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937章 一路走一路教一路开店

小说: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作者:旁墨 更新时间:2025-06-10 19:05:14 源网站:2k小说网
  ();

  离开烟城,冯正明他们还一起去了包括栖霞、龙口、招远、莱阳、莱西、莱州等一些县级市。

  虽然城市规模小上一些,但冯正明他们依旧很认真进行评审。

  并且对每个城市的一些特色美食都进行了探访。

  冯正明和几位老师傅,更是对这些城市的酒楼和餐馆普遍进行了一些指点。

  与其说他们在这些地方是去评审,不如说他们是去专门指点迷津的。

  冯正明依旧是对街边小馆子和街头小吃摊指点更多。

  几位老师傅会从技法上,对几个城市的酒楼后厨进行一些指点。

  在这些城市里,冯正明他们也都受到盛情的接待。

  尤其是当地的厨师们,之前都没有想到过,冯正明和几位鲁菜老师傅会到他们这。

  见到了他们,厨师们那是特别的激动。

  跟着冯正明和老师傅们学习的热情真的是相当高涨。

  厨师们既然愿意学,冯正明和老师傅们也都不会吝啬,把各种鲁菜的技法,以及一些经典鲁菜,都会认真教给各地厨师们。

  冯正明在这些城市考察一番,也是准备要在这些城市开分店。

  现在正鲁兴的冯家干饭铺分店,数量上已经被赵超兴的超兴兴赶超。

  不过数量上落后,冯正明倒是一点也不在意。

  他更在乎还是分店的质量。

  所以考察这些城市,冯正明首先考虑的是当地厨师。

  尤其是当地的一些青年厨师,是冯正明着重要进行考察的。

  如果是别人,哪怕几位老师傅出面。

  可能想要针对性找到合适的青年厨师,也不是什么易事。

  但是冯正明出面就完全不同了。

  冯正明这位全国状元,可以说是全国青年厨师,尤其是齐鲁省内鲁菜青年厨师们集体的偶像。

  他一出面,很快各地的青年厨师都会主动上门找他求教。

  冯正明和各地青年厨师接触后,通过一系列基本功上的考察。

  从其中可以筛选出适合负责分店的青年厨师。

  当然手艺上欠缺一些,只要是愿意学、愿意练、能吃苦的年轻厨师,冯正明同样会优先考虑招进各地的分店里。

  人员是可以慢慢培养起来,关键是要培养的人自己愿意下苦功。

  这点上,几位老师傅也都认同冯正明的判断。

  所以冯正明带着三组评审途径这些城市一趟后。

  顺带手在这几个城市里,把自己正鲁兴冯家干饭铺的分店也都定下来。

  租好了店面后,装修的事情冯正明还是交给刘家村的施工队。

  这些城市分店的管理,也都是分别按照代管他们城市的分店去负责。

  冯正明把市级的分店提升为当地总店。

  县级市里的分店,统一归属到各地的总店管理。

  这么一来,冯正明也不用时时刻刻自己亲自到各地的分店。

  并且按照冯正明的计划,他回去之后准备把三师兄的位置提升一下。

  让三师兄来当正鲁兴旗下,冯家干饭铺这个品牌的副总。

  齐鲁省内全部总店都直接向三师兄负责。

  以后让三师兄监督各地总店。

  再让总店监督下面的分店。

  冯正明觉得,这么一来可以更好保证品控。

  对人员的管理也更加的直接,不用冯正明亲自一家店一家店去管理。

  这么一路走,一路是边指导,边招募青年厨师。

  等快要抵达潍坊时,崔老师傅在大巴车上终于忍不住开口。

  “正明这一趟可是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啊,一下子把咱半岛上那些小城市的市场都给占领了,马上把那几个县级市的分店开起来。

  正明你的店应该遍布整个胶东了吧?”

  冯正明听了笑起来:“崔师伯市场是这样,我不去占领,就是被别人占领了,我的干饭铺把子肉物美价廉,大家伙都喜欢,我当然要把店开过去。

  总不能让胶东的人吃个把子肉,还要天天坐火车往咱们泉城去吧?”

