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过后,冯正明沪城的几家店进入了临近过年前的松弛状态。
尽管很多顾客都期待,冯正明沪城的几家店过年可以不休息。
但是看到贴出的放假通知,大家还是很清楚,想让冯状元的店放假不休息很难。
和往年一样,张贴出的通知依旧是,腊月二十所有店开始休息。
一直要放假到年初六才会恢复营业。
知道这几年冯正明的店都是这样,顾客们也大多习以为常。
今年还有赣省洪城的那家店,同样也贴出腊月二十开始休息的消息。
这也进一步向所有人表明,冯正明所有的店永远都是统一在他的管理下。
洪城那边店里,负责店里和后厨的高永福和侯冬,两人倒是先从洪城回到了沪城,准备要从沪城再返回他们各自家乡过年。
并且过完年,高永福和侯冬也不再需要去洪城。
洪城的分店冯正明准备全权交给余福祥负责。
这是冯正明的用人习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从高永福和侯冬向自己反馈,冯正明也知道余福祥的为人自己没有看错。
他一直兢兢业业帮冯正明把洪城分店经营的很好。
而且余福祥还毫不吝啬,传授给了高永福和侯冬不少赣菜的烹饪。
尤其是一些赣菜中辣椒的运用调味,余福祥确实很懂得赣省一般人对辣的那份追求。
冯正明把高永福和侯冬调回去同时,也已经安排好了新的学徒去余福祥那边。
这次安排过去的学徒一共有五个人,老家全部都是赣省的。
他们是在赣省那边职校学了烹饪毕业后。
全部都跑去泉城冯家干饭铺求职。
这种事情,这几年非常多。
泉城冯家干饭铺的老铺,已经成为在国内各种烹饪学校和职校毕业学生,第一首选的一个实习和求职的地方。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到冯家干饭铺的老铺里求职,只要是能通过考核,就能进冯正明的正鲁兴餐饮集团内。
接下来,会被分到不同的干饭铺分店里去当学徒。
经过一到两年的基层学徒的学习,然后就可以获得提升的机会。
这其中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路线。
首先最稳妥的选择,自然是继续在干饭铺分店后厨,争取可以成为后厨里正式的厨师,获得在分店后厨里上灶的机会。
接下来也就可以进一步参与到每年所有干饭铺分店在一起举办的大比。
只要能在大比中获得好的成绩,就会有机会被选入到泉城汇泉楼,或者是被选入泉城老铺里去,甚至可以拜师到冯正明几位师兄门下。
接下来稳扎稳打,要不了几年的时间,绝对手艺可以获得质的提升。
当然这个选择很稳妥,但这样的选择需要更多时间沉淀。
真的属于非常熬的过程。
虽说只要熬出头,那几乎去任何一家大酒楼,都绝对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厨。
可是需要的时间太久,所以恐怕能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多。
除了这条最稳妥的路,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学徒身份去不同的店里进修。
这是一条赌运气的路,就是看是不是能被某个店里的掌勺大师傅看中。
比如这次会被冯正明调去赣省洪城分店五个赣省的学徒。
他们替换掉高永福和侯冬的同时,肯定是会更加受到余福祥的青睐。
只要他们愿意拜师余福祥,肯定有机会成为余福祥的徒弟。
能成为余福祥的徒弟,那么至少接下来在赣省省内,他们的厨师生涯会很平坦。
无论是在余福祥再次退居二线后,从余福祥手上接手洪城的分店?
还是主动向冯正明申请,在通过考核后获得在赣省再开分店的机会?
再不济也能选择离开干饭铺,去赣省其他的馆子甚至是酒楼当厨师?
这些都会是很好的选择,这五个赣省学徒选择会更加自由。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冯正明多年来的布局,终于算是初现了成果。
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吸引大量各地年轻学厨的学徒主动选择投靠他。
另一方面靠着自己的话语权,给到这些愿意投靠自己的年轻学徒更多机遇,培养他们靠着他们年轻人那份热血,从而慢慢整顿了整个厨师和餐饮行业。
而且冯正明的方案不是直接向老厨师们宣战。
他是用自己手上所掌握资源,重新去扶持新的年轻厨师。
没有说直接让年轻厨师去挑战顶替老厨师们的位置。
是给年轻厨师重新搭建起平台,给他们更好的机会去施展自己能力。
就像是在赣省和沪城两地的分店。
冯正明带着年轻厨师们,完全走出另一套的标准。
既然你们当地厨师协会和餐饮界老板们只想守住你们的东西?
