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第572章

小说: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7:13 源网站:2k小说网
  ();

  最恨的是卫所里那群都是没良心的。

  如今隔三差五的派人往余家跑,去跟余家学什么土豆种植技术,学习如何育苗。

  这群人巴不得住在余家,根本就不听自己的。

  因为卫所的土豆种植是从百户,总旗这些小官开始的。

  刘州觉得收买人心就收买人心,还非要换个名头……

  叫什么打样!

  这打**的样啊,百户以下的人都跟着你余令混了,指挥不动百户,千户一职立刻就成了摆设。

  百户,总旗,小旗这些才是真正领兵的人。

  余令一出手,直接挖掘根基。

  这其实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余令对长安大户的掌控。

  这是一群对土地最着迷的人,如今有了新的爱好。

  包荒山,种油茶,种花椒......

  虽然这些只能属于他们一代人,但余令的这个操作属实让他不能理解。

  他是如何说动这些满眼都是钱的员外、士绅的。

  余令又怎么能保证这些今后一定能赚钱。

  深吸一口气,刘州望着眼前的孙员外,再也忍不住,他把自己心里的疑惑讲了出来。

  希望能得到答案。

  到现在,刘州也不认为当初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子会比自己强。

  “既然刘大人问,小的就不能不说。

  这二十亩荒山其实花不了几个钱,每隔四尺一个坑,一个坑一文钱,挖坑的人都是百姓!”

  “明年这块地我准备种油茶,茶籽来之不易,价格会高一些,花了我三十两银子。”

  刘州笑道:“这一套下来不下五十两银子吧,这些钱足够在长安买两栋宅子还有结余!”

  听着刘州话语淡淡的嘲弄,孙员外也不恼,继续道:

  “刘大人慧眼,这一套下来还真的就花了这么多钱!

  苗子不可能都存活,今后可能还会再花一点,浇水,补苗,找人照看都要花钱!”

  刘州继续道:“这一花最少三年!”

  “我知道大人是说我没算好账。

  其实不是的,我把钱花了,百姓夸我良善,就算孙家子孙不成器,有这份情义将来也不至于乞讨。”

  “虽说苗子三年才可能成木,但往后就好了。

  我种的是油茶树,三年后我就能采茶和榨油了,又有一大帮子人围着我孙家多吃一口饭……”

  刘州明白了余令这是在做什么了。

  怪不得余令能说的动这些员外了,名利双收之下,没有哪个人能抵挡住这个诱惑。

  刘州没有去过大明的南边,只要去了,他就会发现余令做的这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那边的士绅、员外早就这么做了。

  只不过他们吃的比较狠,连百姓的都吃了。

  余令没打算吃百姓,只给了这些大户五十年。

  只要产业有了,就业岗位自然会有,而且这些茶油真的很好吃。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都是家家户户不可少的东西。

  大户们一点也不傻,他们在赌余令在这长安待不到五十年。

  一旦余令去外地做官,新官来顶替余令……

  这些土地岂不是有可能成为自己的。

  刘州其实没看错,这些员外真的爱土如命。

  只要实力允许,草原上他们都恨不得开出一块地来种菜。

  刘州失望的离开,他发现布政使交给自己的任务自己好像完成不了了。

  余令在长安杀**污吏,带领百姓挖沟渠自救,杀退匪患......

  如今余令在百姓和军户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

  刘州甚至觉得 ,就算没有衙门,这一摊子也能运转下来。

  “余令啊,我终于明白布政使为什么要举荐你了,你最好死在关外啊.....”

  ……

  余令会不会死在关外没有人知道,但王辅臣觉得自己这一次可能会死。

  “别说话,别喊,只要你出口,我立刻捅死你,混进使者队伍又如何,为奴的命,他会为你出头?”

  常山狞笑道:“你的命能值一千两?”

  常山看了一眼那个扛大旗的,见他一动未动,他坚信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望着常山,王辅臣笑了,他觉得神佛真的睁开眼了,在长安谋划了几次都没找到方便下手的时机。

  如今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还拿刀子顶着自己的腰,他怕是不知道自己如今是大队长吧!

  “好,我不说话!”

  和王辅臣关系一直很好的肖五亲眼望着王辅臣被带走,然后转身朝着余令的帐篷跑去。

  “令哥说,有事禀告,不要擅作主张,这一次自己没做错吧!”

  王辅臣进了帐篷后立马被放倒,双手双脚被捆的结结实实。

  “放了我,还有机会!”

  常山一抬手就是一巴掌:“**种,一匹蜀锦府里大爷只给了我二十四两银子的死价格,你张嘴就咬死二十四。

  你知不知道,若是按照原价二十二,我们这帮兄弟可以在每匹布里赚二两,因为你这个**人啊....."

  “晋中到长安数千里,我们这一群人不但不赚,还赔钱,你说,我怎么会放过你!”

  王辅臣舔了舔鼻子流出来的血,听着密集的脚步声,狞笑道:

  “没有机会了!”

  帐篷被人蛮横的撞开,肖五抬手就是一巴掌,门口还在吆喝的汉子靠着帐篷就软了下去。

  余令紧随其后,如撒泼般的妇人发出尖锐的怒吼:

  “托达头人,王文新政事,看啊,你们看啊,有人要劫杀我们的人,等着,等着咱回去禀告万岁爷~~~”

  “今日劫杀我们的人,那明儿是不是会劫杀我?”

  望着捏着兰花指撒泼的余令,一直跟在顾全身后的苏堤打了个寒颤。

  “这就是读书人?”

  顾全也蒙了,余令老说他阉瘾有点大。

  那余令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