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第791章

小说:一路狂干,我登顶大明宝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7:13 源网站:2k小说网
  ();

  乡试结束,考场安静了,内舍却热闹了!

  贡院的大门却还是封着的,内帘官正在疯狂的批阅试卷。

  考生是考完了,这群考官要一直到揭榜,撤棘结束,才算把差事做完。

  内帘官聚在一起批阅试卷。

  “这是哪个狗脑袋写的诗,**不通,词不达意……”

  “杀人诛心,杀人诛心啊,文章写的这么好,这个字就不能写的再好点么……”

  随着阅卷的开始,考官的情绪也逐渐的失控。

  那真是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

  为了考试的公平,刘敏宽严格的要求所有同考官按照要求来阅卷。

  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评断优劣。

  对待八股文章要按照“理、法、辞、气”四方面评判优劣。

  “诸位,你们将试卷评阅后,必须签名并写下评语,一份试卷不由一人评阅,而由三至四人共同评阅!”

  “是!”

  刘敏宽点了点头,淡淡道:“开始吧!”

  “是!”

  十八名同考官动了起来,这次评卷子采用的依旧是对比批改法。

  也就是一次看两份,好的放到特定的匣子里。

  不好的放回去,由下一位评阅。

  如此,也就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筛选,等所有同考官把卷子看完,还能留在匣子里的那都是经过一轮筛选的。

  然后同考官把这些拿出来,继续对比,进行第二轮。

  当然这只是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里藏着很多的细节。

  词句评阅法,证据考察评阅法,经义衡量评阅法。

  这时候评卷没有分,是评等级。

  一般定为数等,并经多级评阅,最后决定去取高下。

  现在把那些实在看不得卷子挑出来。

  比如说错字,错句,墨团,跑题,等考卷有诸多问题的找出来,剩下才是阅卷。

  这一步,诸位考官足足用了三天。

  接下来就是对剩下的卷子进行再次的挑选。

  这个时候考官会对试卷的进行批语,字数没有规定和限制。

  有“典雅”、“精结”、“明确”、“得体”。

  余令的第一场考试成绩是中规中矩,不好,也不差。

  就跟苏怀瑾对苏堤的评价一样,不点人数的时候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点人数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余令的道经义题就是这个样子,说他写的好吧,跟好的一比显得一般。

  说他写的不好,跟其余的比又显得不差。

  一个“明确”的批语算是格外的恩赐了。

  第二场的为官之道的考卷余令考的比较舒服,评卷老师也觉得很不错。

  余令毕竟是官员,有为官的经验。

  跟那些没有经验,全靠臆测的其余考生相比,余令这场考试的答卷上有了“典雅”、“精结”这样优美的评价。

  至于余令的时务策,现在还在刘敏宽的手里。

  至于策论的好坏余令自己心里没有一个大体的概念。

  但余令会“抄作业”,后世做的那么多,那么好,这都是现成的……

  余令觉得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

  至于策论里的敌对势力,余令紧跟时事,以女真为范例展开论述。

  这个点余令能够自信说的很对。

  自己的师兄,夹藏着先生的书信,赫图阿拉城的布局图。

  他可是从女真那里活着回来了,毫无保留的跟余令讲了女真是如何扭在一起的。

  余令也从根本上了解它。

  一个部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

  它强盛的开始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族群的活力。

  大明前期之所以强盛横扫周边,因为太祖认为农业是“治之先务,立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