那可以啊,我不去打破你们的东西,我在你们护城河外面重新再造一套新东西,把你们困死在里面,让你们自己去圈地自萌。
并且冯正明新建的东西,不是只有年轻厨师在支持他。
还获得了一些有着锐意进取精神老师傅和大师傅们的支持。
因而那些圈地自萌的顽固份子,会发现他们能辗转腾挪空间不断被压缩越来越小。
就像是沪城几家老字号,在被冯正明的推荐指南评级拉低后。
他们一直都在受到冲击,也导致生意每况愈下。
无奈之下,沪城的本帮菜老字号只能是尝试进行改变。
请知名的本帮菜老师傅出山帮忙。
再进行一些年轻厨师的培养。
也算是在冯正明的逼迫下,努力在尝试做出改变,让自己能跟得上时代。
这种情况下,冯正明新一期推荐指南发布后。
让沪城老字号算是保住最后的体面。
在新一期推荐指南上,酒楼部分里,沪城几家本帮菜老字号酒楼,还都算是保住了四星的级别。
为此,沪城被请出山的老师傅主动联系了冯正明。
希望可以在冯正明歇业回泉城前,跟他见一面,好好谈一谈。
冯正明收到邀请,明白老师傅大概想跟自己谈什么。
他也很快答应了对方邀请。
见面的地方,放在了沪城一家本帮菜老字号酒楼里。
冯正明如约而至,还把已经三岁的女儿冯暖悠一起带上了。
三岁的小姑娘已经明显长大,也变得懂事不少。
身上穿着妈妈给搭配的羽绒服和牛仔裤。
现在的冯暖悠已经不愿意再穿开裆裤,而且也知道要让自己穿的美美哒。
被爸爸抱着来到约定的酒楼,抬起头看着酒楼的招牌。
“爸爸,这里,有没,有,燕喜,楼老?”
现在小丫头已经能说不少话,只不过说话时句子不连贯,断句有时候也显得有些奇怪。
冯正明微笑着抬起头看向老匾,然后在女儿的耳边轻声回答。
“这里和燕喜楼差不多老,这块老匾也是很早就在沪城被挂起来。”
冯暖悠问:“以,以前,也,挂,这吗?”
冯正明:“不是的,这里是后来换过地方,最早挂这块老匾的酒楼,和燕喜楼一样,已经不在了。”
冯暖悠:“嘻嘻嘻,一样啦。”
冯正明抱着女儿踏进酒楼。
酒楼一楼的门脸并不大,真正的酒楼还在二楼。
所以进门后,直接从楼梯上到二楼。
冯正明抱着女儿刚踏进二楼的酒楼大厅。
马上就有人迎上前。
“冯状元您来了,欢迎欢迎。”
冯正明微笑:“谢谢。”
在女服务生引领下,冯正明抱着女儿跟着走过大厅,来到里面的一个包间。
女服务生先轻轻敲了敲门,然后再把包间的门打开,侧身请冯正明进门。
门内的包间里,只坐着一位老人。
冯正明抱着女儿进门,轻声在女儿的耳边说了句:“叫人。”
冯暖悠看向坐在里面的老人,大大方方的开口叫人。
“爷爷好。”
老人笑呵呵站起身:“哎,你好,真是好漂亮的女孩。”
接着老人邀请冯正明坐下来。
“正明啊,来坐。”
冯正明微笑:“好的,谢谢李老。”
老人:“叫什么李老,好像我很老一样,年龄上来说,我还没有你师父年龄大呢。”
冯正明改口:“李师叔。”
老人微笑:“这才对,天下厨师是一家。”
紧接着老人说起以前的规矩。
“过去,我们厨师到一个地方去,遇上手头上有难处,就拿着厨师帽,找到一家餐馆酒楼,向对方主厨说明自己的来历和师承。
若是对方愿意帮衬一把,就会把自己的厨师帽递给有难处的我们。
然后我们就可以代替对方在餐馆和酒楼里上工。
赚够了一笔钱,再把厨师帽还给对方。”
冯暖悠听到这样的故事,水灵灵大眼睛忽闪忽闪盯着面前爷爷。
冯正明知道女儿还不懂事,就跟着自己和妻子四处跑。
所以女儿可以说是完全不怕人的,而且现在懂了一点事,小丫头特喜欢听这种故事。
他轻轻摸了摸女儿小脑袋:“爷爷说的这个不是故事,是过去厨师之间帮衬的一种默契。”
冯暖悠扭头看向爸爸问:“为什么,要,要给,喵子?”
