没想到就简单装个娇羞而已,士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
就当士颂几人商讨着三月份的出巡路线时,荆州的刘表却因为一封书信陷入了疑惑。
信是张鲁寄来的,内容也简单,就是找他买粮食,可正是因为如此,刘表才有点想不通,汉中背后益州,益州富庶,一向是不缺粮的,好端端的张鲁怎么找他买粮了?
“子柔,你怎么看?”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刘表索性也懒得费那脑子了,直接询问起了一旁的蒯良。
蒯良行了一礼:“主公,我要是没料错,张鲁应当是起了异心了。”
“张鲁是靠着其母与刘焉的关系起家的,前段时间刘焉战场中箭,怕是命不久矣,不出意外的话益州牧的位置会落到刘焉第四子刘璋的头上。”
“而张鲁和刘璋又一向不睦,等到刘璋继位,益州怕是没有张鲁的容身之地了,所以他才找咱们买粮,目的就是为了日后与刘璋翻脸做准备。”
听完蒯良的分析,刘表也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旋即接着问道:“那这粮食,咱们卖是不卖?”
蒯良想了想:“我觉得应该卖,但不宜卖太多,咱们卖粮食给他,是在给他壮胆,好让他日后有胆气自立,从而与刘璋对抗。”
“但是他手上有五万大军,咱们也不得不防,要是喂得太饱,保不准会对咱们造成威胁。”
刘表点点头:“子柔之言甚是有理,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喏。”蒯良行礼领命。
“主公,我倒觉得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跟张鲁合作。”一旁的蔡瑁突然开口提议。
刘表也不傻,瞬间就明白了蔡瑁的打算:“你的意思说跟张鲁合作,等刘焉死后共同瓜分益州?”
“对啊。”
蔡瑁点头,随后说出了他的想法:“刘焉身死,张鲁自立,刘璋继位后为了立威肯定要跟他打上一场的,张鲁手里有五万兵马,皆是精锐,刘璋想要攻打他非十万兵马不可。”
“益州刚刚经历过一场叛乱,能凑出十万兵马已是极限,等到刘璋发兵攻打张鲁,益州就空虚了,这时候咱们趁机给他来上一下,就算不能鲸吞益州,占下一两个郡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就这么错过,着实有些可惜。”
现在士颂突然冒出一句希望粮食亩产能达到七八百斤,要不是贾诩自身养气功夫到位,他都想喷士颂一脸了,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看到贾诩的表情,士颂就猜到他在想什么了,当即开口解释:“我说的未来希望的粮食产量,不是现在,你也别觉得这是天方夜谭,随着粮种的优化,粮食产量肯定是能提高的。”
“一开始交趾的粮食亩产也只有180斤,现在不也到达260斤了嘛,按照现在的育种情况,亩产七八百斤或许困难了点,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亩产三四百斤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贾诩闻言松了口气:“这么说的话我心里稍微能接受点,亩产七八百斤实在是太吓人了,主公要是能把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四百斤都算功德无量了。”
“凭此功劳,绝对能被百姓称颂为当代农神,受万民敬仰,死后也能受万世香火。”
“欸~这个就有点夸张了,我可不敢受农神这个称号,我就是动动嘴皮子,育种的活都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做的。”士颂摆摆手,谦虚道。
同时心中也在暗笑,亩产七八百斤就受不了了,要是让他得知袁爷爷的战绩,他不得当场吓死。
贾诩摇头:“话不能这么说,具体工作虽然是那些老农做的,但要是没有主公的支持,谁会日复一日的试验这些东西?”
“远的不提,自高祖皇帝开创大汉以来,已历四百载,种田的人都不知道更新多少代了,粮食产量也没见有明显的提升啊。”
士颂笑着摆手:“行了,咱们之间就不用这么吹捧了,等哪天亩产真的突破四百斤,你再拍马屁也来得及。”
“哟~你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郭嘉趁机调侃起来。
士颂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脸皮比城墙都厚?”
