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169章 交易平台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更新时间:2024-07-21 17:10:46 源网站:2k小说网
  香江。

  港督府,床榻上。

  戴麟之捂着嘴,止住喉咙里的咳嗽感,认真的看着总部传来的指示。

  在他身旁,是从不列颠请来的私人医生,此刻正全副武装的给他做着检查。

  戴麟之集中注意力,只是看了一半便再也忍不住嗓子里的瘙痒。

  咳咳咳

  不住地咳嗽一会儿,戴麟之才放下报告。

  现在不用总部说,他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因为,那该死的老威廉将他们都传染了。

  尤其是那场宴会后的交流,让大部分人都感染率流感。

  现在他感觉浑身发冷。

  他,需要尽快完成总部派发的任务,完成这次交易。

  “只是,该如何跟北方接触呢?”

  **发涨的脑袋,戴麟之视线有些模糊。

  啪嗒

  在私人医生的惊呼中,戴麟之重重摔在床上。

  济人堂外。

  威哥脚步踉跄着,怀里却是抱着一个瘦削的女孩,一步步往大门口走来。

  “救命,救命啊。”

  威哥用力的喊着,门口正在帮忙的小七见了立马上前接住要倒下的两人。

  “来人,快来人。”

  片刻后,李三来到大堂,看着两人的模样,眉头皱起。

  “让所有人带上口罩。不管是谁,进来都必须戴口罩。”

  大堂的人一愣。

  “没听到吗,立刻去找口罩。”

  李三冷冷的声音传来,很快一旁的谷箐箐反应过来跑向内堂,片刻后将一袋子准备的口罩拿出来。

  谷伯这时候也走出来,看着半躺在椅子上发烧迷糊的两人,“这是?”

  李三点头,“谷伯,要起风了。”

  谷伯心中一沉,随后认真点头。

  当天下午,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济人堂前,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症状,高烧不退。

  对此,济仁堂的谷伯准备好消毒液,不仅喷洒在周围,还让感染者清洗,一时间,周围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这次就像李三说的那样,起风了,不会拘泥于一处。

  只两天功夫,香江就变得跟江户一样‘安静’。

  而在这份安静中,原本三不管的地方,突然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存在。

  因为在那里,有一座药堂,有一种神奇的药液,能够控制流感。

  对此,不管是高官贵人,富贵人家,还是底层扑街流氓混混,只要是得了流感,都想进去治病救命。

  更有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人想要采取手段,可惜,那里的人这次非常团结。

  来自暗地里的攻击,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就被当地帮派给挡下。

  后来,所有进入的通道都被**接管,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进入,这一下更是断了不该有的心思。

  只是随着流感越演越烈,这种渴求越来越严重。

  整个香江,都在等着,等着最后的决定。

  此时,在济人堂中,戴麟之看着对面的青年,一脸严肃。

  他不得不来啊,不仅是这里的药治好了他,更重要的是,利益。

  哪怕只是过一手,也够他们赚的了。

  他若是敢阻挡这份利益,那些人就能吃了他。

  毕竟,他可不是纯正的不列颠人啊。

  至于盟友?

  呵呵

  他们曾经的首相大人可是说过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只有利益,才能让大不列颠重现焕发荣光。

  咳咳

  “李三先生,首先我要感谢你们,若不是你们帮忙,此刻我还在床上下不来呢。”

  “救死扶伤,是我们敢做的,您不必介意。”

  戴麟之耸耸肩,不过对方给自己治病还收钱,这让他有点不爽。

  不爽是一时的,今天的任务必须完成。

  “我们需要好好谈一下,关于梅花清热解毒液的事情。”

  李三点头,“先生,您请说。”

  “我想,贵我两方,都需要这场贸易吧。”

  “所以,我觉得,在这里开一间用于交流的商店,互通往来,将是一件让我们双方都愉悦的事,您觉得呢?”

  戴麟之并没有直接说明购买梅花药液的事情,反而提出建立一座商店,这倒是出乎李三的预料。

  不过,李三很快点头,反正地方在他们这边,管理权可是他们的。

  想通之后,李三随后看向戴麟之,“尊敬的爵士先生,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我们之间的合作,将是彼此的双赢。”

  “如此,便太好了。”

  说着,戴麟之站起身来,伸出高傲的右手。

  “希望我们彼此间,合作愉快。”

  “会的。”

  四九城,机械厂。

  一车间。

  杨小涛看着面前正在紧张组装的电饭锅,神情充满了期待。

  这些天,关于电饭锅的各个部件已经到位,根据检测,这些部件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也就是说,组装起来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于是,今天杨小涛就来到一车间,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同来的还有王国栋,他也好奇杨小涛说的神奇电饭锅,只要按一下就能自己做好米饭。

  要知道,现在煮大米大部分都是用大锅的。

  这其中可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加适量的水,还要控制火候,更重要的是要在适合的时间将火降下来,最后才能闷出米饭。

  一旦有一点差错,要么是锅底煮糊了,要么是夹生饭。

  对于粒粒皆辛苦的情况,那些浪费的大米,能够让人心疼死。

  所以,一口好锅,一个好厨子,对于节省粮食,填饱肚子是多么重要啊。

  王国栋双手背在后面,用力捏在一起,神情淡然,却是内心期待。

  这一期待就是大半天。

  终于,杨小涛露出笑容,往前走了两步。

  <div class="contentadv"> 正在检查的工人见此连忙让开,电饭锅已经做出来了,但能不能用,他们真没准。

  眼下杨小涛亲手检查是最好不过了。

  对于杨小涛的能力,大家一百个信服。

  杨小涛从口袋里取出一副眼镜,众人习以为常。

  戴上后,杨小涛拿起电饭锅仔细看了会儿,接通电源后查看一番,随后才放下,对着一旁的娄晓娥招招手,“你去后厨拿点大米过来。”

  娄晓娥脸上欣喜,立马跑开前往后厨。

  “同志们,不出意外的话,这款电饭锅,算是成了。”

  随着杨小涛的话音落下,周围立马响起一片掌声,同时还有呼喊叫好的。

  “杨总,您说,以后我们可以生产电饭锅了?”