不等冯正明回答,李老师傅开口:“因为,如果直接给钱,会显得有些看不起对方,厨师过去是吃手艺饭的。
到了一个地方,已经自报家门,就是告诉人家,自己有手艺。
所以人家把厨师帽给你,让你替工几天,赚到的工钱给你作为路费。”
冯暖悠听了觉得很有趣:“嘻嘻嘻,好玩呢。”
冯正明笑着对女儿说:“爷爷说的这可不是好玩,爷爷说的这个是厨师之间的那份情分,爷爷一开始说了,天下厨师是一家。”
冯暖悠点点小脑袋,像是懂了那么一点点。
冯正明看向李老师傅:“李师叔您这次请我来,是希望我可以帮本帮菜进行一些改良?”
李老师傅点了点头:“去年你推荐指南的评审来进行一番评审后,我们也都吸取了一些教训,进行了不少的改进,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找你这位状元帮忙。”
冯正明可以理解李师傅的意思。
对方作为可以说是做了一辈子本帮菜的老师傅,肯定不希望本帮菜就这样落寞。
虽说本帮菜确实是有着太浓重的地方特色,可能并不适合全国各地人口味。
但若是能改进好,应该还是能够面向国内其他地方来沪城的游客。
至少是能够保住本帮菜的这份传承。
而这其中在李老师傅眼前最关键的人,应该就是冯正明了。
在李老师傅看来,冯正明很多超前的思维,是其他厨师不具备的。
而本帮菜要想更好的发展,确实是需要一些改进,要有一些超前的改进。
见冯正明没有吭声,李老师傅让服务生先上菜。
菜明显是提前准备好的,所以李老师傅开口不久,酒楼已经把菜送进来摆放在桌上了。
冯正明看了一眼摆在桌上的菜。
他首先指正了一下摆盘。
“可能摆盘上需要做一些改进,这种老式的摆盘显得有些太过中规中矩了,应该可以更加花哨一点,像是本帮菜这道熏鱼,可以用一个船型的修长盘子,把熏鱼一块一块堆在其中,点缀上一点点薄荷叶,或者是豆苗。”
听冯正明开口,李老师傅脸上露出了微笑,让服务生去后厨把掌勺大厨叫来。
冯暖悠看到桌上的菜,小丫头倒是很想尝一尝。
虽然爸爸平时给她做的菜都好吃,但看到没有吃过的菜,小丫头自然要尝尝看。
冯正明夹了一块熏鱼,用勺子在小碗里掰开一些,喂给女儿吃。
冯暖悠吃了一块熏鱼,觉得甜甜的味道还挺不错。
“爸爸,鱼鱼,好吃。”
李老师傅听到小姑**话,顿时笑起来:“女儿很聪明。”
冯正明:“她现在学说话,有时候是挺能说的。”
接着冯正明也自己尝了尝熏鱼。
“李师叔,这里的熏鱼,是你们自己做的?口味上和其他店里不一样。”
李老师傅点头:“我被请回来后,要求他们一切都必须要自己做,不能去买那些半成品或者是做好的回来摆盘。”
冯正明:“这是对的,既然是酒楼,那就应该要严格把所有菜自己做,这也是尊重来吃饭顾客。”
此时,酒楼掌勺大师傅被请来了,推开门走进房间。
李老师傅微笑让对方坐下来:“来吧,坐下来听听我们状元讲课。”(本章完)
元旦过后,冯正明沪城的几家店进入了临近过年前的松弛状态。
尽管很多顾客都期待,冯正明沪城的几家店过年可以不休息。
但是看到贴出的放假通知,大家还是很清楚,想让冯状元的店放假不休息很难。
和往年一样,张贴出的通知依旧是,腊月二十所有店开始休息。
一直要放假到年初六才会恢复营业。
知道这几年冯正明的店都是这样,顾客们也大多习以为常。
今年还有赣省洪城的那家店,同样也贴出腊月二十开始休息的消息。
这也进一步向所有人表明,冯正明所有的店永远都是统一在他的管理下。
洪城那边店里,负责店里和后厨的高永福和侯冬,两人倒是先从洪城回到了沪城,准备要从沪城再返回他们各自家乡过年。
并且过完年,高永福和侯冬也不再需要去洪城。
洪城的分店冯正明准备全权交给余福祥负责。
这是冯正明的用人习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从高永福和侯冬向自己反馈,冯正明也知道余福祥的为人自己没有看错。
