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成吉思汗落到刘备和孙权的手里!”

  “要是有从合肥跟江东来的使者,不用带来见我,直接砍了算了!”

  吩咐完手底下的人,兀突骨许久不能平静。

  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扔下了手里的半条生蛇。

  不成,就这么等着不是回事。

  我得往许昌去一趟,跟荀令君说说明白。

  路上,兀突骨心里不由得一阵唾骂:

  “这是哪个闲人这么多嘴,找成吉思汗,我上哪给你找成吉思汗去!”

  ……

  匈奴草原。

  左贤王撕下一条兔肉,喂给肩膀上的游鹰。

  这条游鹰追随左贤王已经有些念头。

  换算**类的年龄,怕已是耄耋之年。

  可奇怪的是,这只游鹰没有丝毫老态。

  反倒是双眼精光满满,羽翼亦是无比丰满。

  游鹰有此精神,左贤王也是心中欢喜。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左贤王将游鹰也看做了自己的化身。

  正当时,一名游牧骠骑骑着快马从金帐之中跑了出来。

  来人神情严肃,一看便知没什么好消息。

  左贤王扬臂一挥,游鹰鹰啼一声展翅翱翔。

  骠骑翻身下马,行礼说道。

  “启禀左贤王,帐下两万探子遍寻匈奴全境,山谷山洞也无遗漏。”

  “可....”

  话说一半,骠骑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左贤王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他深吸口气,说道。

  “结果如何,但说无妨。”

  “禀左贤王,并无成吉思汗的踪迹。”

  “属下怀疑,天下间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左贤王眉头紧皱。

  他怒声呵斥道。

  “一派胡言!”

  “此诗乃是从丞相营中传出来的!”

  “连丞相都遣人寻找的英雄人物怎会有假!”

  “再去找,直到找到了为止!”

  “若是找不到,那我匈奴将不复存在!”

  骠骑得令,翻身上马转身离去。

  左贤王长叹口气。

  丞相之威,左贤王心有余悸。

  汉家军队,所向披靡。

  打的他匈奴险些魂飞魄散。

  甚至,就连夫人蔡文姬都被曹丞相撸了去,赐婚他人!

  现如今,这个叫“成吉思汗”的家伙。

  不仅丞相在找。

  许昌荀令君、合肥刘备、江东孙权。

  所有叫得上名号,有些影响力的势力都在寻找。

  唐宗宋祖左贤王管不着。

  可这个成吉思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游牧民族的人物。

  在诗词中能够与秦皇汉武两相比较。

  便足矣说明此人英雄。

  可是,让左贤王感到奇怪的是。

  他在匈奴生活多年,却从未听说过如此英豪。

  甚至,就连祖辈流传的英雄传说也从未有过如此人物。

  连他左贤王都不知道的存在。

  那个作诗的神秘人又是如何知晓得呢?

  越想,左贤王心中便越是奇怪。

  不过,现在这些根本不是重点。

  遍寻匈奴而不得,此事必须亲赴许昌,与荀令君说清楚。

  荀令君知晓,便等同于曹丞相知晓。

  “哎..”

  长叹口气,左贤王骑快马,往许昌行去。

  ……

  许昌,荀令君府邸。

  今日稀客登门,倒是让荀彧有些意外。

  只因登门的乃是蛮族蛮王兀突骨和匈奴左贤王。

  这两个家伙可是稀的不能再稀的客了。

  今日,竟然同时登门。

  这倒是叫荀彧倍感稀奇。

  蛮王兀突骨带着上好的象牙雕登。

  而左贤王则是带着毛皮大氅作为礼物。

  今日登门,两人所求之事皆是相同。

  在下人的引领之下,两人终于见到了荀彧。

  “乌戈国兀突骨,参见荀令君。”

  “匈奴左贤王,参见荀令君。”

  两声拜请打断了荀彧的公务,抬起头来,荀彧起身相迎。

  “两位真是稀客,怎么同时登门了。”

  “不只是互有约定,还是碰巧了?”

