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群刀口舔血的人,有时候比强盗山匪更加可怕。
在见到这些漕兵并非单纯问见没见过人,还一定要挨家挨户闯进去搜寻一方,村民心里越发没底。
眼瞅着日头日渐西斜,排查进度却如老牛拉车,为首的小旗官不由烦躁地甩了甩马鞭,骂道:“都他-**给老子散开,各自去问!”
几个漕兵应了声,分几个方向排查。
小旗官自己也没闲着,走进最近的一户人家,展开画像问:“这几个人你们见过吗?这些可都是在朝廷挂了号的重犯,若是你们见了敢隐瞒不报……”
他阴恻恻的笑了下,露出两颗发黄的板牙,声音也越发森寒起来:“这‘协同逆贼’的罪名,你们这小门小户怕是担待不起!”
这家人忙不迭解释:“官爷,我们真的没见过呀!我们这段时间都在家里干活,村子都没出去过。”
“对对对,官爷若是不信,可以问我们村子的人,他们都是知道的……”
小旗官见他们神情不似作假,便收了画像,在各个屋里转悠起来,遇上柜子、箱子,还会让打开他瞧瞧,甚至连牛圈都没放过。
正排查着,忽听隔壁有妇人尖利的叫声,“这个不能拿!这钱是攒着给我家大牛读书用的……”
声音尖利,刺得耳膜疼,本就烦躁的小旗官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猛地转身,一脚踹在墙上,“都他-**给老子住手!”
这声暴喝十分的响亮,附近几户人家顿时鸦雀无声,排查的兵丁缩了缩脖子,隔壁那位欲强拿农户银子的兵丁手更像是火烫到一般,立刻松开了钱袋。
“一群蠢货,都给老子好好排查,不准拿一针一线!”小旗官简直要被气死,这都什么时候了,脑袋都可能保不住了,竟然还惦记着银针!
发火之后,小旗官从这户人家出来,走向了下一家。
这户人家家底显然也不错,靠墙的屋檐下立放着一辆板车,院子一角还种着一棵很大的枣树。
小旗官转着脑袋各个方向望了望,以防别有想法的躲在树上。
见没有人,他便要进去询问搜查,便在这时,进村的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小旗官驻足,扭头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漕兵骑着马疾驰而来,看见人就问:“老王,你们小旗长在哪?”
这明显是有急事。
小旗官不等那属下回答,就道:“我在这,出什么事儿?”
“有线索了!”碍于村民在,传信的漕兵说得很含蓄。
小旗官一振,忙小跑着过去,压低声音:“找到了?”
那漕兵同样压低声音,几乎凑到他的耳边,“李家村有人说看见过张任之和他一位护卫。”
“李家村?”小旗官错愕,“这都出东昌府地界了,他们能跑那么快?”
传信漕兵点头,“骑的马。”
小旗官嘶了声,骂道:“车马行不都查过了,说他们没去买过车马,他们哪弄的马?”
“把总已经派人去查了,现在我们得尽快赶过去,追上他们。”
小旗官连连点头:“你前面带路!”
说着他翻身上马,招呼手下的人,跟着这漕兵一起赶过去!
见他们走了,逃过搜查的这户人家庆幸不已,男主人双手合十,“感谢菩萨保佑!肯定是我今日日行一善,感动了菩萨……”
天光微明,东方露出一点鱼肚白。
前方忽而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与铁器碰撞的声响,下一瞬,便见一群骑**漕兵拦在前路。
张任之一惊,猛地勒住缰绳,座下老马嘶鸣着人立而起。
他一拉缰绳,就欲转身退走,后方响起一阵有节奏的马蹄声。
张任之的心沉到了谷底。
“张编撰,别来无恙啊。”沙哑的声音刺破雾气,刀疤缓缓驱马上前,脸上那道疤痕在晦暗的天光下,显得更加狰狞。
他抬手一挥,两侧柳林里又钻出七八个漕兵,弓弩上弦,封死了所有退路。
“你一个清贵词臣,好好待在翰林院里写你的文章就是,偏偏要掺和进这事。”刀疤叹了口气,“我刀疤虽是个粗人,但一贯敬重你们这些读书人。
你十一岁中秀才,十五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在读书人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如此人才,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这样吧,只要你把账册交出来,再指出其他人的位置,我保你全须全尾地回乡!”
