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二王子和三万勇士的仇肯定要报!”
“我们不仅要将这个皇子及其部众全部灭了,给二王子他们偿命。”
“还要杀进雁门关,劫掠并州,让中原的皇帝老儿给我们赔礼道歉。”
右大都尉在一旁也是面露狠色,咬牙切齿。
于夫罗和他的关系不一般,是他的妹夫。
三万匈奴骑兵其中有一万是他的部众,他的女儿还被汉人俘虏着。
“兰氏大都尉,你足智多谋,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
羌渠看着其他一众首领,一个个心思各异。
唯独这位右大都尉家族与单于家族联姻,两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于夫罗虽然当不上单于,但将来也是一个部落大王。
可是现在却被汉人砍了脑袋,这让右大都尉下的注一下子就失去了意义。
他自然对善无城中的这群汉人大军是恨之入骨。
右大都尉沉吟一下,缓缓说道:
“大王,在如何进攻善无之前,我觉得先厘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个大汉的皇子!”
“嗯?”
羌渠皱起来眉头,“右大都尉,此话怎么讲?”
右大都尉分析道:
“如果是大汉朝廷派这个皇子来收复云中四郡的话,那肯定还有其他部队应援!”
“以大汉以往的惯例,他们出征都是分好几路军来进攻的。”
“可是自从我们从美稷集结大军来善无,雁门楼烦偏关三处之内没有任何动静,而并州那边除了一队一千给我们送盐铁的兵马,更是没有大军出关。”
羌渠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关键信息:“继续说下去!”x33
而逐日王、渐将王、谷蠡王、温禺鞮王,还有骨都侯、且渠等官员也竖起耳朵,想听右大都尉的下文。
“这个皇子,据说就是被贬去朔方就藩,出关之前,他仅有二十多名随从。这一点两个大汉来的使者已经证明。”
“可这个皇子出关之后,却突然私自拥有了这么一支精锐的军队!”
“据我所知,就是现在的并州刺史府都没有这么多兵马。”
羌渠和其他匈奴官员也不禁点头。
他们想要去并州劫掠,自然要关注并州那边的军队情况。
对雁门、太原、西河、代郡这四个相邻的郡驻防兵马都有打探。
整个并州,汉人在偏关、楼烦、雁门三关加起来不到一万。
而现在这善无城中,就有一万多兵马。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一万多大军,似乎凭空而生的。
“对啊,即便鲜卑人帮他,也不可能凑出这么精锐的兵马啊!”
“野狐岭那边的鲜卑部我是知道的,他们的首领步度根麾下也就十万部众,能战之士千而已。”
这些匈奴的官员窃窃私语。
看到众人在议论,右大都尉轻咳一声:
“我的推断是,中原的朝廷根本不知道关外有这么一支军队!”
“这个皇子是私募武装,在中原的汉人朝廷看来,便是造反,大逆不道。”
羌渠一愣:“这又如何?”
右大都尉分析半天,却是这个结果。
“他一个皇子,掌握万人军队,对我们来说是个威胁!”
“那对大汉的皇帝来说,也是不是一个威胁呢?”
“甚至对大汉的其他皇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而言,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呢?”
羌渠能当上单于,多少有些谋略和**手腕。
他一听右大都尉的话,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这个皇子在塞外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某些人造成了威胁。x33
“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羌渠问。
“那么此人就是大汉朝廷一些人的眼中钉,如果我们向他们要钱要粮,要盐要铁,要武器要盔甲!”
“他们会不会答应得更加痛快呢?”右大都尉循循善诱道。
“呔!”
羌渠却怒道,“你这是后知后觉,现在我们已经兵临善无城下,还首战失利。”
“我要的是杀敌破城之策,而不是听你分析这些!”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大汉那边给我们钱粮武器,那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几万斤说要交割给我们的盐铁,到现在还没拿到。”
原来羌渠早已收到左大都尉回报。
三千骑兵在骆县到雁门关的路上一处废城围住了并州来的丁原一行。
可是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丁原那一千人据城而守,顽强抵抗。
左大都尉不仅没有将其拿下,反而折损不少骑兵。
“大王,这也是我正要给大王建议的!”
