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敌十五万……
被歼三十万……
如果双方对账,会是什么场面?
张庸隐隐间感觉不妙。
统帅部的歼敌数字,**寇压了一头啊!
这对光头来说,非常不利。
有必要修改……
“报告!”
“统帅部急电!”
果然,一会儿以后,通讯科长又来了。
急匆匆的送来最新电报。
“念。”
“专员大人,统帅部要求我们重新报告歼敌数量,要求仔细认真,不漏一人。”
“呃……”
张庸神色古怪。
果然,麻烦来了。统帅部对数字不满意啊!
这边才刚刚公布歼敌十五万。结果日寇转眼就公布消灭国军三十万。这不是吃亏了吗?
那怎么行?
光头正要上大分呢!
关键时刻,怎么能掉链子!
下意识侧头。看着钱司令。求助。
没经验。
这种事确实不会处理。
你让我去杀日寇,没问题。但是做文章,真的不行。
“我帮你报吧!”
还好,钱司令慷慨的包揽过去。
这种事,他熟。
吃完包子。招手将通讯科长叫过来。重新草拟电报。
“报告统帅部,之前的歼敌数量,是荆门、宜昌一带的。不完整。枣阳、随县方向的,现在才统计出来。我们在枣阳、随县方向,消灭日寇大约十五万。还有部分地区歼敌数量正在统计中。”
“是。”
通讯科长草拟电报。
草拟完毕。钱司令看完。再递给张庸。
张庸扫了一眼。签字。
行了。就这样发出吧。
进可攻,退可守。已经在后面留有余地。
如果统帅部觉得不够,再加。
直到委座满意为止。
真是活久见。
居然不是下面的人要浮夸,而是统帅部需要浮夸。
难怪以后国军会歼敌一亿,胜利转进。敢情都是光头自己要求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深深体会到了。
但是,如果日寇也往上加,那怎么办?
万一日寇加到五十万……
甚至一百万……
“报告!”
又有参谋快步到来。
又收到一份明码电报。是金陵汪伪**发出的。
内容是庆祝日军和皇协军歼灭国军三十万。并且劝说蒋某人放弃抵抗,举手投降。
看完。
疑惑。
汪汉奸来凑什么热闹?
还在里面提到皇协军?
不是。有你们伪军什么事?
这次日寇出动,并没有携带任何伪军。
估计是为了保密。
日寇肯定也知道伪军是不靠谱的。带着伪军一起行动,肯定无法保密。
结果,现在,汪汉奸偏偏要将伪军塞进去了。显然是也想要分一杯羹。
或许,金陵也要举行庆祝活动了?
擦……
这个世界也太荒唐。
说是草台班子都算是客气了。一个个都不要脸的……
“回电。”
“是。”
“用明码电报将汪汉奸骂一顿。骂的越狠越好。署名张庸。”
“是。”
参谋转身离开。
张庸悻悻坐下。
玛德。
战斗的时候没看到那么多妖魔鬼怪。
怎么战斗结束以后,反而一个个都跳出来了?难道是日寇高层的意思?
日寇高层从现在开始,就要粉饰太平了?
虚报战果如此离谱,到底是要欺骗谁呢?
“报告!”
又有参谋到来。
居然又有明码电报。还是伪满洲国发出的。
内容和汪伪汉奸差不多。都是庆祝日寇取得大捷。还要在长春举行游园活动。
果然……
这个世界是有病了。
一个个睁着眼睛说谎话。还面不改色。
歼敌三十万!
汪汉奸是没有脑子吗?
伪满洲国是没脑子吗?
他们怎么可能相信这么离谱的数据。只不过是装傻而已。
病态……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随后,又陆陆续续的有明码电报到来。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就是庆祝日寇消灭国军三十万。
然后夹带私货。
都往里面加料。
都觉得日寇的战报有他们一份功劳。
甚至有明码电报大肆宣扬,说张庸已经被打死。已经验明正身。
言辞确凿。
信誓旦旦。
甚至有细节描述。证人证词。
搞的张庸都忍不住上下打量自己两眼。怀疑自己是否活着。
玛德……
描述的那么仔细。差点就信了。
这到底是自己第几次被打死了?
好像已经很多次了……
还有!