他一直兢兢业业帮冯正明把洪城分店经营的很好。
而且余福祥还毫不吝啬,传授给了高永福和侯冬不少赣菜的烹饪。
尤其是一些赣菜中辣椒的运用调味,余福祥确实很懂得赣省一般人对辣的那份追求。
冯正明把高永福和侯冬调回去同时,也已经安排好了新的学徒去余福祥那边。
这次安排过去的学徒一共有五个人,老家全部都是赣省的。
他们是在赣省那边职校学了烹饪毕业后。
全部都跑去泉城冯家干饭铺求职。
这种事情,这几年非常多。
泉城冯家干饭铺的老铺,已经成为在国内各种烹饪学校和职校毕业学生,第一首选的一个实习和求职的地方。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到冯家干饭铺的老铺里求职,只要是能通过考核,就能进冯正明的正鲁兴餐饮集团内。
接下来,会被分到不同的干饭铺分店里去当学徒。
经过一到两年的基层学徒的学习,然后就可以获得提升的机会。
这其中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路线。
首先最稳妥的选择,自然是继续在干饭铺分店后厨,争取可以成为后厨里正式的厨师,获得在分店后厨里上灶的机会。
接下来也就可以进一步参与到每年所有干饭铺分店在一起举办的大比。
只要能在大比中获得好的成绩,就会有机会被选入到泉城汇泉楼,或者是被选入泉城老铺里去,甚至可以拜师到冯正明几位师兄门下。
接下来稳扎稳打,要不了几年的时间,绝对手艺可以获得质的提升。
当然这个选择很稳妥,但这样的选择需要更多时间沉淀。
真的属于非常熬的过程。
虽说只要熬出头,那几乎去任何一家大酒楼,都绝对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厨。
可是需要的时间太久,所以恐怕能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多。
除了这条最稳妥的路,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学徒身份去不同的店里进修。
这是一条赌运气的路,就是看是不是能被某个店里的掌勺大师傅看中。
比如这次会被冯正明调去赣省洪城分店五个赣省的学徒。
他们替换掉高永福和侯冬的同时,肯定是会更加受到余福祥的青睐。
只要他们愿意拜师余福祥,肯定有机会成为余福祥的徒弟。
能成为余福祥的徒弟,那么至少接下来在赣省省内,他们的厨师生涯会很平坦。
无论是在余福祥再次退居二线后,从余福祥手上接手洪城的分店?
还是主动向冯正明申请,在通过考核后获得在赣省再开分店的机会?
再不济也能选择离开干饭铺,去赣省其他的馆子甚至是酒楼当厨师?
这些都会是很好的选择,这五个赣省学徒选择会更加自由。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冯正明多年来的布局,终于算是初现了成果。
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吸引大量各地年轻学厨的学徒主动选择投靠他。
另一方面靠着自己的话语权,给到这些愿意投靠自己的年轻学徒更多机遇,培养他们靠着他们年轻人那份热血,从而慢慢整顿了整个厨师和餐饮行业。
而且冯正明的方案不是直接向老厨师们宣战。
他是用自己手上所掌握资源,重新去扶持新的年轻厨师。
没有说直接让年轻厨师去挑战顶替老厨师们的位置。
是给年轻厨师重新搭建起平台,给他们更好的机会去施展自己能力。
就像是在赣省和沪城两地的分店。
冯正明带着年轻厨师们,完全走出另一套的标准。
既然你们当地厨师协会和餐饮界老板们只想守住你们的东西?