张任之冷笑,“尔等倒卖火器给山匪倭寇,是为卖国,人人得而诛之!”
‘卖国’二字,听得不少兵丁都白了脸,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有年轻兵丁当即了红了眼眶,愤怒道:“我们也是被逼的,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京官狠心,克扣、贪污我们的军饷,让我们活不下去,我们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这兵丁的话得到了不少人共鸣,“没错,我们走到今天都是被你们逼的!”
“你们这些狗官,黑了心肝的!”
“人都要饿死了,还管什么卖不卖国……”
“荒唐!兵部清册上,尔等月饷一两二钱,冬衣棉布三丈,漕运还额外贴补口粮……”
他话没说完,之前说话的年轻兵丁更加愤怒了,“清册上记的,可不是我们能拿到的,我们实际拿到的每月也就六七八文,就这还时常拖欠,三个月、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都没见到一点饷银了!”
张任之望了眼刀疤,“这事你不如问问你们把总,朝廷的饷银拨下来,为何没到你们手中?”
“你什么意思?”这年轻兵丁皱眉,“没到我们手中当然是被上面的官克扣了!”
张任之没说话,只看着刀疤。
年轻兵丁愣了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不由也望向了刀疤。
“把总。”
他唤了一声,接下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知道他们慑于刀疤的威视,张任之又道:“朝廷容你们三成空饷,就是体恤你们漕运辛苦。可你们竟敢空吃六七成的兵额,若是倭寇此刻来犯,这千里运河靠谁守?”
这群刀口舔血的人,有时候比强盗山匪更加可怕。
在见到这些漕兵并非单纯问见没见过人,还一定要挨家挨户闯进去搜寻一方,村民心里越发没底。
眼瞅着日头日渐西斜,排查进度却如老牛拉车,为首的小旗官不由烦躁地甩了甩马鞭,骂道:“都他-**给老子散开,各自去问!”
几个漕兵应了声,分几个方向排查。
小旗官自己也没闲着,走进最近的一户人家,展开画像问:“这几个人你们见过吗?这些可都是在朝廷挂了号的重犯,若是你们见了敢隐瞒不报……”
他阴恻恻的笑了下,露出两颗发黄的板牙,声音也越发森寒起来:“这‘协同逆贼’的罪名,你们这小门小户怕是担待不起!”
这家人忙不迭解释:“官爷,我们真的没见过呀!我们这段时间都在家里干活,村子都没出去过。”
“对对对,官爷若是不信,可以问我们村子的人,他们都是知道的……”
小旗官见他们神情不似作假,便收了画像,在各个屋里转悠起来,遇上柜子、箱子,还会让打开他瞧瞧,甚至连牛圈都没放过。
正排查着,忽听隔壁有妇人尖利的叫声,“这个不能拿!这钱是攒着给我家大牛读书用的……”
声音尖利,刺得耳膜疼,本就烦躁的小旗官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猛地转身,一脚踹在墙上,“都他-**给老子住手!”
这声暴喝十分的响亮,附近几户人家顿时鸦雀无声,排查的兵丁缩了缩脖子,隔壁那位欲强拿农户银子的兵丁手更像是火烫到一般,立刻松开了钱袋。
“一群蠢货,都给老子好好排查,不准拿一针一线!”小旗官简直要被气死,这都什么时候了,脑袋都可能保不住了,竟然还惦记着银针!
