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995章 回沪城又高调了(第二更,求订阅)

小说: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作者:旁墨 更新时间:2025-07-12 20:01:0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当冯正明他们一行人结束了京城的这趟旅程,临走之前,冯正明又是请了陶梦冉夫妻俩一起吃了顿饭。

  同时冯正明通过陶梦冉帮忙,把两处自己看好的铺面先给拿下。

  其中有一个铺面,甚至是被冯正明贷了款直接买下的。

  然后告别京城的朋友们,冯正明邀请两位师兄先一起去了沪城。

  他们一行人抵达沪城后,冯正明直接在沪城做了广告。

  广而告之他们已经从京城参与国宴回来。

  并且冯正明还打出,老洋房餐厅重新开业,会有一周时间的优惠时间。

  冯正明和自己两位刚刚参与国宴的师兄,会在老洋房餐厅亲自下厨一周时间。

  这个消息放出去,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低调了。

  直接把所有人的期待值拉满。

  冯正明用一种相当高调的方式,向沪城的很多人宣告自己回到了沪城。

  在看到冯正明的高调重返沪城,老洋房餐厅重新开业后。

  首先做出反应的,自然是沪城聚集的不少富翁们。

  尤其是那几位在冯正明离开后的老饕。

  他们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找可以替代冯正明餐厅的地方。

  只可惜,能够给到他们美食和情绪上享受的,确实是只有冯正明的老洋房餐厅。

  对这帮沪城老饕来说,或许美味可以在其他餐厅里找到。

  可是冯正明跟他们谈天说地,给他们的那种独特情绪价值,可真不是其他餐厅能碰瓷的。

  所以在冯正明高调宣告归来,老饕们那是迫不及待就纷纷开车赶来订位置。

  “哎呀,我的冯状元,咱们可说好了,我的位置你一定要给我留好了,多少钱你说,我反正接下来一直到春节前,都要那个位置的。”

  “对对,冯状元我也要订下那个位置,你可不能给别人啊。”

  “冯状元你尽管开价,我们肯定是不跟你还价。”

  “还有你都已经是国宴主厨,我们还能对你的菜挑剔吗?”

  “就是就是,你做什么我们都吃。”

  冯正明面对这几位沪城老饕,他也是感到一阵哭笑不得。

  “几位不是我不想赚你们的这个钱,主要是我这刚回来,而且我也刚发布消息,接下来一周时间,我和我两位师兄会亲自在餐厅掌勺的。

  接下来肯定会有不少顾客来,我也说了要给大家折扣优惠,让大家都可以品尝到美食。

  这要是位置被你们几位订下,我餐厅里的位置确实是不够坐了。”

  听到冯正明这么说,让几位老饕也陷入了一阵沉思。

  最后,几位沪城老饕依旧坚持。

  “要不这样,我们给双倍、三倍的价格,我们就买下那些位置。”

  “对对,冯状元我们买下那几个位置。”

  “冯状元你这餐厅,真的是我们来了之后,去其他家都没有来你这里那种滋味。”

  “我真是这一阵食欲不振了,冯状元真的,不开玩笑。”

  冯正明被几位沪城老饕实在是缠的没有办法,他最后只能答应。

  “这样,接下来一周时间,你们每天中午和晚上,我都给你们留位置一个钟头,你们如果不来的话,提前打电话通知我这边。

  只要你们来,位置肯定给你们留着,不来我再把位置给别人。

  等这一周过后,可以给你们一直保留位置,无论你们来不来。”

  听完冯正明做出这样的让步,几位沪城老饕也同意了。

  冯正明收下他们的订金后,接着就招待几位老饕落座。

  等他招待过几位老饕点了菜,走进了后厨里。

  杨斌好奇问:“正明,那几个人到底是什么人?很有钱吗?”

  曹志国:“三师兄你不懂,那几个可以说都是在沪城相当有身家的人,不光是他们自己有身家,他们家里当年也曾经是叱咤黄浦江的存在。

  所以他们对饮食有着自己要求,一日三餐都有一些老派的讲究。

  他们看中的餐厅,只要他们到那家餐厅落座,肯定能把那家餐厅的人气拉起来。”

  杨斌有些惊讶:“那么神啊?”

