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773章 南下旅途

小说: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作者:旁墨 更新时间:2025-03-27 22:22:59 源网站:2k小说网
  冯正明像是个巡查员,把自己的几家店都认真的巡查了一遍。

  确定了每家店负责的人,都能把各家店撑起来。

  他和罗晴赴港的签证也恰好在此时办了下来。

  冯正明把家里事情最后安排一下,并且专门请师兄们吃了顿饭。

  “师兄,这次我南下赴港可能会耽搁一些时间,我们会先到粤省去,我还想在那边和一些粤菜厨师们交流一番,等其他各地厨师到了,我们才会一起去港城。

  等港城的交流结束,我其实还想再途径沪城一趟,在沪城进行一番考察。”

  大师兄李辉东听了盯着冯正明:“你准备要在沪城开店?”

  冯正明笑了笑:“开不开店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是我想先去看看,听说现在沪城的城东建设的很好,我想去那边考察一下,看看是否能有适合我们开店的地方和条件。”

  五师兄曹志国有些奇怪:“正明,我们去参与回归国宴的时候,我看京里对你都很推崇,你不是也想在京里重建燕喜楼的吗?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进京?反倒是选择要南下去沪城?”

  冯正明收起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五哥去京里,我们肯定会有很大优势,当初在京里最出名的就是鲁菜,可是这些年南方的发展要更好。

  尤其是在沪城,那是个东西南北包括海外各种文化汇聚的地方。

  到那里,我们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也更能展现我们的手艺。”

  三师兄杨斌开口:“所以正明你是要去跟国内海外的各派菜系正面较量?”

  冯正明点头:“对,这些年我们鲁菜还是太保守,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传统,也始终只在北方,没有想过要南下的意思。

  可现如今南下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财富也都在往南方汇聚。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去南方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将来我们会落后别人很多。”

  “落后别人?”

  这个话让三位师兄感到不解?

  冯正明继续解释:“是的落后别人,不是技法上,是一些烹饪理念上。”

  稍微停顿了一下,冯正明脸色非常严肃。

  “我通过去京里参与回归国宴就想明白了一点,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等着大家习惯别人定下的规矩,然后按照别人的规矩去改变。

  我们要想让我们的东西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须要拿出实力来,要成为定规矩的人。”

  师兄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惊讶地看向冯正明。

  实际上,从京里回来后,师兄们已经察觉到了,冯正明正在定规矩。

  他首先是在自己几家店里进行推行。

  像是泉城几家干饭铺,无论是卫生、环境、餐具方面冯正明都进行严格要求。

  同时冯正明也对后厨的出菜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这一点三师兄杨斌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冯正明之前去老铺检查,对后厨里出菜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要求。

  比如每盘菜应该要保证什么样的量。

  盘头的大小,盘子里不同材料的多少。

  包括上菜前,盘子边缘必须要擦干净,不能有汤汁粘在盘子边上。

  这一系列有些严格的要求,给后厨打下手学徒带来不小压力。

  好在,平时杨斌对他们的要求也不低。

  所以在适应了几天后,也都基本上能够掌握住。

  冯正明在自己的几家店里这样推行严格的规矩。

  师兄们都很清楚,他这肯定不是单纯只是要严格要求自己。

  冯正明曾经跟师兄们说过,他会把这套规矩在全省推行。

  他准备要办一本杂志,一方面是介绍和宣传齐鲁各地风土人情,还有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另一方面就是会在杂志上,附带上一个各地餐馆、酒楼的推荐小册子。

  简单点总结,冯正明他就是要重新订立一套全新的餐饮规矩。

  师兄们,包括师父和鲁菜的老师傅们,也都是支持冯正明这些做法。

  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真正让别人了解和接纳你的东西,首先你要有一套自己规矩展示给别人。

  让别人知道,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如果你自己都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又怎么让别人理解你的东西?

  所以冯正明先在自己店里定下规矩,让自己的店起到带头作用。

  这样再去向省里其他的店进行推广也更有说服力。

  冯正明看向师兄们:“这一趟南下,我也是想要去考察考察,别人的一些东西,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经营策略。

  回来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完善一下我们店里的一些不足。”

  这个时候,大师兄李辉**然低声提醒。

  “正明,有些东西是不是别太急?现在生意还是有些差的,你看最近汇泉楼的生意就明显差了不少,现在不少厂子也都面临不少问题。

  这种时候,我们如果做的太过了,会不会制造出一些麻烦?给后厨里大家太大压力?”

  冯正明自然明白大师兄的担忧。

  他也很清楚,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国内会进入一段时期的经济放缓期间。

  可能会有大量的人失去工作,会有不少落后的产能逐步被淘汰。

  将会有更多新兴的产业重新获得崛起的机会。

  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年,也会伴随着一些动荡。

  餐饮肯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汇泉楼这样的大酒楼,整体的生意上一定会受到冲击。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冯正明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的想法是,趁着低谷期把一些规矩确定下来。

  并且推动泉城乃至全省各地的餐馆和酒楼进行一些改变。

  让大家都能够接受新的规矩。

  让所有馆子都能遵守规矩。

  这样一来等到这一段时期过去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新的规矩,各家馆子也都是遵守着规矩去做。

  那么在后续经济好转时,很自然会让鲁菜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提前做好了准备,才能应对未来更大挑战。

  甚至是成为引领千禧年后新环境的弄潮儿。

  冯正明没有跟师兄们说太多,他只是告诉师兄们。

  “不管环境变得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要坚守好自己的手艺,要规规矩矩把每道菜做好,不能因为客人减少就去敷衍还愿意来吃的客人。

  汇泉楼可能接下来确实会面临比较大压力,但好在还有几家干饭铺在。

  把子肉虽然一块赚钱不多,但是把子肉靠走量依然会有很大盈利。

  所以师兄你们不用担心,大不了汇泉楼也可以推出一些优惠,只要能维持住收支平稳。”

  冯正明多少是能预见到,接下来汇泉楼可能要面临的困境。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省内各地开把子肉分店。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赚钱。

  只有先赚钱,让自己平稳度过可能遭遇的一些经济困境。

  之后才能在经济好转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否则若是连汇泉楼都保不下来,哪里还能有后续发展呢?

