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847章,好像被包围了

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更新时间:2025-07-11 11:33:51 源网站:2k小说网
  ();

  ……

  向南行军。

  国军官兵的士气很高。

  战场就是这样,打胜仗,士气就提升。

  只要连续打胜仗,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战士们的劲头就上来了。

  没有人问要去哪里。

  也没有人问要去打什么日寇。

  反正,跟着专员大人走就行。

  跟着专员大人就能打胜仗。这已经是常识。

  “专员!”

  黄维纲急匆匆赶来。

  递给张庸一份情报。

  “日寇40师团,正在向枣阳行军?”

  “是的。”

  “这……”

  张庸感觉不可思议。

  日寇的战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要反复抢夺枣阳?

  嘿,热烈欢迎。

  正好,在枣阳,有六门155毫米榴弹炮无法带走。

  如果日寇来攻的话,有这些榴弹炮坐镇,哪怕是一个满编的日寇师团,他张庸都能打出翔来。

  但是,日寇真的会那么傻吗?头铁向枣阳进攻?

  也罢,那就回去。

  在枣阳等着日寇主动送上门。

  之前已经和日寇39师团、第六师团交手,现在轮到40师团。

  查看随身空间里面的记录面板。发现曾经和自己交手的日寇师团,已经是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粗略一看,感觉所有的日寇师团,似乎都和自己交过手了。

  包括日寇的近卫师团。

  窝草。

  这年头能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吗?

  如果能申请的话,必须申请一个。

  自己绝对是整个二战当中,和最多日寇师团交过手的靓仔。

  “专员……”

  “命令部队,返回枣阳。”

  “是。”

  黄维纲去传令。

  部队于是返回。

  张庸估算着,应该没什么大事。

  即使**寇偷袭成功,宜昌失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返回枣阳,正好给日寇一点时间。

  进入包围圈也要时间的。

  “滴滴……”

  “滴滴……”

  忽然,随身空间里面的电台有反应。

  很快,电报就自动翻译出来。

  “莎士比亚呼叫。”

  得,又是鲍勃。这个家伙又按捺不住了。

  略微沉吟,时间线好像应该到敦刻尔克了。丘吉尔肯定上台了。

  之前好像已经被延迟了几天的时间。

  找个偏僻处。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公共租界工部局。

  很快,鲍勃就来听电话了。

  “张,张!”

  “什么事?”

  “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告诉你。你要……”

  “好消息。”

  “丘吉尔正式担任首相了。”

  “坏消息。”

  “我们的军队被包围在敦刻尔克,情况糟糕透了。”

  “我给你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暗中防备法国人。”

  “什么?”

  “他们很有可能会投降。”

  “什么?”

  鲍勃震惊了。

  一时间无语。

  法国人投降?

  真的吗?

  但是听张庸的语气,显然不是开玩笑。

  “那我应该怎么做?”

  “到时候,可能会有两个法国。一个是投降的法国,一个是没有投降的法国,租界里面的军队会倾向哪个?”

  “我,我,我不知道啊!”

  “那你和美国人暗中商量商量。必要的时候,对法国人予以缴械。”

  “这……”

  “鲍勃,如果法国人投降,丘吉尔先生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击沉法国人的战舰。否则,那些战舰就会被德国人利用。在租界里面也是如此。你要未雨绸缪,做好对法国人动武的准备。”

  “这……”

  “届时,肯定也会有法国人不愿意投降,会成立新的**。到时候,租界军队,或许会接受新**的指挥。”

  “可是,如果……”

  “那就要看你们和美丽国军队的威压力度了。”

  “我……”

  “鲍勃,现在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你想要成为下议院的重要议员,就必须有所表现。”

  “我……”

  “富贵险中求。立刻去请求美国人的帮忙。他们的海军陆战队不需要经过国会就能调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到来。”

  “好吧,我试试。”

  “大胆的去做吧!”

