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刚举行完太子册封礼,就接到要去云南的谕令。

  玄烨低下头,暗暗地叹气。

  本来还以为能留在宫里,拉拢一下朝臣。

  今年玄烨十一岁,刚好到了议议婚的年纪。

  盛宏召来玄烨,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鼓励。

  最后,盛宏拍拍玄烨的肩膀说:“太子,你是朕最看重,最信任的儿子。”

  “朕的江山稳不稳固,全看你了。”

  玄烨挺起小胸脯,保证道:“皇阿玛放心,儿臣定办好差,为皇阿玛分忧。”

  男人嘛,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就是得到父亲的肯定吗?

  父亲一个信任的眼神,儿子就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一回,玄烨都不急了,更何况是佟贵妃。

  玄烨离开乾清宫,又默默地跑到慈宁宫,给孝庄请安。

  孝庄夸玄烨懂事,是储君的料子。

  玄烨一脸孝顺地说道:“孙儿本应侍奉在祖奶奶身边,可孙儿又要远行了。”

  孝庄已经听说这事儿了,摸着玄烨的头说:“去吧,吴三桂的事,还得你来办。”

  “祖奶奶知道你能干,但出门在外,可得好好照顾自己。”

  “苏麻喇姑很好,有她在你身边,祖奶奶能放一半心。”

  出了京城后,苏麻喇姑问:“太子,去了云南再回来,还会再出去吗?”

  玄烨也不确定,回道:“义父还没完全归顺,恐怕去过云南,还得再去台湾。”

  “苏麻喇姑,你喜欢在外面走吗?”

  苏麻喇姑高兴地点头:“我喜欢外面自由自在的,不喜欢被关在宫里头。”

  玄烨却不一样,说道:“我们又不是行商的,需要四处游走。”

  “汉人讲究安土重迁,安居乐业,不轻易背井离乡。”

  “说皇阿玛不喜欢我吧,可几个兄弟里,只立我做储君。”

  “说皇阿玛喜欢我吧,我又不太确定。”

  “只要我一句话说错了,皇阿玛就会重罚。”

  “我也知道爱之深,责之切。”

  “可是,我总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

  苏麻喇姑安慰道:“皇上怎么能不喜欢你呢?”

  “太子是储君,或是不喜欢你,怎么会让你做储君。”

  玄烨得到苏麻喇姑的肯定,也不再多想了。

  两人骑马而行,晃晃悠悠地往云南的方向行进。

  后面跟着魏东亭等人,一队人刚在京城休整没几天,就又离京了。

  这一趟,玄烨恐怕又要认个义父。

  再次回京,又过了三年。

  佟贵妃一见玄烨,就说起了佟家有女初长成。

  玄烨想到苏麻喇姑,心不在焉地听着。

  等到玄烨见到盛宏时,盛宏直接吩咐道:“你再去一趟台湾。”

  这刚回来**还没坐热,玄烨就被盛宏往外赶。

  玄烨有些委屈,盛宏看都不看,只摆手道:“早去早回。”

  所有人都习惯了玄烨不在宫里,也没有人出来说什么。

  佟贵妃跑来一趟乾清宫,说的还是给玄烨赐婚的事。

  盛宏呵斥道:“太子的婚事乃是国之根本,岂能草草决定?”

  “此事朕不想再听,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