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古人再次感叹林则徐林则徐所受恩宠之大。

  放眼整个大清朝,恐怕只有他一人了。

  紫禁城乃皇室禁地,他能在此骑马,那必定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同样,坐轿子上朝,也是极为难得的恩典。

  一般的官员,绝对无此待遇。

  而皇帝与臣子对话,臣子大多只能恭恭敬敬,低眉顺眼地站着聆听。

  能坐着与皇帝交谈的,那可谓是凤毛麟角。

  ......

  【不久之后,林则徐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进入广州查处禁烟。】

  【共没收十三行的全部**近2万箱,重约237万余斤。】

  【最后,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将**全部当众销毁。】

  ......

  雍正看着天幕中AI模拟的虎门硝烟的场景,心中格外震撼。

  鹰国竟然向华夏倾销了如此多的**!

  而在清朝被各方势力盯上之时,林则徐选择将各国谋取利润的**全部搜集、销毁。

  这需要顶住多大的压力,又需要何等卓越的能力来斡旋!

  林则徐,当真是好大的魄力!

  他就曾经因**流入大清,颁布了第一条禁烟令,《惩办兴贩**烟及开设烟馆条例》。

  法令明确规定了对兴贩**、私开**烟馆等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但西方国家已慢慢崛起,且**也有着巨额利润,他们根本无视清**的禁令,继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贸易。

  所以,**贸易依旧是屡禁不止。

  此时的雍正,眉头紧锁,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禁烟令并没有禁食及种植**,也没有禁烟具制造和进口**。

  这,必定会给西方国家可乘之机!

  且禁烟令量刑标准不够具体,对于吸食**烟的人究竟该如何处置,条例也并未涉及。

  且执行禁烟令,还缺少像林则徐这样行事果决之人。

  若是**贩子贿赂官吏,那些见钱眼开的官吏必定会为**走私提供方便,甚至直接参与走私活动。

  如此这般,禁烟令等同于形同虚设。

  雍正越想越心惊,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样细细想来,禁烟令可都是漏洞!

  ......

  道光年间。

  林则徐回想起这场禁烟行动的始末,心中格外沉重。

  在道光皇帝统治的初期,华夏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尚且处于领先地位。

  华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华夏凭借着这些物品,在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鹰国**的大量倾销,华夏与鹰国的贸易地位完全颠倒,华夏的白银大量外流。

  据他了解,从道光皇帝上位起的十多年时间,华夏外流白银竟然高达约一亿两。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心惊!

  这一笔笔巨额白银的流失,国库迟早会空虚,甚至于会动摇国本!

  而更为可怕的是,**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那些原本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变得变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

  无数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无法负担**的毒资,而妻离子散。

  长此以往,华夏民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面临灭族的危险。

  他目睹这一切,感到痛心疾首。

  于是,他才毅然决然地向皇帝痛陈吸食**的危害。

  最终,道光皇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下令全国禁止吸食**。

  可全面禁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首先,他便引起弛烟派和满洲贵族不满。

  但他们碍于道光皇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能在暗中使绊子。

  幸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深明大义。

  他们通力合作,坚决执行道光皇帝的圣旨。

  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罪大恶极的烟贩冯安刚。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才终于让弛烟派和满洲贵族有所忌惮。

  后来,他正式抵达粤,受到九响礼炮之礼,所有粤省高官员皆来迎接。

  他则限定所有的烟商三日内交出全部**,并签订切结书,声明以后再不贩卖**。

  然而,只有少数的烟商屈服,乖乖交出**。

  大部分的烟商,依旧冥顽不灵,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

  他气极,掷地有声地宣告,若**一日未绝,他便一日不回!

  为了彻底摸清**的情况,他召集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这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

  说是考试,实则只有四道试题。

  **集散地及其经营者姓名。

  零售商的情况。

  过去禁烟存在的弊端。

  禁绝**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还果断下令,派兵包围了鹰国商馆。

  鹰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只得交出了几万箱**。

  终于,在收缴了全部的**之后,他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码头的海滩上,早就已经挖好了两个大池子。

  里面放着盐,引入海水后,再将一箱箱**投入池中,最后放上石灰。

  池中开始沸腾,烟雾滚滚升腾,**逐渐化尽。

  这场火,烧了整整二十三日。

  此时,林则徐的目光格外深沉。

  不知这场大火,能否烧尽**的罪恶。

  也不知这场大火,能否在国人心中燃起抵抗侵略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