怎么一个个都开始发明码电报了?
不是,这是我张庸的专利啊!是我最先开始的。你们一个个来凑什么热闹。
可恶……
又看到有参谋到来。
“报告!”
“又有谁跪舔日寇了?”
“不是的。专员大人,是统帅部请你回电话。”
“哦。”
张庸端正脸色。
发电报还不够。还要亲自耳提面命吗?
行了。我知道了。
下次将歼敌数量乘以10,再报告上来。
歼敌一万,报告十万。
保证满意。
来到103师,不,现在是103军,军部。
程志高不在军部。带着几个参谋到下面慰问部队去了。部队有伤亡,需要善后。
要评功颁奖,要抚恤烈士,要补充人员……
其实,每次战斗结束以后,各级军官都是很忙的。只有他张庸潇洒。
因为大量的细致的工作,都是别人去做了。
他负责钱。负责武器弹药。
“来人!”
“到!”
“接重庆行营。”
“是。”
很快,电话接通。
然后转接侍从室。
接电话的就是林主任。声音有点疲惫。
“少龙啊……”
“委座找我?”
“是的。委座有一个计划,需要你组织实施。”
“什么计划?”
“反攻汉口。声势要大。”
“唔……”
张庸欲言又止。
光头受刺激了?
要反攻汉口?不顾现实的吗?
冈村宁次在汉口周围,修建了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
国军如果发起强攻的话,伤亡必定会非常惨重。即使打光九战区的全部战力,也未必能做到。
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就是国军的攻击能力一直很糟糕。
防御战的时候,或许还能展现一下。进攻就会露馅。
须知道,日寇的防御能力是很强的。
美帝军队那么强大,火力投放已经到天花板,依然要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
贝里琉、硫磺岛、冲绳岛……
别人有铺天盖地的飞机,有406毫米舰炮,有各种坦克,还有推土机,爆破筒,火焰喷射器……
各种武器组合,可以说是将杀伤力发挥到极致,依然伤亡惨重。
国军拿什么去触碰日寇的坚固防线?
“林主任……”
“少龙啊,重点是声势要大……”
“嗯?”
“要让其他盟国看到我们……”
“哦……”
张庸隐约明白了。
光头的要求是声势要大。但是没有说必须拿下。
所以,这是演戏。也是**仗。
完全是表演给其他盟国看的。让全世界都看到他光头的英明神武。
在英法联军惨败的背景下,国军脱颖而出,无疑会形成巨大反差。
头痛……
又是这种浮夸的表演。
这是麦克阿瑟最擅长的。不是我张庸擅长的。
为什么不是刘峙组织?
他才是九战区司令官。
哦,他不行。他没有足够的吸引他人目光的能力。
声势要大的意思,是要在媒体上,国际上,搞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显然,刘峙没有这样的吸引力。
只有他张庸的一举一动,才能引来国际上的关注。
所以,最后的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极其高调。
既然声势要大。
肯定不能保密。
还要故意吹嘘。
“少龙啊,委座说了,这件事,只有你能胜任。”
“林主任,我明白了。”
“那就好。”
“我马上着手实施。”
“好。委座说了,全国所有部队,你都可以调动。”
“明白。”
张庸这次倒是没有怀疑光头。
确实,想要造势,肯定是需要各种组合拳一起来的。
不但他个人要表演。国军很多部队也要表演。表演还要虚夸。还要搞的天下皆知。
挂掉电话。
若有所思。
没想到,会接到这样的任务。
如果自己表演得好,今年的奥斯卡小金人必须是自己的啊!
先从哪里开始呢?
情报。
对。从情报首先开始。
美丽国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都是从情报开始的。
都是先用假情报,欺骗了德国人。
但是,自己这一次,需要用真情报。就是让日寇深信,国军是真的要反攻汉口。
军统……
对。从军统开始。
走出军部。
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军统总部。
“喂……”
李静芷的声音传来。
她还在军统总部。挺好的。就怕她去上海。
上海那边太危险了,日寇特高课和76号,都是非常厉害的。她扛不住。
“我是张庸。我找处座。”
“请稍等。”
电话转接过去。她没有说什么。
有时候,我知道你安全,你知道我安全,就已经足够。
一会儿以后,处座的声音传来。
“喂……”
“处座,是我。张庸。”
“少龙啊,你好久没有打电话来找我了。”
“忙。”
张庸老老实实的回答。
确实是挺忙的。
他就是别人嘴里的街溜子。
鼓响有一份。
锣响有一份。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
除了杀日寇,好像也不会别的。
不是在杀日寇,就是在去杀日寇的路上。没得停歇……
“想要我做什么?”