  张庸给对方画饼。其实,也不算画饼。

  如果鲍勃做好了,确实可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崭露头角。

  眼下,是英国人最混乱的时候。

  连续惨败。损兵折将。到处都是噩耗。人心浮动。

  尤其是在敦刻尔克以后,英国人陷入独立抵抗德国人的艰难处境。

  每天从早到晚被德国人的飞机轰炸。

  虽然有雷达。但是要保密。所以,也不敢敞开使用。

  当时的雷达技术,也不够完善。

  总之,就是很惨。

  为了保护本土,在远东的英国海军战舰,几乎都被全部调回去。

  所以,在未来的几个月,英法在远东的力量,都是最弱小的。这也是日寇敢进入法属印度**的原因。

  就是欺负英法没有能力应对。可以造成既定事实。

  非常混乱的一段时间。

  只有穿越者才能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

  否则,即使是再聪明的脑袋,也推演不到三个月以后会发生什么。

  但是,如果你提前知道历史的走向,那么,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中,就能利益最大化,避开致命陷阱,摘取胜利果实。

  “放手去做吧!现在,是你的高光时刻。”

  “好吧。”

  听得出,鲍勃还是有些信心不足。

  但是张庸相信,对方最后还是会按照他的建议去做的。因为对方有野心。

  想要进入下议院,必须有足够耀眼的成绩。

  眼下,就是立功的好机会。对方不会错过。

  终止通话。

  黄维纲来报告大体情况。

  不缺人。

  不缺武器弹药。

  唯独缺粮食。只有三天备份。

  一旦和日寇鏖战,三天的时间可能不够。

  现在想要去征粮,也很难。周围的老百姓都已经逃散了。

  “三天……”

  张庸若有所思。

  三天够吗?其实差不多。

  粮食问题,确实很致命。

  国军的后勤,向来都很糟糕的。杂牌军更是如此。

  枣阳附近,老百姓逃散,国府的基层组织更加是荡然无存,后勤都不知道找谁。

  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心思一动。

  有黄点到来。

  十几个黄点,带着很多的白点。可能有三四百个。

  部分的黄点、白点有武器。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

  疑惑。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又是哪里的游击队?

  来找自己要武器弹药的?

  没问题。

  你来我就给……

  只要是打日寇的,我都给……

  “报告!”

  一会儿有人来报,说是一位刘先生求见。

  刘先生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足足有一百多车。每车都有两三百斤。

  “粮食?”

  张庸和黄维纲急忙到前面来迎接。

  现在这个时候,国军最需要的,其实就是粮食。哪怕是只有红薯。

  见面。

  发现是熟人。就是那位刘先生。

  哪位?

  就是和卫立煌相熟的那一位。

  当时对方和卫立煌相谈甚欢,显然来往密切。

  不过,有些事,还是要掩饰的。大家心照不宣。你懂,我懂。

  “专员大人。”

  “刘先生,你们这是……”

  “听说专员大人在这里交战,我来献绵薄之力。”

  “谢谢!谢谢!太谢谢了!”

  张庸连声道谢。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一百多车粮食,足足两三万斤呢!

  节省一点的话,差不多可以满足部队5-7天的需要。

  加上原来的三天储备,勉强可以支撑十天。

  对于国军来说,已经很充裕了。

  “刘先生,请。”

  “谢谢!”

  两人坐下来。

  就在树荫下。

  有人搬来几个木墩子。都是在战斗中被炸断的树木。

  用斧头简单的清理一下,就成了很不错的家具。战争年代,就地取材。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黄维纲知道对方是来找张庸的,于是很快告辞。

  “刘先生,有话直说。”

  “首先,谢谢张专员。”

  “不用。都是革命队伍,不分彼此。”

  张庸心知肚明。

  对方是红党的人,当然是感谢那些武器弹药。

  不过,对方的感谢,可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给他送来最需要的粮食。

  国府的基层执行能力实在太差。完全不是红党对手。

  要说筹集物资,动员参军,红党更是甩果党几条街。

  中原其实很富饶。

  但是国府搞得实在是太糟糕。

  后来的汤恩伯甚至被骂水旱蝗汤,老百姓跑去支持日寇……

  “其次,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说。”

  “国军在南阳一带,兵力空虚……”

  “我授权你们组建第五战区南阳游击大队,积极抗击日寇,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

  “好。”

  张庸立刻书写命令。

  这些都是轻车熟路。

  成立一个游击大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要说是在关系良好的第五战区,就是在第三战区,一个游击大队,也没人在意。

  专员大人的面子,难道还不值一个游击大队?

  就是游击纵队都没问题。

  很快,命令就写好了。签名。标注日期。

  这样的手写命令,其实不规范。但是非常有用。比正式命令还有用。

  跟光头学的。

  光头特别喜欢用手谕。

  统帅部的正式命令,还有商榷推诿的余地。

  阳奉阴违的事情,屡见不鲜。

  但是,如果是手谕的话,不执行,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明知道是死路,杜聿明也不敢不执行。他手下的邱清泉也不敢抗拒。

  邱清泉外号邱疯子,也算是比较桀骜不驯的。然而,面对光头的手谕,也不敢呲牙。乖乖的跟着杜聿明走上死路。

  “刘先生。给。”

  “谢谢!”