  这一点燕喜楼就是失败的例子。

  听冯正明说完这些,师兄们也纷纷点头。

  “正明你说的对,我们不能放弃做些什么,越是在可能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更要去尝试做些什么。”

  “我觉得把子肉肯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我们价格始终也是没有涨的,还是很受欢迎。”

  “还真的要佩服正明你的眼光,先把把子肉的分店开去各地,提前抢占了市场,成为我们自己的快餐招牌。”

  冯正明:“也是多亏师兄你们愿意帮我,否则我一个人要想开分店,恐怕还要努力好多年才行。”

  三位师兄相视而笑。

  其实大家很清楚,其他店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冯正明的店肯定是遭受影响最小的。

  毕竟冯正明可是名声在外的。

  只要能保证菜的质量,绝对是大家的首选。

  最后三位师兄向冯正明保证,他们会帮他把汇泉楼和干饭铺都经营好。

  接下来又收拾了几天,冯正明和罗晴一起乘坐火车踏上南下之旅。

  这一路上,冯正明和罗晴沿途观看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冯正明背着自己的照相机,把沿途不少风景都拍下来。

  虽说冯正明体格是又高又壮,但两个人沿途还是比较低调。

  因为在火车上的时间比较久,所以这一路上也能见到形形**的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北方各地南下去打工的人。

  这些人往往是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很多人是舍得不买卧铺票,甚至是有人连硬座票都没有。

  一路上不少人拥挤在各个车箱当中。

  可以说,火车上的走道里都挤满了人,走动起来极为不方便。

  罗晴几次去上厕所,冯正明都是陪着她一起。

  防止在车上遇到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好在冯正明和罗晴没有在火车站遇到扒手。

  或许是冯正明足够警惕,所以没有给别人可趁之机。

  但是这一路,罗晴坐得也是感到很疲惫。

  冯正明看着一脸疲惫的妻子。

  “我就说,我们坐飞机去吧?你非要坐火车。”

  罗晴一脸无奈:“好嘛,我错了。”

  冯正明握着妻子的手安抚:“别担心,这一路上可能休息不好,等到了那边,我们先找地方住下来,好好休息一天。”

  罗晴问:“你不用先去跟他们汇合?”

  冯正明摇头:“不急的。”

  两个人正聊着,突然有个人探头探脑,看向他们两个小心翼翼问要不要买东西?

  接着对方亮出了各种东西,其中有一些吃的东西,也有一些琳琅满目的小玩意。

  罗晴看得是有些目瞪口呆,觉得眼前这人简直像是火车站流动小贩。

  冯正明扫了一眼,看出对方那些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基本上都是一些假货,所以也就没有了兴致。

  不过对方似乎看出冯正明和罗晴身份有些不一样。

  见冯正明对他亮出来的小玩意不感兴趣。

  他竟然压低声音拿出了自己的“宝贝”。

  “我这还有宝贝,这可是我从老家专门收的老物件了,现在这个东西在南方,拿到粤省的街头上就能卖个大价钱。”

  听对方这么说,让冯正明觉得这枯燥的旅途似乎来了一点乐趣。

  “哦?这东西是古董吗?”

  对方马上点头:“对对,就是古董,你们看看,这个底子上的落款,这可是明朝的东西呢。

  咱们同乘一辆火车也算有缘,我便宜点卖给你们。”

  罗晴一听有点不耐烦:“我们不要,你走吧。”

  冯正明觉得挺有趣,反正火车上现在也无聊,所以他把对方叫住。

  “别急着走,你跟我们说说你这东西是哪里来的?”

  罗晴本来对丈夫这话有些不满,还想要把人赶走。

  可是看向丈夫的时候,看到冯正明向她挤眉弄眼。

  罗晴也立刻明白,丈夫这是火车上坐得有些无聊,所以故意找点趣事。

  对方一听冯正明有兴趣,马上满脸堆着笑容开始介绍。

  说自己的东西是从乡下什么地方收回来的。

  还给冯正明和罗晴说了一个相当曲折的故事。

  说故事的过程里,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乘客。

  等对方说完了故事,冯正明还没有什么反应。

  旁边已经有其他人先做出了反应。

  “你这东西要卖多少钱啊?”

  “对啊,这东西被你吹嘘的天花乱坠的,你是要卖多少钱?”

  “你说的那么厉害,是不是真的啊?”

  听到旁边不少人都询问价格,而且还有不少人提出质疑。

  卖古董的人一脸严肃:“当然是真的,这可是我花了不少钱收的,等我拿到粤省去,能直接换一辆进口小轿车的。”

  听到能换一辆进口小轿车,让围观的不少人瞬间就望而却步。

  这个年代,一辆进口小轿车对很多人是非常贵重的东西。

  看到围观不少人都悻悻然地退开。

  说了半天故事的人,又看向冯正明。

  “怎么样?你们要不要?我可以给你们便宜点。”

  冯正明笑着反问:“你就这么确定,我们能买得起?”

  对方笑呵呵:“当然了,您一看就是大老板。”

  冯正明忍不住大笑:“我哪里是什么大老板?我要是大老板,也不用坐火车去粤省了。”

  看着大笑的冯正明,对方开始重新把东西包起来要离开。

  冯正明突然开口:“你这东西是什么地方买来的?有地方可以成批量的烧制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