  苏老师傅:“正明的做法很对,与其让那些摹仿他的人,不能保证品质的胡乱去做,还不如他自己去做,让大家都能吃上好的。”

  这话得到老师傅们的一致认同,大巴车上同行的冯正明两位爷爷,还有其他两组评审也都认同。

  冯正明:“苏师伯说得对,我也是觉得,与其让大家去吃没有品控保证的,不如我自己在各地开分店,把品控保证住,让大家都能吃上好的。”

  颜老师傅还是严肃提醒小徒弟。

  “正明你要记住济宁那边分店教训,之后你对这些分店的监督可要做好。”

  冯正明答应:“师父放心,我有安排,保证各地分店的品控问题。”

  夏老师傅忍不住感慨:“我们终究还是有点跟不上时代。”

  孙老师傅:“如果不是因为有正明,可能我们鲁菜也会变得跟不上时代。”

  孙老师傅的话,也是让老师傅们都比较认同。

  “是啊,时代的发展太快,如今很多东西和我们过去都不一样了。”

  “这点上来说,还是人家粤菜更加跟得上时代发展,还有川菜也是越来越受欢迎了。”

  “还是不一样的,粤菜能从南方走向全国,可以说还是靠着他们那边很多生意人带动过来,川菜走的是大众下饭菜路线。”

  “哈哈哈,那现在正明是结合了两种一起走,算是两条腿走路了。”

  冯正明听到这也笑着开口。

  “算是两条腿,但实际上暂时我也是走川菜的大众化路线。”

  爷爷开口:“你在沪城那家老洋房里的餐厅开业,你也能走上高端的那条路。”

  冯正明:“老洋房的那家餐厅,算是我的一种尝试,我是不打算只在老洋房餐厅里单纯只做鲁菜。”

  司徒爷爷:“你小子野心是越来越大。”

  冯正明笑了:“司徒爷爷,我这个年纪,正是应该去闯的年纪,就是要野心大才行。”

  听冯正明这话,老师傅们非但是没有说什么,反倒是明显很期待。

  随着互联网逐渐开始兴起,很多信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老师傅们也感受到一些紧迫。

  大家都能看到,国内的经济发展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趟冯正明带老师傅们在省内评审各地酒楼。

  实际上也等于是带着老师傅们考察各地不同的经济状况。

  通过这一路走下来,老师傅们也都已经看到了。

  如今不只是岛城,胶东半岛的各地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

  可以明显看出,各地很多人对吃的要求在变得越来越高。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对厨师来说最佳的发展时期。

  如果在这种时候不能把握住机会。

  那只能说自己没本事。

  老师傅们最担心的一点,还是其他菜系进入齐鲁,影响到鲁菜本身的发展。

  幸好冯正明抢先一步,已经在各地开了他的分店。

  这样一来,至少让鲁菜在各地依然是扎下深深的根基。

  搭配上各地的一些特色美食,能够保留住本地的特色,也能够把鲁菜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冯正明的这一套发展策略,在老师傅们看来非常好。

  大巴车进入潍坊。

  在这里,很自然受到当地的欢迎。

  潍坊大酒楼的主厨,是孙老师傅的徒弟。

  孙老师傅见到自己徒弟如今也已经是主厨,还是相当自豪骄傲的。

  毕竟之前各地,都是其他几位老师傅耳朵徒弟接待。

  这次终于是孙老师傅的徒弟接待大家。

  孙老师傅整个人都变得更加开心。

  在酒店里开小会的时候,苏老师傅还点了孙老师傅。

  “老孙你看你,这次接待我们的是你徒弟,你一路上都在笑,这下子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是吧?是不是要给你徒弟走走后门啊?”

  孙老师傅虽然知道苏老师傅是玩笑话。

  但他还是一脸严肃:“老苏你这叫什么话?我是那种会偏袒自己徒弟的人吗?”

  冯正明起身打圆场:“苏师伯您别拿孙师叔开玩笑,小心下一站去了别的城市,遇到了您的徒弟,孙师叔也要拿这话说你。”

  这话一出,顿时苏老师傅是赶紧闭嘴了。

  但是孙老师傅则是双眼放光。

  “好,还是正明提醒我了,老苏你等着,下一站遇到你徒弟接待,你看我怎么说你。”

  苏老师傅哭笑不得:“老孙你怎么开不起玩笑呢?”

  孙老师傅笑了:“你开我的玩笑,我也可以开你的玩笑不是?”

