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被废,朝中开始有呼声,立二皇子为太子。

  太子的事情对皇帝打击有点大,看上去老了好几岁。

  加上又感染了风寒,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启禀陛下,立太子乃国之根本,请陛下三思!”兵部尚书直言不讳。

  “陛下,老臣附议!”说话的是内阁大学士。

  “臣等附议!”更多的大臣纷纷出列。

  皇帝威严的看着下首的文武百官。

  这里面很多是当初拥护他上位的人,现在,这些人开始拥护他的儿子。

  这就是孤家寡人的下场吗?

  他强忍着喉咙里的痒意,慢慢的开口。

  “那你们觉得,朕的哪位皇子可以立为太子?”

  “二皇子有勇有谋,颇有陛下当年的风采。”

  “老臣也举荐二皇子!”

  “臣等也举荐二皇子!”

  有赞同的,就有反对的,当然,不缺中立的。

  “四皇子天资聪颖,堪当重任。”

  “老臣附议!”

  皇帝往龙椅后面一靠,“丞相大人怎么不说话?”

  左丞相移步出列,“老臣历代只效忠皇帝。”

  礼部尚书也站出来,“老臣誓死效忠皇上!”

  顿时,刚才争论的大臣的眼神恨不得杀死两人。

  有脑袋灵活的臣子,立马跪下,“老臣誓死效忠陛下!”

  这下,所有的大臣都跟着跪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安公公在一旁唱喏。

  等所有的人都出去以后,皇帝终于忍不住喉咙的痒意,“吭吭吭”的使劲咳了起来。

  “陛下,老奴宣李太医过来。”安公公急忙走向门口。

  “回来!”皇帝喘息了一下。

  “扶朕去躺躺。”皇帝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安公公也明白皇帝的难处。

  本来朝中大臣就嚷嚷着要求立太子,如果再爆出皇帝身体有恙,估计宫里就要出大事了!

  “可是陛下,您也要保重身体啊!”

  安公公是从小就跟在皇帝身边的亲随,他看着皇帝一步步走到今天,知道皇帝的不容易。

  “小安子,你觉得朕应该立太子吗?”

  躺在龙榻上的皇帝,有一瞬间的软弱。

  “陛下还年轻着呢!以老奴看,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立太子,就立,不想立就不立!”

  皇帝难得的笑了一下,“你这货就会说让朕高兴的话。”

  半晌,安公公都以为皇帝睡着了,正准备关门出去的时候,他听见皇上说了一句话。

  “要是~~是皇后生的就好了!”

  话音很轻,如果不是他的耳朵灵光,估计都听不见说了啥。

  安公公轻手轻脚的关上门,亲自守在门口。

  刚才皇上说的是谁,他没有听清,但是他也不想去猜。

  作为皇上身边的内侍,就要当一个聋子,瞎子,才能活得更长久。

  皇帝一觉睡醒,顿时觉得身体好多了。

  他喝下安公公递过来的药,又开始处理龙案上的奏折。

  越看他的眉头皱的越紧,大部分的折子,不是说水患,就是说边关的战事。

  今年的雨水充沛,开春以后,京中都下了好几场大雨。

  偏南的地方因此出现了水患,很多地方开始死人。

  而边关的敌军屡次侵犯,因为下雨导致粮草供应不足,边关的战役已经打了半年之久,不论是前方的士兵还是国库的银两,都在告急。

  之前售卖试题册子的银两在国库里转了一圈,就流向了军营。

  打仗最大的一笔经费,在于兵器的制造。

  不管是原材料的购买,还是后期的煅造,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银子,银子,又是银子!

  皇帝忍不住苦笑,估计他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皇帝了吧?

  他想到上一次找华贵妃支借的款项,又想到今天朝堂上兵部尚书的建议。

  难道,他真的只有妥协?

  “小安子,宣二皇子觐见。”

  “将老四,老五和老六都叫来吧!”皇帝叹了一口气。

  皇帝召见,萧敏慎急匆匆的就入宫了。

  等他到的时候,才发现其余几人都已经到了。

  “南方出现水患,而边关战役久攻不下,朕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皇上说完,就看着底下的几个儿子。

  二皇子萧敏宸往前踏一步,“回父皇,儿臣愿意带兵亲征。”

  六皇子萧敏吉也跟着上前一步:“儿臣愿意辅佐二哥,负责后方的粮草供应。”

  四皇子不甘示弱的也上前:“儿臣也愿意带兵亲征。”

  萧敏慎站在一旁思索。

  “老五,你呢?”皇帝点名。

  “回父皇,儿臣身体自幼就体弱多病,带兵打仗恐怕丢了皇家的脸面,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儿臣去南边治理水患。”

  话音一落,二皇子的眼里闪过一丝鄙视。

  四皇子的眼里多了更多的跃跃欲试。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皇帝的眼睛。

  “萧敏宸,萧敏烈听旨,朕命你二人,一人为正帅,一人为副帅,明日出发去边关。”

  “萧敏吉,萧敏慎听旨,你二人,一人负责后方粮草,一人负责处理水患。”

  四人纷纷领旨,其他的人都急匆匆的赶出宫。

  萧敏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金銮殿。

  “老五,你怎么回来了?可是有事?”

  “父皇,儿臣想向父皇讨要一个人。”萧敏慎说出自己的请求。

  “谁?”

  “新科状元,韩杨。”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折子,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哦?朕怎么不知道,他对水患有研究?”

  “回父皇的话,儿臣曾听侧妃提过,韩杨以前曾帮助当地治过水患。”

  “沈家那个丫头?她和新科状元很熟?”

  皇帝难得的八卦。

  “新科状元的妻子和侧妃是闺中蜜友。”

  皇帝点点头,“朕允了。”

  沈云锦听说,萧敏慎要去南边治理水患,甚至担忧。

  她急忙让金枝给齐王收拾衣服,“玉枝,你去找玲珑过来一趟。”

  萧敏慎看忙得团团转的沈云锦,心里感觉暖暖的。

  以前的他,都是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刀光剑影。

  现在,不管他在何地何时,都知道,府里有人等他回家。

  这种感觉,让他知道,他也是被人需要着,被人信赖着。

  他走过去抱住沈云锦,将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