  黄得功最是心急,隔壁三个车间配合着,已经走上正轨,那每天生产出来的三轮车跟拖拉机,拉出去就是外汇啊。

  看着人家挣钱,自己只能啃老本,哪能不急?

  “要是顺利的话,可以跟上级报备,去南边试试。”

  杨小涛笑着,黄得功身边一车间的高层听闻后立马双眼放光。

  北方吃大米的逼近更是少数,当然东北那一片除外。

  但南方,尤其是东南亚那一带,可是以大米为主食啊。

  国内情况暂且不说,就国外的市场,足够了。

  “杨总,这电饭锅总得有个名字吧,要不您起一个?”

  黄得功突然提议,周围人立马赞同。

  爱起名的杨佑宁不在,自然要有人承担起这个重担了。

  眼下,杨小涛正合适。

  “我?咳咳!”

  杨小涛还没准备呢,突然被要求起名,有些,小激动。

  这可是自己的作品啊。

  不是有人说过嘛,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

  这老子给孩子起名天经地义啊。

  只是想到以前自己被抢的命名权,杨小涛就有些,难受。

  “既然这样,我就起一个。”

  装模作样的摸了摸没有胡茬的下巴,双手一拍,“有了。”

  “咱们这电饭锅,主打就是一个方便,是个人,按照说明书,加水,加米,戳一下开关就能做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简单方便啊。”

  “根本不需要考虑技术问题,所以,就叫家能电饭锅。”

  “哪一家,都能做,咋样?”

  杨小涛说完,周围给面子的人不少。

  “家能,家家都能用,家家都能用好。好名字。”

  王国栋拍着手,这可比红星电饭锅这烂大街的名字强多了。

  “家能,好,我这就让老郭过来将名字刻上。”

  “今后咱们机械厂一车间,又有新产品了,家能。哈哈。”

  黄得功笑着,周围几个组长一脸兴奋。

  这时候,娄晓娥端着一个铁盆子跑过来,里面是淘洗好的大米。

  “来了,来了。”

  身边立马有人上前接过,随后杨小涛将大米放在内胆中,随即加水到刻度线。

  这刻度线完全是借鉴系统给出的数据。

  盖上盖子,接通电源。

  杨小涛看了眼,转动按钮,将开关拨动到‘煮饭’的位置上,随后电饭锅启动。

  周围有人开始计时。

  十分钟后,电饭锅里开始往外冒水汽。

  二十分钟后,啪嗒一下,开关突然跳动,保温的灯亮起。

  杨小涛迫不及待的上前打开电饭锅,一瞬间蒸汽冒出,露出里面雪白的大米。

  找来筷子,在里面扒拉两下,没有糊锅,没有夹生饭.

  众人明白,电饭锅,真的做成了。

  随后又实验了下电饭锅的保温功能,一直到了中午,锅里面的饭仍旧是热的,吃起来没啥变化。

  于是,办公室中,在将好消息告诉一机部后,几人就开始亲身‘检验’电饭锅的性能。

  刘怀民、杨小涛、陈宫和王国栋四人,守着电饭锅一人端着一个碗,一旁还有杨小涛‘贡献’出来的两个瓶子,一个老干妈,一个牛肉沫。

  吃一口扒拉一口。

  然后对电饭锅的未来进行规划。

  就在杨小涛四人吃的正嗨时,李容已经得到了李三的消息,对于在香江建立一座商店,她是十分赞同的。

  当然她也知道对方的主意,但又有何妨?

  只要将商店建立起来,他们有的是东西摆上货架。

  不要以为国内落后就没东西了,等商店开了,就让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地大物博。

  说着就拿出纸笔开始罗列国内有什么东西,可以摆上货架。

  “对了,还有机械厂。”

  李容突然想起一机部的老黄说起机械厂的事,好像在制造一款不同于高压锅的好锅。

  想到这里,就来了兴趣。

  拿起电话,打给一机部。

  五分钟后,李容在纸上郑重留下‘家能’两个字。

  “首长,您说。”

  办公室里,杨小涛放下碗,接起电话,然后就听到了夏老的声音。

  “啊?好,明白。”

  过了一会儿挂断电话,看刘怀民几个都是好奇,随后解释道,“夏老电话,让我们明天下班前,将做出来的电饭锅送到一机部去。”

  “怎么这么着急?首长要多少?”

  杨小涛耸耸肩,将电话里关于香江商店的事情说了下,几人都是震惊。

  在香江搞供销社?

  这是要过去解放吗?

  好在几人都反应够快,这念头迅速掐灭。

  “这次,是要拿咱们的样品去充门面,上面看中了电饭锅,可得跟工人同志们说清楚,不能马虎。”

  “至于要多少?夏老说了,生产多少就送去多少,只要我们对产品有信心就好。”

  闻言,刘怀民轻舒一口气,没有要求最好,眼下机械厂的任务已经够多了。

  “放心,这次主角是梅花清热解毒液,其他东西,就是帮着镇场子,还不一定有人要呢。”

  杨小涛笑着解释,几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