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544章 评价优秀的标准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更新时间:2025-05-26 05:10:00 源网站:2k小说网
  掌声停歇,众人浑身火热,激动难以自抑。

  这才开始,就整的如此激动,如此热血,在场的所有人都对后续报以期待。

  徐远山说完,王晴接过话筒。

  “作为优秀个人,我要感谢我的领导,感谢九部的首长。”

  “但在这里,我要着重感谢我的爱人。”

  场下的杨小涛听到后不由得点点头,他去过金陵,也见到过王晴的爱人。

  那是一个温柔的男人。

  一个甘愿在女人背后默默付出的男人。

  或许,这样的男人在这时代还不多,但很快,在将来,这种人会越来越多。

  杨小涛不觉得这是一种羞耻。

  相反,这是一种对负责的表现。

  “我的爱人默默的支持我,他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我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有时候遇到困难了,还会开解我。”

  “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但他能够包容我,我,真心感谢我的爱人。”

  “这份奖励,有他的一半。”

  王晴真挚的说着,虽然她的爱人未必知道,但在场的许多女同志都露出羡慕神情。

  同样的,许多男同志们感觉后脖子处有点凉。

  “我会继续努力的,为国家做出更好的雷达。”

  随着王晴走下舞台,这第一个奖项总算是颁完了。

  众人怀着期待的心情看着表演的节目。

  不同于以往每次表演不是唱歌就是跳舞,这次汇演还加入了舞台剧。

  或许这也跟上次‘十送红军’的演出有关。

  然后在陈宫王国栋梁作新等人陆续上台颁发奖励。

  整个汇演平稳进行,现场不断有人上台领取奖励。

  季香代表第九医院,王光美代表生物研究所,刘向东的军械研究所,等等都有斩获。

  工厂这边,先进小组,先进管理者,进步标兵等等,也都让人信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会堂的氛围越发热烈高涨。

  当刘怀民在掌声中走上舞台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倒数第二的大奖。

  先进集体奖。

  舞台上,刘怀民接过获奖名单,虽然心里早就知道里面的内容,但刘怀民还是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还对着台下期待的众人挥挥手,让下方等待的人都是一阵紧张。

  不过有心人感觉到不对劲。

  还没上台颁奖的除了李洪峰还有杨小涛跟陈老三人啊。

  不可能让杨部和陈老不上台吧。

  难道这次还有特殊大奖?

  有心人猜测着,刘怀民却是打开获奖名单,大声的喊着,“获得,1967、1968年度的先进集体奖的是,红星机械厂,飞机设计所。”

  随着声音落下,下方的座位上猛地窜起数十人,大家互相拍打着手,庆贺着。

  红星机械厂,就是原先的二分厂。

  而此次到来的人只有方圆,还有身后的阎解放。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大奖会落到他们身上。

  要知道上次这奖可是落在钢铁厂跟联合之星研究所上的。

  而今年的竞争又这么激烈,他们根本就没想过会得奖。

  若非如此,也轮不到他们过来的。

  至于飞机研究所,那也是众望所归。

  他们不仅研究出来白驹战斗机,还改进出来了蓝驹,此外近期更是做成了沙漠之鹰,风头无二,谁也没法否定。

  只是他们心里还有些可惜,毕竟拿了进步奖,就跟最后的优秀团体奖无缘了。

  得陇望蜀不好说,但现在他们是真的高兴。

  方圆带着阎解放紧张激动的走上舞台。

  吴喆也跟王旭山激动的走上舞台。

  上次,他们还是在下方的看客,看着舞台上的人光彩熠熠。

  如今,他们也站上了这个舞台,再回首看去,吃过的苦流过的血,都是有回报的。

  刘怀民将代表荣誉的证书和锦旗交给双方,随后对着众人说道。

  “同志们,在这里我要说两句。”

  众人都静下来仔细倾听。

  “我要说的是红星机械厂,也就是原先的二分厂。”

  “就在遥远的西北,那里有我们九部最西的工厂。”

  “那里环境恶劣,不是大风沙尘就是酷热严寒。”