“委座给我一个任务,我需要军统配合。”
“你说。我全力配合。”
“立刻加强在汉口、九江的活动。”
“你需要什么?”
“有关汉口的各种情报。什么都要。”
“我明白了。我会立刻安排得力人手进行的。”
“多派几个人。声势大一点。”
“声势大一点?”
“对!就是让日寇觉得,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要对汉口动手了。”
“好。”
戴笠明白了。
他毕竟是黄埔六期生。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国军想要反攻汉口,肯定是从情报开始。
军统必须走在前面。尽可能的搞到情报。
除了情报,好像军统组建的忠义救国军,也可以登场了。
如果忠义救国军的表现不错,那么,他戴笠,距离掌握军权,又近了一步。
作为黄埔毕业生,他对军权是念念不忘。
特工永远都是副业。
只有军队才是永恒。
“谢谢!”
张庸挂掉电话。
剩下的事情,就是戴笠的了。
军统在汉口,应该也是有人潜伏的。现在必须活跃起来。
日寇方面肯定会发现。然后也会加强防备。同时还会采取一系列的动作。然后气氛就搞起来了。
回去继续吃包子。
发现胡琏已经来了。正在埋头开吃。
其实,胡琏的资历也不算太差。黄埔四期。算是中规中矩吧。
在红党那边,101也是黄埔四期。
“专员。”
看到张庸回来,胡琏急忙站起来。
张庸摆摆手。示意坐下。
同时朝王耀武和张耀明摆摆手。示意他们也坐下。有话说。
“你们的部队要尽快补充完毕。”
“是。”
“委座命令我反攻汉口。你们的部队都是主力。”
“什么时候?”
“下个月。7月7日。”
张庸刚才粗略计算一下时间。要造势的话,至少一个月。
正好,下个月的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三周年。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可以吸引更多人眼球。
“明白。”
三人都是凛然答应。
都知道是一场恶仗。
驻守汉口周围的日寇,人数其实很多。
日军11军司令部下辖好几个师团,还有大量独立混成旅团。
总兵力不会少于二十万。
即使之前的战斗有所损失,依然还有大量兵力。
国军强攻的话,必定会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无论是谁主攻,估计都会伤亡惨重。
而且……
日寇在九江也有大量兵力。
必要的时候,可以增援汉口的。然后安庆增援九江……
所以,日寇绝对不是孤立无援的。
牵一发动全身。
张庸没有说出真相。侃侃而谈。
“这次大会战,将调动三十个军以上。”
“按照每个军平均两万人计算,至少也有六十万人。”
“你们回去以后,要做好战斗动员。”
“不用保密。可以明确告诉每个战士,我们就是要反攻汉口。”
“暂时部署,74军进驻钟祥,52军进驻沙洋。十八军到来以后,继续驻扎宜昌。”
既然要造成大的声势,当然不能保密。
要将国军的精锐全部调来。
正好,国军的精锐,都在九战区周边。
利用水路的话,还是很方便调动兵力的。尤其是十八军。
三人互相对望一眼。
十八军也全部调来吗?看来委座决心很大。
至此,在汉口的西面,已经有国军好几个军。而且,全部都是精锐主力。
番号包括18军、52军、67军、69军、74军、103军。
如果全部补充到位,总兵力超过二十万。
“专员,真的不需要保密吗?”
“不需要。”
张庸肯定的回答。
保密什么?
国军哪有什么保密的可能?
你越是保密,日寇知道的越多。国军内部根本就是筛子。
还不如敞开。
既可以达到造势的目的。又让日寇摸不着头脑。
别人丝毫都不掩饰作战意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日寇新的11军司令部叫什么来的?”