“如今我们攻城不擅长,那就先将城池团团围住,并通知左贤王也速速赶来,先困他们个十天半月。”
“在此期间,快马去并州给大汉朝廷汇报。”
“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关注这个皇子的动静,他们听到这个皇子有这么多兵马,会要我们帮忙出手!”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将善无城围住,同时向他们伸手要东西。”
“反正我们粮草充足,而他们却坐吃山空。”
“在这个皇子饿死之前,我们尽管要到我们需要的物资。”
“不仅为二王子和三万勇士报仇,还得到丰厚的资源。”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羌渠算是听明白了,右大都尉是劝他一边围困善无,一边向大汉的某些人伸手要钱要物资。
“从美稷出发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跟我说呢?”羌渠反问道。
“大王,我脑子愚笨,走了这一路才想清楚的嘛!”右大都尉献媚说道。
“那好,便先依你的计策,马上派人去并州联络。”羌渠点点头。
“大王,万万不可!”
羌渠话音刚落,渐将王就叫道,
“右大都尉分析得是有一些道理,计策也是不错!”
“可这去并州往返,颇费时日,我们在这里一等就得好些日子。”
“今日首战失利,士气低落。”
“我以为明日须集结兵马,去城下挑战,激他们出城应战。”
渐将王在清水河谷折损了八千兵马后,一直想报仇。
可羌渠却听了右大都尉的话,只围不攻,这让他很不爽。
“哈哈,好笑!”
右大都尉当即反驳,“他们就是要据城而守,我们攻城沾染粪汁,要是得了瘟疫,岂不是遭殃?”
“明知道这样对他们有利,怎么可能会出城来战?”
渐将王却冷冷一笑:
“这个皇子不是说来收复四郡的嘛?”
“既然这样,这四郡的汉人百姓,他还要不要?”
“我明日便在城下将这一路抓来的几千汉人百姓一个个斩杀,就不信他不出来!”
羌渠一听,当即一拍脑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们不仅要将这个皇子及其部众全部灭了,给二王子他们偿命。”
“还要杀进雁门关,劫掠并州,让中原的皇帝老儿给我们赔礼道歉。”
右大都尉在一旁也是面露狠色,咬牙切齿。
于夫罗和他的关系不一般,是他的妹夫。
三万匈奴骑兵其中有一万是他的部众,他的女儿还被汉人俘虏着。
“兰氏大都尉,你足智多谋,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
羌渠看着其他一众首领,一个个心思各异。
唯独这位右大都尉家族与单于家族联姻,两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于夫罗虽然当不上单于,但将来也是一个部落大王。
可是现在却被汉人砍了脑袋,这让右大都尉下的注一下子就失去了意义。
他自然对善无城中的这群汉人大军是恨之入骨。
右大都尉沉吟一下,缓缓说道:
“大王,在如何进攻善无之前,我觉得先厘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个大汉的皇子!”
“嗯?”
羌渠皱起来眉头,“右大都尉,此话怎么讲?”
右大都尉分析道:
“如果是大汉朝廷派这个皇子来收复云中四郡的话,那肯定还有其他部队应援!”
“以大汉以往的惯例,他们出征都是分好几路军来进攻的。”
“可是自从我们从美稷集结大军来善无,雁门楼烦偏关三处之内没有任何动静,而并州那边除了一队一千给我们送盐铁的兵马,更是没有大军出关。”
羌渠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关键信息:“继续说下去!”x33
而逐日王、渐将王、谷蠡王、温禺鞮王,还有骨都侯、且渠等官员也竖起耳朵,想听右大都尉的下文。
“这个皇子,据说就是被贬去朔方就藩,出关之前,他仅有二十多名随从。这一点两个大汉来的使者已经证明。”
“可这个皇子出关之后,却突然私自拥有了这么一支精锐的军队!”