那可以啊,我不去打破你们的东西,我在你们护城河外面重新再造一套新东西,把你们困死在里面,让你们自己去圈地自萌。
并且冯正明新建的东西,不是只有年轻厨师在支持他。
还获得了一些有着锐意进取精神老师傅和大师傅们的支持。
因而那些圈地自萌的顽固份子,会发现他们能辗转腾挪空间不断被压缩越来越小。
就像是沪城几家老字号,在被冯正明的推荐指南评级拉低后。
他们一直都在受到冲击,也导致生意每况愈下。
无奈之下,沪城的本帮菜老字号只能是尝试进行改变。
请知名的本帮菜老师傅出山帮忙。
再进行一些年轻厨师的培养。
也算是在冯正明的逼迫下,努力在尝试做出改变,让自己能跟得上时代。
这种情况下,冯正明新一期推荐指南发布后。
让沪城老字号算是保住最后的体面。
在新一期推荐指南上,酒楼部分里,沪城几家本帮菜老字号酒楼,还都算是保住了四星的级别。
为此,沪城被请出山的老师傅主动联系了冯正明。
希望可以在冯正明歇业回泉城前,跟他见一面,好好谈一谈。
冯正明收到邀请,明白老师傅大概想跟自己谈什么。
他也很快答应了对方邀请。
见面的地方,放在了沪城一家本帮菜老字号酒楼里。
冯正明如约而至,还把已经三岁的女儿冯暖悠一起带上了。
三岁的小姑娘已经明显长大,也变得懂事不少。
身上穿着妈妈给搭配的羽绒服和牛仔裤。
现在的冯暖悠已经不愿意再穿开裆裤,而且也知道要让自己穿的美美哒。
被爸爸抱着来到约定的酒楼,抬起头看着酒楼的招牌。
“爸爸,这里,有没,有,燕喜,楼老?”
现在小丫头已经能说不少话,只不过说话时句子不连贯,断句有时候也显得有些奇怪。
冯正明微笑着抬起头看向老匾,然后在女儿的耳边轻声回答。
“这里和燕喜楼差不多老,这块老匾也是很早就在沪城被挂起来。”
冯暖悠问:“以,以前,也,挂,这吗?”
冯正明:“不是的,这里是后来换过地方,最早挂这块老匾的酒楼,和燕喜楼一样,已经不在了。”
冯暖悠:“嘻嘻嘻,一样啦。”
冯正明抱着女儿踏进酒楼。
酒楼一楼的门脸并不大,真正的酒楼还在二楼。
所以进门后,直接从楼梯上到二楼。
冯正明抱着女儿刚踏进二楼的酒楼大厅。
马上就有人迎上前。
“冯状元您来了,欢迎欢迎。”
冯正明微笑:“谢谢。”
在女服务生引领下,冯正明抱着女儿跟着走过大厅,来到里面的一个包间。
女服务生先轻轻敲了敲门,然后再把包间的门打开,侧身请冯正明进门。
门内的包间里,只坐着一位老人。
冯正明抱着女儿进门,轻声在女儿的耳边说了句:“叫人。”
冯暖悠看向坐在里面的老人,大大方方的开口叫人。
“爷爷好。”
老人笑呵呵站起身:“哎,你好,真是好漂亮的女孩。”
接着老人邀请冯正明坐下来。
“正明啊,来坐。”
冯正明微笑:“好的,谢谢李老。”
老人:“叫什么李老,好像我很老一样,年龄上来说,我还没有你师父年龄大呢。”
冯正明改口:“李师叔。”
老人微笑:“这才对,天下厨师是一家。”
紧接着老人说起以前的规矩。
“过去,我们厨师到一个地方去,遇上手头上有难处,就拿着厨师帽,找到一家餐馆酒楼,向对方主厨说明自己的来历和师承。
若是对方愿意帮衬一把,就会把自己的厨师帽递给有难处的我们。
然后我们就可以代替对方在餐馆和酒楼里上工。
赚够了一笔钱,再把厨师帽还给对方。”
冯暖悠听到这样的故事,水灵灵大眼睛忽闪忽闪盯着面前爷爷。
冯正明知道女儿还不懂事,就跟着自己和妻子四处跑。
所以女儿可以说是完全不怕人的,而且现在懂了一点事,小丫头特喜欢听这种故事。
他轻轻摸了摸女儿小脑袋:“爷爷说的这个不是故事,是过去厨师之间帮衬的一种默契。”
冯暖悠扭头看向爸爸问:“为什么,要,要给,喵子?”