“园部和一郎。”
“对。就是他。让他伤脑筋好了。”
“是。”
“分配给你们的汽车,将会在江陵和宜昌上岸。你们安排人员接收。”
“是。”
“顺便补充武器弹药。主要是炮弹。”
“是。”
众人都是开始忙碌起来。
张庸给每个军配备了三百辆卡车。都是载重五吨的。
这边的地形相对平坦,卡车可以行驶。可以有效的帮助运输炮弹。增加部队的机动性。
同时,汽车的数量多了,也显得浩浩荡荡。增加威势。
“报告!”
说话间,一部分洋人军事观察员回来了。
他们在战场上发现了很多重要的资料。然后都记录在案。
“布拉德·斯利姆少校!”
张庸和一个英国军事观察员打招呼。
这个布拉德路上一直没有说话。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有一个叔叔叫威廉·约瑟夫·斯利姆。
这个人以后会是盟军在东南亚的地面部队主要指挥官之一。和史迪威不太合得来。
盟军在东南亚战区的指挥体系,其实是很混乱的。
美国人以史迪威为主。
英国人以蒙巴顿、斯利姆、温盖特为主。
因为美丽国没有地面部队,只能依靠华夏远征军,导致英国人势大。
而史迪威和光头的关系又不好,导致远征军经常无所适从。无法有效的发挥战斗力。直到驻印军出现才好一点。
然而,驻印军是脱离了光头指挥的。所以,光头其实不喜欢孙立人。
杜聿明也是经常给孙立人穿小鞋。
总之,混乱。
三家分立,想要凝聚到一起,谈何容易。
“专员先生。”
“少校先生,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我在泥土里面发现了很多残肢断臂。说明战斗很激烈。”
“然后呢?”
“我估计,你们打死的日本人应该很多。”
“有那么一点。”
张庸谦虚。
希望队伍不要看到统帅部的公报。
否则,会笑死人。
歼灭日军三十万。然后又**军歼灭三十万。
“专员先生,你下一步还有大动作吗?”
“我们准备倾全国之力,反攻汉口。”
“你们要发起反攻?”
“对。”
张庸侃侃而谈。
造势嘛!当然是要画大饼了。
【未完待续】
(本章完)
歼敌十五万……
被歼三十万……
如果双方对账,会是什么场面?
张庸隐隐间感觉不妙。
统帅部的歼敌数字,**寇压了一头啊!
这对光头来说,非常不利。
有必要修改……
“报告!”
“统帅部急电!”
果然,一会儿以后,通讯科长又来了。
急匆匆的送来最新电报。
“念。”
“专员大人,统帅部要求我们重新报告歼敌数量,要求仔细认真,不漏一人。”
“呃……”
张庸神色古怪。
果然,麻烦来了。统帅部对数字不满意啊!
这边才刚刚公布歼敌十五万。结果日寇转眼就公布消灭国军三十万。这不是吃亏了吗?
那怎么行?
光头正要上大分呢!
关键时刻,怎么能掉链子!
下意识侧头。看着钱司令。求助。
没经验。
这种事确实不会处理。
你让我去杀日寇,没问题。但是做文章,真的不行。
“我帮你报吧!”
还好,钱司令慷慨的包揽过去。
这种事,他熟。
吃完包子。招手将通讯科长叫过来。重新草拟电报。
“报告统帅部,之前的歼敌数量,是荆门、宜昌一带的。不完整。枣阳、随县方向的,现在才统计出来。我们在枣阳、随县方向,消灭日寇大约十五万。还有部分地区歼敌数量正在统计中。”
“是。”
通讯科长草拟电报。
草拟完毕。钱司令看完。再递给张庸。
张庸扫了一眼。签字。
行了。就这样发出吧。
进可攻,退可守。已经在后面留有余地。
如果统帅部觉得不够,再加。
直到委座满意为止。
真是活久见。
居然不是下面的人要浮夸,而是统帅部需要浮夸。
难怪以后国军会歼敌一亿,胜利转进。敢情都是光头自己要求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深深体会到了。
但是,如果日寇也往上加,那怎么办?
万一日寇加到五十万……
甚至一百万……
“报告!”
又有参谋快步到来。
又收到一份明码电报。是金陵汪伪**发出的。
内容是庆祝日军和皇协军歼灭国军三十万。并且劝说蒋某人放弃抵抗,举手投降。
看完。
疑惑。
汪汉奸来凑什么热闹?
