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第1128章

小说: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7:13 源网站:2k小说网
  ();

  把长安要见的人见完了,余令就朝着武功卫所走去。

  昨晚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老爹说过卫所。

  他说现在的卫所变化很大,人也变化很大,时常可以见到卫所的妇人来长安拜佛。

  她们会往她们要拜的神佛前的功德箱里放钱。

  她们从长安离开的时候也会买一些便宜的针头线脑,或是武功县市集里没有的小玩意。

  在回去的时候会特意来一趟余家。

  她们不善言辞,来看看余家就是她们最想说的话,也是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

  夏收的时候她们会抓紧忙完自家地里的事情,然后来长安看看余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只要余家地里有活,哪怕只有一点点,她们也会搭把手。

  事忙完了她们也没立刻回去,而是去了塬上给秦王府割麦子。

  秦王府在长安人缘不好,可粮食不能烂在地里。

  粮食若是烂在地里,等着被城里人口诛笔伐吧。

  这些妇人还有男人就是他们的麦客了。

  这些麦客来之不易,是秦王府托苟老爷子说情,把割麦钱放到苟老爷子这里,苟老爷子才答应这个事!

  苟老爷作保,卫所里土地不多的人才肯来帮忙割麦的!

  不然,秦王府又成了笑话。

  如今的武功卫所更加不像卫所了,倒像是一个巨大的村落。

  原先荒废的砖窑,瓦窑,手工作坊等如今又充满了活力。

  就连城隍庙都越来越像学堂了。

  这些变化和余令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因为卫所本身就具备事、经济、民事、教育、司法这些职能,只不过荒废了罢了。

  这是当初洪武爷制定的。

  土木堡之后五军都督府失去了权力,自那以后军户制度就只能靠着祖制活着。

  如果没有祖制这金字招牌,早完了。

  如果军户制度没坏,且不断的与时俱进的改革着,这个制度真的挺好。

  书籍里有记载,开始的时候有的人以成为军户为荣。

  他们认为世袭了,自己就是朝廷里的人了。

  国家无战事,安安静静的种地,里面有学堂子嗣上学无忧,非农忙时在作坊里做工。

  难得可贵的是几乎无赋。

  谁知道,军户成了摆设。

  本来为朝廷服兵役,保家卫国,这样人应该被优待和尊重。

  结果取消了给军户的免租制度不说还各种加赋。

  军户成了卫所官员的“私人奴隶”!

  余令的改变也只改变了武功卫所,这一次出战的三千人里,有三百多就是从武功卫所里出来的。

  如今,这三百多回来了,武功卫所自此后就不是里面的三个千户说的算了。

  余令来的时候武功卫所正在冒黑烟,不知道是在烧砖,还是在烧瓦。

  远处的一个黄土山丘像是被什么咬掉了一大口,丑陋的立在那里。

  地上的烟尘土就别说了,树叶看着都是灰色的。

  孩子们把石板上细腻的如同面粉的烟尘土聚集在一起,一起蹲在那里玩烧窑的游戏。

  烟不大,主要就是灰多。

  其实看来真的没啥,四五个烟囱一起冒烟也不算啥,这场景比不了后世的盛况。

  问题是为了干活方便,窑口都紧挨着住所,这才是灰大的主要原因。

  “都这样了没人说么?”

  知道余令要来,迎接余令都快要跑到长安的李千户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他在骗人,而是真的没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