  曹志国:“其实在京里也有这么一批人。”

  冯正明则笑了笑:“没关系,咱们不用在意,我们还是做我们的生意。”

  曹志国看向小师弟,有些无奈:“行吧,你确实不需要在乎。”

  看到五师弟的样子,杨斌反倒是乐了。

  “你不用这个样子吧?咱小师弟有的,不就等于我们有了?”

  曹志国听了这话,想了想觉得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对哦,还是三师兄说的对,小师弟有了,等于我们都有了。”

  杨斌接着问小师弟:“他们吃的东西,是不是会很奇怪?我们要不要做什么准备?”

  冯正明:“也不算怪,其实无论是他们,还是一般人,吃的就是个味道,味道给足了,大家都会喜欢吃。”

  杨斌:“味道,那确实也不容易啊。”

  曹志国点头认同:“就是味道不容易掌握。”

  冯正明在两位师兄面前也不好说什么。

  他也只能是说了句:“调味关键还是需要尝和试,当初师父教我们的,一定要准备小勺,要不断自己去尝味道。

  甚至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还需要让别人品尝后,给我们一些反馈,才能更好拿捏准确味道。”

  这点两位师兄是非常认同的。

  调味方面有时候还真就是那么一点点天赋了。

  可以说,大家都是老厨师,这些年下来无论是当初在燕喜楼,还是后来跟着冯正明开店。

  杨斌和曹志国都很清楚,调味上他们可能天赋不如小师弟。

  冯正明就是可以更容易拿捏住一些味道。

  而且冯正明绝对不会完全坚信传统。

  很多时候传统的老菜谱上,一道菜给出的标准克数,实际烹饪中往往会有偏差。

  这种偏差不是说写菜谱的人故意留手。

  是因为不同调味品在味道上会有一定区别。

  过去写菜谱的人,可能他用的盐、糖,和当下所用盐、糖在味道上会有偏差。

  如果厨师依旧严格按照菜谱给的克数去做,可能就会出现味道上不同。

  小的偏差累加多了,自然会导致整体味道上不对。

  所以无论冯正明还是他的师兄,在带徒弟的时候,都会不断跟徒弟们强调,一定要自己去尝你菜的味道。

  想要好好把控住滋味,只能依靠自己的舌头去判断。

  其他任何的判断都不可能会比亲口尝一下准确。

  冯正明拿出准备好的鲍汁,还有一只个头不小的鲍鱼来。

  把鲍鱼切成薄片,接着再把只用小葱、黄酒、姜片、冰糖和盐炖煮出的东坡肉捞出。

  用熟食的刀,先把肉皮整体片掉。

  然后把中间一层有些多的肥肉片去一部份,再把肉皮盖回去平整一下,搭配上准备好的鲍鱼片,淋上一些鲍汁后,让服务生给几位沪城老饕送去。

  看到冯正明让送去的鲍鱼片搭配东坡肉。

  杨斌笑了:“一道鲍鱼红烧肉都能被你做出这种花样。”

  曹志国:“是啊,你竟然把中间的油脂片掉,真是有点没想到。”

  冯正明:“肥肉太多,吃起来会腻的,所以片去一点,味道会更好。”

  杨斌:“但是没有油脂又不好吃,正明你的做法确实不错。”

  曹志国:“你用的鲍汁也不一样吧?”

  冯正明笑着把鲍汁舀起一小勺,递给两位师兄去尝一尝。

  两人都用手指抹了一点放进嘴里品尝。

  尝了之后,两位师兄都有些惊讶。

  “这个味道,你这是加了什么?”

  “有点像是葱烧汁的味道,不过葱香味没有那么重,但浓厚感觉很相似。”

  冯正明:“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关键是如何排列组合。”

  这点两位师兄也都是非常赞同。

  “关键是排列组合的方式。”

  “你这个鲍汁,那几位老饕会很喜欢。”

  事实和两位师兄品尝后的判断几乎一样。

  上桌的鲍鱼红烧肉让几位沪城老饕吃的相当满足。

  “嘿,都是鲍鱼红烧肉,冯状元这里的就是不一样啊。”

  “就是鲍鱼给少了,只给一片。”

  “哈哈哈,这么大鲍鱼,给一片不错了。”

  “好像咱们吃不起一样。”

  “别,你可别喊一声一人来一只,我真吃不了。”