发火之后,小旗官从这户人家出来,走向了下一家。
这户人家家底显然也不错,靠墙的屋檐下立放着一辆板车,院子一角还种着一棵很大的枣树。
小旗官转着脑袋各个方向望了望,以防别有想法的躲在树上。
见没有人,他便要进去询问搜查,便在这时,进村的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小旗官驻足,扭头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漕兵骑着马疾驰而来,看见人就问:“老王,你们小旗长在哪?”
这明显是有急事。
小旗官不等那属下回答,就道:“我在这,出什么事儿?”
“有线索了!”碍于村民在,传信的漕兵说得很含蓄。
小旗官一振,忙小跑着过去,压低声音:“找到了?”
那漕兵同样压低声音,几乎凑到他的耳边,“李家村有人说看见过张任之和他一位护卫。”
“李家村?”小旗官错愕,“这都出东昌府地界了,他们能跑那么快?”
传信漕兵点头,“骑的马。”
小旗官嘶了声,骂道:“车马行不都查过了,说他们没去买过车马,他们哪弄的马?”
“把总已经派人去查了,现在我们得尽快赶过去,追上他们。”
小旗官连连点头:“你前面带路!”
说着他翻身上马,招呼手下的人,跟着这漕兵一起赶过去!
见他们走了,逃过搜查的这户人家庆幸不已,男主人双手合十,“感谢菩萨保佑!肯定是我今日日行一善,感动了菩萨……”
天光微明,东方露出一点鱼肚白。
前方忽而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与铁器碰撞的声响,下一瞬,便见一群骑**漕兵拦在前路。
张任之一惊,猛地勒住缰绳,座下老马嘶鸣着人立而起。
他一拉缰绳,就欲转身退走,后方响起一阵有节奏的马蹄声。
张任之的心沉到了谷底。
“张编撰,别来无恙啊。”沙哑的声音刺破雾气,刀疤缓缓驱马上前,脸上那道疤痕在晦暗的天光下,显得更加狰狞。
他抬手一挥,两侧柳林里又钻出七八个漕兵,弓弩上弦,封死了所有退路。
“你一个清贵词臣,好好待在翰林院里写你的文章就是,偏偏要掺和进这事。”刀疤叹了口气,“我刀疤虽是个粗人,但一贯敬重你们这些读书人。
你十一岁中秀才,十五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在读书人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如此人才,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这样吧,只要你把账册交出来,再指出其他人的位置,我保你全须全尾地回乡!”
张任之冷笑,“尔等倒卖火器给山匪倭寇,是为卖国,人人得而诛之!”
‘卖国’二字,听得不少兵丁都白了脸,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有年轻兵丁当即了红了眼眶,愤怒道:“我们也是被逼的,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京官狠心,克扣、贪污我们的军饷,让我们活不下去,我们也不想走到这一步!”
这兵丁的话得到了不少人共鸣,“没错,我们走到今天都是被你们逼的!”
“你们这些狗官,黑了心肝的!”
“人都要饿死了,还管什么卖不卖国……”
“荒唐!兵部清册上,尔等月饷一两二钱,冬衣棉布三丈,漕运还额外贴补口粮……”
他话没说完,之前说话的年轻兵丁更加愤怒了,“清册上记的,可不是我们能拿到的,我们实际拿到的每月也就六七八文,就这还时常拖欠,三个月、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都没见到一点饷银了!”
张任之望了眼刀疤,“这事你不如问问你们把总,朝廷的饷银拨下来,为何没到你们手中?”
“你什么意思?”这年轻兵丁皱眉,“没到我们手中当然是被上面的官克扣了!”
张任之没说话,只看着刀疤。
年轻兵丁愣了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不由也望向了刀疤。
“把总。”
他唤了一声,接下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知道他们慑于刀疤的威视,张任之又道:“朝廷容你们三成空饷,就是体恤你们漕运辛苦。可你们竟敢空吃六七成的兵额,若是倭寇此刻来犯,这千里运河靠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