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第266章

小说: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7:13 源网站:2k小说网
  ();

  余令准备的小礼物派上了用场。

  到达县衙的余令受到了所有人的热情接待。

  朱县令应该是提前打过招呼,但听长安县的主薄孙无妄说县令很少来衙门。

  长安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由他和佐贰官来管理。

  在主薄孙无妄的介绍中,余令渐渐地明白了衙门的工作流程。

  主官一般负责大事情。

  那些小事情,也是日常的行政工作由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和科中的吏书来完成。

  吏书就是小吏。

  他们不是官员,也不属于官员,但却是由朝廷录用专门来干一些文职的活。

  余令觉得这群人也可以叫做公务员。

  在吏书下就是书算员。

  这群人的职位分得很细,有专门写政令,有专门搞计算的,每年的年度预算都是这群人做好后交给县令的。

  这群做年度预算的人都是从读书人中雇用的,根据特长来分职。

  关于年度预算其实不算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因为发明年度预算的人叫做章衡,他也是千年龙虎榜的第一人。

  苏轼、苏辙文采斐然吧,他的手下败将,年度预算报表就是他搞出来的。

  这些人虽是读书人,但很少有身份,有的人连童生都不是。

  除此之外就是杂役了。

  这里包含面就更广了,分为皂班,壮班,快手三班衙役,这群人的人数大的吓人。

  皂班主管衙门官员的端茶倒水,衙门前站堂,县令出行时呵道,门卫,传案,催科等诸多的活。

  干这个都是有关系的,因为这个活不累。

  像负责看守长安城门,看守衙门、仓库、监狱的这群人就是壮班。

  像如意羡慕的那些抓捕犯人的就是快手……

  这个活是最累的。

  按照大明劳役的律法,这群人应该是每年都换,因为这是劳役的一种。

  可现在基本就是固定了的。

  因为这活真的比其他劳役要舒服,而且极其的体面。

  唯一不好的点就是这群人每年都得改名字。

  今年李三,明年就得李四,后年就得是李五。

  余令跟着主薄孙无妄在衙门转了一圈。

  总的来说衙门的官员其实没有几个,可以说小吏员数量十倍于官员。

  而差役人员数量十倍于吏员。

  至于俸禄如何余令不敢问。

  茹让其实可以依靠他和朱县令的关系在衙门谋取一个不差的差事。

  可茹让就是没来。

  不是他不想来,而是自大明开国以来,县衙官员的俸禄就不高。

  一个七品的知县,月俸禄不到四两银子。

  等万历年打完三大征之后俸禄基本没有了。

  京城那边出了一个法子,采用了“折色”制度来发放俸禄。

  即用其他物品代替部分俸禄??,胡椒就是一种。

  至于没品级的小吏,那就更惨了……

  他们每年的俸禄加起来都不到五两银子。

  等咸宁县没主官之后,俸禄不长,工作量却是增长了一倍……

  所以,茹让打死也不来衙门干活。

  他甚至扬言道,就算能贪一点,那也划不来。

  一个人干双倍的活,就算能贪点钱,那这活也不是人干的。

  如今万岁爷已经好多年没开朝堂议事了。

  就算买了一个职位,就算做的再好,那位置坐上去了,可能就是一辈子。

  想升迁到七品以上,那就别想了。

  买来的,毕竟不是考上去的。

  对于余令的到来,众人是开心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