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 第812章

小说: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26 19:16: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宋英怔了怔,安慰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就是太担心张编撰出事,才会梦到这些。”

  话虽这样说,她自己心里其实是没底的,张任之一个文弱书生,只带了破云一个护卫,真遇上那帮漕兵,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还有他们自己也是一样,真被追上大概只有死路一条。

  “是这样吗?”俞令纨很是怀疑,她垂眸盯着自己的双手,掌心似乎还残留着梦中血液粘稠的触感。

  她的心很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她甩甩头,努力将脑海里冒出的那些可怕想法甩出去,并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梦,不是真的,自家相公定然还活得好好的,说不得这会儿已经逃离比他们更远。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响起,俞令纨忙打起精神,俯身抱起襁褓,“乖,娘在这儿。”

  旁边睡着的研秋猛地坐起身,眼睛还没睁开就道:“小姐别哭,奴婢这就抱你去喂奶。”

  睁开眼,见自家主子已经抱着小主子在喂奶了,忙道:“奴婢该死,睡得太死了。”

  俞令纨摇头,“你夜里睡得晚,又多次起夜,再睡会儿吧。”

  “奴婢不困……”话没说完,就打个大大的呵欠。

  看见她这样,俞令纨更觉自己要打起精神来,这会儿仍在逃亡未脱险,大家都十分辛苦,还要照顾她们母女两个,她不能再添麻烦。

  “再睡一会儿吧。”宋英也劝研秋,“下午还得你来轮呢。”

  研秋实在困得很,见她俩都这样说,研秋便又躺下睡了。

  宋英替俞令纨拢了拢滑落的棉被,道:“姐姐你也再抓紧时间睡会儿,孩子闹人,折腾起来没个定数,趁着她睡着的时候,一定要多养精蓄锐。”

  “好。”俞令纨应了声,偏头望了眼外面。

  天光已然大亮,浑圆的太阳已经跃出水面,红彤彤的映在水里,像极了梦里的血海。

  她闭上眼睛,努力将心底的担忧压下。

  舱外,张嬷嬷手持竹篙,正在奋力划船。

  她水乡人家出身,划船对她来说如吃饭喝水一般,竹篙只轻轻一点,船头便灵巧地转了个弯,绕过一小块浮汀。

  她的腰随着水波自然摆动,仿佛有某种韵律般,竹篙挥动得并不怎么频繁,可船就是游得很快,眨眼的功夫就窜出去老远。

  “嬷嬷你船划得真好!”宋英忍不住赞叹,“也教教我呗。”

  张嬷嬷难得露出点笑意,“姑娘你的手是用来拿针救人的,这种糙活老奴来做就成。”

  “我们大夫也得磨药碾药,哪有那么娇贵。况且,技多不压身嘛,我学会了你们也能轻松点。”

  张嬷嬷仍是不赞成道:“让研秋学也是一样的,哪能让姑娘来做这粗活。”

  “什么粗活细活,眼下能活命什么活都做得。”

  张嬷嬷暗暗点头,只赞宋英务实,难怪能从贫家女走到今日。

  底层出身,最忌挑三拣四,眼高手低,她在府里带过一茬又一茬的小丫鬟,很多自视甚高的丫鬟都是因此错过了某些技能,以至于一直都是个粗使丫鬟。

  宋英的情况虽与她们有很大差别,但道理是相通的。

  她正要开口,忽感**水里的竹篙有异,她顿时神色一凛,“好像有船来了!”

  宋英望了眼四周,什么也没发现,但相信张嬷嬷的判断。

  她道:“刚才我隐约看见附近有人家,是不是渔民出船打渔?”

  张嬷嬷一脸凝重地摇头,“渔民出船打渔的时间要根据鱼群的习性、季节和水域来定,眼下是秋季,俗话说秋蟹夜横行,秋季螃蟹、白虾多,故而出船的时间通常都是夜里子时到丑时。”

  宋英一听立刻警觉起来,她摸了摸修饰过的面容,沉声问:“很近了吗?”

  张嬷嬷点头,“五里之内。”

  宋英心里一沉,这个距离太近了,若真是那帮漕兵,他们很大可能是跑不掉的。

  而且,他们同样水上经验丰富,很可能也已经发现他们的船,这个时候举动异常无异于告诉对方,他们有问题。

  “也可能是出来采菱的。”张嬷嬷安慰道,“清晨露水未干,菱叶叶片挺括易翻找,故而有很多选择晨采。”

  宋英默了默,道:“不管如何,就按着现在的速度划,也不要改变方向。是采菱的更好,如果不是,记得要沉住气,我去里面告诉他们一声就出来。”

  她快步走进船舱,俞令纨尚未睡着,听见她脚步匆匆忙小声问:“怎么了?”

  “好像有船来了,张嬷嬷说不太可能是渔船,也许是采菱的,也许是漕兵,一会儿你们在里面,千万小心别弄出动静。”她一边说着一边将研秋摇醒,又掀开帘子,将睡在另一侧的袁清摇醒。

  袁清闻言,便要与她一起出去,被宋英一把按住,“你留在船舱里,这个时辰只有采菱女出现才合适,我与张嬷嬷假扮采菱的人,应该能糊弄过去。”

  袁清虽然担心,也只能留下,他才学会划船不久,落在老手眼里,一眼就能看出来。

  水乡长大的人,不会划船,太可疑了。

  他从舱角拽出一顶破旧箬笠给宋英戴上,“沉住气,我们如今这幅模样,就是亲人站在跟前难以认出来,只要你们心不虚,不被看出端倪,就不会有事。”

  宋英点头,早在东昌府时,她就采了些槐米与蒲公英,将之煮好后与草木灰混合,涂抹在身上,皮肤就会变得暗沉蜡黄,与他们以前的肤色完全不一样。

  再将一撮头发剪成长短不一的发茬,一根根粘在眉毛中,眉毛就变得粗浓。

  再提拉提拉眼角,对五官一一进行修饰,虽都只略微修饰一点,但整个面容大变样,与之前判若两人。

  宋英理了理身上的靛青的粗布衣裳,走了出去,到门口时,顺手提了一个竹篓子,将之抱在怀里,坐到船舷侧边。

  渔船保持着原先的速度航行,不多时,宋英就听到前方有水声传来,微凉的晨风拂过来,宋英嗅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