还在里面提到皇协军?
不是。有你们伪军什么事?
这次日寇出动,并没有携带任何伪军。
估计是为了保密。
日寇肯定也知道伪军是不靠谱的。带着伪军一起行动,肯定无法保密。
结果,现在,汪汉奸偏偏要将伪军塞进去了。显然是也想要分一杯羹。
或许,金陵也要举行庆祝活动了?
擦……
这个世界也太荒唐。
说是草台班子都算是客气了。一个个都不要脸的……
“回电。”
“是。”
“用明码电报将汪汉奸骂一顿。骂的越狠越好。署名张庸。”
“是。”
参谋转身离开。
张庸悻悻坐下。
玛德。
战斗的时候没看到那么多妖魔鬼怪。
怎么战斗结束以后,反而一个个都跳出来了?难道是日寇高层的意思?
日寇高层从现在开始,就要粉饰太平了?
虚报战果如此离谱,到底是要欺骗谁呢?
“报告!”
又有参谋到来。
居然又有明码电报。还是伪满洲国发出的。
内容和汪伪汉奸差不多。都是庆祝日寇取得大捷。还要在长春举行游园活动。
果然……
这个世界是有病了。
一个个睁着眼睛说谎话。还面不改色。
歼敌三十万!
汪汉奸是没有脑子吗?
伪满洲国是没脑子吗?
他们怎么可能相信这么离谱的数据。只不过是装傻而已。
病态……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随后,又陆陆续续的有明码电报到来。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就是庆祝日寇消灭国军三十万。
然后夹带私货。
都往里面加料。
都觉得日寇的战报有他们一份功劳。
甚至有明码电报大肆宣扬,说张庸已经被打死。已经验明正身。
言辞确凿。
信誓旦旦。
甚至有细节描述。证人证词。
搞的张庸都忍不住上下打量自己两眼。怀疑自己是否活着。
玛德……
描述的那么仔细。差点就信了。
这到底是自己第几次被打死了?
好像已经很多次了……
还有!
怎么一个个都开始发明码电报了?
不是,这是我张庸的专利啊!是我最先开始的。你们一个个来凑什么热闹。
可恶……
又看到有参谋到来。
“报告!”
“又有谁跪舔日寇了?”
“不是的。专员大人,是统帅部请你回电话。”
“哦。”
张庸端正脸色。
发电报还不够。还要亲自耳提面命吗?
行了。我知道了。
下次将歼敌数量乘以10,再报告上来。
歼敌一万,报告十万。
保证满意。
来到103师,不,现在是103军,军部。
程志高不在军部。带着几个参谋到下面慰问部队去了。部队有伤亡,需要善后。
要评功颁奖,要抚恤烈士,要补充人员……
其实,每次战斗结束以后,各级军官都是很忙的。只有他张庸潇洒。
因为大量的细致的工作,都是别人去做了。
他负责钱。负责武器弹药。
“来人!”
“到!”
“接重庆行营。”
“是。”
很快,电话接通。
然后转接侍从室。
接电话的就是林主任。声音有点疲惫。
“少龙啊……”
“委座找我?”
“是的。委座有一个计划,需要你组织实施。”
“什么计划?”
“反攻汉口。声势要大。”
“唔……”
张庸欲言又止。
光头受刺激了?
要反攻汉口?不顾现实的吗?
冈村宁次在汉口周围,修建了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
国军如果发起强攻的话,伤亡必定会非常惨重。即使打光九战区的全部战力,也未必能做到。
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就是国军的攻击能力一直很糟糕。
防御战的时候,或许还能展现一下。进攻就会露馅。
须知道,日寇的防御能力是很强的。
美帝军队那么强大,火力投放已经到天花板,依然要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
贝里琉、硫磺岛、冲绳岛……
别人有铺天盖地的飞机,有406毫米舰炮,有各种坦克,还有推土机,爆破筒,火焰喷射器……
各种武器组合,可以说是将杀伤力发挥到极致,依然伤亡惨重。
国军拿什么去触碰日寇的坚固防线?
“林主任……”
“少龙啊,重点是声势要大……”
“嗯?”