  “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我们的同志将红星机械厂建设起来,成为西北的重要产业支柱,如今西北建设用到的钢铁,有一半是我们的红星机械厂提供的。”

  “西北农场用的拖拉机,有九成出自我们的红星机械厂。”

  “西北的工业产值,我们就占了三分之一”

  “同志们,在那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双手,推动革命的列车一步步前进。”

  “他们,在西北,发扬着红星机械厂的精神。”

  “他们的进步,当之无愧。”

  **啪

  台下,掌声一片。

  台上,方圆跟阎解放哭成泪人。

  “谢谢,谢谢刘书记,谢谢杨部,谢谢大家。”

  方圆接过话筒,擦干眼泪。

  随后大声喊着,“我们红星机械厂,绝不会辜负这伟大的名字,更不会玷污这份荣誉。”

  “今后,我们会在西北,继续书写红星机械厂的传奇,我们会将西北,建设的更好。”

  **

  方圆说完,吴喆上前。

  “其实,我觉得,应该上来接受这份荣誉的不是我们两个,而是杨部。”

  这话说完,下方一群人大声喊着好。

  杨小涛却是笑笑摆手,一旁的陈老低头,“你这叫深藏身与名啊。”

  杨小涛连忙低头道,“首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啊。”

  陈老欣慰的点点头,地位到了杨小涛这,已经不需要这些荣誉了。

  而且杨小涛还年轻,就是熬时间,也能熬到他这个位置。

  舞台上,方圆等人已经走下来。

  然后上演的是来自制药厂的女工,表演的舞台剧,《救死扶伤》。

  走回座位上的方圆仍旧思绪难耐,拿着手上的荣誉证书看了又看,身边坐着的其他人眼中都是羡慕。

  有人忍不住的询问具体奖励是啥,方圆只是笑笑不说,荣誉证书下的那张纸却是被他用力按住。

  因为在那上面写着简单一句话。

  奖励先进集体五十万元。

  就这一句话,足够他们机械厂来年大干一场了。

  舞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但此时的白景述根本没有心思欣赏自家工人的表演,满脸都是忐忑。

  接下来颁发的,就是最后的大奖了。

  优秀团体奖。

  这奖在九部的分量可是非常重的,对她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政绩。

  若是拿到了,她就可以坐稳这位置。

  同时,也会给家族看看,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到这一步,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看看。

  老娘就是泼出去的水,那也是白家人。

  很快,表演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舞台上的女工一个个兴奋的谢幕,然后李军再次出现在舞台上,下方的李洪峰有些紧张的捋了捋身上的衣服。

  杨小涛见了不由笑道,“老李,你要是紧张了就给自己两耳光,保准冷静下来。”

  李洪峰瞥了眼对方,冷哼一声,“我信你个头,净出坏主意。”

  “我这是独门秘籍,要么你掐一下大腿,肯定有用。”

  李洪峰懒得搭理,但手却是不着痕迹的放在**下。

  陈老听到杨小涛在旁出坏主意,不由得想到以前开大会的时候,身边的人哪个不是兢兢战战,哪有现在这欢快的氛围啊。

  或许,这种表演活动,就需要欢快一些。

  想到这里,陈老觉得自己以后没必要说太多大道理了。

  本来一年下来同志们就够累了,今晚,就图一乐呵吧。

  陈老笑笑,然后就听到舞台上李军说出李洪峰的名字,身旁的李洪峰忙站起来,对着身后众人挥手行礼。

  陈老突然说道,“小李,加油啊。”

  原本有些找到状态的李洪峰听到这话,脚步差点停下,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滞。

  杨小涛则是捂嘴笑着,后排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忍不住的笑起来。

  李洪峰瞪了眼杨小涛,然后对着陈老点头。

  这是陈老给他的关心啊。

  随着李洪峰登上舞台,众人的目光再次看过来,等待着结果。

  李洪峰上台接过获奖名单,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感慨起来,“在九部的这段时间,我了解了很多,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感受着身边的变化。”

  “现在,我将要公布优秀团体的获得者。”

  “我想的是,优秀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是为九部,为国家挣得钱多吗?”