  “就是,美食好吃,也不用那么吃的。”

  最后一位沪城老饕还向服务生要了馒头片,用馒头片把盘子里的鲍汁抹干净。

  “还是你会吃啊,不过你这馒头片吃的可真奢侈。”

  “哈哈哈,这馒头片真是值了。”

  “用馒头片擦盘子,不得不说,真是馒头片的高光时刻。”

  几位老饕一边吃一边说笑,气氛是真的很欢乐。

  这也是他们喜欢来冯正明这边吃的原因。

  大家不用坐在一起,可以各自享受自己的菜。

  但是又可以在一起谈天说地,随意的侃几句关于美食各自的感悟。

  这可能是其他餐厅无法给到的情绪价值了。

  毕竟在这群老饕眼里,好吃的东西他们都差不多吃过。

  好吃的东西还要吃出一点点内涵趣味,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过去这几位老饕在沪城,经常去光顾那些老字号,但这几年老字号在他们眼里在变味。

  其实不光是这些老饕,沪城的一些老食客也都会感受到。

  背后的原因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沪城那些老字号后厨里,越来越少见本地厨师了。

  很多后厨大部分厨师都是外地的厨师。

  不是说外地厨师不好,是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最传统的口味。

  外地厨师如果愿意研究,那自然是可以把老味道保持住。

  怕就怕一些厨师本身被请来,已经有一套自己的习惯,也不愿意去进行本地化的尝试,所以会想当然按照自己印象去做菜。

  但凡老字号能如同冯正明一样,真正安排人向本帮菜老师傅请教。

  真正去跟着本帮菜的老师傅们学习一下。

  可能也都能把菜做的更好,至少味道上能够更还原。

  当然这方面现在去说,可能已经来不及去改变。

  冯正明接着又给几位沪城老饕上了几道菜。

  每一道都让这几位沪城老饕满意到根本挑不出问题。

  比如冯正明亲手给几位上了扣三丝。

  光是那刀功,真的已经在沪城极少见到了。

  还有给他们上了一份独特的煎烧鱼腹。

  那种鱼皮焦脆,鱼肉鲜嫩多汁,吃的沪城老饕赞不绝口。

  最后的收尾,冯正明给老饕们上了一份清汤蒲菜。

  如同清水般的汤,搭配上鲜嫩蒲菜,非常清爽的清理掉之前全部的油腻。

  让沪城老饕彻底是完全服气。

  等这顿饭吃完,冯正明再次出现,几位沪城老饕赶紧拉住他追问。

  “冯状元你最后怎么会上一道清汤蒲菜?”

  “你们鲁菜不都是奶汤蒲菜吗?”

  “不过你别说,你的清汤蒲菜确实味道好啊。”

  “对对,尤其是之前吃了那些菜,最后来这么一碗清汤蒲菜,真是整个人都利落爽快。”

  冯正明微笑:“清汤蒲菜算是我自己的一些小设计,主要是之前的菜稍微有点油腻,继续上奶汤蒲菜,可能这最后一碗汤你们也喝不下了。”

  老饕们全都纷纷点头,觉得冯正明这个安排设计真的绝了。

  冯正明:“接下来一周,我和我两位师兄会在这迎接各位到来,各位有空常来。”

  几位沪城老饕纷纷表示,接下来一周他们肯定天天都要来。

  “我反正中午和晚上都要来。”

  “巧了不是?我也是。”

  “嘿,我也是。”

  “哈哈哈,行了行了,大家晚上见。”

  冯正明送几位沪城老饕出门,站在餐厅门前挥挥手:“各位晚上见。”

  几位沪城老饕分别乘车离去,回去路上一边回味,一边开始期待晚上那顿饭。

  杨斌和曹志国从里面走出来,看这那几位穿着有点朴素的老饕,乘坐着非常豪华的车离去。

  “还真都是有钱人啊。”

  “不光是有钱人,他们的车有些是定制款。”

  “还是这大都市,真让人大开眼界。”

  “哈哈哈,要不正明怎么能在这开这样一家餐厅?这餐厅放在泉城肯定不行。”

  “还真是,现在程国胜的聚宾园感觉就有些难以为继。”

  冯正明:“他到底还是选错地方,一切都是需要顺应时代啊。”

  小师弟的这句话,让杨斌和曹志国都深以为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