“要让其他盟国看到我们……”
“哦……”
张庸隐约明白了。
光头的要求是声势要大。但是没有说必须拿下。
所以,这是演戏。也是**仗。
完全是表演给其他盟国看的。让全世界都看到他光头的英明神武。
在英法联军惨败的背景下,国军脱颖而出,无疑会形成巨大反差。
头痛……
又是这种浮夸的表演。
这是麦克阿瑟最擅长的。不是我张庸擅长的。
为什么不是刘峙组织?
他才是九战区司令官。
哦,他不行。他没有足够的吸引他人目光的能力。
声势要大的意思,是要在媒体上,国际上,搞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显然,刘峙没有这样的吸引力。
只有他张庸的一举一动,才能引来国际上的关注。
所以,最后的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极其高调。
既然声势要大。
肯定不能保密。
还要故意吹嘘。
“少龙啊,委座说了,这件事,只有你能胜任。”
“林主任,我明白了。”
“那就好。”
“我马上着手实施。”
“好。委座说了,全国所有部队,你都可以调动。”
“明白。”
张庸这次倒是没有怀疑光头。
确实,想要造势,肯定是需要各种组合拳一起来的。
不但他个人要表演。国军很多部队也要表演。表演还要虚夸。还要搞的天下皆知。
挂掉电话。
若有所思。
没想到,会接到这样的任务。
如果自己表演得好,今年的奥斯卡小金人必须是自己的啊!
先从哪里开始呢?
情报。
对。从情报首先开始。
美丽国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都是从情报开始的。
都是先用假情报,欺骗了德国人。
但是,自己这一次,需要用真情报。就是让日寇深信,国军是真的要反攻汉口。
军统……
对。从军统开始。
走出军部。
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军统总部。
“喂……”
李静芷的声音传来。
她还在军统总部。挺好的。就怕她去上海。
上海那边太危险了,日寇特高课和76号,都是非常厉害的。她扛不住。
“我是张庸。我找处座。”
“请稍等。”
电话转接过去。她没有说什么。
有时候,我知道你安全,你知道我安全,就已经足够。
一会儿以后,处座的声音传来。
“喂……”
“处座,是我。张庸。”
“少龙啊,你好久没有打电话来找我了。”
“忙。”
张庸老老实实的回答。
确实是挺忙的。
他就是别人嘴里的街溜子。
鼓响有一份。
锣响有一份。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
除了杀日寇,好像也不会别的。
不是在杀日寇,就是在去杀日寇的路上。没得停歇……
“想要我做什么?”
“委座给我一个任务,我需要军统配合。”
“你说。我全力配合。”
“立刻加强在汉口、九江的活动。”
“你需要什么?”
“有关汉口的各种情报。什么都要。”
“我明白了。我会立刻安排得力人手进行的。”
“多派几个人。声势大一点。”
“声势大一点?”
“对!就是让日寇觉得,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要对汉口动手了。”
“好。”
戴笠明白了。
他毕竟是黄埔六期生。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国军想要反攻汉口,肯定是从情报开始。
军统必须走在前面。尽可能的搞到情报。
除了情报,好像军统组建的忠义救国军,也可以登场了。
如果忠义救国军的表现不错,那么,他戴笠,距离掌握军权,又近了一步。
作为黄埔毕业生,他对军权是念念不忘。
特工永远都是副业。
只有军队才是永恒。
“谢谢!”
张庸挂掉电话。
剩下的事情,就是戴笠的了。
军统在汉口,应该也是有人潜伏的。现在必须活跃起来。
日寇方面肯定会发现。然后也会加强防备。同时还会采取一系列的动作。然后气氛就搞起来了。
回去继续吃包子。
发现胡琏已经来了。正在埋头开吃。
其实,胡琏的资历也不算太差。黄埔四期。算是中规中矩吧。
在红党那边,101也是黄埔四期。
“专员。”
看到张庸回来,胡琏急忙站起来。
张庸摆摆手。示意坐下。
同时朝王耀武和张耀明摆摆手。示意他们也坐下。有话说。
“你们的部队要尽快补充完毕。”
“是。”
“委座命令我反攻汉口。你们的部队都是主力。”
“什么时候?”