“瞎说,你这绝对是赤果果的污蔑,我脸皮明明很薄的。”郭嘉说着还摆出一副女子娇羞的模样。
“噗~”
士颂正想喝口茶润润嗓子,见此一幕,直接没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你特么恶不恶心?一个大男人在这搔首弄姿。”
郭嘉立马恢复原样,开始装傻充愣:“我怎么了?我什么也没干啊。”
士颂点头:“行,嘴硬是吧,你给我等着,待会儿等老典来了,我就让他把你押去青楼接客,你不是喜欢搔首弄姿嘛,我让你摆个够。”
“别别别~大哥我错了,我就是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你千万别当真。”郭嘉闻言顿时菊花一紧,赶忙认怂。
士颂冷哼一声:“你刚才不是嘴硬嘛,接着得瑟啊,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你恢复一下。”
“大哥,我真的错了,你就别玩我了。”
郭嘉有点欲哭无泪,虽然知道士颂是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不敢赌啊,万一人家来真的呢?
哪怕不是押他去青楼接客,只是押着他去青楼转上一圈,也够丢人了,自己去和被人押着去,完全就是两回事。
想到自己站在青楼门口迎客的画面,郭嘉不禁打了个激灵,立马看向贾诩,疯狂给他使眼色,希望他能帮忙缓和一下。
收到暗示,贾诩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打起了圆场:“主公,你大人有大量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咱们还是商讨一下三月份的出行路线吧。”
士颂本来就是吓唬一下郭嘉,没想把这家伙怎么样,现在贾诩给了台阶,他也就顺势下来了:“行,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他计较了。”
随后瞪了郭嘉一眼,警告道:“你以后要是再敢在我面前搔首弄姿恶心我,我绝对~”
“放心,绝对没有下次了。”
不等士颂说完,郭嘉立马表态,他是真的怕了,打死他都没想到就简单装个娇羞而已,士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
就当士颂几人商讨着三月份的出巡路线时,荆州的刘表却因为一封书信陷入了疑惑。
信是张鲁寄来的,内容也简单,就是找他买粮食,可正是因为如此,刘表才有点想不通,汉中背后益州,益州富庶,一向是不缺粮的,好端端的张鲁怎么找他买粮了?
“子柔,你怎么看?”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刘表索性也懒得费那脑子了,直接询问起了一旁的蒯良。
蒯良行了一礼:“主公,我要是没料错,张鲁应当是起了异心了。”
“张鲁是靠着其母与刘焉的关系起家的,前段时间刘焉战场中箭,怕是命不久矣,不出意外的话益州牧的位置会落到刘焉第四子刘璋的头上。”
“而张鲁和刘璋又一向不睦,等到刘璋继位,益州怕是没有张鲁的容身之地了,所以他才找咱们买粮,目的就是为了日后与刘璋翻脸做准备。”
听完蒯良的分析,刘表也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旋即接着问道:“那这粮食,咱们卖是不卖?”
蒯良想了想:“我觉得应该卖,但不宜卖太多,咱们卖粮食给他,是在给他壮胆,好让他日后有胆气自立,从而与刘璋对抗。”
“但是他手上有五万大军,咱们也不得不防,要是喂得太饱,保不准会对咱们造成威胁。”
刘表点点头:“子柔之言甚是有理,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喏。”蒯良行礼领命。
“主公,我倒觉得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跟张鲁合作。”一旁的蔡瑁突然开口提议。
刘表也不傻,瞬间就明白了蔡瑁的打算:“你的意思说跟张鲁合作,等刘焉死后共同瓜分益州?”
“对啊。”
蔡瑁点头,随后说出了他的想法:“刘焉身死,张鲁自立,刘璋继位后为了立威肯定要跟他打上一场的,张鲁手里有五万兵马,皆是精锐,刘璋想要攻打他非十万兵马不可。”
“益州刚刚经历过一场叛乱,能凑出十万兵马已是极限,等到刘璋发兵攻打张鲁,益州就空虚了,这时候咱们趁机给他来上一下,就算不能鲸吞益州,占下一两个郡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就这么错过,着实有些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