  荀彧这一番话看似稀松平常,可却绵里藏刀。

  听得兀突骨与左贤王脊背发凉。

  荀彧这一番询问,看似是问两人是否约定前来。

  实际上则是在试探,看看蛮族与匈奴是否已经结盟。

  如今,丞相百万大军挥师南下。

  许昌守军不过二十万。

  若是蛮族与匈奴结盟,那可不是曹操想看到的。

  消息传入樊城。

  恐怕曹操当即就会班师回朝,先把蛮族和匈奴给灭了不可。

  兀突骨与左贤王连连摇头摆手相继说道。

  “荀令君不要开玩笑,此番前来乃是为那‘成吉思汗'所来。”

  “嗯?你左贤王也是为此事而来?荀令君,我也是啊!”

  见兀突骨的模样不像是在装傻,荀令君便也放下心来。

  将两人引入堂内,三人相继落座。

  荀彧开口,率先问询蛮王兀突骨。

  “蛮王,你说为‘成吉思汗’而来所谓何意呢?”

  兀突骨开口说道。

  “我的手下听闻从丞相营中传出一首好诗来,里面有提到‘成吉思汗’,据说是一代天骄,能由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我想,如此大贤者,丞相肯定想要纳入麾下,便不等丞相下令,我先自行找寻了。”

  荀彧闻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追问道。

  “哦?那蛮王找寻的结果如何?”

  兀突骨摇了摇头,说道。

  “荀令君,我蛮族之内,并未此人,特此前来说明此事。”

  听闻蛮族当中没有此人,荀彧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转过头来看向左贤王,开口问道。

  “那左贤王可有好消息?”

  左贤王叹息领首,摇了摇头歉声说道。

  “自从听闻诗句之后,我便遣麾下两万探子遍寻匈奴全境,就连山谷山洞都没有放过。”

  “可是,却依旧没能找到成吉思汗。”

  “荀令君,我甚至怀疑,这成吉思汗是不是杜撰的人物,并不存在?”

  闻听左贤王所言,苟彧心中不由得轻叹口气。

  蛮族没有,匈奴也没有。

  林轩先生啊,你诗句里所说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究竟是什么人啊?

  ……

  许昌,公子府。

  曹植日夜灌酒,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

  整个府上到处都是他誊写的林轩诗词。

  这一首诗,着实是让曹植着了魔。

  他看着手中的写有林轩诗词的竹简,良久才是叹息说道。

  “我不如你,我不如你!”

  “可我知道你是谁了!”

  “你是那日一语杀人的小先生!”

  “我要拜你为师!我要让荀令君派信,去荆州拜你为师!”

  ……

  江东孙权,合肥刘备,都在寻找着世外高人所说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可是,始终没有什么着落。

  诸葛亮回到府邸之后,学生马谡进入了府中,一脸的愤愤不平。

  “你这是又同谁置气?”

  诸葛亮看着马谡问道。

  在荆州,名门氏族之中,荆州马氏,也是赫赫有名。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良、马谡、马静。

  “老师,我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说吧,怎么了?”

  马谡见到诸葛追问,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听到军中有人议论,议论主公和军师刚刚听到林轩的名字,便吓破了胆子,主公烫了嘴,掉了茶盏,军师烫了手,掉了羽扇。”

  “我便与他们争论了几句。”

  “谁知道他们竟然说……”

  “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军师的谋略,连最蠢的许褚都不如,不知道主公怎么想的,赶走一颗智星,留下了一头猪……”

  诸葛亮捏得纸张嘎巴嘎巴的响,但是,他却无能为力。

  他可以杀一个人,杀十个人,杀百个人。

  但是,他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吗?

  从来没有这么委屈过!

  诸葛亮自从下山之后,便感觉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仅仅只是一个林轩的名字,便吓得自己羽扇掉落,慌不择路。

  曾经在水镜庄的时候,诸葛亮豪情万丈,跟随恩师水镜先生学习兵书战策,治国之道。

  出师之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自比管仲乐毅。

  那个时候,诸葛亮自认为智谋无双,放眼天下,也是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