“下个月。7月7日。”
张庸刚才粗略计算一下时间。要造势的话,至少一个月。
正好,下个月的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三周年。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可以吸引更多人眼球。
“明白。”
三人都是凛然答应。
都知道是一场恶仗。
驻守汉口周围的日寇,人数其实很多。
日军11军司令部下辖好几个师团,还有大量独立混成旅团。
总兵力不会少于二十万。
即使之前的战斗有所损失,依然还有大量兵力。
国军强攻的话,必定会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无论是谁主攻,估计都会伤亡惨重。
而且……
日寇在九江也有大量兵力。
必要的时候,可以增援汉口的。然后安庆增援九江……
所以,日寇绝对不是孤立无援的。
牵一发动全身。
张庸没有说出真相。侃侃而谈。
“这次大会战,将调动三十个军以上。”
“按照每个军平均两万人计算,至少也有六十万人。”
“你们回去以后,要做好战斗动员。”
“不用保密。可以明确告诉每个战士,我们就是要反攻汉口。”
“暂时部署,74军进驻钟祥,52军进驻沙洋。十八军到来以后,继续驻扎宜昌。”
既然要造成大的声势,当然不能保密。
要将国军的精锐全部调来。
正好,国军的精锐,都在九战区周边。
利用水路的话,还是很方便调动兵力的。尤其是十八军。
三人互相对望一眼。
十八军也全部调来吗?看来委座决心很大。
至此,在汉口的西面,已经有国军好几个军。而且,全部都是精锐主力。
番号包括18军、52军、67军、69军、74军、103军。
如果全部补充到位,总兵力超过二十万。
“专员,真的不需要保密吗?”
“不需要。”
张庸肯定的回答。
保密什么?
国军哪有什么保密的可能?
你越是保密,日寇知道的越多。国军内部根本就是筛子。
还不如敞开。
既可以达到造势的目的。又让日寇摸不着头脑。
别人丝毫都不掩饰作战意图。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日寇新的11军司令部叫什么来的?”
“园部和一郎。”
“对。就是他。让他伤脑筋好了。”
“是。”
“分配给你们的汽车,将会在江陵和宜昌上岸。你们安排人员接收。”
“是。”
“顺便补充武器弹药。主要是炮弹。”
“是。”
众人都是开始忙碌起来。
张庸给每个军配备了三百辆卡车。都是载重五吨的。
这边的地形相对平坦,卡车可以行驶。可以有效的帮助运输炮弹。增加部队的机动性。
同时,汽车的数量多了,也显得浩浩荡荡。增加威势。
“报告!”
说话间,一部分洋人军事观察员回来了。
他们在战场上发现了很多重要的资料。然后都记录在案。
“布拉德·斯利姆少校!”
张庸和一个英国军事观察员打招呼。
这个布拉德路上一直没有说话。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有一个叔叔叫威廉·约瑟夫·斯利姆。
这个人以后会是盟军在东南亚的地面部队主要指挥官之一。和史迪威不太合得来。
盟军在东南亚战区的指挥体系,其实是很混乱的。
美国人以史迪威为主。
英国人以蒙巴顿、斯利姆、温盖特为主。
因为美丽国没有地面部队,只能依靠华夏远征军,导致英国人势大。
而史迪威和光头的关系又不好,导致远征军经常无所适从。无法有效的发挥战斗力。直到驻印军出现才好一点。
然而,驻印军是脱离了光头指挥的。所以,光头其实不喜欢孙立人。
杜聿明也是经常给孙立人穿小鞋。
总之,混乱。
三家分立,想要凝聚到一起,谈何容易。
“专员先生。”
“少校先生,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我在泥土里面发现了很多残肢断臂。说明战斗很激烈。”
“然后呢?”
“我估计,你们打死的日本人应该很多。”
“有那么一点。”
张庸谦虚。
希望队伍不要看到统帅部的公报。
否则,会笑死人。
歼灭日军三十万。然后又**军歼灭三十万。
“专员先生,你下一步还有大动作吗?”
“我们准备倾全国之力,反攻汉口。”
“你们要发起反攻?”
“对。”
张庸侃侃而谈。
造势嘛!当然是要画大饼了。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