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满疆红 第八百四十四章 宣余乐入朝

小说:一将功成满疆红 作者:黑雪居士 更新时间:2025-08-04 09:35:12 源网站:2k小说网
  ();

  四、人员选拔与培训

  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忠诚勇敢、身体素质好、具备航海及作战技能的人才加入水师。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包括航海技能、火炮操作、火铳使用、弓箭射击、战术演练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水师将士在正式服役前具备较高的作战素养和实战能力。

  五、作战策略与后勤保障

  制定详细的作战策略,包括巡逻防御、情报收集、联合作战等方面的规划。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物资储备、维修保养、人员调配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水师在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补给和支援。

  六、结语:大乾王朝,坐拥辽阔海疆,东临浩瀚大海,西接无垠碧波,海疆之广,实为天下所罕见。然而,海疆虽广,却时有倭寇侵扰,海盗横行,严重威胁我大乾海疆安全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海疆安宁,彰显我大乾国威,筹建一支强大水师显得尤为重要。倭寇之患,由来已久,其狡猾凶残,手段毒辣,对大乾海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不仅抢夺财物,更肆意杀戮,使得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若不加以制止,必将危及我大乾之根本。

  因此,臣恳请皇上赐予充足的银两与人力,以支持大乾水师的筹建工作。银两用于建造战舰、铸造火炮、采购武器弹药及作战物资,人力则用于选拔和培训水师将士。只有得到皇上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才能顺利筹建起一支强大而有力的水师舰队,以御外侮,保民安,彰显我大乾之国威。臣深知,筹建水师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需要全体将士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定能战胜

  一切困难,保卫我大乾海疆的安宁与繁荣。愿皇上垂怜海疆百姓之疾苦,赐予支持,使大乾水师早日筹建成功,威震四方,护佑我大乾万世基业!”

  随着徐乾的朗读,大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百官们纷纷侧耳倾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点头赞许,有的则低声交谈,议论纷纷。宇文顺吉则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奏折念完后,大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片刻后,兵部尚书赫特里率先开口:“皇上,余乐大人所提筹建水师之事,实乃当务之急。海疆不宁,倭寇侵扰,百姓深受其害。若我大乾能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舰队,定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保我海疆安宁。”

  内阁大学士苏福察也附和道:“臣附议。筹建水师不仅关乎海疆安全,更关乎我大乾之国威。若水师建成,必将威震四方,使我大乾成为真正的海上强国。”

  宇文顺吉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声音坚定而有力:“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海疆安全乃我大乾之重中之重,筹建水师之事刻不容缓。朕决定,即刻下旨,命余乐全权负责水师筹建事宜,务必在一年内建成一支强大而有力的水师舰队。同时,朕也将调拨银两与人力,全力支持水师筹建工作。”

  然而,就在这时,户部尚书赵瑞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皇上,微臣有异议。”赵瑞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决。

  宇文顺吉闻言,眉头微皱,他看向赵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瑞直了直身子,继续说道:“余乐所提筹建水师之事,固然关乎海疆安全,然我大乾刚刚攻克江南,南燕余孽还未剿灭,贼寇也未完全平叛。天下初定,百废俱兴,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此时若再花费巨资打造水师,无疑会使我大乾财政入不敷出,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再者,筹建水师非一日之功,需大量人力物力。臣粗略一算,一门红衣大炮为舰炮所需六千斤铜。仅铸炮所需铜一项,就要两千六百万斤铜。铜矿多在云州,且尚未征服归化,需若此时强行推进,恐会力不从心,反而适得其反。微臣建议,应先稳定国内局势,剿灭南燕余孽和贼寇,再着手筹建水师,方为上策。”

  赵瑞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便响起了一片议论声。有的大臣点头赞同,认为赵瑞所言有理;有的则摇头反对,认为筹建水师之事刻不容缓。

  宇文顺吉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扫视全场。他深知赵瑞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大乾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国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财政确实紧张。然而,海疆安全同样重要,若不及时筹建水师,恐会错失良机,引发更大的危机。

  他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赵爱卿所言有理,朕亦深知国内局势之严峻。然而,海疆安全同样关乎我大乾之根本。若不及时筹建水师,恐会酿成大祸。朕决定,先命余乐着手进行水师筹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选拔、战舰设计等。同时,朕也会命户部加强财政管理,开源节流,确保筹建水师所需的资金能够到位。待国内局势稳定后,再正式推进水师筹建工作。”

  宇文顺吉的话音刚落,百官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皇上的决定既考虑了国内局势,又兼顾了海疆安全,实为明智之举。

  然而,赵瑞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忧虑。他深知筹建水师所需的资金之巨,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筹集完毕。但他也明白,皇上的决定已经做出,他只能尽力而为,确保户部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余乐何在?”宇文顺吉大声问道。

  “回皇上,余乐身无官职,如今赋闲在家,并未前来上朝。”徐乾小声提醒道。

  宇文顺吉微微皱眉:“快去宣他入宫。”

  “嗻。”

  ……

  余乐身着一身素袍,肃立殿门之外,高声呼道:“草民余乐,拜见皇上。”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透着一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