“据我所知,就是现在的并州刺史府都没有这么多兵马。”
羌渠和其他匈奴官员也不禁点头。
他们想要去并州劫掠,自然要关注并州那边的军队情况。
对雁门、太原、西河、代郡这四个相邻的郡驻防兵马都有打探。
整个并州,汉人在偏关、楼烦、雁门三关加起来不到一万。
而现在这善无城中,就有一万多兵马。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一万多大军,似乎凭空而生的。
“对啊,即便鲜卑人帮他,也不可能凑出这么精锐的兵马啊!”
“野狐岭那边的鲜卑部我是知道的,他们的首领步度根麾下也就十万部众,能战之士千而已。”
这些匈奴的官员窃窃私语。
看到众人在议论,右大都尉轻咳一声:
“我的推断是,中原的朝廷根本不知道关外有这么一支军队!”
“这个皇子是私募武装,在中原的汉人朝廷看来,便是造反,大逆不道。”
羌渠一愣:“这又如何?”
右大都尉分析半天,却是这个结果。
“他一个皇子,掌握万人军队,对我们来说是个威胁!”
“那对大汉的皇帝来说,也是不是一个威胁呢?”
“甚至对大汉的其他皇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而言,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呢?”
羌渠能当上单于,多少有些谋略和**手腕。
他一听右大都尉的话,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这个皇子在塞外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某些人造成了威胁。x33
“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羌渠问。
“那么此人就是大汉朝廷一些人的眼中钉,如果我们向他们要钱要粮,要盐要铁,要武器要盔甲!”
“他们会不会答应得更加痛快呢?”右大都尉循循善诱道。
“呔!”
羌渠却怒道,“你这是后知后觉,现在我们已经兵临善无城下,还首战失利。”
“我要的是杀敌破城之策,而不是听你分析这些!”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大汉那边给我们钱粮武器,那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几万斤说要交割给我们的盐铁,到现在还没拿到。”
原来羌渠早已收到左大都尉回报。
三千骑兵在骆县到雁门关的路上一处废城围住了并州来的丁原一行。
可是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丁原那一千人据城而守,顽强抵抗。
左大都尉不仅没有将其拿下,反而折损不少骑兵。
“大王,这也是我正要给大王建议的!”
“如今我们攻城不擅长,那就先将城池团团围住,并通知左贤王也速速赶来,先困他们个十天半月。”
“在此期间,快马去并州给大汉朝廷汇报。”
“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关注这个皇子的动静,他们听到这个皇子有这么多兵马,会要我们帮忙出手!”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将善无城围住,同时向他们伸手要东西。”
“反正我们粮草充足,而他们却坐吃山空。”
“在这个皇子饿死之前,我们尽管要到我们需要的物资。”
“不仅为二王子和三万勇士报仇,还得到丰厚的资源。”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羌渠算是听明白了,右大都尉是劝他一边围困善无,一边向大汉的某些人伸手要钱要物资。
“从美稷出发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跟我说呢?”羌渠反问道。
“大王,我脑子愚笨,走了这一路才想清楚的嘛!”右大都尉献媚说道。
“那好,便先依你的计策,马上派人去并州联络。”羌渠点点头。
“大王,万万不可!”
羌渠话音刚落,渐将王就叫道,
“右大都尉分析得是有一些道理,计策也是不错!”
“可这去并州往返,颇费时日,我们在这里一等就得好些日子。”
“今日首战失利,士气低落。”
“我以为明日须集结兵马,去城下挑战,激他们出城应战。”
渐将王在清水河谷折损了八千兵马后,一直想报仇。
可羌渠却听了右大都尉的话,只围不攻,这让他很不爽。
“哈哈,好笑!”
右大都尉当即反驳,“他们就是要据城而守,我们攻城沾染粪汁,要是得了瘟疫,岂不是遭殃?”
“明知道这样对他们有利,怎么可能会出城来战?”
渐将王却冷冷一笑:
“这个皇子不是说来收复四郡的嘛?”
“既然这样,这四郡的汉人百姓,他还要不要?”
“我明日便在城下将这一路抓来的几千汉人百姓一个个斩杀,就不信他不出来!”
羌渠一听,当即一拍脑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