不等冯正明回答,李老师傅开口:“因为,如果直接给钱,会显得有些看不起对方,厨师过去是吃手艺饭的。
到了一个地方,已经自报家门,就是告诉人家,自己有手艺。
所以人家把厨师帽给你,让你替工几天,赚到的工钱给你作为路费。”
冯暖悠听了觉得很有趣:“嘻嘻嘻,好玩呢。”
冯正明笑着对女儿说:“爷爷说的这可不是好玩,爷爷说的这个是厨师之间的那份情分,爷爷一开始说了,天下厨师是一家。”
冯暖悠点点小脑袋,像是懂了那么一点点。
冯正明看向李老师傅:“李师叔您这次请我来,是希望我可以帮本帮菜进行一些改良?”
李老师傅点了点头:“去年你推荐指南的评审来进行一番评审后,我们也都吸取了一些教训,进行了不少的改进,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找你这位状元帮忙。”
冯正明可以理解李师傅的意思。
对方作为可以说是做了一辈子本帮菜的老师傅,肯定不希望本帮菜就这样落寞。
虽说本帮菜确实是有着太浓重的地方特色,可能并不适合全国各地人口味。
但若是能改进好,应该还是能够面向国内其他地方来沪城的游客。
至少是能够保住本帮菜的这份传承。
而这其中在李老师傅眼前最关键的人,应该就是冯正明了。
在李老师傅看来,冯正明很多超前的思维,是其他厨师不具备的。
而本帮菜要想更好的发展,确实是需要一些改进,要有一些超前的改进。
见冯正明没有吭声,李老师傅让服务生先上菜。
菜明显是提前准备好的,所以李老师傅开口不久,酒楼已经把菜送进来摆放在桌上了。
冯正明看了一眼摆在桌上的菜。
他首先指正了一下摆盘。
“可能摆盘上需要做一些改进,这种老式的摆盘显得有些太过中规中矩了,应该可以更加花哨一点,像是本帮菜这道熏鱼,可以用一个船型的修长盘子,把熏鱼一块一块堆在其中,点缀上一点点薄荷叶,或者是豆苗。”
听冯正明开口,李老师傅脸上露出了微笑,让服务生去后厨把掌勺大厨叫来。
冯暖悠看到桌上的菜,小丫头倒是很想尝一尝。
虽然爸爸平时给她做的菜都好吃,但看到没有吃过的菜,小丫头自然要尝尝看。
冯正明夹了一块熏鱼,用勺子在小碗里掰开一些,喂给女儿吃。
冯暖悠吃了一块熏鱼,觉得甜甜的味道还挺不错。
“爸爸,鱼鱼,好吃。”
李老师傅听到小姑**话,顿时笑起来:“女儿很聪明。”
冯正明:“她现在学说话,有时候是挺能说的。”
接着冯正明也自己尝了尝熏鱼。
“李师叔,这里的熏鱼,是你们自己做的?口味上和其他店里不一样。”
李老师傅点头:“我被请回来后,要求他们一切都必须要自己做,不能去买那些半成品或者是做好的回来摆盘。”
冯正明:“这是对的,既然是酒楼,那就应该要严格把所有菜自己做,这也是尊重来吃饭顾客。”
此时,酒楼掌勺大师傅被请来了,推开门走进房间。
李老师傅微笑让对方坐下来:“来吧,坐下来听听我们状元讲课。”(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