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守府,曹操发现。

  营帐之内群臣尚未睡去。

  他们还在进行着行军的部署与演练。

  这一战事关重大,没有人松懈。

  所有人都想要只打这一场仗,定鼎中原。

  如此一来,既能结束连年征战又能与民修养生息。

  曹操对此十分欣慰。

  见主公一身酒味归来,许褚心中有所猜测。

  他凑上前去,小声耳语问道。

  “主公,可是去了林轩先生那里?”

  曹操点了点头,再三叮嘱道。

  “切记,林轩就是小先生这件事跟谁都不能提起。”

  许褚连连点头。

  明面上,曹操已经借着月旦评品评十大谋士,拟造了林轩已死的局面。

  所以,在大业未成之前,林轩就是小先生的事情,谁也不能透漏。

  许褚得令推到一旁。

  曹操看着战争沙盘上的江河社稷,脑海中不禁又想起了林轩所做的那首诗。

  甚至,曹操情不自禁的吟诵了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番吟诵,慷慨激昂。

  如此雄壮的诗词,引得大帐中各司其职的群臣都是愣住。

  他们放下手头的工作,用心品味着诗词中的语句与意境。

  良久,贾诩才是拍手连连叫好。

  “主公,如此雄心壮志之诗,真乃天下一绝!”

  陈群也是连连点头,说道。

  “主公,我虽然不知那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何人。可却依旧能感受到此三人的不俗!主公这真是一首好诗啊!”

  荀攸思忖一番开口说道。

  “主公,这一首诗您的意境又高远了许多,近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让主公心境再度提升?”

  徐庶闻言却是眉头轻皱。

  因为,这首诗的风格、心境,为何与已经辞世的林轩先生如此相像?

  虽说林轩先生偶尔吟诵的诗句风格从来都不固定。

  徐庶就是有一种直觉,可不知为何他感觉,这首豪情万丈的诗,就该是林轩先生所作。

  听着群臣的夸赞,曹操摆了摆手说道。

  “如此好诗,并未我所作。”

  众人闻言不由得更是心惊!

  如此雄心壮志,大气磅礴的诗竟然不是主公所做。

  那天下间,还有谁人能有如此雄心伟志?

  瞧着群臣满脸惊诧好奇的模样,曹操只是摇了摇头。

  至于是谁做的这一首诗,他并未说明。

  小先生不喜叨扰,便暂且让他这首诗词的主人蒙尘吧。

  然而,林轩其人被曹操可以隐藏,可这一首诗,却乘着风流传开来。

  江东,建业宫。

  孙权看着手中的竹简,他连连摇头,连连感叹。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看今朝!”

  “子敬啊,做出此诗的人简直是千古大才啊!”

  “如此雄心伟志!我所不能及也!”

  鲁肃闻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他开口说道。

  “还请主公切莫妄自菲薄,诗词固然可见胸怀。可身处乱世,空有一腔胸怀可不能成事。”

  “主公你坐拥江东六郡,但是这点,便是那诗作者所不能比的。”

  孙权闻言深以为意。

  不过,这一首诗他还是非常喜欢。

  江东水寨。

  周瑜怀抱小乔,听着小乔给自己念诵竹简上的诗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周瑜听得心潮澎湃,他连连点头说道。

  “此人此诗正是我心中所念所想!”

  “虽然不知那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是何人。”

  “但我心中志向,亦如此深远!”

  “这首诗的作者,真是我的知心人!”

  合肥,太守府。

  刘备、诸葛亮相聚在一起。

  林轩的诗,两人也已经知晓。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军师,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这时刻等的志向胸怀?”

  “我刘备,心之所向,心之所向啊。”

  刘备心中大为感叹。

  诸葛亮也是连连点头。

  做此诗的人真是心气极高!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此霸气,如此孤傲!”

  “这般心胸,这般胸臆。我诸葛亮心生佩服!无比的佩服!”

  刘备和诸葛亮还不知道。

  他们佩服感叹的人,正是他们恨的要死的林轩!

  若是知道真相,不知道两人会是何种表情。

  许昌。

  林轩的诗也乘着风传回了许都。

  曹植在锦缎上一遍一遍的誊写着这一首诗。

  诗句中的雄心壮志,诗句中的孤傲霸气,全都让曹植心神所动,心潮澎湃!

  这究竟是何等的心境才能做出如此绝妙的好诗啊?

  曹植如痴如狂,他绞尽脑汁也想要做出一首能够超越的诗词来。

  可是,任凭曹植想破了脑袋,却也提笔写不出一个字来。

  曹植的诗赋一直都深得曹操喜欢。

  不止曹操,曹植的诗赋即便是放在许昌,也是数一数二的能打。

  天下间,诗赋之才,有曹植一席之地。

  可现在,在品阅了林轩的诗后。

  曹植竟发现。

  他过往所学的什么四书五经、人伦纲常。

  他以前所做的那些受人追捧,一页千金的诗词,皆是粪土。

  唯有这首诗,才真正称得上是诗!

  曹植瘫坐在竹简、娟秀散乱的书房中。

  他眼神呆呆的望着头顶的屋脊。

  曹植感觉自己的才华被完全碾压。

  而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诗词的人,曹植却连他是谁都不知。

  良久,曹植才是喃喃说出一句话

  “我之才,不如也……不如也!”

  ……

  “许褚入城了?荀令君没来荆州?”

  “这大军师之位,不是荀彧!”

  谋士陈群收到了一个信息。

  他的眼睛亮了!

  若荀令君没有入城的话,那许褚去许昌,或许有其他的目的,这首席大军师的位置,让人垂涎啊。

  虽然陈群知道自己肯定无缘首席大军师之位,但是万一落在自己的头上,那不就是光耀门庭了?

  正当陈群对首席大军师满怀期待的时候,侍卫进入了陈群的府邸:“丞相请陈群先生前往太守府议政!”

  “我收拾收拾,这就去。”

  侍卫离开之后,陈群猜测,许褚刚刚从许昌回来,便要议政,看来有重要的事情颁布。

  除了陈群以外。

  荀攸。

  贾诩。

  钟繇。

  程昱。

  全部都收到了侍卫的通禀,前往太守府议政。

  太守府的大殿之上,曹操意气风发的坐在殿中,林轩已经到了荆州接下来就是吞灭江东的大战。

  只不过大战前,还有一些事情要决策下来。

  时间不大,曹操帐下的一众谋士进入了太守府大殿,按照官职次序落座。

  当荀攸等人落座之后,他们率先看到丞相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只军师大印,贾诩陈群等人咽了口水。

  望眼欲穿啊!

  军中有两只大印,最为贵重。

  一只大印称之为虎符,帅印,有调动兵马之权。

  另外一只大印,便是军师大印。

  掌握了军师大印,可在主帅不再时,调动兵马钱粮。

  曹操面前书案上的这枚军师大印代表了首席大军师之位,有此军师之印,可在曹操不在时,执掌荆州八十三万兵马。

  “今天便要公布首席大军师吗?”

  这个念头出现在了所有谋士的脑海中。

  曹操环顾大殿之中的众多谋士,发现没有徐庶的身影。

  曹操开口问道:“元直为何没来?”

  给徐庶通禀的侍卫进入大殿,禀报道:“启禀主公,徐庶主簿说,有批粮草从许昌运来,徐庶主簿正在统筹粮草,无暇抽身。”

  “噢,原来如此,元直尽忠尽职值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