  刘先生伸手接过。

  有张庸的这份命令,就能很好的开展工作了。

  虽然是一个大队。但是,这种游击大队的编制,从来都不是固定的。人员没有定数。

  “专员,很惭愧,我们实在无以为报。”

  “你们送来的粮食,我已经非常满意。”

  张庸点点头。

  自己需要的美色,红党没有。

  自己需要的钱财,红党也没有。一穷二白的组织。

  只有信仰。

  只有执行力。

  只有凝聚力。

  “以后,专员有需要,还请告知一声。”

  “我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

  “如果哪天我想上**城楼,你们必须答应啊!”

  “**?”

  “对。”

  “我虽然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可以保证,绝对答应。”

  “那就没事了。请。”

  张庸点点头。

  其实也就是说说。口嗨而已。

  抗战胜利以后,自己朝外面一跑,不知道啥时候才回来了。

  至少也是改开以后吧。

  四十年以后,刘先生还在不在,都不好说。

  那个时候,很多伟人都已经去世。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天才知道。

  “请。”

  “请。”

  将刘先生送走。

  然后专注枣阳的战斗。

  常规的部署,都有黄维纲负责。

  张庸自己只需要关注一下特殊的部署。

  比如说155毫米榴弹炮阵地。

  最后安排在枣阳城外,可以最大限度发挥。

  入夜。

  有大量红点进入雷达地图显示范围。

  果然,日寇到来了。

  人数很多。

  战斗展开。

  “轰……”

  “轰……”

  榴弹炮开始轰炸。

  一发发趁着的炮弹落入日寇当中。

  雷达地图清楚的显示,红点的数量是有减少的。

  说明炮弹的毁伤效果很不错。

  然而,日寇并没有停止,还是源源不断的涌上来。

  “嘭!”

  “嘭!”

  榴弹炮继续发射。

  对着来袭的日寇,持续不断的射击。

  黑暗中,沉重的炮弹炸出一团团的火光,将黑暗的天空都照亮了。

  但是日寇依然源源不断的出现。

  好像完全没有将伤亡放在眼里。

  随后,雷达地图提示,在枣阳的南面、北面也相继出现大量红点。

  得,日寇这是要包围枣阳啊!

  那么多的红点,至少有上万人。甚至是更多。

  可能是日寇的40师团,还有39师团残部,全部都汇聚到一起了。

  它们的目标是枣阳。

  随着南面和北面的日寇逐渐靠近,前沿阵地开始驳火。

  不久以后,雷达地图又提示,枣阳的西面也出现日寇。

  得,这是迂回包围啊!

  居然派遣部队迂回到了枣阳的西面。

  瞧这日寇能的。

  “专员,我们好像被包围了……”

  黄维纲也发现了。

  张庸点点头。漫不经意。

  被包围才好呢。

  就等着日寇来攻。然后狠狠反击。

  张庸丝毫没在怕的。

  他的手里有足足六千人。有充足的武器弹药。

  粮食储备有点缺乏。但是刘先生送来了很多。足够支撑十天左右的。

  十天的时间,足够将日寇打出翔来。

  “报告!”

  “统帅部急电!”

  通讯科长急匆匆赶来。

  张庸接过电报。

  哦,小事一桩。

  是日寇前锋到了宜昌附近。

  日寇是绕开了荆门,直插宜昌,动作确实很快。

  目前,提前驻守宜昌的胡琏11师,已经和日寇交火。后续74军正在陆续上岸。

  未来战况如何,暂时不得而知。

  但是张庸很淡定。

  什么结果都无所谓。就等日寇聚集在宜昌周围。

  然后,自己解决完枣阳的日寇,再南下。切断宜昌附近日寇的后路,将其一网打尽。

  所以……

  “回电。收到。已处置。请勿节外生枝。”

  “是。”

  通讯科长记录在案。

  张庸确认。签名。然后发出。

  节外生枝?

  这是委婉的说法。

  其实真正的意思是——

  你们其他人不要插手。不要打乱我的计划。

  万一其他人乱来,尤其是光头,胡乱鼓捣,反而是将日寇给吓跑了。

  好不容易日寇才舍得从汉口的乌龟壳钻出来,这次务必让它大出血。

  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

  让日寇持续不断流血。

  这是既定战略。

  所以……

  现在……

  大杀四方。

  向日寇开火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