  “是做出来贡献吗?”

  “还是说创造了多少价值?”

  李洪峰的话,让下方众人引起不小的骚动。

  尤其是那句‘挣了多少钱’让白景述心头一颤。

  莫不是.

  白景述等制药厂的人只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我觉得,这些都是优秀团体的评判标准,但又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在我看来,优秀团体,是一种精神,一种所有人凝聚成的精神。”

  “最初时候,我们的红星机械厂就是凭借着一股子创新精神。”

  “老红星人,他们走出一条不同的路,一条别人不曾走通的路。”

  “找出这条路,然后坚定的,不论多大困难都要走下去,这就是他们的创新精神。”、

  “所以在上次的竞选中,红星机械厂研发处,就成了优秀团体。”

  “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优秀团体,就需要有一种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大家有劲一起使的精神.”

  李洪峰将自己的理解用最质朴的话说出来,台下的人却是听得认真。

  同时,众人也明白,为何有些人能够获得奖励,为何有些人摸不着奖励的门槛。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努力的方向错了。

  在九部,大家更加注重实际。

  那些面子工程,好看,但没用。

  这就是九部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

  杨小涛同样认真听着,心中对于李洪峰的这份解读非常认可。

  优秀团体,包含的可不是一个人的优秀,而是所有人的优秀。

  而李洪峰提到的精神,更是点睛之笔。

  **

  身旁的陈老鼓起掌来,杨小涛跟着故障。

  这是头一次,陈老主动鼓掌。

  下方,后排上的人一边鼓掌,一边忐忑着。

  白景述,常明杰,丁祥军,管志勇等等,他们都坚信自己的工厂表现的很好。

  他们也都觉得,自己是最后的大奖赢家。

  可现在,他们都在心里琢磨着,自家的工厂,有没有这种精神?

  常明杰低下头,突然意识到,自从分出来后,他们机床厂就少点什么。

  以前想不通,可现在他明白了,少的,是杨部在时的那种‘创新’精神。

  或者说,他们这些人,只是继承了创新的名字,却没有继承创新的精髓。

  拳头握紧。

  这一刻常明杰决定,回去就将创新精神拾起来,他就不信,两年时间,做不出来个机床。

  同样的,管志勇也在心里沉思着。

  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被提拔起来战战兢兢的小厂长,如今的钢铁厂在四九城也是首数的存在。

  即便是新建的大型钢铁厂,在他们面前,也是个晚辈。

  对于钢铁厂的变化,他也看在眼里,只是觉得钢铁厂的产量节节攀升,重要性也是与日俱增,便没放在心上。

  可现在看来,他们钢铁厂还是太浮躁了啊。

  先前的铁人精神,还是学习不到位啊。

  孙国双拳紧握,丁祥军眉头紧皱,战雷呼吸急促

  九部的工厂很多,九部的实力很强,但不代表缺少他们就不行了。

  如果他们干不好,干不了,后面有的是人等着上位。

  众人沉默着,心中却是打定主意,来年要做出改变了。

  沈荣,韩三凤,王光美、朱子清等研究所的人,同样在期待着。

  这不仅是他们的荣誉,更是对他们的认可。

  等李洪峰说完,这才拿起准备好的获奖稿打开后,严肃的喊道,“获得1967、1968年度的优秀团体奖的是.”

  大会堂里,一片寂静。

  “红星制药厂。”

  啊~~

  **啪

  尖叫声,掌声瞬间充斥着整个大会堂。

  常明杰、王法、管志勇、宋飞等人互相看看,都是看到了不甘,无奈以及不服输的斗志。

  鼓掌,只是庆祝对方的荣誉,但不代表他们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认输。

  等会场的声音逐渐平息,等白景述几人恢复平静,众人才继续看向舞台,等待着另一个名字的出现。

  而此时,研究院的人已经坐不住了,甚至有人就在原位上站着,目光灼灼的看向李洪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