  这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崔老师傅也打圆场:“你看你们两个,晚辈都在呢,你们就在这拌嘴。”

  夏老师傅:“挺好的,能拌嘴说明老苏和老孙没当真。”

  在一片欢声笑语过后,开始了关于潍坊这边酒楼的评审标准确定。

  冯正明对潍坊给出的标准,是放低一些的。

  但孙老师傅因为有苏老师傅开的玩笑,他坚持要用泉城的标准。

  “不行,正明你要是放低标准,搞得好像我真的偏袒自己徒弟一样,就按照泉城的标准来,要是潍坊大酒楼只能得三颗星,我也认了。”

  苏老师傅无奈开口劝说:“老孙,你这何必呢?”

  孙老师傅坚持:“必须要严格要求。”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那么点点剑拔弩张了。

  司徒爷爷这个时候作为年纪最长的一位开口。

  “就按照孙老弟说的,一座城市核心区域的大酒楼,不能和泉城酒楼一样标准要求,那岂不是显得有些太弱了?”

  这话说到了孙老师傅的心坎上。

  “没错,必须要严格要求,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之后才能更好的改进。”

  就这样,潍坊的酒楼也都按照泉城标准去要求。

  开完会,冯正明和妻子又带着女儿出去玩了。

  虽然不是春季,但是作为风筝出名的城市,潍坊依旧是有不少风筝店。

  冯正明和妻子带女儿在街头上闲逛。

  进了不少的风筝店,很多店都表示是老手艺。

  不过大部分还是能看出来,属于工业化的产品了。

  但有一些风筝店里的风筝,确实是属于老手艺。

  无论是风筝的制作,还是风筝上的绘制都非常精美。

  冯暖悠看到漂亮的风筝,也忍不住伸出小手想要去抓。

  冯正明和罗晴自然是按住女儿小手不让抓。

  这让冯暖悠非常不满。

  “爸、爸、妈妈,要,要。”

  冯正明看到女儿想要,干脆就给女儿买了一个风筝。

  不过到手后,也没有让女儿随便去抓。

  而是认真教导女儿:“这个东西不能抓,这个是纸做的,你这样一抓就给抓破了。”

  认真给女儿解释,小姑娘不是太懂,但被爸爸一再拦着不让抓。

  冯暖悠倒是也明白不能抓,所以也就不伸手去抓。

  逛了一番后,冯正明和罗晴带女儿来到潍坊的冯家干饭铺分店。

  潍坊这家分店里,掌勺店长是在潍坊当地的年轻厨师。

  是冯正明之前走遍全省的时候,途径潍坊看中的一位年轻厨师。

  后来他先去泉城参与了培训,凭借自己的努力,算是“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后,获得潍坊这边分店掌勺店长的职位。

  对潍坊这个掌勺店长来说,冯正明是他真正的伯乐。

  甚至在他的心里,也把冯正明视为自己师父。

  他也很想有朝一日,可以拜师在冯正明的门下。

  见到冯正明和罗晴带着女儿进门。

  店里守在收银台里的年轻女人赶紧向后厨喊了一声。

  “刘宇鹏你快看谁来了。”

  后厨里刘宇鹏听到呼喊,从后厨探出头来望了一眼。

  看到抱着女儿进门的冯正明,他顿时满脸兴奋招呼:“冯师叔你怎么会来的?”

  冯正明看到刘宇鹏从后厨探出头来,笑着回应。

  “过来看看你,今天潍坊这边迎接我们来,你怎么没去啊?”

  刘宇鹏笑了笑:“店里挺忙的,而且我也不喜欢那种场合,所以没去,冯师叔您别生气。”

  冯正明:“我不生气的。”

  然后冯正明没让刘宇鹏立刻出来招呼自己。

  “你先把菜做好,等忙完了我们再慢慢聊。”

  刘宇鹏答应:“明白,那师叔您先坐一会。”

  冯正明和罗晴带女儿找了个比较靠里角落的桌子坐下来。

  刚坐下来,罗晴看向丈夫忍不住先开口。

  “这个小刘有点不合群?”

  冯正明笑了:“他手艺很不错,也是个肯学、肯练,能吃得了后厨那份苦的,就是人稍微有些孤僻,不太喜欢跟人交流。”

  罗晴:“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就算是不和厨师协会那边交流,也要懂得怎么跟后厨里其他人交流啊?”

  冯正明:“所以今天过来,要跟他谈谈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